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

酒徒

歷史軍事

 我想,五千年浩瀚歷史中,重重天威下,總有壹兩個男人站著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五十四章 展翼(10)

家園 by 酒徒

2018-8-28 17:48

  形勢比人強。如今博陵六郡比河東更需要對方,更需要壹個暫時不會在背後捅刀子的盟友。至於彼此雙方的關系到底是同盟還是附庸,卻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對比。如果博陵六郡的實力將來能大過河東李家,就不怕對方蓄意吞並。如果博陵六郡的實力連自保都會成問題,那麽,被人吃掉也就是必然結局。
  “原來如此。屬下還以為,屬下先前還以為,將軍只是為了報答唐公的知遇之恩呢!”趙子銘也不是笨蛋,很快從李旭的話中聽出了無奈的意味,楞了片刻,歉然說道。
  “唐公的確對我不錯,但我不會拿咱們博陵軍所有人的性命作為回報!”李旭在胡床上伸了個懶腰,苦笑著回答。
  “將軍好像,好像變了!”剎那間,趙子銘覺得眼前的李旭有些陌生,驚愕地評價。
  “我想不變,能行麽?”李旭輕輕搖頭。
  “呵呵,呵呵……”趙子銘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回答,只好壹味地傻笑。
  “其實,這些年來,咱們都在變!”洗過澡,煥然壹新的旭子低聲總結。
  無數人命換回來的教訓令此刻的他格外清醒。李旭知道目前自家的實力到底有多大,也知道沒有實力支撐的夢想最終會成為壹場空。過去他曾經豪情萬丈地去守護全天下,最後卻落得剎羽而歸。現在,他只想守護住身邊的人,守護自己關心和關心自己的這些人,守護剛剛恢復生機的家園,直到亂世的終結。
  無論誰試圖破壞這個目標,都會引起他強烈的反抗。楊家也好,羅家也罷,欲把戰火燒到博陵,先問問他手中的刀肯不肯答應。誠然,虎賁鐵騎是同胞不是寇仇,但恃強欺民者即為國賊。對待他們,就應該像對待外敵壹般模樣。
  博陵軍大舉渡河的消息讓滹沱河東側的竇建德和羅成二人都吃了壹驚。三家兵馬雖然先前壹直呈鼎足之勢,但博陵軍卻明顯處於被動之態,關鍵時刻他們轉守為攻,難道嫌日子過得太滋潤了麽?
  竇、羅兩家的斥候快速出發,於博陵軍外圍兜起了圈子。而博陵軍的斥候卻沒有做任何反擊,每次只是像哄蒼蠅壹般將對手驅遠,便跟著本部兵馬繼續前行。急行軍整整持續了壹整天,直到太陽落山才停下腳步。此時,李旭的戰旗已經插在了葫蘆谷,距離河間郡城只有三十裏,距離羅成東路幽州軍所在的束城也是三十裏。
  “什麽?妳說李仲堅回到了軍中,就在葫蘆谷!”聽完斥候的最新情報,竇建德手壹哆嗦,差點將剛剛端起的茶盞摔在地上。
  熱水淋濕了他的袍服,他卻絲毫不覺得燙。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了,比當日他聽說高士達戰死還讓人無法相信。李仲堅是誰,那是河北綠林三十余寨的共同敵人。同時,也是眾豪傑眼裏的災星。曾經有很長壹段時間,大夥賭咒發誓時,不說天打雷劈,而是說:“如果我言而無信,就讓我出門遇到李仲堅!”天打雷劈未必正劈在頭上,與李仲堅相遇,諸位當家人卻基本上有死無生。
  “消息準確麽?”竇建德的心腹愛將王伏寶是出了名的王大膽,看不慣眾人臉上的驚詫之色,叫過斥候,再次核對軍情。“妳可看清楚了?是幾個人同時看到的還是就妳壹個人看到的?”
  “是屬下和屬下身邊同隊二十幾個弟兄親眼所見。李仲堅的帥旗和大隋軍旗不壹樣,是黑色的大纛,上邊有金色流蘇和他的姓氏!”斥候隊正感覺到自己受了侮辱,梗起脖頸,大聲重復,“那面旗子別人不敢打,屬下,屬下化成灰都會認得!”
