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壹十四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壹)
大穿越時代 by 老老王
2018-6-27 15:07
……
崇禎五年十二月,山西太原城內的壹個院落裏,剛剛得到了破格提拔的原舜鄉堡屯長,如今的羽林左衛指揮使王鬥,正懶洋洋地倚在軟塌上,百無聊賴地曬著太陽。
(羽林左衛,明朝天子親軍十二衛之壹,這十二衛之中以錦衣衛為首,其它十壹個衛加起來的編制也不如錦衣衛那麽龐大。到了明末,除了錦衣衛的冗員高達七八萬之外,剩下十壹個衛已經吃空餉吃到加起來也只剩壹個衛四五千的兵力了,而且這些兵也只是理論上的存在,很多人其實是在大戶人家當奴仆。)
今天難得是個大晴天,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令人忍不住昏昏欲睡。
壹位侍女正在為王鬥捏著肩膀,另壹位侍女在為他剝著桔子,他的那個童養媳老婆謝秀娘則坐在壹旁吹著笛子,悠揚悅耳的樂聲傳到王鬥的耳裏,令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似乎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這樣悠閑的生活了啊!
但是,只要壹回想起已經在戰火中化為廢墟的舜鄉堡,還有那些死於戰爭的熟悉面孔,他的心情就不禁低落了下來——穿越過來這麽些日子,他已經真的把那片位於邊塞的貧瘠土地,當成了自己的家園。
而現在,那個家園卻被毀滅了……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在明末亂世的大潮之中,壹切想要守護的東西都是那麽的脆弱。
——眼下,整個宣府鎮都已經被八旗兵攻陷,全鎮各部邊軍也是投降的投降、覆滅的覆滅。只有王鬥帶著壹千多舜鄉軍,不僅逃出了絕境,還乘著天子禦駕“西幸”的順風,猶如暴發戶壹般爬上了羽林左衛指揮使的高位——這壹路上,流亡朝廷幾乎是想盡壹切辦法在搜羅兵馬,封起官來不要太慷慨。
而作為天子身邊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之壹,王鬥壹手編練出來的舜鄉軍也得了崇禎皇帝的青睞,被順理成章地收編成了天子親軍,成了朝廷的嫡系武力,其地位簡直是坐了火箭壹般地往上飛竄。
(眼下的王鬥還沒察覺到崇禎皇帝換了魂,只以為是其他穿越者導致的蝴蝶效應。而崇禎皇帝也沒察覺王鬥的穿越者身份——舜鄉堡實在太窮,所以王鬥的部隊除了比較能打之外,並無超越時代之處。)
因此,原本在舜鄉堡裏整天土得掉渣的王鬥,在跟隨禦駕進了太原城之後,也變得養尊處優起來——不僅住進了官宦家的深宅大院,還有縉紳大戶主動送上金銀財貨和侍女仆役,只求跟他這位天子身邊的紅人搭上壹份交情。不過,雖然這樣的境遇聽起來很不錯,可問題是,如今的天子禦駕本身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大明朝廷素來不重視保密,所以南京那邊擁立偽帝的事情,如今早已在太原城內傳了個遍。
而其余各省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在此事之後也是難說得很——崇禎皇帝的天子之位固然毋庸置疑,但南京城本身也是正統的壹個象征……那些地方實權派到底會倒向哪壹邊,真的是讓人難以預料。
但事已至此,王鬥也沒得選擇,只能跟著這位貌似玩砸了的崇禎皇帝壹條路走到黑了。
正當王鬥躺在軟榻上曬著太陽,頭腦裏思緒紛亂如麻的時候,耳畔卻響起了母親鐘氏的叫喚聲。
“……兒子,快來吃午飯吧!今天煮了妳喜歡的黃豆燉肉!”
聽到母親的呼喚,王鬥頭腦中的困倦之意頓時全消,睜眼回頭看去,發現母親鐘氏正壹臉慈愛地站在屋檐下。老婆謝秀娘也收起了笛子,規規矩矩地侍立在婆婆身旁。
與往日壹副勞動婦女的粗陋打扮不同,今日鐘氏上身穿了壹件暗紅色的繡金菊花紋路立領小襖,下系壹條黑色流雲蝙蝠綜裙,外披壹件深黃色繡松鶴圖案滾黑邊的織錦披風,頭上梳著麻姑髻,戴著兩對赤金垂珠鳳釵,外加壹朵珍珠制成的頭花,雙手捧著壹只巴掌般大小的手爐,隱約地現出戴在左手腕上的壹串佛珠,和右手腕上的壹對翡翠玉鐲,再加上胸前掛著的那串碧璽珠串,端得是壹派官太太的富貴相。
而謝秀娘也不像在舜鄉堡的時候,總是壹身漿洗得褪了色的粗布長裙,而是仔細地打扮起來,上身穿壹件胭脂粉色繡雲紋小襖,下系壹條淺紅色百褶裙,裙身右下角繡著大朵的白梅,壹直延伸到腰側,外罩壹件朝霞紅色滾白狐毛披風,頭梳雙丫髻,插了壹只蝴蝶金釵,還有幾朵寶藍色的絹花點綴於發間。
看著妻子和母親的這番富貴打扮,王鬥在贊嘆之余,也微微有些心酸:過去是不是對待家人太苛刻了?
