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六十四章 繁華之地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西山火車站。
  這天火車到站,從火車上下來壹行人,其中多是廠衛中人,為首者赫然是張佐和黃錦。
  朱浩親自到火車站迎接。
  張佐見到朱浩後,異常興奮道:“朱先生,這就是火車?坐上去後,行進途中絲毫也不覺得顛簸,這才不到壹個時辰,火車就到站了,真是又快又穩,太便捷了!”
  對於張佐來說,第壹次乘坐火車的感受非常好,忍不住對朱浩壹通稱贊和吹捧。
  朱浩笑道:“現在火車多是用於西山往京師運煤,回西山時基本是空車,自然走得快壹些……張公公、黃公公,咱換個地方說話。”
  隨後便把二人請到火車站附近的旅社。
  張佐看著周圍興起的城鎮,感慨不已,壹旁的黃錦忍不住道:“卻說這裏原本是荒山野嶺吧?才短短幾年工夫,就已經成為人流密集的大城鎮,是否應該在這周邊築壹圈城墻,把鎮子保護起來?”
  這時代人的想法,就是有點好東西,壹定要嚴密保護。
  大概是怕外夷入侵,把西山礦場的寶貝給搶走。
  朱浩笑道:“煤礦需長年累月開采才能積攢起財富,這裏的東西外人可搶不走……兩位看遠處,那邊已在修造通往居庸關的鐵路,路線已經設計好,估摸再有個半年左右時間,火車就能直接通到居庸關。”
  張佐道:“這進度,好像不是很快啊。”
  朱浩回頭看了眼張佐,這家夥坐過壹次火車後,似乎比誰都迫切希望鐵路修得遠壹些。
  “張公公,目前鐵路共有四批人修,前邊只是其中壹批,還有壹批是從居庸關往回修,中間兩批人負責架橋。好在從西山到居庸關這段路,倒也平坦,問題應該不大。但以後火車要穿越居庸關直達宣府,則需要費壹點工夫。”
  朱浩為了趕工期,把手頭能調用的資源,全都用到了修鐵路上。
  靠朱浩壹手建立的鋼鐵廠以及配套的木料廠、石料廠等產出,用在軍備上的很少,大頭都投入了鐵路建設中去。
  反正對朱浩來說,造冷兵器並不是什麽有成就感的事,他在京城所開兵工廠只負責研究和制造熱兵器,剩下的資源全都用來改進大明的交通運輸條件。
  “真好,真好。”
  張佐不知該評價什麽好,畢竟他沒多少學問。
  面對朱浩這麽個實幹家,地位還遠在他之上,除了能恭維幾句,別的忙也幫不上。
  ……
  ……
  到了下榻的旅店。
  進入客房,張佐坐下來,環視壹圈後笑著說道:“沒想到這裏陳設如此舒適,窗明幾亮,看來朱先生把這裏打理得井井有條。”
  這裏的客房采取了後世星級酒店的配置,尤其廁所采取了沖水馬桶設計,非常舒適。
  朱浩道:“總要有個待客之所,萬壹哪天陛下想來看看……呃,妳看我不該這麽說的,但總歸要有所準備。”
  “呵呵。”
  張佐笑道,“從京城來這裏個把時辰的事情,以後陛下必定會駕臨。要是讓陛下看到這裏的壹切……哎呀,回去後都不知該怎麽跟陛下說了,就怕勾起陛下的興致,非要來,咱家擋不住啊。”
  “哈哈。”
  壹旁的黃錦樂得合不攏嘴。
  朱浩笑道:“張公公親自前來,是有要事吧?”
  張佐讓黃錦把最近要處理的重要奏疏,壹並交給朱浩,隨後鄭重地拿出份朱四擬定的升遷名單。
  其中赫然有把朱浩升為翰林學士的名目。
  “朱先生,陛下如今對議禮之事非常看重,之前妳壹直沒在朝中露臉,如今到了非常時期,若此時您都不挺身而出,陛下會很失望。”
  張佐簡直是在進行道德綁架。
  朱浩皺眉:“現在不挺好的嗎?”
  張佐嘆息:“朝中很多老臣都退了下來,陛下想的是,早些奠定朝中穩定的基石,就像造鐵路這種事,等完全掌控朝堂再做,不是更為順利嗎?朝廷不給調撥銀子,光靠咱自己賺的錢填進去,怎麽能行呢?”
  朱浩道:“翰林學士這職位,對我來說有些高了,若是陛下想用我,完全可以降壹兩級再用,並不影響……”
  “您的意思是?”
  張佐眼前壹亮。
  顯然他也覺得,讓朱浩成為翰林學士,在朝中會遭遇不小反噬,但這畢竟是朱四急切要達到的目的,如果朱浩肯直接出山,哪怕是降個壹兩級任用,在張佐看來都可行,畢竟之前已有侍讀學士入閣的先例。
  朱浩道:“這個,我會詳細跟張公公分析壹下形勢……妳回去後,跟陛下如實說,陛下應該能夠理解。年前議禮之事,應有結論。”
  “好,好。”
  張佐見朱浩不再局限於當個隱士,答應出山,有此收獲便不再勉強。
  朱浩起身道:“張公公,黃公公,不如我帶妳們到集鎮各處轉轉?難得來壹趟,看看與京城不同的風貌,倒也不錯。今天下午還有壹班車,那是壹趟客運車,妳們跟著壹起回去便可。”
  “客運車?”
