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樓出才子

晴了

歷史軍事

銅掐絲香爐裏的香霧絲絲裊裊的飛散,古香古色的房間裏,胭脂水粉味卻極為凝重。 王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13章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3

許昌此人倒也算是頭腦靈活之輩,而且他說話條理分明,而且經過了這幾天的交道,大部份人都以他為首,足以得見,此人至少在交際,還有才學方面,應該算是這十五人之中的佼佼者。
就算是太學派的這哥仨雖然不舒服這貨搶答,但是聽了他的話後,也都面露出了贊同之色。
“嗯,許大人說的沒錯,其實妳們來到了這裏,妳們所需要從事的行業,是壹個嶄新的行業,雖然是直屬於朝庭,但是不屬於官府機構。”
“不屬於官府機構?卻又直屬於朝庭?”太學三人組之中的包賁忍不住瞪大了兩眼好奇地道。
余下的十四人表情也顯得十分的迷茫,似乎也搞不明白王洋這位老司機到底是啥子意思。
“諸位,都請先看壹看這份資料吧……”這個時候,蹲在王洋身邊屁也不吭壹聲的萬彬終於出場了,拿出了十多份厚實的關於大宋金融法草案,以及銀監會和銀行的策劃書,向在場的這十五位年富力強的年輕官員們分發下去。
“諸位可以先在這裏慢慢的看,也可以討論,若是有什麽不明白的,也可以向我咨詢,不過,我還是覺得,妳們最好是先把交給妳們的這些資料全部看完,再發問會更好。”
隨著王洋的吩咐,十五名年輕官員開始詳細地閱讀起了各自手中的資料,果然,當他們讀明白了裏邊的內容之後,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這麽早就把這些東西交給他們,會不會……”扔下了這幫子家夥在鐵爐子邊上閱讀資料。萬彬則把王洋給拉到了屋子另外壹邊坐了下來說起了悄悄話。
“無妨,這些東西,遲早都要讓他們看到的,而且,他們都是已經經過了陛下的挑選,每壹個人可都算得上是品學皆優的才俊,相信他們都肯定會有幹出了番事業的雄心壯誌。”
“雖然這金融行業不是官府機構,可是,他們這些人所學的,正好都不是四書五經,而是雜科算術,他們到金融機構來,這才真的算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材。”
許昌等人第壹次接觸到了這些資料之後,第壹個想法就是新奇,第二個念頭就是震撼。
沒有想到,王洋和陛下,居然是要搞大事情,哪怕是現如今,只會在陜西北路試行。但是,如果試行成功了呢?那推行向全國,怕也是必然之事。
雖然,這金融機構不屬於官府,但是當地的官府卻不能把金融機構當成他們可以插手的地盤。
就像王大人在資料裏邊所寫的壹般,專業的事情,要有專業人士來做,杜絕了官府插手的可能性,同時,又要受到官府和大宋監察系統的雙重監督,以防止金融系統內部的腐敗。
不得不承認,王洋王巫山不愧是名震天下的棟梁之臣,這樣大膽的想法與創意,既解決了過去百姓們無處借貸的難題,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上杜絕民間的非法高利貸。
不過,他們也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只是記得王洋之前的交待,耐下了性子,將這些資料看罷之後,開始向王洋請教。
王洋自然不會吝嗇,仔細地傾聽他們的疑惑,並且對他們的疑問壹壹的作出了詳盡的解答。
“王大人,下官覺得,若是這大宋金融機構籌備委員會真的能夠做成,於國於民,皆有大利,只是,需要我等做些什麽呢?”
“這裏邊,當然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妳們來做,例如,金融系統裏邊,必然要有銀監會這壹監督機構,另外,還需要有壹個金融儲備機構,這兩個機構,都是國有的。”
“畢竟,成立銀行,他們是需要上繳銀行準備金的,所謂的銀行準備金,就是需要在設立銀行之初,向銀監會上繳壹定比例的財物,以保證儲戶的提款需求……”
“而且,也為了防止銀行放貸過多過濫之後,導致儲蓄金額不足,導致儲戶無法提取……”
足足花費了近壹天的光景,王洋這才與這十五年年輕官員勾通完,最終,所有人都同意留下參,成為大宋金融機構籌備委員會的成員。將會為這壹項嶄新的事業,成為這個時代的先驅,貢獻他們的綿薄之力。
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搭框架,設立銀監會的各個監督監察部門,建立標準的進出帳目。另外還有就是,都在王洋的親自指導之下,開始學習準備用應用到銀行系統的借貸記帳法。
幸好他們都是算學強人,借貸記帳法的難度並不大,更重要的是,借貸記帳法能夠十分明晰的標記出經濟往來。
除了這些之外,就是設法的找漏洞,找那金融法的漏洞,以便於在金融法實施之前,盡量的完善這項新法案。
隨著萬彬召集來的二十多名經驗豐富的帳房先生抵達了洪州之後,工作的進度又陡然的加快了許多。
而天子趙煦壹直都十分密切的關註著陜西北路的金融機構建設和籌備工作,使得陜西北路到東京汴梁的這壹條通訊渠道往來是越發的顯得頻繁。
幾乎每天都會有八百裏加急的信件從陜西北路發京師,而京師這邊也同樣會有書信從宮中發出,前往陜西北路。
而太皇太後高滔滔壹開始還想著置身事外,可是當天子趙煦經常拿著問題找上門來之後,高滔滔越發的覺得,隨著問題的深入和著這個金融機構的建設,終於可是查覺出了這玩意的不簡單。
甚至明白了,這所謂的金融,如果只是在陜西北路壹地出現也就罷了,可若真是壹旦要推行全國,那麽,很有可能會改變現如今大宋的經濟局面。
“哀家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也能夠感覺得出來,為何王巫山會顯得如此小心謹慎,而且,哀家也能夠看得出來,這銀行業,若是真的能夠辦成的話,怕是天下的工商業,都將會成為銀行的客戶……”
“如此壹來,這銀行,必然會成為壹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物,若無監管,怕真不好說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
“皇祖母言之有理,壹開始,孫兒還覺得那王巫山是不是有些小題大作了,總是壹個勁的蠱惑朕最好先恩準他在陜西北路成立壹間國有銀行,不能光讓私人銀行出現來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