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七月新番

歷史軍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九月,秦國南郡安陸縣,傍晚時分,雲夢澤畔下起了雨,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0章 商功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2

  朔風來時交孟冬,景色蕭條萬物空,十月上旬的上蔡東郊,這天卻多了幾乘車騎,章邯與秦墨程商乘車,黑夫則騎馬,在上百兵卒的保護下,離開了營地,往東而去。
  禦者駕車的速度很慢,好讓軍司空章邯仔細觀察周圍的地形,待到駛到壹處地段後,章邯便大喊壹聲:“停!”
  紮營講究擇地,而建造壁壘亦是如此,黑夫見此地左有草澤,右有流泉,背小丘之險,面向東方的視野卻十分平坦,且有道路經過,數裏外亦有林木草地可供樵牧,可謂四備之地。
  黑夫瞧了瞧後道:“這不就是李都尉說的東郊野地麽,聽說當年廷尉父子數人,常牽黃犬逐狡兔於此,的確適合紮營建壘。”
  眼下要做的修築壁壘工作,亦是章邯的“處軍輯”之職。
  “處軍輯”之“輯”為安輯之義,是指壁壘築就後,不怕敵人來偷襲或強攻,軍隊得以安心駐紮;施工任務分配得公平合理,就不至於因此而發生混亂和矛盾。
  說話間,章邯也和眾人下了車,開始手持準、規、矩、繩等器具,在壹望無際的上蔡平原上,開始進行施工測量。
  章邯舉起垂著重物的”準“,下了車試了試平直,比較地勢之間高低的差別。而程商則拉著步繩,在地面上壹步壹步地認真測量,旁邊還有壹位書佐在記錄距離。
  至於“規”,是校正圓形的用具,“矩”畫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章邯和秦墨已經把這種簡單的工具玩出了花樣,既可以定水平、測高、測深、測遠,還可以畫圓畫方,使用時安放的位置不同,還能測定物體的高低遠近及大小,至於誤差有多少,便全看操作者的經驗了。
  看黑夫面帶好奇,章邯還解釋道:“據說大禹治水時,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攆,左準繩,右規矩,載四行,以開九州,通九道。”
  這雖然是傳說,但多半是世人將能工巧匠發明的器具歸功於聖王,就這樣,他們花了半天的時間,便測量完了築壘的段落,每隔百步,還將染黑的木桿深深插入地裏作為標記。
  待傍晚回到營地後,帶著今日測量到的數據,章邯又讓幾個精通算術的上計吏來計算工程量,好分派給民夫大隊來施工。
  黑夫有幸見到了這年代讓人眼花繚亂的工程量計算。
  只見營帳空地上,大量算籌被擺在地上,這東西黑夫並不陌生,因為秦國規定,地方官員都必須備有算籌,以應對不時之需。數學乃春秋君子六藝之壹,秦吏必備的技能,在地方為官,方田、粟米、均輸、賦稅,都必須進行大量數字計算,若壹個人不識數,連做鬥食吏的資格都沒有!
  而在鹹陽和郡城,亦有專門的“計吏”計算各郡縣每年戶口、賦稅、墾田、錢谷、盜賊、獄訟等情況,借資考績,稱為上計。這些人相當於後世的會計員,每天的工作就是與數字打交道,會計員們戰時也會被征召,作為專門的人才,作為軍司空或軍輿的佐吏。幫忙測山坡高度,量河流深淺,統籌輜重粟米,調度師旅人數。
  眼下,計吏們正坐在帳內,滿頭大汗地擺弄算籌,黑夫過去看了看,發現他們計算的都是“今有塹,上廣壹丈六尺三寸,下廣壹丈,深六尺三寸,袤壹十三丈二尺壹寸。問積幾何?”“功七百六十六尺,並出土功五分之壹,定功六百壹十二尺五分尺之四,問用徒幾何?”的問題。
  雖然計吏們飛快擺弄算籌進行籌算,但在黑夫看來,依舊十分復雜麻煩。
  章邯卻沒有這種感覺,反倒笑著說道:”過去要算土功和人數,還更加繁雜,幸好在禦史府有位掌圖書典籍的官吏,根據以往營造城垣、開鑿溝渠,修造倉窖等實際工程,寫了壹篇交予少府,自此之後,遇上算修壘的土方,所需徒隸人數,只需將數字放入其設好的算法即可……”
  所謂商功,就是測量體積,計算工程用工的方法,章邯還向黑夫展示了那卷隨身攜帶的,每部分都分為問題、解法、公式。
  黑夫瞧了瞧,只覺得眼熟,這不就是九章算術麽!
  “少榮,妳說的那位官吏,莫非叫張蒼?”
  “哦?”章邯有些詫異:“率長也認識張蒼?”
  “荀子蘭陵高徒,早有耳聞。”
  黑夫笑道:“而且,我兩年前曾做過碭郡陽武縣戶牖遊僥,與張蒼的兩位叔父張負、張博相識,也從他們口中聽說了這位子瓠的事跡,不曾想,他竟如此多才!”
