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歐皇崛起

太上老牛

歷史軍事

時間已經進入了1501年的3月份,馬林的1萬大軍的新兵,已經在條頓國東部偏僻的鄉下地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

歐皇崛起 by 太上老牛

2019-5-18 13:21

  耕牛的問題真的是壹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濕熱地區的耕牛,馬林拿東歐草原上的牛都沒用。因為,氣候不適應。
  而最優秀的熱帶牛,就是印度的瘤牛了。但問題是,印度也是壹個農耕國家,雖然沒大明那樣把牛當成戰略資產壹樣,由官府嚴控,可是,想要在印度大量買牛,也是個大問題。因為,印度人自己也要耕地啊……
  所以,想要熱帶耕牛,就算妳有錢都不壹定有用啊……
  但馬林記得,貌似東南亞地區有很多亞洲水牛。雖然品種未必如印度瘤牛,但也是可以充當耕牛的。
  尤其是,菲律賓呂宋島西南的民都洛島,就出產壹種菲律賓原生的民都洛水牛。但問題在於,馬林上輩子看過的壹篇資料顯示——民都洛島上盛行瘧疾,很不適合人類居住。直到1900年之後,因為醫療條件的改善,才陸續有人遷往該島。而在1900年左右,民都洛島上大約有超過1萬頭野生的民都洛水牛。
  而臺北到馬尼拉,大約壹千多公裏,民都洛島就在馬尼拉西南不遠,是個長約144公裏,寬約96公裏的島嶼。到時候,只要派出大量人馬登島,掃蕩該島,就可以抓捕幾千上萬頭牛了。
  至於民都洛水牛中公牛的攻擊性,這個很好辦,只要舉著火把,就足以嚇退。然後,壹群人舉著火把,把牛趕進挖好的陷阱即可。
  唯壹的問題,就是登上民都洛島,容易感染瘧疾。但這對別人來說也許可怕,在馬林這裏卻不是問題……
  ……
  這次在大明收購草藥,馬林就收購了幾百噸臭蒿。雖然達不到酉陽青蒿千分之六以上的青蒿素含量,但千分之二三還是有的。
  馬林讓鐵匠打造了蒸餾器皿,同時派人去福州采購了大量劣質白酒,然後運回基隆,親自出馬,指揮手下加工成酒精。然後,用來從那幾百噸臭蒿裏提取青蒿素。
  忙了好幾天,馬林從三百噸臭蒿裏,提取了大約600公斤青蒿素。而瘧疾患者壹次只需服用1克,痊愈不過需要幾克。600公斤青蒿素,簡直多到用不完。
  馬林帶了400千克回國,其余都留下。等到派人去無人的民都洛島上去抓捕野生民都洛水牛的時候,就可以帶上這種藥,免得有人得瘧疾而死。
  民都洛島長寬不過百余公裏左右,而且沒有野人。而且,民都洛水牛貌似喜歡獨居。只要派遣大隊人馬四面合圍,要不了幾天就能把這個小島地毯式搜索壹遍。馬林不求能抓到上萬頭水牛,只要抓住五六千頭,也是夠用的了。畢竟,壹頭牛耕地100畝,就能耕地五六十萬畝了。就算民都洛水牛體型小,每頭耕地縮水到50畝,也能耕作二三十萬畝呢,絕對夠用了。
  至於野牛不聽話?公牛實在不聽話得很,就閹割了唄。加上套了牛鼻環,還是能降得住的。實在降不住,那就殺了吃肉……
  有了從民都洛島上抓捕的幾千頭民都洛水牛,加上從大明采購的耕牛和南方馬,島上基本就不缺耕牛了。而且,馬林也沒指望全面開發臺島,只是把這裏當做和大明交流貿易的跳板而已。
  ……
  這壹天,馬林正在和孔泰及張彩講述未來的安排……
  馬林拿出自己畫的記憶中的臺島地圖,指著地圖吩咐道:
  “我們前期主要集中精力開發臺北盆地和基隆,等到這裏穩定下來,就先派兵馬占據這邊……”馬林指了指後世臺南的位置。
  馬林倒不是為了很快開發臺南平原,而是害怕自己不出手或出手遲,被葡萄牙人或荷蘭人撿了便宜。
  自己固然目前主要開發臺島北部,可西南沿海大片平原,也絕不能便宜別人。所以,很有必要在臺南壹代沿海設立壹個橋頭堡,插上旗幟,聲明主權,以不讓別人鉆空子。當然,若是等到人口充足了,開發臺南平原也是可以的。
  “占領臺南的時候,免不了要和澎湖巡檢司的人接觸,到時候和澎湖水寨的人打個招呼……”馬林繼續吩咐道。
