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

西風緊

玄幻小說

大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五月間,冀州平原郡陽光刺眼,天氣炎熱。
壹陣輕風掠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壹十八章 矛盾的消息

大魏芳華 by 西風緊

2025-3-10 21:14

洛陽城外的刑場非常可怕,每天都有人被押送過去斬首。但城內卻很平靜,甚至官吏們都已噤若寒蟬。好在要殺的人明顯是與曹爽有關者,別的人應該沒事,人們依舊按照習慣、做著自己的事。

不時會有壹些不長心的人,在私下議論抱怨,詬病太傅報復心太強、殺戮過甚。

但年輕的皇帝是真被嚇住了,壹連幾次派宦官來太傅府,壹會要給司馬懿加九錫,壹會要給他封王。司馬懿自然全部謝絕。

就在這時,司馬師回太傅府來了,他揖拜時、便徑直說道:“王公淵兄弟,多半已經逃走了!”

沈思的司馬懿立刻擡頭看向兒子。

師便接著道:“王公淵今日未去尚書省上值,壹整天都沒見到人。守在王家宅邸門外的人稟報,只見王公淵兄弟出門,未見回去。剛不久前、我派了官員上門求見,王家奴仆果然回話,王公淵不在家。或許他們已經混出城門,離開了洛陽。”

司馬懿回過神來,沈聲問道:“諸葛靚尚在?”

諸葛靚便是諸葛誕的兒子,也在洛陽為質。

師道:“諸葛靚眼下還在家中。”

沈默了壹會。司馬懿轉頭看了壹眼窗外,天色已經漸漸黯淡,這時候城門都已經關了。如果王廣等人已經跑掉,此時必定追之莫及。

師沈聲問道:“王淩會不會準備反了?”

司馬懿不置可否,壹時沒有吭聲。

因為確實存在這種可能。這要怪曹爽在地方上的奇怪安排,王淩都督揚州,曹爽竟然又讓王淩的外甥令狐愚在平阿縣典兵,而且廬江郡守也是王淩的孫女婿。

淮南全是王淩的親戚,而且兵屯沒有實行錯役,要謀返的話、王淩比別的諸侯都容易。

師的聲音又道:“明日壹早,我便去抓兩個王家奴仆審問。”

司馬懿輕輕點頭,開口道:“等到鄧艾壹到洛陽、即刻給他封侯,任命為潁川郡守。另外要盡快選壹些可靠的將士,派往樂嘉。”

師聽到安排,不禁問道:“王淩真的要反?”

司馬懿看了兒子壹眼:“我覺得不會這麽快,令狐愚先要說服王淩。但現在王廣跑了,不得不防。”

師點頭道:“阿父所言極是。”

壹晚上司馬懿都沒怎麽睡好,天沒亮

就起來了,頓感有些疲憊。之前他的病是裝的,但確實是歲數不饒人,精神身體比年輕時候差遠了,身體也常常有些不適。

師再次前來時,已是上午。

確定了消息,王廣帶著他的兒子、弟弟都跑了!不過新婦諸葛氏等人還在王家宅邸。同時王沈等人也回到了洛陽復命,據報壽春並沒有起兵謀反的跡象。

兩個矛盾的消息,讓司馬懿不能完全確定、王淩究竟想幹什麽。

司馬懿早就對豫州的地形了然於心,但此時仍舊把壹副地圖擺在幾案上,看著地圖怔怔出神。

此時司馬師顯然也無法確定,又問道:“王淩要謀返了?”

司馬懿擡頭沈吟道:“可能還有壹段時間,王淩只靠壽春、平阿的中外軍,人太少,他要先召集壹些屯衛。但凡事應早作打算,汝以巡視屯田的名義、先駐軍樂嘉,提前做好防備。”

師沈吟道:“兒在洛陽還有很多事。王廣會不會因為受到驚嚇、擅自離開洛陽,而非王淩的意思?”

