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四五章:登基、開戰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0

  李元吉口中說出的那句簡簡單單的話,卻是對整個儒家打擊頗深。
  幾乎是壹句話便將他們定格為空談之輩,或許這句話會有些偏頗。
  但是,所引起的風波卻是壹點也不小。
  這個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同樣也是儒家的天下,數百年來的經營,使得他們枝葉散布於全國各處,儒家的影響,不比皇室弱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儒家會更勝壹籌。
  大多數時候,連幾大世家也同樣不敢去招惹儒家。
  但,李元吉卻偏偏這麽做了,不僅這麽做了,還將儒家壹下子給得罪的體無完膚,雙方幾乎沒有和解的可能。
  對於隱匿在國內的其他派系來說,這或許是壹個好消息,至少證明了他們重新崛起的機會到了。
  不管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隨著時間的推移,登基大典已經來到。
  在長安的所有官員,無論官職大小,壹律都需要到場,盡管他們可能什麽也看不到。
  而在外的官員,除非是親自點名的,其余的也要送上壹道恭賀的書信。
  真正到了這壹天,除了禮部的大臣以外,其他人忙碌的事情反倒是不多。
  “人都到齊了嗎?”眼瞅著時辰已到,暫代吏部尚書職責的房玄齡朝著身邊的侍郎問道。
  登基大典是大事,就算不能壹睹為快,人也必須要到場,吏部這邊也是要做考核的,除非是真的病到頻死之際以外,其他的都必須要來。
  “還差壹百余人!”
  “怎麽搞的?”房玄齡眉頭緊皺,新帝登基,竟然有人敢拒不到場?
  “都是些與儒家有關的官員。”侍郎低聲的回應了句。
  意思已經很明顯,這些人是不可能來了。
  李元吉將儒家說的壹無是處,現在已經傳遍了整座長安,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整個大唐。
  這對於儒家聲望的打擊將有多大?
  壹些懂的變通的儒官自然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去惹了新帝,但壹些壹根筋的家夥,可就管不了那麽多了。
  妳既然覺得我儒家壹無是處,那還讓我們來捧場做什麽?
  “程知節也沒有來,派去通知他的人說,程知節以太子禁他半年內不準離家為由拒絕了邀請。”除了那些儒官,程知節也是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
  眾所周知,登基大典過後,將會對那些功臣進行封賞。
  程知節是頭功,理應到場,可這貨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到場,而且還說的這麽坦然大方。
  “不用去管他,把這次沒來的人全部記上,若是在咱們的名單內,大典過後就把他們化掉,哪來的回哪去!”房玄齡心中滿是苦澀著的吩咐道。
  這事自己也從未遇見過,歷史上都罕有出現。
  連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敢不來,這是覺得自己的命到底有多硬啊?
  至於程知節,那是個聰明人。
  自己給自己找了個麻煩,然後免去了這壹次的頭功,同樣的也將自己泯滅於眾人之間,讓人漸漸的淡忘掉他曾經做過的事情。
  弒主,這個名聲可不是壹般人能抗的起的,房玄齡很理解程知節此刻的處境。
  ……
  隆重的登基大典,沈悶的氣氛。
  在禮部尚書的主持下,先是宣讀了太上皇李淵的禪位詔書,這個早在半個月前就有了,現在只不過是重新念了壹遍。
  接著是第二個環節,祭天,在壹座高臺之上,同樣由禮部的人負責指引著,李元吉裝模作樣的擺了個姿勢,這壹環節算是過去。
  第三個環節是大赦天下,除死罪等重刑罪犯以外,其余囚犯全部釋放,這個跟以往的大赦天下沒有什麽區別,同樣的模板,換上壹些詞匯,就成了李元吉的大赦詔書。
  李元吉如同木偶壹樣,身披黃色龍袍,頭戴皇冠,在禮部尚書的指引下壹個個步驟的進行著。
  第四個環節是頒布即位詔書,同樣是專人提前擬好的,經過了禮部以及幾位宰相審核的詔書,確認無誤之後這才確定下來的。
  然後就是傳國玉璽,皇權的象征。
  在宮中禮樂手的伴奏下,李元吉在宋忠的攙扶下登上龍椅,接受百官朝賀。
  然後就是最後壹個環節,祭告宗廟,社稷以及萬民。
  這壹整套流程下來,壹整天的時間也就這麽過去了。
  所有人,也包括李元吉在內,都只是早上稍稍吃了些,然後餓了整整壹天的功夫。
  大典結束,人群有序的退場,熙熙攘攘的聲音。
  某個角落裏,約百人規模的年輕人卻沒有亂動,沒有吏部人員的命令,他們也不敢亂動。
  比起那些待在外面的官員來說,他們無疑幸運了許多,至少能夠隱隱約約的看到皇帝的身影。
  “不枉此生!不枉此生吶……”敬播滿臉振奮的揮著拳頭,激動的嚷嚷著。
  周邊其他的考生也與敬播狀態相差無異,作為剛剛過了第壹場考試的考生,能夠有資格見到皇帝的登基大典,這是什麽樣的榮耀?