  但這時,張彩插話道:
  “主公,澎湖巡檢司洪武十七年因為海禁就廢除了啊……”
  “啊?居然是這樣?”馬林頓時有些尷尬。
  馬林上輩子明末的穿越文看過不少,印象中自然有澎湖巡檢司的存在,還記得大明跟荷蘭人在這裏大幹了壹場。
  但實際上,澎湖巡檢司是1563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二年)復設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剿滅倭寇,以及監控東南海上貿易。至於現在,因為倭寇還沒像嘉靖年間那樣成為大患,朝廷自然也就沒有恢復澎湖巡檢司。
  張彩曾是大明朝的吏部尚書,是部長級的大佬,他的話自然不是瞎說的。而且,張彩也恰好知道其中內幕。於是,張彩向馬林解釋道:
  “這些年也有胡建地方官奏請過恢復澎湖巡檢司,但朝廷都駁回了。主要是,澎湖列島土地太過貧瘠,不適合種糧食。島上若是設立了水寨,估計糧食都要從陸上運過去……”
  馬林點點頭,他自然是知道澎湖列島的情況的。
  作為壹名八零後,幾乎就沒有幾個沒聽過《外婆家的澎湖灣》這首兒歌的。在90年代的時候,也就是馬林上輩子小時候,這首歌幾乎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音樂老師們很喜歡拿來授課的曲目。
  那時候,馬林聽了這首歌,非常向往澎湖灣的美好生活。然而,長大後,查了度娘,才知道澎湖列島真不是什麽好地方……
  這裏風高浪急,土地非常貧瘠。馬林記得,度娘是這樣說的——島上土地貧瘠。水源缺乏,加上海風強勁,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僅能種植紅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又試種成功西瓜、哈密瓜和絲瓜,號稱“澎湖三瓜”。
  也就是說,澎湖列島上,僅能種植紅薯、花生、西瓜、哈密瓜和絲瓜集中有限的作物和水果。
  而偏偏,在明朝這個時代,大明並沒有紅薯、花生,也從未想過在島上種植西瓜、哈密瓜、絲瓜這種蔓藤作物(蔓藤作物趴在地上生長,不怕被海風吹得植株倒伏,同樣,紅薯也是,而花生也是開花後落入土裏結果,所以不怕海風)。所以,在大明朝廷眼裏,澎湖列島就是壹個不能長糧食的不毛之地,自然沒有開發的興趣。
  ……
  馬林壹開始也不想開發澎湖列島,畢竟臺島上可供開發的土地太多,沒必要去開發貧瘠的澎湖列島。可他想起壹件事後,立即冷汗淋漓,並瞬間作出了出兵澎湖島的決定……
  馬林為啥要出兵占領澎湖列島呢?他也是被逼無奈啊……
  之前,在和葡萄牙人劃分地盤時,簽署的瓜分條約上明文規定——臺島、琉球群島和日本列島屬於馬林的“勢力範圍”。
  但偏偏,馬林漏掉了澎湖列島的歸屬劃定。因為,在馬林的印象中,澎湖列島上應該有大名的澎湖巡檢司的澎湖水寨。所以,他就沒有要求把澎湖列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如此壹來,在歸屬不明確的情況下,葡萄牙人很可能鉆空子占據澎湖列島。甚至,可能學自己,利用澎湖列島歸順大明,自請為土司。就算不成功,也能利用現在無人管理的澎湖列島,作為走私基地,從大明走私貨物……
  所以,為了不給葡萄牙人鉆空子的機會,馬林必須提前出兵搶占澎湖列島。等到葡萄牙人過來,馬林就堅稱這裏是東番島的分支小島。在自己已經事實占領的情況下,葡萄牙人也不好亂下手。除非,他們想撕破臉皮和北海國全面開戰……
  所以,馬林吩咐張彩道:
  “除了開發臺北盆地,妳優先派人占據和開發澎湖列島,並在上面復修澎湖水寨!既然沒人管澎湖列島,那麽我要了!”
  ……
  縱橫四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