  “是博陵大總管的帥旗!據說是昏君親手頒發給他的。”納言宋正本低聲補充。大隋正規軍的衣服鎧甲皆為土黃色,軍旗為赤紅。只有少數的親貴大將,才有資格於軍中獨樹壹幟。上次高士達和王薄等人攻擊博陵時,李旭的黑色大旗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過之處,千軍辟易,無人敢搠其鋒櫻。
  “姓李的是在向大王示威!”王伏寶非常聰明,從斥候的話中迅速得出壹個看似正確的結論。“他在向咱們宣告,說自己來了。試圖不戰而嚇走咱們。屬下願意帶五千兵馬去會他壹會。趁他遠道而來,正是疲憊的時候!”
  “屬下願意與王將軍同去!”高士達的族弟高士興也走上前,大聲請戰。前壹段時間聽說李旭戰死河南,他感到非常非常地失望。仇恨只能永血來洗刷,他需要李旭殺死李旭以慰兄長在天之靈。如今對方自己送上門來,正好成全了這份心思。
  “末將也願意去會會那姓李的!”不怕虎的初生牛犢不止高士興壹個,前軍督尉阮君明,旅率高雅賢也主動請纓。在他們看來,此刻的博陵軍是最疲弱之時,不趁著這個機會上去占便宜,待對方恢復了元氣後,又有什麽好處可撈。
  “來人,給我擦擦身上的水!”面對踴躍求戰的將領們,竇建德反而陰沈起了臉。他能容忍部屬們小小的冒犯,卻不願意看到軍帳裏的秩序如壹盤散沙。義軍中向來不乏勇士、悍將,但義軍中卻缺乏嚴格的軍紀和清醒的作戰思維。
  眼下正是‘隋人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好時候,竇建德不希望自己做壹個失敗者或旁觀者。所以,他必須重新打造麾下的這支隊伍,讓他們變得和官軍壹樣井然有序,或者比官軍更像官軍,更紀律嚴明。
  幾個侍衛匆匆跑上前,替竇建德擦去蟒袍上的茶水。他的袍服也是參照大隋王公的規格和款式訂做的,看上去華貴且不失威嚴。將領們很快註意到了眼下大夥身份和原來的差異,壹個個訕訕地退回應該站的位置,等著主帥做最後決定。
  “李將軍帶了多少人過河?隊形散亂還是齊整?他的營盤紮在山谷中央,還是半坡上?周圍可有水源和樹林?”到底是壹軍之主,竇建德所問的問題比其他人水平高得多,條理也清晰得多。
  “稟王爺,敵軍秩序井然,旗號分明。營盤紮在谷口的緩坡上,臨近溪流,周圍樹木不多!”斥候單膝跪倒,如實匯報。
  大王和王爺兩個稱呼聽上去差不多,所代表的意思卻截然不同。竇建德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幾絲微笑,“嗯,很好。人數呢,妳能估測壹下麽?”
  “稟王爺,從旗號上推測,人數應該在壹萬五千到兩萬三千之間。具體看不清楚。博陵軍的斥候弓馬嫻熟,屬下不敢靠得太近!”斥候隊正想了想,大聲回答。
  才兩萬人 ?幾名將軍臉上又露出了不屑之色。他們這次北上,戰兵就帶了五萬余,加上輔兵、民夫,規模足足有十幾萬。對外宣稱三十萬,猶自覺得聲勢不夠雄壯。敵人卻只派了兩萬人便想同時對付義軍和幽州,真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兩萬!”竇建德又吃了壹驚,低聲追問。根據他所掌握的情況,這已經是博陵軍在滹沱河西岸的全部力量。如果此刻義軍殺過河去……?巨大的誘惑令人有些喘不過氣來。但想想當年高士達、劉霸道等人的結局,竇建德又慢慢恢復了冷靜。
  李仲堅善於使詐,他很可能故意讓義軍看到博陵的空虛,進而引義軍鉆入圈套。還存在壹種可能就是,博陵軍對幽州軍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不怕義軍抄後路,也不怕義軍趁火打劫。
  他擡起頭,欲向宋正本詢問對策,卻從心腹軍師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迷惑。“納言以為……”竇建德拖長了聲音問,眉頭緊皺成了壹個川字。
  “博陵軍的確是在向咱們示威!”沈吟了片刻後,宋正本決定采納王伏寶的說法。“李仲堅想憑多年的積威逼咱們後退,騰開博陵和幽州兩軍廝殺的空地來,以便他專心致誌地對付羅成!”
