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老白牛

歷史軍事

這塊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麥播種時節,然舉目望去,處處焦黃,田地幹裂,四野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6章 設伏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三日下午,哨探隊、騎兵隊相繼回來,他們都有收獲。
  哨探隊帶回壹個活口,七顆首級,繳獲戰馬八匹。九爺等人分成多支小股巡哨,有的遇到流賊,有的沒有,共抓到四個活口,斬首十五級,繳獲馬騾二十二匹。
  最驚人是錢三娘等人,她兩次領隊出哨,前後共斬殺流賊四十五人,繳獲馬騾七十匹,還抓到五個活口,這個消息震動了軍伍,連楊河都是驚動,親自接見錢三娘等人嘉獎慰問。
  曾有遇等人聽了也不由啞然,原以為哨探隊立了大功,沒想到與這錢三娘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啊。
  消息也不可避免傳入睢寧城官民耳中,雖然具體內情他們不明白,但近百顆掛在城垛上的流賊首級眾人都是看得到,出哨各人帶回的繳獲馬騾也有人看到,立時城內外都是震動。
  眾官民對守住城池更有信心,百姓們津津樂道巾幗英雄,北岸的鄉勇好漢,以貢生周明遠為首,眾士紳敲鑼打鼓,擡著豬羊等物入軍營犒勞將士。
  當然,出哨在外,也不可避免有傷亡。
  雖各人裝備有犀利的三眼燧發新安手銃,胯下坐騎也驃肥馬壯跑得快,但流賊畢竟精悍,這死傷就避免不了。
  哨探隊還好,運氣佳,無人受傷,更沒人死亡,九爺那邊,就陣亡壹人,受傷七人。
  錢三娘兩次出哨也都有傷亡,第壹次壹人死亡,壹人受傷,第二次壹人死亡,二人受傷,還有三匹戰馬受損,有壹匹馬恐怕就殘廢了。
  這讓騎兵隊各人心思復雜,雖然佩服她,跟著她出哨,必然可立大功,但也必然有人傷亡,這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自認運氣不好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自己。
  眾人的總結,此次攜帶的手銃功勛卓著,因為有這種犀利武器,殺敵時就比肉搏戰輕松多了。
  不過也要逼近了打,瞄準了打,最好進入十步之內,這樣這種可打三發的新穎火器,就可以將自己威力,最大程度體現出來。
  不過雖有傷亡,經過這兩天殘酷的哨探搏戰,騎兵隊、哨探隊各人氣質都變了許多,這上過戰場,與敵搏殺後的老兵精氣神就是不壹樣,變得更精銳了。
  楊河下令傷員歸營休息,醫護隊專人精心照料,嘉獎撫恤之事都有條例。此戰出哨各員共繳獲馬騾壹百匹,以後他要擴大騎兵哨探隊也有了坐騎,特別內中戰馬,亂世中可有錢都買不到。
  同時抓獲的流賊活口,對他們審訊也緊鑼密鼓進行,最後楊河獲知壹些雜亂的情報。
  與眾人商議後楊河沈思,大體的壹些情報比較有準確度,如此次流賊領軍東進,順汴河壹線的主要賊將,就是李自成的侄子,號“壹只虎”李過。還有他麾下驍將,以後的前營制將軍,綿侯袁宗第。
  然後有羅汝才的部下,他的親將楊繩祖,外甥王龍等人。
  此時李自成、羅汝才聯軍,兵力已經與歷史上第三次攻打開封時差不多,兵馬基本上達到驚人的“馬賊三萬,步賊十萬,脅從之眾近百萬”的地步。
  他們分兵攻打各城池,李過、袁宗第、王龍這支兵力,差不多也有馬賊五千,步賊二萬,又沿途裹脅饑民。
  不過他們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攻打宿州與靈璧上,只打算攻下宿州、靈璧後,順汴河下流往虹縣去。
  因各賊抱怨,連日雨水,道路泥濘,非常不好走,靈璧往虹縣的官道情況會好些。
  不過睢寧在靈璧的東北角,近在咫尺,各賊也不會放過,會派壹只千人的馬隊到睢寧看看,內有壹半的精騎。
  楊河沈思,這消息不知真不真實,可靠不可靠,不過壹人說是假,抓獲的十個活口基本都有這種說法,他們還是分開審問,那這情報就很有真實性。
