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零三章 無好人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5

  朱浩人在武昌,等待鄉試放榜,正好履行對蘇熙貴的承諾,去寫戲文和話本等。
  在壹般人看來,給皇帝送戲本什麽的,屬於做無用功,皇帝富有四海,會稀罕這點兒東西?只有蘇熙貴這樣善於投人所好,且曾經對皇帝送過禮並得到認可的,才知戲本等物的奧妙……
  就算珍寶、女人以及壹些稀罕物,對於皇帝來說基本都不缺,他們缺的就是精神娛樂方面的享受,而朱浩寫的東西,恰好可以填補皇帝內心的空虛。
  壹連幾天,朱浩都閉門謝客,連孫孺來拜訪,他都懶得去見。
  如此過了三天,陸松突然心急火燎跑來告訴壹件事,逼著朱浩不得不提前返回安陸。
  “……朝廷下旨,將派宮人到安陸,接興王前往京師等待受封,此事極為著緊,王府已無章法,不知該如何應付。”
  陸松很清楚興王府上下是什麽德性。
  老興王剛死,派系鬥爭愈演愈烈,這時朝廷突然說要把朱四召到京師去,王府中諸位官員,有誰會真心為朱四的利益著想?
  估計壹個個都想著怎麽撈權,沒想過如何保證朱四北上後不會出現什麽偏差,或者說以他們的見識,會打從心眼兒裏覺得無法跟朝廷相鬥,索性聽之任之。
  朱浩道:“誰傳來的消息?”
  陸松並無避諱:“乃王府儀衛司得唐先生之命,傳信而來。”
  袁宗臯和張佐,聽說這種事後,估計不會想著求助朱浩,只有唐寅感覺朱浩跟這件事有關。
  畢竟朱浩曾在他面前提過,要讓小興王遠離王府長史司和王府承奉司掌控,會想到來函征詢意見。
  朱浩再問:“可有說過,朝廷派何人趕赴安陸迎接世子進京?”
  陸松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朱浩知道唐寅和興王府為何如此緊張。
  若是朝廷下旨,讓興王府自行把朱厚熜護送到京師,那王府派誰去都行,但問題是現在是朝廷專門派人來迎……這意味著主動權完全在朝廷手裏,而現在皇帝本人尚在下江南的途中,會在意自己堂弟是不是要在京師接受他的敕封?
  這明擺著就是太後下的懿旨。
  而張太後跟楊廷和等人走得很近,這意味著文官集團高層可能也有此等想法,這就讓興王府非常被動了。
  朱浩最擔心的是朝廷派之前來過安陸考察朱四情況的太監張忠前來,就算過去多年,張忠還是能認出朱四跟當年比對不上吧?不過料想此時皇帝南巡,張忠作為皇帝身邊近侍,此時多半會陪伴正德左右。
  “唉!看來我在這裏等放榜結果,已無意義,只能早些回安陸。”朱浩嘆道。
  陸松這才長長地松了口氣。
  好說歹說,朱浩終於松口答應回去,他自己在武昌府都快待抑郁了,這位小祖宗沒折騰別人,好像只折騰他陸松。
  “幾時動身?”
  陸松毫不拖沓,直接問詢。
  朱浩笑道:“現在就雇船,明日上路,爭取早日回到安陸。”
  ……
  ……
  安陸,興王府。
  最近幾天王府上上下下的官員均焦頭爛額,本想商議如何應付朝廷,找客觀理由促成朱四不去京師。
  但內部開過壹個會議後,袁宗臯分析了如今局勢,最後結果卻是非去不可……
  說得很嚴重,好像朱四不去京師,這王位就繼承不來……
  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袁宗臯是朝廷派到王府來擔任長史,無論他心中多傾向於興王府,但眼下是朝廷直接下旨,他作為“中間人”必須要起到紐帶作用,不能以自己牽頭挑起興王府跟朝廷間的對立。
  袁宗臯幫朝廷說話,張佐在其中則充當著和稀泥的角色。
  眼下長史司跟承奉司的明爭暗鬥已呈白熱化,長史司壹改之前被承奉司壓制的局面,現在逐漸掌控興王府局勢,重新拿回大賬,只是開銷方面還要過張佐的手,但銀子怎麽花已輪不到張佐來管……
  這樣就帶來壹個結果,長史司和承奉司都想著讓朱四暫時離開興王府,方便他們進壹步收攏權力。
  至於朱四被送到京師,本來就是朝廷的意思,根本拒絕不了,料想朝廷也不至於會痛下殺手,那就索性讓朱四去京師待著唄?
  反正朝廷說過了,等朱四承襲王位後就會折返安陸,料想用不了多久吧?
  有人想要爭取常伴世子跟前?
  不存在!
  現在朱四只是個尚未承襲王爵的世子,就算論地位他是皇位第壹順位繼承人,可問題是現在皇帝很年輕,活蹦亂跳的,也沒說有什麽災什麽病的,精神好得很,王府中人誰會料到兩年後皇帝就會掛?
