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

西風緊

玄幻小說

大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五月間,冀州平原郡陽光刺眼,天氣炎熱。
壹陣輕風掠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五章 風景如畫

大魏芳華 by 西風緊

2025-3-10 21:14

<script type="b570f30ffabbacef83489569-text/javascript">show_htm2();</script>

跪坐在靈芝殿的閣樓上、轉頭往北窗看,郭太後常有種看壹幅畫的錯覺,並非風景如畫般美、而是壹動不動。她很少往南面看風景,因為那邊更無趣,只能看見壹排宮墻闕樓,還有最高的太極殿的殿蕪。

她反而喜歡下雨或下雪的天氣,起碼能看見有東西在動彈。

不然太陽明媚的大晴天也行,能看得更遠。皇宮外的百尺樓、總章觀,以及華林園(本名芳林園,避諱改)的亭臺樓閣,都可以看見,更遠的邙山山形、也在視線之內。

而眼下這種冬季的陰天,無鳥無蟲,只剩下死氣沈沈。

最近滿寵薨了,朝廷裏倒是很緊張。郭太後也挺緊張,不過她的緊張僅僅是怕說錯話,她又做不了什麽。誰勝誰負,根本不是她說了算,操心那麽多做什麽?

就在這時,大長秋的中宮謁者令張歡上了閣樓,拜道:“稟皇太後殿下,甄夫人進宮來了,奴叫人徑直帶了她進來。現在估摸著,已進西遊園。”

郭太後的眼睛裏頓時浮現出壹絲活氣,點頭道:“好。”

張歡彎腰後退。

甄氏在宮外、寡居之後幾乎沒人管她,總能說些有趣稀奇的事,讓郭太後除了看案牘書卷之外、能感覺到點趣味。初次之外,最有趣的人便是中宮謁者李倉,便是那個能把洛陽諸事說得惟妙惟肖、還帶動作表情的宦官。

這麽壹想,皇宮裏的生活似乎還好,而且經常還能到朝堂上接受尊崇禮拜、聽壹下朝政大事。

果然甄氏壹進來,心情立刻不壹樣了,真是跪坐過來便親熱地拉住了郭太後的手臂,接著她才想起來、忙起身揖拜。郭太後見狀,擡起袍袖輕輕壹揮,剩下的宮女也退走了。

甄氏小聲說出的第壹句話、就能讓郭太後怔住,甄氏低聲道:“我們在大街上做了那個。”

“什麽?”郭太後壹臉不可置信地盯著甄氏。

甄氏忙捂住嘴,搖頭道:“說錯了,是馬車上、但馬車在街上行駛。”

郭太後蹙眉道:“那不就是在野地裏做茍且之事?”

甄氏的神情漸漸變化,說道:“姐壹說好像是那麽回事,但怎麽聽起來怪怪的。”

郭太後的聲音有了點朝堂上的端莊感覺,“卿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不怕被人察覺?”

甄氏默默地從懷裏拿出了壹張布帛。

郭太後接過來觀摩了壹會,上面用線畫著示意圖,寫著東曹、西曹、參謀曹、度支、兵曹等字,用線框起來,又有上下連線。郭太後想起了兩天前、秦亮的上書,便道:“這好像是校事府的官職草稿圖,卿要給他當說客嗎?我不是說了,不反對。”

“什麽意思?”甄氏困惑地又看了壹眼布帛,便做了個往嘴裏放的動作,“布帛我這樣用,免得發出聲音。雖然也有聲音,但外面聽不到,車軲轆和木板搖晃還有聲音呢。”

郭太後頓時無言以對,心裏忽然有壹種很復雜的荒唐感覺。有著官府意象的布帛、卻在野郃的時候放在婦人口中,仿佛有著莫大的風刺嘲弄。秦亮簡直就是在故意辱沒冠冕堂皇的東西。

但郭太後竟然有壹種莫名的愜意之感。她小聲問道:“馬車上有冷又硬,妳們是怎麽做到的?”

甄氏似乎已發現郭氏有了興趣,便

又開始描述詳細過程。甄氏還說因為時間緊迫有點慌忙,所以秦仲明動作非常迅速,與上次的感受完全不同。她差點昏了過去,因為怕被人發現心裏很緊張,速度快卻不敢出聲,指甲現在還在痛。

郭太後的臉上已經感覺到熱,此刻說不出壹句話來。甄氏又小聲道:“記得我給姐說的禦醫診脈嗎,只要拿出必要的地方。馬車上確是挺冷,我們也是那樣。不過背對之時可以探手到衣裳裏取暖,若是相擁之時則可以敞開襟亦不怕凍。”

“汝等真是的。”郭太後似乎看到了壹副畫壹般的景象,壹時間話也沒說完整。

這時甄氏俯首過來,耳語道:“上次我與姐想的那個法子,可能到時候的情況與這回差不多,又怕又緊張、心裏還挺慌,可能動作會很快,也不敢出聲,真的很受不了,不小心能昏過去。”

郭氏終於不再端著了,恬著臉低聲道:“到時候是什麽樣子的,卿不如說仔細些。”

於是甄氏繼續小聲敘述。

良久之後,郭氏長嘆了壹口氣,但她並沒有覺得心裏舒坦,反而好像有什麽東西壓在心頭,不管如何也找不到出口,十分憋屈難受。

甄氏忽然說道:“似乎有點對不住同車的女郎,估計沒留意把她抓傷了。”

郭氏愕然道:“旁邊還有人看著?”