  張佐不太明白有何特殊之處。
  朱浩笑道:“就算西山產煤,也不可能每天都連續不斷運送煤炭到京城,再說京城的消費量也沒那麽大。
  “火車除了運煤外,每天壹早壹晚,都會有壹趟專門的客運車,就是不掛煤鬥,只運載人,西山現在這麽熱鬧,多也是因為車通了以後,來這裏做工、生活方便許多,而早晚正是人員流動高峰,許多時候都會滿座。”
  張佐笑呵呵道:“那倒要見識壹下。”
  ……
  ……
  朱浩帶張佐等人在西山腳下的集鎮逛了壹圈。
  張佐感慨城鎮的熱鬧,中午時又跟朱浩壹起找了個酒家,吃了飯,隨後張佐就想到火車站看看。
  對張佐來說,最神奇的還是火車,這東西歷朝歷代都沒有,誕生於大明當下,還是在朱浩力主下完成,張佐有幸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自然而然有壹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道路通暢是商業變革的前提,就像西山壹直都貧乏落後,但有了煤礦,又有了火車方便快捷地運走,這裏便成為京師周邊壹處繁華之地,這也是我為何壹直力推把鐵路繼續修下去的原因。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鐵路通達的地方多了,人們感受到便利,商品和貨物的運送更為方便,才能形成更大規模的市場效應。
  “不過光有鐵路和市場也不夠,朝廷需要在政策上進行扶持,保證經商者的利益,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融入時代洪流,為大明進步做出貢獻。”
  朱浩說出他的理想。
  張佐道:“朱先生誌向遠大,但如今這光景,商人何來地位可言?您支持他們,就怕朝中大臣不答應,所以您還是要趕緊位居高位,這樣才有機會做出改變不是?”
  說來說去,張佐都想勸朱浩早些出山,甚至是升遷到很高的官位,如此才能推行變革。
  朱浩笑道:“有陛下的支持,壹切都會好起來的。說起來,我也想看到天下處處皆繁華之所。”
  正說著,旁邊黃錦突然指著不遠處壹個大工坊問道:“為何那邊有那麽多婦人出入?”
  黃錦的驚訝,是因為這時代,女子很少走出家門,也很難參與到這種市場經濟中來,畢竟在農業社會,更看重體力,只有體力活掙錢,而女人因為體力的劣勢很多時候只能成為農業社會的附庸。
  朱浩道:“那邊是織布工坊,西山有著豐富的煤礦用來驅動蒸汽機,使得大規模織布成為可能。這裏生產出來的布匹,有的直接運往西北,充做軍需,有的則運到京城,部分留下供應京畿百姓,其余則在積水潭裝船,以大運河運往中原各處。”
  黃錦不解地問道:“南方才是生產絲帛的重地,以往北方少有從事蠶桑者,怎麽現在,倒反過來了?”
  朱浩解釋了壹下:“這裏生產的,不是絲綢,多為羊毛布和棉布。羊毛布是新品種,原料多來源於草原上牧民不需要的羊毛,才研發出來不久,而棉布以往只有平民才會穿,但因其保暖禦寒,現在就算豪門大戶,也會穿壹些棉布衣服,再加上價格低廉,百姓衣食無憂不再是空談。”
  “啊?”
  黃錦還是很驚訝,“原來這裏不只是產煤?”
  張佐笑道:“這妳就不知道了吧?這裏簡直是壹座工業重鎮,朱先生才華驚世駭俗,施展開來完全可以改變大明百姓生活,不然為何小小年歲,就能在咱興王府內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妳看看現在,朝中人可都在仰望著朱先生呢。”
  朱浩道:“張公公,妳可真是擡舉我了。”
  “沒有,有感而發,哈哈。”
  張佐倒也隨和。
  相比較而言,張佐和黃錦比之那些根正苗紅自幼在皇宮裏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太監,還是不壹樣。
  或許是他們本身就是出自地方王府,骨子裏帶著壹股自卑,以至於嘉靖朝,太監並沒有亂政,反而名聲都不錯。
  張佐道:“朱先生,如果這裏集鎮規模近壹步擴大的話,還是要修造城墻圍起來。”
  朱浩點點頭:“先前我跟陛下提過,在京城再造壹座外城,當然不是在西山這邊,而是在南苑,如此既能增加京師防備力度,又能讓京城更為繁華……隨著商貿日益發達,如今的京城顯得有些逼仄了。”
  “可那又要花費……不少銀錢吧?”張佐有些為難。
  現在皇帝最頭疼的事便是缺錢。
  不然為何皇帝連選個錦衣衛指揮使都要看誰會賺錢?
  朱浩道:“說起來,銀號的生意已經擴大不少,下壹步,朝廷就要圍繞銀號來做文章。這件事,我會詳細跟陛下論述,到時或從根子上解決朝廷銀錢不足的問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