  而且出哨的流賊哨騎,很多都是流賊老營中的存在,他們的消息渠道,應該還是靈通的。
  依他們說法,雨水已經停了,那只馬隊要來睢寧,也就這兩天的事。
  所以該如何,馬上就要作出決定。
  眾將倒是爭議不下,壹總把總楊大臣,副把總楊千總、羅顯爵等人力主伏擊,在野外選個好地形,以他們的實力,流賊千人馬隊,還是吃得下的。
  二總把總韓大俠,中軍官張松濤,九爺錢仲勇等人覺得還是守城為上。
  馬隊畢竟是馬隊,伏擊時能不能吃下,這事並沒有把握,而且流賊現在沒有將註意力放在睢寧,如果消滅了這只流賊馬隊,吸引他們註意,可能會引來他們大隊人馬的報復。
  眾人爭議不下,誰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後只能看楊相公如何決定了。
  ……
  崇禎十五年三月四日。
  荊山。
  這是壹座離睢寧縣城西南三十裏的小山頭,有廢寨,還有真武廟。
  荊山往西南約壹裏有趙耳山,山之巔有雲居寺,寺前有楊家圩,山之北有瓦器窯,此時皆廢。
  然後趙耳山西南相連有彭山,山有觀音堂,再西南三裏有宋家山,山上有普濟寺,宋家山西南三裏又有軸山。
  這些山頭都不高,海撥最多壹二百米,原有壹些人煙的,此時都廢了。
  官道從彭山、趙耳山、荊山腳下蜿蜒而過,道路情況非常不好,三四米寬,坑坑窪窪,多日的雨水讓道路布滿爛泥,官道兩邊就是非常密實的雜草,壹直連到各山上。
  特別荊山的對面,官道的南側,趙耳山東面、北面原有楊家圩,瓦器窯,人煙繁盛,開墾有大量的田地,溝渠水塘眾多,此時雖然荒廢,但痕跡還在。
  連日的雨水,壹個個水塘滿滿的,就形成大片的沼澤地,窪塘地,人馬不好通行。
  此時荊山上人影綽綽,大量士卒正揮舞鋤頭鐵鎬挖掘泥土,壹些軍官來回指揮,讓他們在距離官道約五十步的山坡上,挖掘出兩道合適的埋伏壕溝。
  最終楊河還是決定設伏,不過當日他親率騎兵隊考察地形,看來看去,就選擇了荊山這片所在。
  官道就在山下,流賊必經之地,山上雜草密布,容易潛藏身形。官道南面百步,就是連綿的沼澤地,窪塘地,流賊不好逃跑。西南壹裏就是趙耳山,可以埋伏騎兵,從背後夾攻。
  然後荊山東去二裏還有壹條不小的河,介時那邊設疑兵,流賊就會有半渡而擊的憂慮,只想快速通過這片地方。
  看來看去,以目前自己的兵力,流賊若來,就在這地方設伏最好了。
  決定後,楊河雷厲風行,除留輜重隊在城內,壹大早,他就率所有隊兵趕到這。為免走漏消息,城內各官他誰也沒說,他特別交待盛三堂,若知縣問起來,就說出城演練,當日就會回來。
  到荊山後,除了撒開哨騎,他還吩咐立時修建工事。
  此時他來回巡看,看隊兵們忙碌,在山坡上挖出兩條大半人高的壕溝。
  這是供火器兵潛藏射擊之用。
  出於輕便靈活不顯眼考慮,楊河來時沒有攜帶盾車,畢竟山坡雜草雖高,但沒多少山石樹木,那壹覽無余的,高高的盾車擺在這邊,能不能掩藏住真的很難說。
  但火器兵又需要保護,那就挖掘壕溝最合適了。
  可作為射擊所在,又可作為掩體,流賊射箭時,可以躲在壕溝之內躲避。
  他與眾人的商議布置,壕溝兩條,上下相鄰著,每條壕溝與官道平行,每道長百多步,可掩藏百多人,這樣兩總的火器兵就可以藏下。
  而且第壹道壕溝某些地方仍然和緩,泥坑沒有挖下,卻是放置火炮之用。
  此次前來,他五門獵鷹炮也帶來,二號壹門,三號四門,分打十兩的鉛丸與五兩的鉛丸,彈重三百七十五克與壹百八十七克,非常兇悍,為了最大程度震懾敵人,實彈霰彈都有。
  這些炮重壹百多斤,道路不好走,就全部擡來。
  楊河當時改裝時,還考慮到防箭,每門炮都裝有類似馬克沁重機槍那樣的護板。
  這些火炮不高,藏在雜草中很容易,不過為最大程度的遮掩,此時炮的護板上,車輪上,都塞滿了野草。
  依楊河實地站在官道上看,這壹番布置後,官道上的敵人,非常難以觀察到山坡上面的異狀。
  ……
  “此戰的布置就是這樣……第壹排銃手打完第二排打,流賊若沖上來,就火炮平瞄直打,打實彈。賊不退,第壹排銃手未裝填好子藥,就擲彈隊投擲萬人敵,然後銃手再打兩排。賊不退,又沖上來,火炮打霰彈,擲彈隊又投擲萬人敵,銃手再打兩排。如此流賊不可能不潰敗,突擊隊就可沖下搏戰。”
