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

太上老牛

歷史軍事

時間已經進入了1501年的3月份,馬林的1萬大軍的新兵,已經在條頓國東部偏僻的鄉下地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65章 使勁釀酒,使勁養豬

歐皇崛起 by 太上老牛

2019-5-18 13:17

  “唉——糧食太多也是個煩惱啊!”馬林搖搖頭嘆了口氣。
  若是被其他諸侯們得知馬林這樣嘆氣,估計他們會氣憤地組建壹支德意誌聯軍,壹起來圍毆馬林的,然後把馬林摁在地上,使勁摩擦,壹邊摩擦壹邊道:
  “叫妳裝B!叫妳裝B……”
  可馬林真不是裝啊,而是確實煩惱。作為壹個德意誌諸侯國,馬林手裏的糧食,的確太多了點。糧食產量翻幾倍可不是壹個簡單的事情。原先,畝產只有百余磅的黑麥地,貴族們在每畝地裏的收益,只有50磅左右。所以,貴族們需要很多耕地,才能勉強維持奢華的貴族生活。
  可馬林使用後世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肥料技術,使得黑麥產量翻了幾番,導致出了壹個新問題——供大於求。
  壹般情況下,若是馬林正常地把這些糧食投放到市場上,肯定會引起糧價動蕩和暴跌的。
  但馬林不敢,盡管他有4萬大軍的精銳部隊,但糧食產量翻幾倍的秘密,估計會引起歐洲所有君主的興趣。所以,馬林只能偷偷賣糧食,而且是向國外售賣為主。不然,馬林有極大的可能會被全歐洲的君主們來壹次組團群毆……
  因此,盡管糧食滿倉,馬林依然很謹慎地控制了糧食的賣出,避免過大的出貨量,引起別國的懷疑。
  可是,太多的糧食放在倉庫裏,馬林也著急啊。要知道,之前馬林的倉庫裏,糧食存量達到了10億磅以上。而且,這10多億磅的黑麥裏,有不少還是前年和去年的陳糧。
  雖說黑麥只要曬幹後可以保存個三五年,可抑制放在那兒,它也會容易變質和時效啊……
  所以,如何處理前年的陳糧,成了馬林特別需要重視的事情。因為再不處理,就要變壞啦……
  ……
  正如之前提到了,馬林早就盯上了釀酒行業……
  古代的歐洲人很奇葩,在英國人引進茶葉當飲料,並搞出喝茶的習慣之前,歐洲人要是渴了,就特麽喜歡去酒館喝壹杯。貴族自然喝紅酒,也有很多人喜歡使用了啤酒花的正宗啤酒。而普通勞動者,恐怕只能喝那些發酸的劣質啤酒。但即使如此,歐洲人下工後,還是喜喜歡喝壹杯,不管是啥牌子的……
  歐洲人是如此地愛喝酒,所以,馬林認為,拿出大量的糧食來釀酒,不僅利潤高,而且也不愁銷路。同時,賣酒比直接賣糧食隱藏太深了。誰會在乎賣酒的人家裏土地的畝產是多少?
  除了德意誌最經典的黑啤,那些多下來的糧食,也可以挑選出壹些來,用於釀制白蘭地等度數較高的烈酒。以歐洲人有事沒事喜歡喝壹杯的特點,那些酒釀出來,還是能賣得出去的。另外,還可以繼續提純,得到酒精,用於醫學上面。
  正好,馬林現在和丹麥打成了木材收購協議。到時候,完全可以利用從挪威進口的橡木,來打造成橡木酒桶,用於釀酒之用。貌似,歐洲人釀酒,很喜歡使用橡木桶啊。好像,橡木桶釀出的葡萄酒,味道最好來著……
  以馬林手裏現在擁有的糧食數量,釀成酒的話,估計產量會非常大。所以,單單靠釀酒,也很難耗掉太多的糧食。畢竟,釀酒周期挺長的。
  因此,經過再三思考,馬林決定——在使勁釀酒的同時,也可以拿出大量的糧食,用來養豬……
  是的,養豬……
  也許,用新鮮的糧食來餵豬太過奢侈。但是,用陳糧餵豬,卻是沒什麽可說的。而且,也不是天天拿糧食餵豬啊。壹般情況下,用麥類糧食的麥麩,用來當豬飼料足矣。
  平常的情況下,使用稭稈粉碎得到的草糠當豬飼料足矣。只有那些需要育肥的豬,才會餵養麥麩等高營養的豬飼料。
  當然,馬林現在情況特殊,糧食多得吃不完。所以,馬林現在有條件使用大量的陳糧,粉碎後,作為重要的飼料,用於養豬。
  之前,馬林在東弗裏斯蘭搞的豬圈養豬,已經小有規模。其圈養的總飼養數量,已經達到了6000頭以上。現在,馬林手裏又可以拿出那麽多的陳糧,繼續擴大養豬規模,完全不是什麽問題。
  只不過,讓馬林郁悶的是——歐洲家豬的素質好差……
  這個年代,歐洲家豬的提醒較小,而且,壹些歐洲家豬還有獠牙的存在,有些像野豬。雖說,這種豬肉的味道,還算不錯。但馬林更清楚明白——身為家豬,體型和生長速度,才是最主要的。像歐洲家豬這樣的,現在這種情況,體型較小,且需要兩年才能長大,絕對屬於下等家豬。
  而且,歐洲家豬這個年代的生育能力很差,母豬每胎,才能產五六個小豬仔,水平簡直爛得可以。要知道,同時期的明朝,太湖流域的太湖豬,母豬每胎正常能產12只以上的小豬。多的,甚至能產20頭小豬。而且,其生長速度也遠超此時的歐洲本土家豬,成長周期,在壹年之內,比歐洲家豬快壹倍。
  如此壹來,同等時間內,太湖豬的生產和種群擴大能力,要超過歐洲家豬的四倍以上,自然遠遠優於這個時代的歐洲家豬。而且,後世的歐洲家豬,也的確引進過國內的太湖豬,改良過歐洲家豬的品種。
  馬林打算,接下來,在開通大明的航線後,趁機派人在大明蘇南的太湖壹帶,尋找太湖豬。然後,挑選上好的公豬和母豬數對,裝船帶回歐洲。然後,把這種生長更快,繁殖能力超強的家豬,引進北海大公國,以有利於養豬業的發展。
  只有養豬規模迅速擴大,養的豬多了,豬肉的提供數量才會大大提高,以滿足國內的需求。豬肉多了,才能有更多人吃上肉食。眼下的德意誌人也偏瘦弱,身高也不算高。只有補充了足夠的營養,國民才能長得更高更壯。然後,在戰場上拼刺刀的時候,才能更占優勢……
  眼下德意誌人中,除了出自騎士家族的人,因為遺傳基因問題和家庭生活條件較好,很多人都能達到1米8之外,那些普通的平民,很多人身高都達不到1米7,和後世的歐洲人大相徑庭。
  這也難怪,後世的歐洲是發達地區,人民生活水準很高,天天吃著牛排,喝著牛奶,男人普遍身高都達到了1米8左右(天生矮小的南歐人除外,比如西班牙人)。
  而現在的歐洲人,普通人生活條件極差,很多人連摻雜了泥土和石子的黑棍面包都未必能吃得上,只能吃摻雜了黑麥和野菜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的黑糊糊粥。持這樣的東西,要是能長高,那就有鬼了。
  所以,只有讓國民都吃上面包,時不時地再吃上豬肉和鹹魚,然後在發育期多喝牛奶,自然能長得更高。
  因此,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大力發展養豬業,是壹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