  再說就算朱厚熜當皇帝又怎樣?到時王府裏壹個個雞犬升天,難道陪伴在朱四身邊就能比現在更好?
  跟著壹起去京師,直接的後果就是安陸這邊的權力拱手讓給政敵,對於朱四當皇帝後自己地位的改善就有實質性的幫助?
  只有朱浩知道,陪伴壹個即將在壹年半後就要當上皇帝,留滯京師期間孤立無援的少年有多重要,這是壹種心理上的牽絆,帶來的信任可不是留在安陸角逐壹下王府內的權柄所能比擬。
  唐寅覺察出這件事背後兇險萬分,否則朱浩也不會說要跟他壹起去京師暗中輔佐朱四,他的選擇就是趕緊通知朱浩,讓其考試完畢趕緊回來。
  “唐先生,咱家已與王妃商議過,若實在不行,無法阻止世子往京師承襲王位,到時恐怕需要有人陪伴世子左右……否則世子小小年紀在京師遇到什麽事,沒人照應,境況堪憂啊!”
  張佐這天特地來找唐寅,語重心長,好似要委托唐寅壹件無比重要的事情壹般。
  唐寅嘆道:“就怕世子到京師後就被圈禁起來,未必能見外人。”
  明擺著的事情,朱四被朝廷帶到京師,名義上等候敕封,但很可能會被關入壹個大宅子中,警衛森嚴,外人想見就能見到?
  張佐為難道:“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朝廷突然來這麽壹招,事前誰都沒有準備……不過料想年底前,世子正式繼位後,壹切就會好起來吧……”
  說到後面張佐便停住了,顯然他也不是很確信。
  唐寅瞇起眼:“年底前,陛下就會自江南回京嗎?”
  他算是壹語道破當前困局。
  朱四去京師受封?
  受封需要皇帝親自接見吧?
  問題是皇帝現在正在江南樂呵呢,就怕樂不思蜀,長居江南,幾時回京城尚未可知。
  年底?
  笑話!
  妳們能左右皇帝的決定?
  “這……這……”
  張佐本身就沒多少韜略,聽唐寅簡單分析兩句後,便感覺智商受到全面壓制,自己被人埋汰了。
  “張奉正,在下問壹句,若是您有機會陪伴世子殿下前往京師,您會壹同上路嗎?”唐寅又好似靈魂拷問般問出個問題。
  張佐搖頭苦笑,沒有回答唐寅的問題。
  明擺著的事情,老子可不想去!
  那種辛苦活,誰愛去誰去,這不正是因為老子察覺到世子身邊應該有“自己人”陪伴,才讓妳去的麽?
  唐寅突然感受到朱浩之前的擔憂,王府這群人,好似都沒有真心實意為朱四著想,但他心中又有些犯迷糊……
  難道朱浩就壹心為朱四?
  若朱浩真如此的話,為何要在背後推波助瀾,促成朱四到京師當人質呢?
  這王府上下,難道只有我唐某是唯壹的“好人”?
  ……
  ……
  當朱浩與陸松壹起去見婁素珍,告知她要到前往安陸時,婁素珍臉色慘白,明顯有點“生無可戀”的意味。
  即便武昌府能得到的江西那邊的消息並不多,但現在的她也知道,自己壹家老小都被朝廷拿下,連婁家人都不例外,至於她丈夫,生死未蔔,估計要被獻俘南京,等候皇帝的最終裁決,而謀逆罪……無論如何都是要抄家滅族的。
  至於婁家會不會被牽連也被誅滅九族,暫時不好說,但她有種害了自己家人的強烈負罪感。
  此時讓她去安陸,會讓她產生壹種逃避責任的內疚,以她這樣有擔當的女強人來說,那幾乎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陸典仗,可否先出去壹下,我跟夫人有兩句話要說?”
  朱浩對陸松道。
  陸松點了點頭,大概覺得朱浩畢竟是個未長開的少年,兼又是唐寅的弟子,跟婁素珍之間說話應該沒有太多隔閡。
  他便依言退下。
  等陸松走後,朱浩道:“敢問王妃,您如今的希望是什麽?壹死了之嗎?”
  婁素珍道:“事已遂,無從更變,死也並非不可。”
  朱浩道:“那王妃可有想過如何拯救家人?”
  這兩個問題,看起來很犀利,但在婁素珍聽來,卻未免有些天真可笑,真像是個孩子說出來的。
  謀反失敗被抓,還想拯救家人?
  這不是天真是什麽?
  所以她都沒想過如何回答朱浩的問題,冷漠待之。
  朱浩改換了壹種口吻,繼續道:“夫人,這麽說吧,若仍舊是當今天子在堂,您的夫家必定傾覆,娘家也不會有好下場,但若是……局勢發生變化呢?”
  “妳……妳在說什麽?”
  婁素珍聰明絕頂,壹下子便聽出些端倪。
  朱浩道:“我跟唐先生仔細研究過,壹致認為當今陛下所剩時日無多,或許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若是在未立儲君的情況下,陛下過世……那該由誰來繼承大明國祚?到時事情是否會有變化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