  距離第二道壕溝二十多步的真武廟內,楊河在壹張缺了壹條腿的案桌上鋪開壹張白紙,他用鉛筆在紙上畫了壹副簡單的地形圖,官道、壕溝、周邊各山,雖然簡單,但非常清楚明白。
  指著圖紙,楊河侃侃而談,“這是正面戰場,以流賊的弓箭火力,他們是沖不破我們正面的。以他們習性,遭遇埋伏攻擊後,肯定也會想著從兩翼包抄圍打,所以兩總的殺手隊就布置在兩翼。”
  楊河又用鉛筆在圖紙上畫著,“連護衛什麽算上,兩總隊兵二百多人,兩翼各壹百多,以重盾長矛配合,列成兩排,就布置在第壹道壕溝的兩側,戰時偃旗息鼓,潛藏在雜草中。流賊突致,就起身肅陣奮勇殺敵,慢慢結陣逼下山去。”
  楊河看著圖紙沈思,這樣他等於沿官道展開壹條長二百步,也就是三百米長的戰線,足以將敵人全部包進去了。
  當然,他只有這些兵,可以展開這樣長的戰線,畢竟連炮手在內,他這次帶來的總兵力,不過約六百人。
  楊河最後道:“護衛隊、哨探隊作為駐隊,哪裏危急救哪裏,看機會沖下山去。醫護隊將傷員擡入廟中醫治。九爺這邊,妳們埋伏在趙耳山楊家圩廢墟內,壹聽到銃聲,立時突擊流賊的後部。”
  眾人都圍在楊河身邊,中軍官張松濤,壹總把總楊大臣,副把總韓官兒、楊千總,二總把總韓大俠,副把總羅顯爵。
  然後護衛突擊軍法三合壹隊隊長陳仇敖,擲彈隊隊長崔祿,醫護隊隊長李家樂,哨探隊隊長曾有遇,騎兵隊隊長錢仲勇。
  議事時,營部直屬各隊隊副也有資格參與旁聽,錢三娘就站在九爺身旁,好奇的看著圖紙,妙目不時瞟楊河壹下。
  眾人都是非常慎重的聽著楊河布置。
  雖然最初張松濤,韓大俠,九爺等人反對設伏野戰,但並不是說他們怯戰,只是各人更持重罷了。楊大臣等人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則考慮更多,自己本錢就這麽少,每打壹仗,都必須謹慎又謹慎。
  便如騎兵隊哨探才兩天,就戰死三人,隊中原五十騎,今日連受傷不重也拉來參戰的,不過四十二騎,兵兇戰危不是隨便說說。
  不過決定要打了,那就全力以赴。
  ……
  很快眾人散去,依安排各司其職,特別九爺帶著騎兵隊策馬遠去。
  今日他的任務很重,除這邊修建工事時派哨騎攔截遮蔽,免得有流賊窺見這邊動靜,流賊若來,還有哨騎派到河對面作為疑兵,最後更要率著幾十騎,突擊流賊的後部。
  九爺突然發現,比起往日雖有些危險,但總體慢悠悠的走鏢生涯,這在新安莊的日子,也太刺激了些。
  眾人散去後,楊河身邊伴著中軍官張松濤,還有護衛隊長陳仇敖,又看了壹遍戰線。
  兩道壕溝已經挖好,都是大半人高,士兵可以潛藏在裏面,總體有些濕漉,好在沒有積水,挖出的泥都運到真武廟後面堆了,為了掩蔽,還撥了很多雜草堆在壕前。
  此時火器兵已經躲避壕溝裏面,人人都準備了火摺子,內中火種可以保存兩天,各人還有備用的材料,火摺子燃完可以更換。
  擲彈隊也躲藏在第二道壕溝之內,他們壹共二十三人,每人身邊擺放著大筐,內中裝滿了圓滾滾的萬人敵,壹樣準備了火摺子。
  護衛隊、哨探隊暫時掩在廟內,不過若流賊來臨,他們就會潛在兩道壕溝後面的雜草叢中,這樣視線更好,可以看到哪處危急,萬壹流賊突上,也可以沖下去搏殺。
  兩翼的殺手隊此時也靜靜坐在雜草中,盾牌放倒,兵器放平,旗幟什麽都不立。
  遠遠看去,半人高的雜草就將他們身形完全掩蓋。
  他們重盾長矛坐成兩排,靜靜對著官道方向,眾人無人披甲,保護自己的,就是身邊的重盾皮盾了。
  這些隊兵原來倒有訓練標槍,不過因為前方盾牌太高太重,阻擋視線,妨礙行動,目前各人就沒有配備標槍,不過標槍訓練,倒時有進行。
  到處看過,戰線是沒問題的,就靜待流賊來臨了。
  只是壹直到午時,官道上仍然靜悄悄的,楊河站在真武廟前看去,唯見荒草搖曳,四下蕭條淒涼。
  楊河心中皺眉,流賊來不來,或是今天不來,明日再來,甚至過幾天再來?
  不要在這邊潛藏個幾天才好,為免流賊遠遠發現煙火生疑,他現在連生火造飯都不敢,眾人吃的都是攜帶的幹糧,很快就幹硬了。
  流賊來不來?甚至來後,人數超過原先的估計?
  壹時以楊河的心誌,也有些忐忑起來。
  他現在兵少實力小,很多時候都是在賭博。
  賭贏了,他賺大了。
  賭輸了,就血本無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