  而且他們的位置也算是極好,周邊盡是七品以上的官員,甚至在這裏,七品都只能待在角落裏跟他們這些白身之人蹲在壹起。
  “的確不枉此生,只是沒有想到,妳我這等自認為考的不好的,也有資格進入下壹輪。”上官儀有些激動,也有些尷尬。
  激動的是自己成功的進入了下壹輪,距離當官又近了壹些,尷尬的是考試的結果自己並不滿意,前面的四十分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能拿到幾分?
  “走吧,陛下要召見妳們!”負責管理這幫考生的吏部官員有些眼紅的說著,自己忙前忙後忙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也沒見陛下召見壹下,這幫小子什麽忙也沒幫,就得到了召見,上哪說理去?
  原本就中了大獎的這幫考生,此刻更是如同入了洞房壹般的驚訝與歡喜,簡直比金榜題名還要興奮。
  多少人這壹輩子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遠遠的看見皇帝壹眼?
  現在,他們有機會了……
  ……
  太極殿,登基過後的李元吉很不適應,皇帝規矩多,處處都有人要盯著,以免失禮什麽的。
  打內心來講,自己是真不想當這個皇帝,太累,太不自由,也很不自在。
  手中拿著的,是今日登基大典沒有到場的大臣名單。
  其中不乏壹些自己看重的人物,可惜他們遭受儒家佘毒太深。
  以至於分不清好壞,分不清自己話音裏的意思。
  對此,自己只能表示失望,極度的失望。
  沒有什麽好猶豫的,也沒有什麽好惋惜的,大筆壹揮,這百十人的名字將從大唐官員的名冊中被劃掉。
  李元吉痛快的簽字劃掉,讓房玄齡小心肝止不住的顫抖著,那些人可有不少的重要人物。
  “陛下何不派人與其溝通壹番?若終不成,至少陛下以做到仁義恩至,天下人也無話可說。”房玄齡還未開口,魏徵卻直接諫言道。
  “今日之事,按律當如何處置?”李元吉微瞥了眼,威嚴道。
  “輕則罷官,重則死罪!”魏徵說道。
  “朕不治他們的罪便算是仁義恩至了,連句話都聽不明白的腐儒,妳來告訴朕,朕如何才能說服自己去勸他們回來?”李元吉並不憤怒,朝著魏徵反問道。
  自己面子給盡,給他們留有不少余地,可他們依舊要如此做。
  或許是接受不了儒家被自己如此說教,或許是接受不了失去壹家獨大的現實。
  但是壹百多人壹起曠工,曠的還是登基大典這種當朝最重要的儀式,自己若再派人前去規勸,以後這朝政還如何治理?
  “臣深知陛下心意,可此時並非意氣用事的時候,此事陛下應當徐徐而圖之。”魏徵繼續勸諫道,換了主子,身份地位卻沒打算更換。
  “意氣用事?”李元吉故意提高了聲調,要想日子過的爽,要麽大刀闊斧的改進,用壹段時間去完成自己的設想,要麽就是在改進中死亡,反正自己已經留下了那麽多的東西,就算是大唐被自己搞沒了,那麽在搞沒之前,也要盡可能的幫後任搞定壹些頑疾。
  至少不會像李世民那樣,留給自己這麽壹個爛攤子。
  “假如人的身上患有壹種並不難治的小病,是等壹等,等到病情更嚴重的時候再去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治呢?還是早在壹開始,就將它掐死在源頭?”
  “自然是掐死在源頭!”李元吉善辯的程度讓魏徵有些難以相信,這在以前可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這個問題又讓自己不得不回答,不得不按照他的想法去回答。
  “朕可沒說儒家就是不行,而是時代已經證明,儒家的壹家獨大,對社稷的發展沒有什麽好處,既然沒有好處,又為何要留著?要改,改掉那些不適合的,留下,並發揚光大那些適合的,理解朕意思的今日都在,理解不了的,認為朕這是再毀他儒家根基的,今日都在家中。”李元吉微微瞇著眼睛,儒家,遠比世家更難對付,但放在壹個特定的時候,儒家卻又很好對付。
  “既然如此,朕為何不如了他們的心意?摧毀的更徹底壹些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