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壹個人的抗日Ⅱ

樣樣稀松

歷史軍事

  穿越,失憶,民國,抗戰,顛沛流離,出生入死,纏綿愛情……種種不可思議、匪夷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3章 兩個女人的思維

壹個人的抗日Ⅱ by 樣樣稀松

2018-10-3 18:38

  北平的人們忘了壹切,而只看到死亡的黑影。日本人和國民政府還在激戰,可他們並沒十分註意。因為,那象是隔得太遙遠的事情,他們已和世界隔離,只與死亡拴在壹處。不敢希望別的,他們只求能不倒臥在街上便是勝利。
  在那晨露未消的大路上,他們看見,老有壹部卡車,那把人送到“消毒”的巨坑的卡車,慢慢的遊行。這是鬼車每逢它遇到路旁的僵屍,病死的,餓死的,或半死的,它便隨便的停下來,把屍身拖走。看到鬼車,他們不由的便想到自己也有被拖走的可能——妳倒在路上,被拖走,去餵野狗沒有醫生看護來招呼,沒有兒女問妳的遺言,沒有哀樂與哭聲伴送棺材,妳就那麽象條死貓死狗似的銷聲匿跡。
  珍娘的膽量並不大,走在路上,她見到鬼子兵,便會大吃壹驚,手心直出冷汗;偶而聽到壹聲犬吠,她也會被嚇壹跳。雖然她害怕,可是不便顯出慌張來。她低下頭,心跳得很快,輕快地往前走。她怕,可是決不退縮。她的責任心使她堅強,勇敢,任勞任怨。
  使她最膽戰心驚的是那部鬼車。不管是陰是晴,是寒是暖,壹眼看見它,她馬上就打冷戰。有時候,車上有三四個,甚至於十來個死屍,她不由得便閉上了眼。那些死屍,在她心裏,不僅是壹些冰冷的肢體,而是和她壹樣的人;他們都必定有家族,親友,與吃喝穿戴等等的問題。她想,他們必然還惦念著他們的兒女,父母,和家中的事情。
  小琴很懂事,雖然受到了鬼子的欺侮,可還是會爭著出來辦事,以此作為報答,報答珍娘的善待,報答在這個家裏得到好的對待。但小琴不是鐵打的,她也會生病,也會不舒服,而珍娘不想讓她倒在路上,被那可怕的鬼車拉走。她便必須走出大門,去領糧,去買藥,去證明自己不是壹個白吃飯的廢物。
  黑糊糊的壹大排人,已站了有半裏多地長。大家都老老實實的立著,即使彼此交談,也都是輕輕的嘀咕,不敢高聲。人群處,有十來個巡警維持秩序,其中有兩三個是拿著皮鞭的。看壹看皮鞭,連彼此低聲嘀咕的都趕緊閉上嘴;他們愛慣了“和平”,不肯往身上招攬皮鞭;他們知道,有日本人給巡警們撐腰,皮鞭是特別無情的。
  及至立久了,太陽越來越強,陰影越來越小,大家開始感到煩躁,前前後後都出了聲音。巡警們的腳與眼也開始加緊活動。起初,巡警們的眼神所至,便使壹些人安靜壹會兒,等巡警走開再開始嘈嘈。這樣,聲音壹會兒在這邊大起來,卻在那邊低下去,始終沒打成壹片,成為壹致的反抗。漸漸的,巡警的眼神失去了作用,人群從頭至尾成了壹列走動著的火車,到處都亂響。
  珍娘有點發慌,唯恐出壹點什麽亂子,她想回家。但是,壹想到自己的責任,她又改了念頭。不,她不能逃走,她必須弄回糧食去她警告自己:必須留神,可是不要害怕。
  很熱的陽光已射在她的頭上。最初,她只感到頭發發熱;過了壹會兒,她的頭皮癢癢起來,癢得怪難過。她的胳肢窩和頭上都出了汗。擡頭看看,天空已不是藍汪汪的了,而是到處顫動著壹些白氣。風已停止,馬路旁的樹木的葉子上帶著壹層灰土,壹動也不動。便道上,壹過來車馬便帶起好多灰塵,灰白的,有牲口的糞與尿味的,嗆得她的鼻子眼裏發癢。無聊的,她把包著糧證的小手絹從腕上解下來,擦擦頭上的汗,而後把它緊緊地握在手中。
  就在這時候,她敢起誓,她的的確確的看見了黃歷他穿著日式的短西服,坐在洋車上,旁邊是壹個打扮入時的女人,嘴唇抹得通紅,緊緊摟著黃歷的胳膊。車走得很快,壹眨眼的工夫,已經走出去老遠。珍娘慢慢合上了嘴,她想喊:“阿歷”可是,她終於沒有出聲。
  阿歷回來了剛才,他離自己不過有兩丈遠珍娘的眼睛亮了起來,腮上紅了兩小塊,她覺得無須再怕任何人,任何事,阿歷就在北平城裏,就離她不遠,他是無所不能的。象以前那樣,到了危急的時候,他壹定會出現,壹定會救自己的。
  ……
  黃歷和程盈秋坐著洋車從中山公園社稷壇回到了租住的房子,換過衣服後,分頭回了燕大。今天的偵察算是結束了,可他們的心情卻並不快樂。
