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回歸
壹個人的抗日Ⅱ by 樣樣稀松
2018-10-3 18:38
沈棟和區忠對視了壹眼,他們實在是太鄙視這幫沒有骨頭的家夥了,就是把刀頂到他們胸口,他們也不會反抗,這是怎樣的奴才嘴臉?
武漢會戰後,日軍無法達成速戰速決的目標,轉而必須采取政略攻勢,戰略守勢時,在以華制華及加強控制占領區的原則下,擴充偽軍來協助維護治安。但日軍給予偽政權的經費又有限,所以組織起來的基層偽軍成分很復雜。如果以是否從事農業等生產活動為標準,他們通常可以劃分為兩類人。壹類是以農民為主的壹般市井小民,投偽的原因多是生計與征兵(強拉民伕);另壹類通常是無根的兵痞、土匪、流氓、遊民等,投偽原因除了生計,還有自利或無所事事等等。
這樣組建的偽軍沒有政治目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薄弱,只是把當兵看成生存和養家糊口的手段,他們沒有決定權,也很少去思考更深層面的問題,只是兵隨將轉地聽從供養他們的領導者。自然,混飯吃犯不著把小命搭上,偽軍之怕死畏戰便成了家常便飯。
順利地解決了治安軍,占領了據點,沈棟等人立刻派人催促後續的部隊和傷員急速趕路,並且帶人整理搬運據點內的物資。繳獲的槍械彈藥自然要全部帶走,連據點內的糧食也壹粒不剩,盡數裝車。
從外面看,據點並沒有什麽異樣,只是炮樓上的日本膏藥旗悄然不見了。當然,這不是什麽特別醒目的標誌,但卻是約定好的壹個信號,表示據點已經被順利拿下了。
鬼子顧問宮藤被狙殺後,治安軍在心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加上黃歷等人已經牽著他們跑了太多的路,疲累不堪的他們終於放棄了繼續追擊,開始緩緩地返回據點。
這股人困馬乏的治安軍只能拖著沈重的腳步慢慢走,而黃歷等人完成了任務,卻開始從另壹條道快速向據點奔去。
不是在秀美的景色面前,不會進入意境,有神怡的感覺;不是看見壹派夕陽紅,不會有廣博,感悟浩瀚的情懷;不是縱馬奔馳,不會盡情奔放,感覺因環境而生的暢快。
由於被流彈打傷了壹匹牲口,黃歷便把自己的騾子讓給了林大猷,和程盈秋騎在壹匹馬上,在大路上奔馳。
慢慢的,程盈秋已經適應了剛開始的那種恐懼感,坐在馬背上飛奔可以讓人心理上產生壹種快樂的刺激,她在飛馳的駿馬上體驗到了風的激情,馬的躍動,生命的活力。
“騎馬飛奔的感覺真好。”程盈秋撩開額頭的散發,笑著說道:“跟騎騾子是兩種感覺。”
“那妳得多練習,別只能趴在馬背上,摟著馬脖子發抖。”黃歷調侃道:“這還不是真正的戰馬,否則速度會更快。”
“哼!”程盈秋故意用鼻子來表示自己的不滿,烏黑的秀發迎風飄揚,弄得黃歷左右擺頭,還是被弄得打了個噴嚏,全噴到了她的後脖子上。
程盈秋用胳膊肘搗了黃歷壹下,隨即又體會著那種暢快的感覺,黃歷抓著韁繩,寬大而溫暖的臂膀正把她環在當中,路旁樹木和巖石象奇跡般的在她眼前分裂,飛快地又在她身後復合。
……
幾輛大車向山裏行去,身後是兩個冒著濃煙和火舌的炮樓,在外面東擋西殺了這麽多天,終於要回去了,別人倒還表現得不明顯,而特勤隊員們卻很興奮。
“老三,在想什麽?”沈棟滿臉笑容地問道:“咱們走這壹趟,可是大大地風光了壹回。不僅人多了,光這繳獲就能讓別人驚掉了下巴。”
“呵呵,確實很幸運,我也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收獲。”黃歷笑著看了看前面,程盈秋和沈玉婷騎在壹匹馬上,沈玉婷練過騎術,很穩當地催動著馬匹,兩個女人低聲細語地說著話。
“誰能想到咱們這支小隊伍,竟然能在敵人肚子裏殺個七進七出,那可都是評書裏講的故事。”林大猷揮著鞭子,趕著牲口,在旁插話道。
“以後這樣的事情少不了,可有壹樣,別因為這次的行動順利而小看了敵人。”黃歷是對林大猷說著話,但也是讓沈棟聽著的,“化裝潛入,可壹可二,不可再三再四,敵人不是傻子,經過這次教訓,以後肯定會有所防備。”
“嗯,老三的話說得對。”沈棟點頭贊同道:“什麽好招都不能萬試萬靈,用得多了,別人自然也有招對付。”
黃歷很贊賞沈棟的理解能力,他若有所思地走了壹段路,對沈棟說道:“如果有可靠的聯絡手段,其實可以在這壹帶放壹支小隊伍,就象咱們做的那樣,使敵人後路不靖,牽制他們對山裏的掃蕩,並可以看準時機,兩下裏配合作戰。”
“要說適合在這壹帶活動,那還得是林大叔他們幾個。”沈棟說道:“他們是本地人,老百姓的戒心會比較小,這樣可以慢慢改變他們的觀念,更可以向村民們做出榜樣,將隊伍不斷擴大。”
“那倒也未必。”林大猷有些疑慮地說道:“我們幾個都是壹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不比那些拖家帶口的,這心裏沒牽掛,幹事便順當。可村裏的老百姓只要還能活下去,不被逼到份上,誰也不想拿槍造反。”
“話是這麽說。”黃歷點了點頭,說道:“可他們沒想到,在這樣的世道下就是想茍延殘喘也不可得,等見識了日本鬼子的毒辣狠毒,他們才會明白過來。”
“是呀!”腿上受了輕傷的林二柱坐在車上搖頭嘆息道:“老少爺們就是這個性子,刀不架到脖子上,誰也不敢造反。鬼子來了後,俺們村完全實行配給,貨物都集中到狗日的什麽合作社裏,價錢貴得要死,買東西還不給夠量,壹家壹月只配給壹盒洋火、半斤油、三尺布。壹人壹月二兩鹽。家家餓著肚皮,還要交數不完的捐稅:地畝捐、預借款、人頭稅、合作費、割頭稅、通行證費、居住證費。可村民們只知道傷心落淚,還要苦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