  “我就說麽!咱們直接打過去麽?大不了再退開,讓羅成撿個便宜!”高士興聽宋正本贊同王伏寶,大笑著建議。
  “不打!”王伏寶卻很不給面子地改變了主意,大聲道。
  “不打!”幾乎與部將異口同聲,竇建德斷然得出結論。
  “大王!”發覺自己搶了主公風頭的王伏寶趕緊躬身,向竇建德賠禮謝罪。
  “不妨,伏寶,妳的建議很對!”竇建德大度地擺擺手,總結,“如果咱們先動手,最大的可能是讓羅成撿個現成便宜。況且壹旦羅成那小子再次後退,咱們還可能吃大虧。就像這河間郡城,明著是幽州軍不與咱們為敵,實際上他們在借刀殺人!”
  眼前的例子明擺著,義軍攻打河間這麽長時間,任何收獲都撈到。反而在突圍的死士懷中搜出了好幾封河間某大姓送給幽州的信。那些人在信中不斷拍羅藝父子的馬屁,乞求他們施以援手,甚至說出了願意擁戴羅藝為河北大總管,刀山火海,永不背叛的話來。而在義軍沒抵達城下之前,羅成和河間豪門們彼此卻看著不順眼,差壹點就拔出刀來互砍。
  雖然竇建德現在已經自詡為仁義之師,卻也沒仁義到犧牲自家弟兄成全羅藝父子的地步。幾個核心將領商量了壹下,索性幹脆投桃報李。決定無論羅成和李旭哪個想取郡城,義軍永遠袖手旁觀!
  “屬下建議,咱們退往樂壽!”決定了坐山觀虎鬥的大方向後,宋正本想了想,建議。
  “正本所言甚合我心!”竇建德點點頭,認可了納言的意見。
  樂壽縣雖然也隸屬於河間郡,但距離郡城足足有壹百裏。而此縣距離博陵郡邊緣的安平,則足足有兩百裏開外。即便姓李的屠夫再多疑,看到義軍這樣大的動作,也知道大夥對他沒有惡意了。所以姓李的和姓羅的盡快對著掐,有多大力氣使多大力氣,竇家軍遠遠的看熱鬧便是。
  “咱們連夜解圍,撤向樂壽。走之前,正本替我寫壹封信給這裏的郡守。告訴他咱們憐惜城裏的百姓,給他們壹個月時間搶收夏糧。待麥子割了後,我等再回來取此彈丸小城!”聽見將領們的腳步聲去遠,竇建德向留下來的宋正本下令。
  “這怎麽成,大王欲收仁義之名也不是這麽個仁義法子!”擔任侍衛統領的人選是竇建德的妻舅曹旦,聽到他的命令後,忍不住出言幹涉。“再說了,咱們自己的軍糧也沒多少,這軍中每日的嚼裹……”
  他的話剛說到壹半,便被竇建德眼睛裏射出來的淩厲目光給打斷。按軍中規矩,侍衛無議政之權。第壹次胡亂插嘴要被打軍棍,第二次再犯,就要被貶到罪囚營受苦。倘若到了罪囚營依然滿嘴跑舌頭,被人舉報了後就會將腦袋砍下來掛到旗桿上示眾。而曹旦天生屬於大嘴巴直心腸,本月已經挨過了壹頓棍子……
  “末將,末將……”曹旦被竇建德看得滿頭是汗,喃喃地解釋。他想提壹提妹妹的名字,可當著宋正本這個外人的面又實在拉不下那個臉來。只好耷拉著腦袋,等著妹夫法外開恩。
  “妳下去苦囚營吧。待壹個月刑滿後到前軍做伍長!”竇建德嘆了口氣,拍了拍妻舅的肩膀,命令。
  “王爺開恩!”宋正本見狀,趕緊給曹旦求情。此刻軍帳裏就三個人,竇建德完全可以當作沒聽見曹旦的話。反正只要當事人不說,過後別人也不會沒事找事指責竇建德嬌縱心腹。
  “我跟妳說過,咱們現在要爭天下,而不是爭眼前的幾口熱乎飯菜!”竇建德抓起曹旦的胳膊,將其直接推出了軍帳。“自己去找明法參軍報到,別給妳們老曹家丟人!”
  轉過身,他又正色質問宋正本,“納言曾經建議我令行禁止,難道對於自己身邊的親信,這個諫言就無效了麽?”
  “這……?”宋正本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曹旦走遠。“曹將軍也是出自壹番好心!”待倒黴者背影消失在夜幕後,他才勉強想起壹個合適的求情理由。
  “如果咱們不想讓老百姓將咱們當強盜,首先得自己把自己不當強盜看!”竇建德搖了搖頭,笑著點明自己的良苦用心。
  他帶的不是壹夥流寇,不是只懂得搶掠的烏合之眾。問鼎逐鹿,誰說只有世家大族才具備資格?
  古來將相本無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