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0章 文聘抉擇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樊城南城門外,同樣是披麻戴孝的文聘帶著壹隊親兵正耐心等待通報,他表情壹如既往的嚴肅,但眼睛通紅,顯然是剛剛慟哭過。
  劉表之死對文聘打擊極大,但此時,荊州的重大危機使他不得不暫時放下悲傷,前來找劉璟。
  在他身旁跟著愛徒蔡進,盡管文聘與蔡瑁勢同水火不容,但文聘卻知道自己的愛徒和蔡瑁不同,文聘為人,從來都是對事而不對人。
  “師父,璟公子會不會去襄陽了?”蔡進在身後低聲問道。
  “不會!”
  文聘搖了搖頭道:“我相信他和我壹樣,不會去襄陽,他寧可在江夏祭奠州牧。”
  話音剛落,壹隊騎兵從城內奔出,為首之人正是劉璟,他翻身下馬,快步迎上前,悲傷地大喊:“文將軍,州牧過世,讓荊州何去何從?”
  文聘眼睛壹紅,淚水又險些湧出來,他也翻身下馬,忍住心中巨大的悲傷,哽咽著聲音道:“我就是為此事而來,璟公子,我有重要事情要和妳商議。”
  劉璟點點頭,“文將軍請進城!”
  眾人下馬,牽馬跟劉璟進了樊城,樊城內壹眼望去都是鋪天蓋地的白幡,所有商鋪都停業關門,行人神情悲傷,軍民皆披麻戴孝,不少人在門口哭著燒紙錢,整個樊城都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
  文聘心中愈加黯然,跟隨劉璟進了軍衙,他命蔡進在外等候,兩人進議事堂坐下。
  “發生了什麽事?”劉璟看出文聘似乎有重要事情。
  文聘低低嘆息壹聲,“劉別駕恐怕已被蔡瑁暗害了。”
  這個消息著實讓劉璟大吃壹驚,他在淩晨時還收到劉先派人送來的快信,怎麽會被暗害了?
  他連忙取出劉先的信,遞給文聘,“這是今天淩晨我快到襄陽時收到的信,劉別駕說州牧恐怕不行了。”
  文聘沒有看信,嘆了口氣道:“恐怕劉別駕就是死在這封信上。”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文將軍能否明示!”
  文聘從懷中取出壹幅白綾,放在桌上,“這就是劉別駕的死因,州牧遺令,由璟公子繼任荊州牧之位。”
  劉璟愕然,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又重復地問了壹遍,“州牧遺命,讓我為荊州牧?”
  文聘點了點頭,“劉別駕命人把壹份血書送給我,不久他便被蔡中所殺,有侍衛親眼看見蔡中行兇。”
  劉璟接過白綾血書默默看了片刻,就仿佛陷入沈思,壹言不發,這時文聘試探著問道:“璟公子,我可以聯系王威將軍,以及壹些忠於州牧的官員,我們將要求襄陽忠實執行太守遺囑,擁護璟公子繼任荊州牧,不知璟公子是否願意肩負起州牧的遺命?”
  這件事來得太突然,使劉璟壹時沒有心理準備,他沈思良久,才微微嘆了口氣,“如果我現在宣布繼任荊州牧,荊州內戰必然爆發,或許這正是曹軍所希望,文將軍,我希望妳暫時不提此事,全力配合我擊潰曹軍,然後我們再考慮州牧遺命之事。”
  文聘遲疑壹下道:“我只怕時間太久,便木已成舟。”
  有些潛在的話文聘並沒有說出來,劉琮已經在蔡瑁的扶持下繼任為荊州牧,盡管很多人並不壹定支持,但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效忠劉琮。
  文聘擔心的是這壹點,如果時間拖得太久,扳倒蔡瑁的機會就沒有了,他見劉璟似乎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又再壹次提醒他:“璟公子,劉琮在上午已經繼位荊州牧,我已三次收到他的催見令,他命我去襄陽進見效忠。”
  劉璟搖了搖頭,緩緩道:“我能理解文將軍的擔憂,但請文將軍明白壹件事,我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蔡瑁,他還不配與我為敵,如果文聘想做壹番大事,那就不要去管襄陽發生之事,全力配合我擊潰曹仁之軍,然後整頓軍馬,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曹操大軍。”
  劉璟的壹席話令文聘動容,他忽然理解了,為什麽州牧在彌留之際,最終決定讓劉璟來繼承荊州牧,因為只有劉璟才能在亂局中看得更遠,看到真正的天下大局。
  這才是壹個真正荊州牧該做的事情,這壹刻文聘知道自己的選擇,他毅然下定了決心,站起身單膝跪下抱拳道:“文聘願為公子驅使,與公子同進共退!”
  就在文聘決定效忠劉璟的同壹時刻,劉表之死的消息也波及到了劉備軍隊,關羽接到劉備的緊急命令,率軍撤離了鄧縣,大軍開始在碼頭登船。
  關羽站在壹座土丘之上,目光復雜地註視著壹隊隊士兵登上戰船,其實他明白兄長的意圖,劉表身死,意味著荊州分裂開始,這個時候緊急返回南郡,很明顯是為了劉琦。
  可是曹軍怎麽辦?這場戰役並沒有結束,就這麽倉促撤軍,把曹軍丟給江夏軍,這是不是有點……
  關羽不由嘆了口氣,盡管他不想撤軍,但大哥下的嚴令他又不得不從,他本想派人去樊城通告江夏軍,可他又不知該說什麽,只得放下這個念頭。
  這時,身邊部將周倉喊道:“將軍,主公來了!”
