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徐礎的確來晚壹步,他在東都耽擱太久,襄陽這邊的形勢每天都在變化,奚家派人收買麻老砍刀,晉王沈耽也沒閑著。
  劉有終手裏拎著壹壺酒,笑道:“多日不見,四弟酒量又見長了吧?”
  “快要戒掉啦。”
  “這是為何?凡間的酒已經滿足不了四弟的胃口了?”
  “受些小傷,自那之後酒量壹日比壹日減弱。”
  聽說徐礎受過傷,劉有終道:“怪我,應該帶藥來,拿什麽酒啊?四弟怎麽受的傷?重不重?”
  “不重,只是……大哥帶的什麽酒?”
  劉有終拎起酒壺看了壹眼,笑道:“實不相瞞,我是隨手拎來的,不知什麽酒。”
  “味道不錯,我想我可以喝壹杯。”
  “對傷勢沒影響?”
  “壹兩杯無妨,只是不能多喝。”
  “哈哈,四弟還是好酒。”劉有終從懷裏取出兩只杯子,將壹只遞給徐礎。
  帳中無桌,兩人各自持杯,劉有終分別斟滿,祝道:“薄酒壹杯,聊表寸心,希望四弟快些傷愈,咱們壹醉方休。”
  “亦祝大哥諸事順利,早日助晉王壹統天下。”
  “哈哈,四弟在嘲笑我,但我接下,晉王必定壹統天下。”
  兩人喝了壹會,徐礎只飲壹杯,劉有終連飲三杯,道:“傳聞都說寧王火燒東都,毀墻殺民,是真的嗎?”
  “我聽到的也都是傳聞,我走的時候,東都尚還完整。”
  “但寧王什麽事情都能做出來,晉王不會,晉王喜歡東都,絕不忍心將它毀掉。”劉有終放下酒杯,正色道:“四弟投靠寧王了?”
  “客人而已。”
  “四弟不必自欺欺人,妳現在所作所為皆對寧王有利,雖無君臣之名,已有其實。我算是過來人,勸四弟壹句:現在不比從前,諸雄蜂起,人人皆可稱王,人人皆可自尋明主,現在是押註的時候,妳再這麽猶豫下去,怕是連下註的機會都會失去,懷揣重金卻只能在壹邊旁觀。早些尋壹個落腳之處吧,別再三心二意。”
  “大哥早早選定晉王,令人敬佩,亦令人羨慕。”徐礎笑道。
  “不是自誇,我對晉王可謂不離不棄。”
  “我還要再等等。”
  “唉,四弟當初若是堅持稱王……算了,往事不必提,四弟願做壹生座上賓,也由得妳,至少眼下無害,各方對峙,都缺壹個傳話之人,還有誰比四弟更合適?”
  “大哥需要我向誰傳話?”
  “陳病才與四弟很熟吧?”
  “有過數面之緣。”
  “我可聽說就是四弟將陳病才勸來襄陽的,還為他請來湘東王坐鎮,立下大功壹件。”
  徐礎笑道:“大哥提醒我了,等我回去,得向陳將軍邀功。”
  “我曾幾次求見陳將軍,都遭拒絕,四弟若能居間引見,促成此事,晉王與我都會記得這份人情。”
  “我會引見,但是成與不成,還在陳將軍那裏。”
  “當然,四弟盡力,我就已感激不盡。”
  徐礎又飲半杯,將杯子放在地上,搖頭道:“已經不能喝了。”
  劉有終也將杯子放下,猶豫片刻,還是道:“這些話本不應該現在說起,但是好不容易見到四弟,如果隱瞞的話,四弟以後必定怨我。”
  “大哥萬不可勉強,若事關晉王,大哥當先守君臣之禮,再論兄弟之情。”
  劉有終笑道:“的確事關晉王,但不至於有損臣節。是這樣,晉王準備返回並州。”
  徐礎微壹揚眉,“單於允許嗎?”
  “哈哈,四弟總不至於相信晉王真的投靠單於吧?”
  “不相信,但我也不覺得現在是晉王反叛單於的最佳時機。”
  “晉王說了,寧造時機,不等時機,晉軍已經準備妥當,隨時能舉義旗,驅逐異族,興復朝廷。”
  “哪個朝廷?”
  “當然是漁陽的天成朝廷。”
  “晉王的雄心壯誌呢?”
  “對四弟我不隱瞞,晉王與我反復商議,覺得這個時機的確要等待,至少三年五載。”
  “大哥為此要見陳將軍?”
  劉有終點頭,“陳將軍北上勤王,與晉王不謀而合。”
  徐礎笑了笑,問道:“賀榮大軍現在何處?”