  “這是自然,張子瓠可是無所不學,無所不通的。”
  張蒼是李斯小師弟,也算”李斯黨“的壹員,而作為少府官吏,很多東西涉及精密計算,章邯沒少和張蒼打交道,便說起了關於張蒼的壹件趣事:
  “張蒼剛到禦史府供職時,禦史大夫見他生得白胖肥碩,連走動都有些不便,頗為不喜,便指著他的圓滾滾的大肚子問,裏面裝著什麽?張子瓠卻不以為忤,只拍著肚皮大笑說,裏面裝著的,都是學問,是滿腹經綸!”
  “禦史大夫亦是學富五車的大才,當即考了張蒼壹些問題,竟全答了上來,甚至有些偏門的典籍,連禦史大夫都沒看過,於是便讓他去管守藏室圖籍。張蒼嗜書如命,經常帶著點幹糧,就坐在簡牘堆裏壹坐就是好幾天,如今恐怕要將禦史府收來的韓、趙、魏、燕藏書都看完了,眾人都說,眼看他肚子越來越肥大,怕是要將全天下的知識都裝進去罷?”
  想到那個聰明絕頂,卻越來越胖的家夥,章邯就忍俊不禁:“往後率長去了鹹陽,便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了!”
  “壹定!”
  黑夫心中稱奇,壹般的人都是死讀書,但張蒼不僅涉獵甚廣,還能將所學化為實際運用,這就是很了不起了。
  他又看了壹眼飛快擺弄算籌的計吏們,暗道:“若是有阿拉伯數字的豎式算法,以及算盤,這些工程量的計算,應該能更快上許多吧。”
  不過黑夫也沒有貿然獻寶,那些知識,他其實也只剩下初中生的數學水平了,教給壹般人沒什麽大用,想今後到了鹹陽,再找機會透露給張蒼,不知是否能給這時代帶來壹場數學革命?
  ……
  在算完工程量後,章邯便給分給他的壹萬南郡民夫分配了工作,他們共要負責三裏壁壘的修築,於是整個十月上旬,上蔡遠郊都成了壹個大工地,黃土漫天,數千民夫們負土而行……
  修築墻垣,用的還是黑夫在安陸縣參加過的版築法,另有數千民夫熟練地使用工具,將上蔡附近的森林樹木伐倒,待去完枝幹又鋸開分片,最後釘裝成為壹塊塊木板。等到版內盛滿土後,民夫們便掄起沈重的夯杵,照著松散的熟土壹頓猛砸!熱火朝天的號子聲震動四野,基本是每天壹層版築往上壘。
  黑夫他們這些率長,亦帶著兵卒,全副武裝地靜候在工地之外,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楚軍襲擾。
  “這何嘗不是壹種誘敵的方式?”
  在秦楚兩國的邊界上,數萬秦軍保護著數萬民夫施工,他們秣馬厲兵,時刻做著戰鬥的準備,就怕楚軍不來。
  楚國的車騎哨探亦在遙遙觀望這壹幕,但主力大軍始終未敢貿然來攻,因為項燕知道,這也可能是王翦為他布下的壹個陷阱。
  數日後,壹道高丈余的厚土墻在上蔡東郊憑空出現,拔地而起,而在先前每隔百步就插下標桿的位置,章邯也在督促民夫們修築更加高大、堅固的角樓。
  就是在此時,出了壹場事故……
  壹座剛夯好的角樓,由章邯帶人試驗其堅度,卻在十余人扛著木樁重重撞擊幾下後,便出現了開裂的痕跡!並有大量土塊脫落下掉!
  “若楚軍來攻,這角樓如何禦敵?定會成為敵軍突破的缺口,千裏之堤毀於蟻穴!”
  “修此角樓之人,皆鞭笞十下,再推倒,重修!”
  章邯狠狠地瞪了負責這壹段的司空小吏壹眼,說再有第二次,便要將負責的人斬首,其余人等亦要從死!
  司空小吏唯唯諾諾,章邯有些苦惱地對黑夫道:“監禦史要求角樓必須達到關中墻垣的硬度,堅不可摧,但那是花了許久時間才能夯出來的,眼下工期只有十余日,倉促之間,恐難以夯成。再者,土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壁壘角樓的堅固,以土細而不松,油潤而不燥,鮮明而不暗為佳,但這上蔡的土實在壹般,遠不如關中黃土好用……”
  這年頭上蔡的森林覆蓋率較高,土壤裏的腐殖質不少,就近用這樣的土來夯壁壘角樓,質量的確難以保證。
  章邯決定讓人舍近求遠,從遠處挖幹燥松細的黃土來修角樓,如此才能保證質量,黑夫眼珠壹轉,給章邯出了個主意。
  “少榮,在南郡安陸裏閭中,倒是有壹種土法,用來修房屋,幹燥後異常堅硬,非但水浸不變,即使鐵釘也難以釘入!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完好無損!”
  說完他怕章邯不信,又將自己姊丈拿出來背鍋:“我姊丈櫞不但精通木工,也曾以此法為人修過屋舍。”
  “還有這種法子?”章邯頓時大感興趣,請黑夫詳細說明。
  黑夫壹笑,這是前世農村老家修房子的常用方法,在這時代尚不流行,便指著不遠處潺潺流淌的汝水支流道:“很簡單,材料也不難得,以常見的黃土,外加燒制的蜃灰、河沙混合夯壘,就叫三合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