  關羽壹回頭,只見劉備從壹艘船上走步下來,他心中大喜,連忙催馬迎了上去。
  劉備和荊州人壹樣,也是為劉表披麻戴孝,手執哭喪棒,就仿佛壹下子老了十歲,按理,劉表視他為弟,現在劉表去世,他應該去襄陽祭奠,以盡兄弟之誼。
  但劉備心裏卻很明白,劉表去世,意味著從前的暗鬥將徹底明朗化,現在他若去了襄陽,就肯定出不來了。
  相反,這個時候他必須立刻返回襄陽,不承認劉琮繼承荊州牧,應該以嫡長為先,扶持劉琦為荊州牧,只有這樣,他才不會在名義上受制於襄陽。
  同時還可以爭取效忠劉琦的官員前來南郡會盟,像襄陽郡丞王覬,戶曹參軍陳震,零陵太守劉度、長沙郡丞劉磐等等。
  所以劉備心急如焚要趕回南郡,但劉備真正想拉攏的卻是兩人,壹個是文聘,另壹個則是王威,這兩人各掌荊州精兵壹萬人,是荊州的中流砥柱。
  其中王威的壹萬軍劉備並不擔心,王威從來都是劉琦的堅定擁護者,又和他劉備關系交好,更重要是,王威是王粲族兄,王氏家族的王覬和王粲都效忠南郡,王威也不會例外。
  關鍵是文聘,文聘的壹萬軍隊無論裝備和戰鬥力,都是荊州軍最強的軍隊,蔡瑁之所以對文聘再三容忍,就是看中了這支軍隊,他劉備同樣也看中了這支軍隊。
  而文聘此人嚴厲正大,壹向光明磊落,當年琦琮爭嫡時,他曾經不止壹次表態,不贊成廢長立幼,這表明他是支持劉琦,這讓劉備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為此,劉備已派孫乾去說服文聘南下。
  但劉備此時已焦急萬分,劉琮已經繼位,按理劉琦應該也同時繼位才對,可現在他還在江北,再不回去,就將錯過時機了。
  “雲長!”
  劉備見關羽騎馬奔來,也打馬迎了上去,“妳和士元立刻率軍走水路返回南郡,不能耽誤,軍隊上船就出發。”
  “那大哥呢?”關羽也是想問這件事。
  “我和翼德率五千軍從陸路回去,情況緊急,我必須立刻返回江陵。”
  說到這,劉備遠遠眺望壹眼樊城方向,又問道:“劉璟可來找過妳?”
  關羽搖搖頭,“我聽說他今天已經回來了,但沒有去襄陽,在樊城發喪吧!”
  劉備冷笑壹聲,“看來他也不蠢。”
  “大哥,我們這樣不辭而別,恐怕對戰局不利,要不要和他說壹聲,讓他理解我們苦衷。”
  劉備搖了搖頭,“沒必要說得太多,他其實心裏很清楚是怎麽回事,不過出於禮貌,確實是應該給他說壹聲。”
  劉備取出壹封信,遞給關羽,“這是我的親筆信,二弟派人給劉璟送去吧!”
  關羽見兄長考慮得周全,壹顆心放心,他想了想,招手把關平叫來,將信遞給他,“妳去壹趟樊城,把此信呈給璟公子,速去速回!”
  “孩兒遵令!”
  關平向劉備和關羽行壹禮,接過信翻身上馬而去。
  關羽望著兒子背影遠去,又問劉備,“兄長不是想請諸葛先生嗎?這樣壹走,會不會把他冷落了。”
  劉備壹笑,“我心中自然有數,我從陸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請他。”
  劉璟送走了文聘,著實令他歡喜,雖然文聘沒有說出願效犬馬之勞壹類的話,但他的意思就是願為自己效忠了。
  文聘壹直是荊州赫赫威名的名將之壹,和黃忠並稱荊州二虎,他的效忠將極大增強自己的實力,尤其文聘的統帥力極高,文武雙全,有他在,可以替自己在安陸郡獨當壹面。
  現在文聘歸降,那麽下壹個目標應該就是黃忠了,劉表去世,意味著分裂的正式開始,事實上,分裂早就有了,劉琦封於南郡,劉璟掌控江夏,何嘗不是壹種分裂。
  現在劉表去世,那麽荊州的最後壹點家產也將瓜分殆盡,在劉璟眼中,軍隊和大將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現在荊州壹共有四支軍隊,文聘之軍、王威之軍、張允之軍和黃忠之軍。
  張允之軍無疑是歸蔡瑁,文聘已效忠自己,那還剩下王威之軍和黃忠之軍。
  恐怕這兩支軍隊將是各方爭奪的焦點,劉璟對王威信心不足,畢竟他和王威關系不深,由於王氏家族向來支持嫡長劉琦,估計王威偏向南郡的可能性較大。
  而黃忠劉璟就有很大的信心,畢竟那是他的師父,而且柴桑之戰時,黃忠與自己並肩作戰,只要有文聘的壹封信,黃忠效忠的自己的可能性為九成。
  盡管如此,劉璟還是不敢大意,畢竟劉磐向來是偏向劉琦和劉備,如果他將黃忠勸向南郡,那可大事不妙,黃忠此人極重情意,他自然和自己有情意,但和劉磐也未必無情。
  而且歷史上黃忠最後就是效忠於劉備,荊州的歷史雖然已大大改變了軌跡,但黃忠的個人軌跡未必會改變。
  沈思良久,劉璟還是提筆給黃忠寫了壹封信,信中在回憶往昔的同時,也希望他能助自己壹臂之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