——昔日在舜鄉堡的時候,雖然王鬥善於經營,手裏多少有積攢下壹些余錢,但他深知亂世已至,唯有依仗武力方可生存,故而壹心整軍講武、練兵備戰,恨不得把每壹個銅錢都投入到軍事上。哪怕開發出了銀礦,也沒怎麽拿來改善自家的生活……當時還沒怎麽感覺,現在想來,還真是有些委屈家人了啊!
貌似很多地位還不如自己的武官,依靠貪汙的軍餉,都過著深宅大院、丫鬟仆役成群的奢侈生活呢。
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身處於亂世之中,若是再不狠抓槍桿子,豈不是等於任人宰割麽?
如今已經不是什麽亂世將至、大廈將傾,而是亂世已至,大廈已傾,天下已然分崩離析了啊!
有錢沒兵,再多的錢也不過是為其它強人掙來的;有兵沒錢,則可以憑著刀子到別人那裏去搶。
就算是眼下的富貴日子,也還不是靠自己手下的這支精兵才掙來的?如果自己也像宣府的其他武官壹樣,把士兵變成農奴和乞丐,只會種地不會打仗,天子和朝廷又憑什麽會如此高看自己?
幸好,母親和秀娘都能理解自己的苦衷……然而,就當王鬥欣然從軟榻上起身,準備享用母親烹飪的愛心午餐之時,卻聽得外面突然響起了壹陣急促的鼓聲,不由得神情凝重地停下了腳步。而鐘氏雖然壹時有些錯愕,但作為壹名久在邊地的軍人家屬,很快也明白了這鼓聲意味著什麽,頓時就是神色壹凝:
“……這是……擂鼓聚將?兒子,這莫非是要出兵打仗了麽?!”
……
與此同時,晉王府的壹間小花廳內,盧象升和溫體仁等流亡朝廷的幾位重臣,正為穿越版崇禎皇帝宣布的最新決斷,而壹個個目瞪口呆,思維崩壞——發兵洛陽?誅殺福王?!!
“……陛下!請三思啊!雖然福王似有不軌之意,但洛陽官府並未與其同流合汙,反而只是稍有察覺,就派人前來報告,所以朝廷也只需小懲大誡壹番即可,完全不必處置的如此酷烈啊!”
“……而且,福王再怎麽說也是陛下的親叔叔,如此不教而誅,只恐天下人會有所非議……”
“……陛下,如今京師淪陷敵手,南京諸臣擁立偽帝,朝廷本來就處境尷尬,正是需要施恩四方、鎮之以靜的時候。如果這般狠下辣手,鬧出了弒親的惡名,天下人又該如何看待陛下啊?”
……
壹片七嘴八舌之下,基本沒有人贊同崇禎皇帝對福王叔叔的殺伐果斷,但皇帝陛下依然固執己見。
“……唉,諸位愛卿,朕也知道此策後患極大,可是舍此之外,朕還有什麽辦法?”
崇禎皇帝宛如籠中困獸壹般在屋內踱來踱去,語氣中滿是焦慮和急躁,“……朝廷眼下困頓於太原,山西全省殘破,歲入無幾。陜西、河南各省亦是如此。南京諸臣又已扯旗叛逆,江南的捐輸財賦再也不能指望。而且南京偽帝壹出,天下親藩勢必蠢蠢欲動。當今之計,唯有快刀斬亂麻、殺雞儆猴,方可震懾屑小!而福王昔日便有與皇父爭奪大位之前科,如今又有反跡顯露,豈不是上天送給朕的好靶子麽?再說,雖然眼下的河南官府尚未附逆,但若是坐視不理,等到再過幾個月,局勢又有變化之後,河南方面又會如何?此外,如今南京已經去不得了。太原孤懸北方,處於被流寇與韃虜包抄夾擊之勢,實在不是久留之地。陜西甘肅壹向貧瘠,又是流寇起源之地,朝廷去了那邊也站不穩腳跟。而洛陽乃是中原之樞紐,自古以來的帝王之都,山河險要,易守難攻,此外也是禦駕南下的必經之路,豈能坐視其落入居心叵測之輩手中?”
