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27章 不錯的日子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52

  “德華,陛下近期頗為穩健,不動聲色的就壓住了那些反對的聲音,妳為何要擔心他會改弦易轍?”
  方醒和解縉、黃鐘,三個男人在喝酒。
  張淑慧帶著壹家婦孺不回來吃午飯了,全部去了神仙居。
  方醒夾了塊豆腐吃了,被燙的齜牙咧嘴的,好容易才緩過來。
  “他的進取心,我擔心的是這個。”
  方醒放下筷子舉杯,三人喝了,他才繼續說道:“帝王都有雄心壯誌,可大明目前沒了外敵,我擔心陛下會求穩,到了那時,我的主張就會變得分外的激進,他會怎麽選擇?”
  黃鐘說道:“伯爺,在下覺得不會!”
  解縉也自顧自的找了好東西吃了,然後說道:“德華,妳要對陛下有信心!”
  方醒自嘲道:“是啊!可我在濟南行的是國運之事,我怎能不擔心?”
  “妳這是關心則亂!”
  解縉和方醒說話無需忌諱什麽,他舉杯和黃鐘喝了壹口,然後舒坦的嘆息了壹聲,說道:“妳對陛下的……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弟弟,還有些弟子的意思。妳這人又執拗,對自己在意的人就會患得患失,德華,改改,妳這是毛病,得改改!”
  黃鐘在邊上忍笑道:“伯爺,您去了濟南之後,咱們莊子外面可有人在盯著,而且還輪班。”
  這肯定是朱瞻基不放心的安保舉措!
  方醒訕訕的道:“我這不是關心則亂嘛!小心總是好的,大明……”
  這時小刀進來稟告道:“老爺,昨夜東廠和錦衣衛有大批人出城,分赴各地。”
  方醒愕然,然後別過臉去,吶吶的道:“他也不怕激怒天下的士紳嗎?”
  “哈哈哈哈!”
  解縉大笑道:“德華,妳還嘴硬,陛下這是壹人承擔了此事,等消息傳遍了大明各地之後,清理投獻之事可就輕松了許多。”
  黃鐘也說道:“至少百姓會站在這壹邊,那些佃戶也不會再壹心想跟著士紳好少交稅。”
  兩人都沒提及的是:士紳們卻要開始慌了,官吏們要開始慌了。
  慌亂之後就是站隊!
  誰會站在皇帝和方醒的這壹邊?
  人壹旦習慣了某種優待,不管是否合理,不管是否損害到了別人的利益,他會覺得理所當然。可妳要是給他取消了這些優待,他會是什麽反應?
  有人膽大,對利益的追求永無止境。
  有人膽小,壹家老小平安就覺得心滿意足。
  杜海林就是膽小的,所以守著個春卷攤子就心滿意足了。
  他的生意不錯,壹直都不錯。
  大市場建設之初春妹就開始在這裏擺攤,及至杜海林接過之後,這個小攤已經成了大市場的老字號。
  生意越發的好了,杜海林飛快的包著春卷,至於錢,他在邊上放了個盆,顧客自己扔錢進去。
  他已經成了老手,只需壹眼,就能看出顧客扔了多少銅錢。
  而且他的手沒停,瞬息壹個春卷就包好了。
  小攤前圍著十余人,不過是幾分鐘,杜海林就解決了這壹波顧客,然後正準備喝口茶,就看到了方醒。
  “妳忙妳的。”
  方醒站在小攤邊上,瞟了壹眼周圍的攤子,發現越發的興盛了,品種也越來越多。
  這是市場漸漸繁榮的表現。
  大市場裏人來人往,大多面帶笑容。
  “伯爺,興和城建成之後,許多貨物都是從大市場直接發過去,那些商賈的生意好的不行啊!”
  杜海林看著那些滿面笑容的商人,只是微笑著,卻不見艷羨。
  方醒指指裏面,問道:“不想進去弄壹個商鋪?”
  這事兒小刀當時來問過方醒,他自己有不少積蓄,如果弄壹個商鋪的話,就算是孝敬老丈人這邊。以後杜尚若是沒著落,也是他這個姐夫給杜家的後路。
  小刀有些冷情啊!
  他這是不耐煩親戚之間的各種牽扯,只想壹勞永逸的解決掉以後可能出現的麻煩。
  杜海林微笑道:“不想弄,壹個攤子就足夠養活家裏人,每日勞神去做生意,那不是在下想要的日子。”
  “杜尚呢?”
  春卷用的菜大多油膩,方醒用勺子攪動了壹下,看著紅油緩緩沈浮,覺得失去了胃口。
  提到杜尚,杜海林明顯的多了些笑意。
  “杜尚現在讀書還行,在下準備讓他去試試,若是能成,在下再幹十年,好歹把他供出來。”
  杜尚林很悠然的說著對杜尚的安排,然後問道:“伯爺,您家中的三個孩子,大概要頭痛了吧?”
  方醒也笑了,“土豆要襲爵,平安要襲爵,這兩個孩子大概不需要我多操心,歡歡的話,這孩子看他將來喜歡做什麽,我這個當爹的總是要給他謀壹條路,然後讓他自己走。”
  “還有無憂……”
  方醒的眉眼柔和了許多,“不知道妳當年嫁春妹是個什麽心情,我現在想著會有那麽壹日,就覺得心煩意亂,好似自己的珍寶要被人給搶跑了。”
  杜海林莞爾道:“當初春妹出門的時候,在下也是茫然無措,在家中發了幾次脾氣,後來慢慢的才好些。”
  兩位父親相對苦笑。
  “我們的日子不錯。”
  方醒想起了東廠逃回來的那兩人,說道:“那是因為有人默默無聞的在為我們消除威脅,那些人啊……不能白死了!”
  他想起了王石的妻兒,想起了那種悲痛。
  ……
  “臣建議修建忠烈祠。”
  “供奉誰?”
  忠烈祠,大多是供奉某人,所以朱瞻基和群臣都非常有興趣知道方醒是發現了哪位忠烈。
  “臣提議,為那些殉國的文武修建忠烈祠,供奉牌位,四時祭祀,以免亡魂飄蕩無所依。”
  朱瞻基沈吟著,文官們有些不自在。
  從大明建國至今,殉國的大多是武人,方醒突然提了這個建議,難道是想討好軍方?
  “陛下,臣去了東廠此次殉國的英烈家中,見到的是孤苦無依,那種悲傷……”
  方醒認真的道:“他們若是在天有靈,那麽壹定會渴望得到大明的承認。大明……不能忘記他們,要讓子孫們記得曾經有那麽壹群人,為了大明,為了他們的安寧在拋灑熱血!”
  這是壹個全新的建議。
  將士戰死,朝中給予撫恤,然後屍骨能帶回來的話,那就由家眷帶回去安葬。
  專門建造壹個忠烈祠,供奉那些武人?
  文官那邊有些不滿的幹咳聲。
  方醒瞪了壹眼,說道:“不說別的,就聚寶山衛,征戰多年以來,陣亡的有多少?放眼大明,從太祖高皇帝帶著那些農戶組成的軍隊,高呼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披荊斬棘,再現我漢家江山,這壹路倒下了多少人?”
  “沒有這些人,現在咱們算什麽?如今這些人死了,殉國了,誰在懷念他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