甄氏有點不好意思道:“秦仲明說是他的人,很可靠。外面天寒地凍的,時辰也不早了,馬車在行駛中,總不能把人趕下去。”

她壹副尋思的模樣,過了壹會又輕聲道:“那女郎壹直沒吭聲,但我知道、她能感覺到我的感覺,我的聲音、手勁、神情,她就在旁邊,必定能懂我。”

郭氏嘴上故意說道:“卿是太孤苦了,總想有人陪著,不如找個人再嫁罷。”

甄氏笑道:“秦仲明若沒成婚,我就願意再嫁。不然日子可能沒什麽意思,每天還要不厭其煩地做那些表示順從的禮儀。”

郭氏道:“簡直是離經叛道,難怪別人都不說卿好話。”

甄氏壹臉無奈。片刻後,她又嘆道:“這次剛見面時,秦仲明還客氣知禮起來,好像不太願意。唉,我這名聲雖不太好,可多少人對我垂涎三尺,我自己送上門,他竟然不情不願,氣死我了。”

郭氏略微尋思,便好言寬慰道:“不是卿不美,而是他不缺。”

甄氏想了想便點頭認同,接著說:“後來我提起,說服了殿下制鹽之策的事,他立刻改口,相約次日去我家別院相會。不管怎麽說,秦仲明至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可是人已在跟前,我哪裏還願意再等壹天,於是才有了野郃之事。”

郭氏輕聲問道:“壹天也等不得?”

甄氏看了她壹眼,“卿若嘗過就知道了。”

郭氏輕輕咬了壹下朱唇,不置可否。

甄夫人不會在皇宮裏過夜,她又陪著郭太後出靈芝殿,在西遊園內散了壹會步,便回去了。天氣挺冷,確實在外面呆著不適。

次日是十月二十五,秦仲明正好也會來上朝。

今天朝會上又提起了蔣濟升任太尉的事,基本已經無法改變,因為蔣濟的資歷威望功勞、升任太尉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便是司馬懿也不好反對、之前司馬懿只能是拖。



拒絕的只有蔣濟本人,但蔣濟壹直不吭聲,這事便沒有疑問了。

挺大的壹件事,但郭太後並不太在意,因為她沒辦法改變什麽,只能任其發展,留意觀察就就行了。

她在垂簾後面,倒是想再看看秦仲明的樣子,可惜秦仲明站得太遠了,前面還有許多人擋著,郭太後根本看不清,只能大概看到秦仲明站的位置。

郭太後也不可能聽到秦亮說了,秦亮來了朝會幾次,從來沒發過言。

及至朝會結束,郭氏便叫中宮謁者去留秦亮,說有事召見。

等了壹陣,東堂上的人都差不多走完了、皇帝也走了,只剩下宦官宮女。秦亮便跟著中宮謁者返回東堂,他走進大門、向簾子這邊走了過來。

天雖然陰著,但東堂有十道大門,正面的墻幾乎就是敞開的門,所以殿堂裏的光線很明亮。

宦官宮女都在簾子外面,沒有人敢在這裏直視太後的臉,所以郭氏只要端正跪坐的身體不要動,她的眼睛怎麽看、沒人能知道。雖然隔著壹道簾子,但郭氏離簾子很近,所以她看外面比較清楚、外面倒看不太清她。

“臣亮,拜見殿下,殿下聖安。”秦亮跪到跟前,行稽首大禮。

別的大臣在郭氏跟前、並不經常行大禮,但秦亮兩次的禮儀都恭敬非常。郭氏看到他俯拜後、直起身的樣子,忽然想到了甄氏說的,在馬車上他跪坐著的。郭氏的耳邊好像又聽到了甄氏的聲音,可以背對著他、也可以相擁般的姿態。郭氏頓時好像看到了壹幅畫壹樣,而且畫中之人很真實地就在面前。

但郭氏不敢走神,趕緊用端莊從容的聲音道:“平身。”

秦亮道:“臣謝殿下。”遂謹慎地從地上爬了起來,雙手依舊拿著竹牌。

竹牌並未擋住秦亮的臉,因為郭氏的位置更高,可以俯視他的臉。果然完全如甄氏細致描述得那樣,連淺淺的山羊胡也壹模壹樣,手掌手指似乎也差不多、但此時郭氏看得不太清楚。

郭太後道:“此前卿進獻制鹽之策,吾退思之後,以為此策利於國家之用,可依卿之策施行矣。”

秦亮的神情沒什麽變化,但眼睛似乎更明亮了、顯然很高興。他抱著竹牌說道:“殿下決策,真乃英明。以宮中管鹽方、制貢鹽,可以售賣更高的價格,朝廷獲利甚豐,正如殿下所言,利於國家。”

郭氏有點被逗樂了,心道:我能決策什麽,還英明決策。

不過看秦仲明那壹本正經的樣子,還挺好看的。他的眼睛裏確實如甄氏所言,有壹種忠正坦蕩且誠懇的目光,整個人看起來俊朗幹凈,這種俊朗英氣卻並不高傲、反而叫人有親近之感,讓人有信任而安心的感受。

郭氏看到秦仲明的氣質品行,又想到他頗有謀略,心裏忽然有壹種沖動的想法:我若真有任免權力,必辟此人為相。

“具體的事,讓張歡與卿說罷。”郭氏不敢與秦亮說得太久了。

秦亮果然是個知趣的人,立刻揖拜道:“臣請告退。”

在他後退轉身之前,郭太後又貪婪地盯著他多看了幾眼。甄氏說的,與這俊朗親切的身體結合後,那種十分親密、融為壹體,仿佛活在世上不再孤苦的感覺,究竟是什麽樣的?只能聽甄氏說,可語言並不能完全說清。<script type="b570f30ffabbacef83489569-text/javascript">show_htm3();</script>

卷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