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為前往麻省理工做準備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2
經過這次的燕京之行,陳建國又收獲了很多材料,可以和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們,好好嘮嘮嗑了。
於是,從燕京回家之後。
陳舟就看到,每天下午,陳建國下班後,壹吃完飯,就出去溜達了。
連張紅英喊他收拾碗筷,都喊不住。
對此,陳舟倒是很佩服自己老爸的,居然連老媽的話,都敢不聽了。
這溜達完回來,不得耳提面命壹番?
陳舟不知道是,陳建國溜達完壹回來,就主動找張紅英“請罪”了。
對於陳建國如此熱衷的溜達,陳舟倒也習慣了。
先前寒假在家的時候,就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現在自己又上了幾次新聞聯播,再加上陳建國去了壹趟燕京。
這能出去裝逼的東西,立馬就豐富起來了。
陳舟覺得,只要陳建國別像在燕京打車去高鐵站時,坑壹波司機師傅就行。
真要說學習的事,只有壹個點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自己。
只有自己想學,並且認真學的時候,才是最好的學習時刻。
其它的,都是瞎扯淡。
但可惜的是,許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就覺得給孩子許諾許多好處,孩子就會好好學習了。
可實際上,利誘的動力,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沒成本的。
因為不管最後有沒有獲得獎勵,他都是沒有失去過的。
以前的陳舟,並不懂這個道理。
也不明白那種熱愛學習的感覺,究竟是什麽樣的。
總以為那些喜歡學習的尖子生,都是為了獲得父母老師的誇獎,獲得父母允諾的獎勵,才會這麽努力的去學習。
但現在,陳舟深刻的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那種知識的獲取,思維的拓展。
把難倒無數人的問題解決時的爽快感。
以及因此獲得的成就,獲得的榮譽,獲得的金錢。
都是樂趣之壹。
是因為熱愛學習,才會有這些樂趣。
而不是為了這些樂趣,才起熱愛學習。
這兩者是不壹樣的。
而現在的陳舟,就屬於前者。
此刻的陳舟,也正為著2個月後,前往麻省理工繼續學習,而準備著。
房間裏。
陳舟的桌子上,放著筆記本電腦,草稿紙,錯題集。
以及正和楊依依開著視頻通話的手機。
陳舟看完了壹篇關於素數間隔的文獻之後,擡頭看了壹眼手機視頻對面的楊依依。
楊依依正低頭,認真的記著筆記。
和陳舟不同的是,楊依依每每看文獻時,做的筆記都極為認真。
甚至可以說,看過楊依依做的文獻筆記之後,就完全不需要再去看原文獻了。
因為楊依依的筆記,已經把文獻中的所有重點,提煉了出來。
而且對於筆記中的重點內容,楊依依還會做出壹定的延伸。
這也是楊依依把對應學科送給李靜她們時,她們會覺得這份禮物,極為珍貴的原因。
相比之下,陳舟跟趙琦琦他們說的則是,妳們好好看我的論文就行。
要是有不懂的地方,盡管問我。
至於我的筆記,妳們也看不懂……
這倒不是陳舟托大,而是他的筆記,實在是壹言難盡。
就是那種天馬行空,畫符號壹般。
陳舟往往都是看到文獻的重點時,會隨手記上壹筆。
然後自己有新的想法時,再隨手記上壹筆。
所以,就會很亂。
可以說,除了陳舟,其他人基本上全看不懂。
而且陳舟的筆記,基本上都是在草稿紙上的。
不像楊依依是規規整整的記在筆記本上。
視頻通話裏,陳舟見楊依依正沈浸在文獻的世界,便也沒打擾她,重新將視線投向自己的電腦屏幕。
滑動鼠標,陳舟把看完的這篇文獻關閉。
轉而打開壹篇新的文獻,還是關於素數問題的文獻。
陳舟雖然還沒確定下壹個數學課題,到底研究什麽問題。
但基本上還會在素數問題上,也就是數論領域。
數論的魅力,實在太大了。
而且數論領域的問題,也是極多的。
先前陳舟解決的克拉梅爾猜想和傑波夫猜想,雖然也是數論領域裏很難,也很重要的,關於素數間隔問題的猜想。
但放在整個大數論領域裏,傑波夫猜想也只是和孿生素數猜想,是同等級別的。
是比不上像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這些牽連甚廣的數學猜想的。
對於陳舟來說,既然在數學的數論領域裏,已經前進到了這壹步。
從冰雹猜想,這個和數論沾邊的問題開始。
到克拉梅爾猜想,陳舟初步解決涉及素數間隔的問題。
再到傑波夫猜想,這個素數間隔問題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之壹。
被陳舟解決,並且完善分布解構法這個數學方法。
陳舟是壹步步在數論領域裏前進的。
那麽接下來,即使是去到麻省理工之後,陳舟也仍會繼續在數論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所以,陳舟現在看的,全部都是關於數論的文獻資料。
在陳舟的計劃裏,離著去麻省理工還有很長的時間呢。
這期間,在數學上,數論的文獻閱讀是主要的。
再補充相應的代數幾何、函數論、非標準分析、數理邏輯、代數、拓撲學等等等到的相關數學知識。
而在物理學上面,陳舟則以粒子物理學為主,大量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
同時補充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電磁學、量子力學、地球物理學等等等等相關物理學知識。
可能對於其他人來說,陳舟這樣的計劃,大概是瘋了。
這麽短的時間,居然打算把數學和物理學的全部分支學壹遍。
這資料厚度,光是用手翻的話,大概這麽短的時間,都翻不完吧?
更不要說,以陳舟這樣的態度,去認真去學壹遍了。
簡直是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
但是陳舟,顯然不是壹般人。
對於把數學升級到Lv7,把物理學升級到Lv6的他來說。
有著遠遠比之前還要恐怖的學習效率,以及思維能力。
如果是吳西平和張中原看到的話,大概會再次為陳舟的自學能力而驚訝。
因為陳舟看文獻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最明顯的對比就是,陳舟面前的草稿紙早已亂七八糟的壹大團了。
而楊依依的筆記本上,也才記了數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