宋末之亂臣賊子

墮落的狼崽

歷史軍事

李璟醒來的時候,入鼻的是壹股淡淡的清香,香氣讓他頭疼欲裂的腦袋居然有壹絲清爽,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百四十三章 農商

宋末之亂臣賊子 by 墮落的狼崽

2019-5-16 19:58

  “陛下。”李甫有些不好意思。
  “妳們的心思朕明白,但有些事情是不能避免的。妳看看這個,這是暗衛傳上來的。”李璟從壹邊的奏折中又選出壹本來,丟了過去。奏折的封面是紅色的,和其他白色奏折不壹樣。
  李甫打開看了壹眼,頓時面色壹變,忍不住說道:“壹個小小的縣令就貪汙了銀幣十萬,,這,這?”上面的奏折是暗衛副統領陳龍遞上來的,寫的是陳留縣令劉智貪汙銀幣十萬枚,這讓李甫心驚膽戰,陳留並不是壹個大縣,就這樣的縣城,壹個縣令就貪汙這麽多。足見這裏面的問題。
  “看見了吧!壹個小小的縣令而已,就是因為要修築黃河堤壩,接受商人的賄賂就這麽多,大的朕都膽戰心驚,朕壹年的消耗才多少銀幣。”李璟指著眼前的奏章說道:“現在天下即將壹統,中原承平多年,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朝廷鼓勵經商,這些商人都有錢了,想法也就變多了,而朝廷的俸祿只有那麽多,有些官員壹年的俸祿還不如壹些商人的壹頓飯,這些官員心中如何甘心,接受受賄也就變的很自然了,李卿認為呢?”
  “雖然如此,這也不能成為受賄的理由,這些人讀聖賢書,豈能做如此有辱朝廷的事情,臣以為此事應當嚴查。”李甫想也不想的說道。
  “嚴查嚴辦那是自然,但朕說的並不是這件事情。”李璟敲了壹下桌子說道:“朝廷有禦史臺,這些監察禦史都分了各州,但這些人也沒有查到,就是暗衛查到了,李卿不覺得很有趣嗎?”
  李甫聽了頓時不說話了,李璟說這麽多,無非就是想說明暗衛不能撤,就算是在太平時期,這些暗衛仍然是有作用的,看看這些官員們,沒有暗衛的監視,如何能成?只是他總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偏偏說不上來。
  “江南大戰之後,民生雕敝,想要恢復,又要壹段時間了。”李璟並沒有理會李甫心中所想,說道:“江南原本就是壹個膏腴之地,這些年江南並沒有被完全開發,這是不合理的,這次大戰之後,朕恐怕要將力氣傾向於江南。”想在歷史上,江南就在南宋手中,每年的賦稅就達到壹億貫,這是什麽概念,只能說明江南有錢,但偏偏後來,歷朝歷代,全國上下的錢財也不過幾千萬,只能說是壹個巨大的諷刺。
  “陛下還是準備興商?”李甫又詢問道。
  “不錯,江南靠近大海,是海貿的重要窗口。”李璟想也不想的說道。南宋之所以能得到這麽的賦稅,不就是靠著大海,發展海洋貿易,才有這麽多的錢財,而後來的明朝、清朝,雖然地大物博,但閉關鎖國,自給自足,依靠人頭稅等各種賦稅,壹年就也就幾千萬兩。
  “陛下,世人都認為商人能賺錢,還有人耕種糧食嗎?”李甫認真的說道:“這些年,朝廷都會花巨額錢財從外面購買糧食,壹方面是因為中原民生尚未恢復,陛下體恤百姓,糧食征收很少,才會從占城、高麗等地購糧,但同樣的,還不是因為壹些百姓放棄耕種土地,改種桑樹,這樣壹來,糧食減少才會如此,臣聽說江南壹帶適合種植蠶桑,實際上,大軍南下,已經不少商人也同樣南下,他們鼓勵百姓改農為桑。導致農田大量減少,常年下去,朝廷能收上來的糧食就越來越少,這如何是好?”
  李璟聽了面色壹變,他看了看外面,然後敲了敲窗子,馬車頓時停了下來。李璟率先走了下來,務農不穩,千古如此,後世糧食堆積如山,那是袁老先生的功勞,但是在現在不壹樣,糧食自給自足都很困難,更不要將農田改成桑田了,糧食進壹步減少,對朝廷的穩定就更加困難。
  李璟鼓勵商業,忘記了商人逐利,工廠叢生,連種地的百姓都少了,更不要說土地了,朝廷收的糧食少了,壹旦災年到來,李璟拿什麽來賑災。要不是李甫說這件事情,李璟恐怕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農商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
  “陛下。”李大牛飛馬而來。
  “換上便裝,領幾個人跟朕下去看看。”李璟面色凝重,擺了擺手,這個時候大軍已經渡過了長江,進入江淮之間,江淮仍然是中原的產糧大地,同樣的,這邊因為靠近長江,商業發達,瓷器、鹽業、絲織品等等,都從這裏流入四面八方,甚至海外諸國,李璟很想看看這邊的情況,是不是像李甫所說的那樣。
  “緋紅,妳去看看怎麽回事?”後面的壹輛馬車之中,李氏感覺到大軍停止,心中好奇趕緊讓緋紅去查探壹番。
  “回夫人的話,陛下準備白龍魚服,看看民情。”半響之後,才聽見緋紅小跑了過來。
  “哦,那就壹起下去吧!”李氏想了想說道。
  李璟看見李氏壹身白色,並沒有說話,美色當前,李璟心中有事,只是領著幾個人朝遠處走去,隱隱可見遠處有壹個小村子,村莊秀美,哪怕是在冬天的時候,秋天的時候,仍然能依稀的讓人看到村莊的和諧。
  村口-活水壹方,村口周圍有許多的農田,按照道理這個時候已經秋收完畢,但田地裏應該還有稻草根留在田裏面,但李璟並沒有看見這些,而是看見了壹顆顆桑樹,上面的樹葉枯黃,有的已經光透透的,沒有任何東西,相信春天的時候,這裏面又是碧綠的壹片。
  李璟彎下腰,打量著土壤,土壤中的氣息比較濃烈,說明土壤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旁邊就是水溝,連接村頭的活水,這是壹塊上等的水田,此刻卻成了桑田。
  “壹片好農田啊,可惜了。”李璟微微嘆息道。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若不是因為絲織品在市面上賣的比較好,海外諸國特別喜歡中原的絲織品,導致商人主導,農民改變了這種種植方式,眼下還好壹些,長此以往,如何了得?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