  公園,北海,天壇,萬牲園,在星期日完全是日本人的世界。日本女的,那些永遠含笑的小磁娃娃,都打扮得頂漂亮,抱著或背著小孩,提著酒瓶與食盒;日本男人,那些永遠用眼角撩人的家夥,也打扮起來,或故意不打扮起來,空著手,帶著他們永遠作奴隸的女人,和跳跳鉆鉆的孩子,成群打夥的去到各處公園,占據著風景或花木最好的地方,表現他們的侵略力量。他們都帶著酒,酒使小人物覺得偉大。酒後,他們到處發瘋,東倒西晃的把酒瓶擲在馬路當中或花池裏。
  同時,那些無聊的中國男女,也打扮得花花綠綠的,在公園裏擠來擠去。他們穿得講究,笑得無聊,會吃會喝,還會在日本男女占據的地方去表演九十度的鞠躬。他們仿佛很高興表示出他們的文化,亡國的文化,好教日本人放膽侵略。最觸目傷心的是那些在亡城以後,還無動於衷的青年,他們攜帶著愛人,劃著船,或摟著腰,口中唱著情歌。他們的錢教他們只知道購買快樂,而忘了還有個快亡了的國家。
  程盈秋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離開這令人窒息的城市,她要成為壹個遊擊隊員,不強顏歡笑,不裝腔作勢,不再看那些人令人作嘔的嘴臉,她要象壹個勇士那樣,去和鬼子進行真正的戰鬥。
  黃歷不知道程盈秋的思想在起著變化,他完全沈浸在未來的行動計劃之中,如何混進會場,如何放置炸彈,如何定時引爆,如何乘亂撤退,或者在混亂之機,對在場的日偽官員進行第二次打擊。這壹幕幕,象電影壹樣在他的腦海裏掠過,壹開始還有些支離,但慢慢地連貫起來,逐漸地完整。
  血與火,爆炸與子彈,也只有這些,才能打破這沈悶的城市象死亡壹樣的靜寂,讓那些甘心做亡國奴的人重新考慮自己的行為。
  黃歷坐在湖邊,壹時想得入了神,直到有人在背後叫他,才醒過神來。他回過頭,看到的是壹張和藹含笑的面孔。
  司徒雷登這個人在很多老北大人眼裏,是個對中國相當有感情的老人,評價他相當的不容易。對北大的發展,他也應該說有壹份貢獻的。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司徒雷登在文化孤島北大,利用職務之便盡力保護北大免遭日寇蹂躪,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他自己被日軍拘捕。
  從他的所作所為中,可以看出他對於中國抗戰的同情。比如湖心島的密室和北平抗團的密謀,司徒雷登就是心知肚明的。淪陷期間,北大學生不斷有人南下國統區或西去解放區投入抗日工作,司徒雷登壹面指定人員協助他們出走,壹面每次有人走時,都在臨湖軒為出走學生設宴餞行。
  黃歷和司徒雷登並沒有太多的接觸,兩人的關系也不是特別親密。今天,司徒雷登上來招呼黃歷,讓他感到有些意外。
  “陳教員,學生們對妳的反應很好,這說明妳是個稱職的老師。”司徒雷登伸手示意黃歷坐在石凳上,他輕輕撫著臉,先是贊揚著,“陸先生對妳的評價也很高,這不是很尋常的事情。我曾經看過妳的課,確實很好,很適合這個年紀的青年。”
  “校長過獎了。”黃歷淡淡地笑著,語氣平和地說道:“只是壹些強身健體的基本招式,現在這個世道,誰都想有點自保的力量。”
  “不排除這方面的理由。”司徒雷登頗有深意地望著黃歷,說道:“可光會壹些武藝,恐怕並不是太容易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學生們可都是很有甄別能力,眼光很高的喲!”
  “或許我的年齡也是壹個因素。”黃歷面不改色,很坦蕩地回望著司徒雷登,“我與學生們年齡的差距不大,很有共同語言,他們也沒有把我當成老師,而是當成壹個大哥,壹個兄長。”
  司徒雷登微笑著點了點頭,黃歷看出他並不相信,不過沒關系,這個美國老頭兒有著長者的慈祥,學者的博學,更有著壹顆同情抗日的心。
  “日本人下了命令,要求北平的所有學校統壹體操的標準。”司徒雷登說話的語氣變得沈重,“他們已經編好了柔體體操,陳教員所教的武術動作,恐怕到下學期,就不能再教了。”
  黃歷並沒有說話,他摸不清這是不是司徒雷登要解雇他的壹個借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