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

熙檬父

歷史軍事

壹陣劇烈的疼痛之後,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覺得腦袋裏昏昏沈沈,似乎多了壹堆不屬於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61章 魯儒

戰國趙為王 by 熙檬父

2019-2-4 09:47

  曲阜城。
  這裏曾經是魯國的首都,而如今則是趙國魯郡的郡治所在地。
  秋風吹過大地,片片落葉在街道上滾動著,壹輛輛馬車和行人從地上走過,將枯黃灰敗的樹葉踩成無數碎片。
  在曲阜城的原魯國王宮之中,此時此刻正在進行著壹場激烈無比的辯論。
  華夏學宮大祭酒荀況臉色通紅,雙手用力的揮舞著:“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汝等是不是沒有搞清楚大王的立場?汝等這樣的條件,大王是完全不可能答應的。”
  作為華夏學宮的大祭酒,荀況說實話已經是趙國文化界數壹數二的大人物了,除了趙丹這位趙國大王之外,即便是相邦虞信以及大將軍廉頗這樣的趙國重臣見到荀況那也必須得是客客氣氣的。
  這樣的壹個人,是誰能夠把他氣成這個樣子?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坐在荀況下首的這些儒家學者。
  這些儒家學者可是很不壹般的,他們的不壹般在哪呢?
  首先當然就是他們的年紀,在場的每壹個儒家的學者那都是滿頭的白發和長須,壹個個看上去幹瘦幹瘦的,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風範。
  只見壹名老者慢騰騰的開口道:“既然趙王想要封禪泰山,而汝等又不知道如何封禪泰山的禮儀,那麽若是在天帝面前失禮,豈不是讓趙王蒙羞,讓趙國不容於上天?這封禪之禮,非吾等而不可為也。”
  老者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滿滿的倨傲神情,看上去顯然頗為自信。
  荀況輕輕的哼了壹聲,臉上閃過了壹絲不快的神色。
  在荀況面前的這些老儒生其實不是別人,正是來自於儒家在魯國的壹個支派——魯儒。
  由於儒家的開創者孔夫子就是魯國人,所以壹直以來,魯儒都自命為孔夫子的正統傳人,對於其他的儒家學派向來是嗤之以鼻。
  而且由於魯國的開創者就是大名鼎鼎、制定了周朝禮樂制度的周公旦,所以魯國之中本身就具有濃重的尊崇周禮風氣,魯儒也繼承了孔夫子希望恢復禮樂的思想,成為了儒家之中最復古、最保守的壹個學派。
  對於這個學派,趙丹其實也是很不喜歡的,所以在趙國從楚國手中奪得魯國之地後,華夏學宮對於魯儒們的態度同樣是非常的不好,拒絕了魯儒們想要在華夏學宮之中開堂授課的要求。
  荀況至今還記得趙丹所說過的那句話:“寡人的確是希望百家爭鳴沒錯,但是那些陳腐不堪、早就應該帶進棺材的學說,還是不要出現在寡人的華夏學宮之中了。”
  如果不是因為在壹個月前接到了趙丹的授意開始籌備封禪大典的話,荀況是真的懶得來到這座城池之中,和這些魯儒們見面。
  別看大家都是儒者,但事實上同壹個學說之中不同的派別,有時候敵對的程度比不同學說之間還要更加的嚴重,比如儒家的公羊和谷梁就是如此。
  荀況的臉色陰沈下來,盯著方才發言的老者沈聲道:“怎麽,汝等這是想要挾大王不成?”
  又壹名老者不緊不慢地說道:“吾等魯儒向來不得待見於趙國,以至於連華夏學宮之中竟然亦無壹學堂可供吾等傳播夫子學識之用,如此失禮之事,倒也真是聞所未聞啊。”
  荀況皺了皺眉頭,道:“若是封禪之典禮能夠順利完成,那麽大王心喜之下,華夏學宮之中自然會有魯儒壹席之地。”
  討價還價嘛,這也沒什麽。對於荀況本人來說,既然被趙丹選中來籌備這個封禪大典,也早就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畢竟荀況也很清楚,只要這個封禪大典壹舉辦,那麽儒家作為封禪大典的主導者,肯定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的好處,說不定就可以壹舉壓過其他諸子百家,成為整個趙國的主流思想。
  要知道在這些年來,華夏學宮之中的思想交鋒可是極其激烈的,許多其他學派的新學者不停的提出壹個個理論,對於儒家的理論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所以荀況本來是覺得,既然這事對儒家有好處,那麽魯儒這邊可能也會比較好說話壹些。
  但很顯然他錯了。
  魯儒們對於荀況本來就是非常不爽,認為荀況的理論太過靠近法家,失去了孔夫子的精華,屬於掛羊頭賣狗肉的儒家異端,加上在華夏學宮之中受到的區別對待,因此當荀況到來之後,整個魯儒群體們立刻就開始對這位華夏學宮大祭酒群起而攻之。
  荀況這邊話音剛落,另外壹邊就又有壹名魯儒老者不陰不陽地說道:“吾觀趙王即位至今,所作所為多有像法家靠攏之意,如此並非世之福音也。以吾之見,當使趙太子拜入吾等門下,隨吾等修習夫子理論,方才是上上之策。”
  這老者的話壹說出來,立刻就得到了眾多魯儒學者們的紛紛認同。
  荀況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說道:“汝等想要太子前來曲阜拜師?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荀況可是很清楚,趙丹其實並不喜歡趙恒靠近任何壹個學派,而是更希望趙恒能夠保持著壹個中立而超然的立場來看待思想界的辯論。
  現在這些魯儒竟然想要趙恒成為魯儒門徒,這不是活在夢裏麽?
  荀況如此幹脆的拒絕顯然讓魯儒們感到了有些失了顏面,當即便有人反駁道:“荀況,吾聞汝在邯鄲之中亦是經常教授太子,難道汝能教得,吾等作為夫子直系門徒,竟教不得這趙國太子不成?”
  “不錯不錯,若是不讓太子拜在吾等門下,此事休提!”
  在魯儒學者們的鼓噪聲中,荀況鐵青著臉拂袖而起,離開了這間大殿。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壹片詭異的寂靜。
  片刻之後,壹名魯儒老者突然有些擔心地說道:“荀況畢竟是趙王的代表,吾等若是惹惱了他,怕是不美。”
  但另外壹名坐在上首的魯儒老者卻滿不在意,哼了壹聲之後道:“趙王又如何?即便取周而代之,亦不過乃是天子罷了。既是上天之子,那麽在祭祀天父之後便不得怠慢,否則惹怒天父之後,這趙國難道還能保存?如今這封禪祭天之禮掌握在吾等手中,那麽便是吾等宣揚夫子理論的最佳時機,只要趙太子成為吾等門徒,以後難道還擔心吾等之理論不能傳授於天下?此事,萬不可妥協也!”
  這番話顯然給壹群魯儒吃了定心丸,紛紛點頭贊同道:“不錯不錯,正該如此。”“趙王又如何?吾等不懼也!”
  ……
  就在壹陣紛繁雜亂的聲音裏,壹個年輕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