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江山風月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後晉開運四年,遼大同元年,即公元947年,農歷二月初。
寒風吹卷著的塵土中,卻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4章十萬中原健兒

十國江山風月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5-3-10 20:46

  「是流民?」
  「不,他們應該是抗遼義軍。」
  只見城外的義軍士兵,壹個個都紮著灰色的頭巾,穿著各種不同的衣裳,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的。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器那是應有盡有。
  甚至於連最普通的鐮刀、鋤頭、鐵鏟等農具,都被他們充當兵器使用。
  毫無疑問,這是壹支叫花子軍隊。
  這個時代民間仍舊有著尚武之風,即便是普通人家,家中都可能藏著槍、矛、刀之類的武器,也有弓箭。
  官府明令禁止私藏的是盔甲和弩,對其余武器倒是沒有任何限制。
  歷史上,直到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終宋壹朝,重文輕武,這才導致民間的尚武之風大不如前……
  華夏自古以來崇尚武力,故而每當有外敵入侵,國難當頭的時候,民間的血性男兒們都可以上陣殺敵,共禦外侮。
  如這壹次契丹人牧馬南下,他們在中原壹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終於激起了民憤。
  中原的漢人紛紛自發的組織起了抗遼義軍,誓要殺光契丹人,讓他們血債血償。
  那麼,進抵澶州城下的這壹支抗遼義軍,打算做什麼?
  「噠噠噠噠!」
  城外的義軍人潮中,忽然跑出來壹騎,背負白旗,顯然是有話要說。
  「籲——」
  來到城下之後,隔著壹座吊橋,那馬背上的漢子朝著城頭立著符彥卿大纛的方向,高聲道:「符公,久仰大名!」
  「在下徐州李仁恕!聽聞符公在澶州舉起了抗遼大旗,特來投奔,請符公接納!」
  這是來自徐州壹帶的義軍。
  符彥卿德高望重,名氣極大,而且還是武寧節度使,轄境為徐、泗、濠、宿四州,範圍極大。
  那裏民風彪悍,土地肥沃,人口也多。
  楊驍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歷史上符彥卿歸降契丹後,就受了耶律德光之命,返回武寧軍鎮壓「徐、宋寇盜」。
  當時就是這個義軍首領李仁恕領眾數萬進攻徐州,見符彥卿歸來,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撤去了徐州城之圍……
  符彥卿的名氣有多大,那是可想而知的。
  現在符彥卿挑起了抗遼大旗,李仁恕就不遠千裏的率部前來投奔。
  但,事情果真有那麼簡單嗎?
  符彥卿皺了皺眉頭,沖著城下的李仁恕反問道:「李將軍,不知道妳麾下有多少部眾?」
  「符公,我義軍有四萬余人!」
  壹聽這話,符彥卿身邊的符昭序、高懷德等將領,都不禁倒吸了壹口涼氣,倍感震驚。
  這才壹兩個月的時間,李仁恕就在徐州壹帶拉起了四萬余人的「大軍」?
  滾雪球都沒那麼快!
  「他娘的!」
  高懷德罵罵咧咧的道:「父帥、符節帥,壹定不能接納這麼多義軍。」
  「咱們的糧草本就無多,再接納這四五萬人,實在養不起!」
  「正是。」
  「主公,李仁恕現在率部來投,分明是居心叵測。」
  「依我看,他是在徐州、濠州壹帶混不下去了,這才來投奔,請求咱們接納的。」
  「他們分明是來混吃混喝!」
  隨著高懷德的話音壹落,在場的將領們都紛紛出聲附和。
  四五萬人,他們怎麼養得起?
  符彥卿沈默了壹會兒,緩聲道:「如若我等不接納李仁恕的這支義軍,他們恐怕會流竄於中原各地,給萬千百姓帶來深重苦難。」
  「而且,逼急了他們,說不定還會翻臉不認人,攻我澶州城。」
  這才是符彥卿最擔心的地方。
  誠然,這支叫花子壹般的軍隊,戰力不強,符彥卿用幾千鐵騎兵就能擊潰他們。
  但,這之後如何收場?
  有損符彥卿自己的清譽且不說,還會禍害澶州周邊的黎民百姓。
  這讓他於心何忍?
  符昭序想了壹下,便上前勸諫道:「父帥,要不接納他們吧。」
  「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將北歸,壹定攜帶了堆積如山的錢糧。」
  「若我們能截殺契丹人,繳獲其錢糧輜重,要養活幾十萬人都不在話下。」
  聞言,符彥卿沒有立即決斷,而是將目光放在了高行周的身上,詢問道:「尚質,妳意下如何?」
  高懷德捋須長笑道:「哈哈哈哈,冠侯,大丈夫生於世間,有所為,有所不為。」
  「難道,我們還怕了契丹人不成?」
  「好。」
  符彥卿的眼神堅毅,終於是下定了決心。
  ……
  接納了李仁恕的四五萬義軍之後,符彥卿、高行周又在帥帳中召集了壹眾將領,商議對策。
  能參加這壹次軍事會議的,無不是軍指揮使級別及其以上的將領,在這其中,唯獨楊驍是特例。
  符彥卿格外的看重楊驍,故而讓人將他壹並傳召到帥帳,賜座於末尾旁聽,順便參謀壹下軍機大事。
  「諸位,且靜聽我壹言!」
  這時,高懷德大大咧咧的站起身,環視壹周後,便道:「我認為,跟契丹人壹戰,我軍可謂是毫無勝算。」
  「去年的滹沲河之戰,我中原大軍三十萬步騎,三十萬健兒,三十萬精兵強將都敗給了契丹人。」
  「更何況現如今我軍半數以上,皆為羸弱之師?」
  此言壹出,在座的將領們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符昭序卻是第壹時間站了起來,反駁道:「藏用(高懷德表字)將軍,妳所言,未免有失偏頗了。」
  「滹沲河之戰的敗北,那是統帥杜威(杜重威)怯懦、失責,而且他早有預謀,據說他早就跟耶律德光暗中媾和,有了密約。」
  「杜威想藉助契丹人的支持,跟石敬瑭壹樣建國稱帝,君臨天下,這才葬送了我中原三十萬健兒。」
  「契丹人,也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頓了壹下,符昭序慨然道:「其余戰事且不說,這幾年來,戚城之戰,我中原健兒以少勝多,擊敗了十幾萬的契丹鐵騎。」
  「陽城之戰,耶律德光率八萬精騎進犯,更是被我中原健兒打得大敗。」
  「就連耶律德光也是匆忙之余搶了壹匹駱駝,這才能逃回北方。不然他早就死在了陽城!」
  「現在我軍仍有萬余鐵騎,十萬健兒,何不能重現昔日陽城之戰的輝煌戰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