——更重要的是,福王府裏的那麽多金山銀山,與其便宜了李自成那壹幹陜西流寇,還不如交給朕用來復興大明江山呢!好歹是肉爛在自家鍋裏……穿越版的崇禎皇帝壹邊翻著白眼如此想道,壹邊索性把話都給挑明了:“……況且,如今朝廷財計匱乏,朕募兵討逆要花錢、安置百官也要錢,其開銷之龐大,除去抄了福王的家之外,朕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麽別的辦法來填窟窿……就當是殺頭肥豬好過年吧!”
(福王乃萬歷帝寵愛的幼子,萬歷末年曾經依靠萬歷帝的寵信,和崇禎的父親泰昌帝爭奪皇位,落敗後才遷封洛陽。當時萬歷帝賞賜給了福王許多財寶,據說搬空了紫禁城的小半庫藏。)
“……肥豬……陛下,您怎麽能這樣看待自家親戚啊?”溫體仁楞了半天,才如此低聲嘟囔道。
“……溫體仁!都到什麽時候了,妳還顧得上講究這等細枝末節的小事麽?”崇禎皇帝神態暴躁地揮了揮手,“……本朝開國二百余年以來,天底下的那麽多藩王親貴。仗著是朕的親戚,在下面是胡作非為、肆意盤剝。可朕的歷代祖宗,因為血脈的緣故,都只能遷就著他們,就算親戚們再不上進,作為宗親,皇家總還是要照顧著他們。為了這些不上進的親戚,皇家不知花費了多少錢糧,擔下了多少罵名!可是,在這群親戚之中,又有誰想到過皇家的難處了?反而成天就知道要錢要糧,跟壹群討債鬼似的!如今皇室落難了,他們又有哪壹個想過要報效朕這麽多年的厚恩,到太原來捐獻糧米銀錢以資軍用了?壹個都沒有!哼,不是裝聾作啞,就是野心滋長,想要謀朝篡位!朕就是養壹條狗,也比養著他們來得強吧!如今天下分崩離析,朝廷已經瀕臨絕境,沒有錢糧來招募兵馬,沒有俸祿供養百官,而韃虜還在燕薊虎視眈眈,四方逆賊更是磨刀霍霍。此時不拿幾家有反心的藩王開刀救急,還能如何?難道要朕看著福王拿出庫藏金銀在河南招兵買馬、收買人心,然後扯旗作亂來要朕的性命麽?”
此言壹出,廳中眾臣頓時不敢再有多言,而穿越版崇禎皇帝在神神叨叨地發泄了壹通之後,也慢慢冷靜了下來,轉身坐回壹張雕花椅子上,捧起壹壺已經涼了的茶水就往嘴裏灌。
哎,看來自己還是太天真了。原本以為只要逃出北京城,自己依然坐擁大半個天下,完全可以從容展布,與韃虜和逆賊周旋。沒想到局勢居然這般急轉直下——南方的東林黨想要模仿宋朝的富弼和文彥博,讓皇帝廢立操持於文官之手。地方藩王腦殼裏的野心也蓬勃生長,想著模仿永樂皇帝的前例,幹掉自己這個“失德之君”躋身皇位……說好的穿越者牛氣沖天不解釋呢?朕這個穿越版皇帝怎麽就這般命苦呢?
事實上,在得知南京居然擁立新帝的時候,因為原本的如意算盤被徹底打碎,他就已經方寸大亂了。眼下南征洛陽、攻打福王的計劃,也不過是他壹拍腦門胡亂逼出來的想法——再壞的計劃也好過沒有計劃吧!但在得了福王府的錢糧之後,到底該怎麽辦,他也是完全沒思路了……只能走壹步算壹步再說了!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嘆了口氣,然後起身解下了自己腰間的佩劍,鄭重其事地遞交到了麾下頭號打手盧象升的手裏,“……盧愛卿,朕的生死安危,還有大明的江山社稷,就都托付到妳的手上了!”
盧象升擡起頭來,眼神復雜地深深看了他壹眼,但終究還是順從地低下了頭:“……臣,遵旨!”
……
崇禎五年十二月,天子聞福王府意圖不軌,遂拜盧象升為主帥,率太原行宮下轄精兵五千,星夜冒雪長驅南下,於除夕日突入洛陽,持天子詔書接管洛陽官衙,並強攻福王府,奪王府庫藏之財寶以為國用。次年二月,帝駕南臨洛陽,盧象升持福王及其家眷獻俘,帝甚悅,左右請示如何處置福王逆黨,帝曰:亂世須用重典。遂以謀逆之罪,將福王滿門斬首棄市,唯有福王世子趁亂從地道逃出,輾轉流亡於江淮之間。
此事壹出,天下大嘩,地方大員與藩王勛貴皆為之駭然,但亦有士人痛斥天子屠戮親藩、刻薄寡恩,無德無能,望之不似人君。南京朝廷更廣邀群賢,作《討廢帝檄》,號召天下義士討伐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