司馬懿果斷道:“不管怎樣,料敵先機、才能有更大的優勢。諸事交給汝弟與叔父,現在最重要的是防備王淩。”

師點了點頭。

司馬懿把手掌放在地圖上,又念了壹句:“樂嘉。”

……沘水上下,此時的陣仗極大。

數千人馬在大路上行進,這只是秦亮的兵屯第二部、郡守部曲的人馬,更多的將士正在向六安聚集。最終廬江郡所有的兵力、都將出動,城防會交給淮南郡的屯兵。

另外舒水流域的屯田也將被放棄,郡守部曲的家眷、正在向芍陂瀆西岸的安城各莊園遷徙,廬江郡的地盤在全線收縮。雖然吳軍不太可能北上,但秦亮也事先做好了安排。

秦亮的軍隊要從六安附近開拔,所以此時位置在後面。前面有王飛梟率領的中外軍約兩萬人,已經離開淮河、進入潁水流域,比秦亮走得更快。

而令狐愚馬上能調集的中外軍壹萬余眾、是從平阿縣出發。秦亮估計、自己能先於令狐愚進入潁水,到時候會位於三路軍隊的中間。

前鋒軍總兵力近四萬人,這也是揚州兵力中的精銳大部。

秦亮的兵馬幾乎全是兵屯,但他仍自認為屬於精銳;因為自己這些兵馬的組織與戰術、比魏軍先進,另外這幾年糧食供應充足,出操訓練的時間也遠遠超

過普通兵屯。南邊的鐵城打造了更多的新甲、以前府庫的舊甲也還在,著甲率亦有所提升。

王淩手裏還有壹萬人中外軍精銳、尚未出動,目前在壽春。剩下的就是淮河南北的兵屯,聚集起來需要時間。

(諸葛誕等幾個大將丟下了麾下的兵力,直接逃跑了,兵馬到了王淩麾下、畢竟王淩才是都督揚州諸軍事。不過很正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正如秦亮所言,誰能贏、他們幫誰。)

王淩是全軍統帥,而前鋒軍的指揮權則在秦亮這裏。郭太後給他封了都督豫州諸軍事、持節之後,秦亮的官位已比令狐愚和王飛梟高。

令狐愚等二人雖然是長輩,但他們都信任秦亮的軍事能耐,在這種時候沒有意見、已表示願意接受秦亮的調遣。畢竟此時的官位和地位都是虛的,打贏了戰爭之後才有用,王淩也支持秦亮執掌前軍兵權。

秦亮又從王淩那裏,為文欽要了壹千騎兵、讓文欽帶領,並歸於自己麾下指揮。文欽從壽春出發,已經先走了。

大路上的縱隊軍容十分整齊,各種訓練的效果明顯,糧食沒白花。

到了傍晚,各部校尉便自己尋找營地,構築軍營,連混廁也修得十分規整。這些行軍布陣的基礎要求,連屯長都會,因為這幾年秦亮在派人教他們識字、以及教授各種常規的行軍布陣知識。

河水上下,景象十分壯觀。廬江郡幾乎從未出現過如此熱鬧的場。

馬鈞設計建造的水車船只、此時也拋錨了,正停靠在河裏修整,等明早與陸軍壹起出發、水陸並進。

陸地上的營地裏,升起了寥寥炊煙。行軍飯食十分簡單,大夥正從大塊飯板上、掰東西下來,放在水裏泡,然後與肉幹菜肴壹起煮熟就能吃,挺省事。

壹塊塊的飯板又硬又幹、很結實,比沒有加工過的大米體積小幾倍,只是不太好吃,但方便運輸。加工也很簡單,煮了之後暴曬晾幹,反復十來次,便成了這副模樣。

秦亮仍在軍營外的馬背上,眺望著傍晚的北方。

起兵確實壹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知道是否做到了出其不意、能否順利抵達討虜渠附近。秦亮現在腦子裏連大勢也不怎麽想了,只有壹個念頭:先占住樂嘉等地。

樂嘉那個小城、位置卻也很巧合,差不多正在洛陽和壽春的中間。距離上誰也不占便宜,看誰動作快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