  “還在漢州,圍攻漢中城,進展不太順利,單於惱羞成怒,發誓非要攻破城池、盡殺守軍不可。”
  “漢中城還在?”徐礎既驚訝又欣慰,漢中應該是鐵鳶與唐為天把守。
  “還在,但是緊持不了多久,頂多壹個月吧。單於派壹些冀、秦兩州將士前來襄陽,名為助攻,實為監督,這也是晉王想要再舉義旗的原因之壹。”
  “還有梁王。”
  “哈哈,梁王挺有意思,看似膽小,卻敢冒險,趁群雄不備,搶奪冀州,兵發並州,但他自視太高,不得眾心,只敢趁虛而入,不敢當面爭鋒,晉王只需派壹將軍回防,就能將梁王擊退。晉王要回並州,所在意者不是梁王,而是要斷賀榮人退路。”
  “晉王若是走了,單於不得不親率大軍轉攻襄陽,群雄勢弱,且不心齊,十有八九會敗,賀榮人怕是不需要退路。”
  “若論必勝,除非群雄齊聚襄陽,傾天下之力,當可擊潰賀榮大軍,但是……群雄多是梁王之輩,趁亂擴張地盤,來襄陽的能有幾家?襄陽絕無必勝之道,只有險勝之機,賀榮人入塞未久,驟聞退路被斷,軍心或亂,襄陽群雄還有壹線希望。”
  徐礎想了壹會,“大哥或許真能勸服陳將軍,我會盡量促成此事。”
  “有勞四弟,我知道四弟不是攀龍附鳳之人,就不向妳許諾什麽了,總之晉王與我都會記住四弟的好處。”
  “這支梁軍如何處置?”
  “按晉王的意思是要帶回並州,四弟有何建議?”
  “這支梁軍兵少糧多,帶回並州無益於事。晉軍是圍攻者,退兵能夠鼓舞襄陽士氣,梁軍本是援兵,壹旦離開,或令群雄生變。”
  “嗯,四弟說得在理,待我回去與晉王商議,或許可以將這支梁軍留下,至少湊個‘群雄’之數,只怕他們自己不願意。”
  徐礎笑道:“晉王若是開口,余將軍斷無拒絕之理。”
  兩人又聊壹會,劉有終告退,余轅這才派人來請徐礎。
  筵席上,大家只管閑聊,誰也不提正事。
  次日壹早,徐礎告辭,路上在想:劉有終提醒得沒錯,自己真的需要投靠壹方勢力了,如今已不是天下初亂時的混沌局面,新舊群雄各自壯大,留給謀士個人的周旋余地越來越少。
  謀士的智只有依托王者之勇,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
  思來想去,徐礎覺得群雄之中只有寧王差強人意,不由得長嘆壹聲,心中千般不願,他仍然無法原諒寧王燒殺吳兵之舉。
  徐礎直奔南軍營地。
  沒有郭時風在場,陳病才和善多了,親自出帳相迎,還將湘東王請來。
  湘東王又胖了些了,臉色不錯,看樣子在南軍這裏頗受優待,他現在極有自知之明,感謝徐礎之後,再不發言,無論誰說話,他都點頭表示贊同。
  陳病才道:“寧抱關暴戾之氣太重,他若興起,亦是另壹支賀榮人,徐先生幹嘛將他招來?”
  “先除心腹之敵,再論肘腋之患。”
  “寧抱關來就來吧,但他休想號令群雄,至少我不會接受。寧抱關若能痛改前非,親來拜見湘東王,以示共舟共濟的誠意,我倒願意與他同殿稱臣,共襄勤王大業。”
  湘東王壹個勁兒地點頭,臉色卻是微變,顯然不相信寧王真會來拜他。
  “寧王雖狠,卻非不講道理之人,我會盡力勸他。”
  “我相信徐先生,至於那個郭時風,請他不要再來。”
  徐礎笑著點頭,然後道:“晉王派人與陳將軍聯絡,陳將軍因何不見?”
  陳病才微微壹楞,“徐先生從何得知此事?”
  “傳言紛紜。”
  陳病才轉向湘東王,“沈耽陰險之人,叛主、弒父、殺兄,他派人來,必要用計,所以我拒絕會見,沒向殿下告知。”
  湘東王還是點頭,“這點小事,陳將軍做主即可,用不著告知我。”
  陳病才又轉向徐礎,神情稍顯嚴厲,“徐先生來我這裏,不是替沈耽當說客吧?”
  “我只當襄陽的‘說客’。”
  “是我多心,群雄來守襄陽,皆仗徐先生之力,別人都有可能轉投沈耽,徐先生絕不會。”
  “但我還是要替晉王說壹句。”
  “嗯。”
  “襄陽的敵人是賀榮部,不是晉王,不是冀、並、秦三州將士,若有回旋之機,不該放棄。”
  “沈耽派人過來,無非是要勸我歸降,如奚家壹般……”陳病才哼了壹聲,十分不屑,“我不是奚耘,沈耽何必多此壹舉?”
  “兩軍交戰,知己亦要知彼。”
  陳病才尋思壹會,問湘東王:“殿下以為呢?”
  “啊?陳將軍做主,壹切皆由陳將軍做主。”
  “好吧,沈耽若是再派人來,我就見見。”
  徐礎拱手告辭,陳病才挽留道:“天色將暗,徐先生還要去哪?”
  “回麻家軍營,明日壹早前去益州,或許還能再請來壹些援兵。”
  “襄陽無論能否守住,徐先生都是首功之臣。”
  徐礎出營時正是傍晚,趕到麻營已近三更,還沒進去,就察覺到不對勁,營地守衛明顯變得森嚴,兵卒的語氣也都不善,再三確認他的身份之後,才開門放行。
  夜色正深,徐礎先回自己居住的帳篷。
  郭時風也住在這裏,他還沒睡,坐在鋪上發呆,見到徐礎進來,立刻起身道:“妳總算回來了,事情有變。”
  “怎麽了?”
  “麻老砍刀……被人殺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