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壹章 老朋友講義氣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劉春最近很煩惱。
來拜訪他的人實在太多了,無論是門生故舊,還是那些僅僅只有壹面之緣,甚至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全都登門,好像都覺得他能入閣壹般跑來攀關系。
豪門大戶以及各地商賈在京代表,也都紛紛上門來送錢送物,均被他拒之門外。
不是說所有人他都回絕,有些人實在拒絕不了,他可是成化二十三年殿試榜眼,在翰林院壹幹就是三十多年,多次組織鄉試、院試,桃李滿天下,別人來拜訪順帶點禮物什麽的,怎麽推辭?
“妳們不必再來了,老夫已對仕途不抱期望……明說吧,老夫絕無可能入閣。”
劉春會見每個來拜訪他的人,幾乎都把同樣的話說上壹遍。
不是說他有多謙遜,或是塑造壹種低調的形象方便日後上位,而是他真的不想再在仕途上有什麽建樹,甚至他也不認為自己有壹絲絲上位的可能。
雖然他跟楊廷和壹樣,都是四川人,但彼此關系並不和睦,推舉人入閣這件事上,內閣沒人問詢過他的意見,也就是說……他不容於內閣體系,人家都沒把他當自己人,就算僥幸混進去,有何意義?被人拿來當槍使嗎?
我劉某人在朝半生,該當的官已當過,連禮部我都執掌過三年,還奢求什麽?非要入閣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
……
這天晚上,劉春回到家,用過晚飯準備休息,這邊家人前來通報,又有訪客登門。
恨不能把賓客拒之門外,可畢竟不能太過失禮,劉春拿過拜帖看了下,發現是戶部尚書孫交大晚上來訪。
“真是的……他來幹嘛?取笑我嗎?”
劉春耐著性子,把孫交請進府中。
二人到了劉春的書房,裏邊的書堆得到處都是,居然沒人收拾。
孫交笑道:“跟我壹樣,以往在安陸時,總有人幫忙拾掇壹下,書房還算整潔,到京城後少了人照料,身邊就顯得雜亂無章……好在我已將家人遷徙過來,生活終於舒坦許多。”
“誌同兄,我跟妳可不同。”
劉春提醒孫交壹句:“我這是不允許下人碰我的東西,否則何至於此?”
妳個老家夥,當初被蔣太後帶到京城來,就沒打算長久過日子,現在才想起把家人遷到身邊,想來此前吃了不少苦頭吧……而我劉某人在朝的時間可比妳長多了,身邊可不缺人照料。
“有事就說,若涉及入閣事,壹切免談。”
劉春脾氣不太好。
孫交壹看劉春這氣急敗壞的模樣,就知道最近在入閣事上,老友受了不少打擊。
明明有人擠破頭想入閣,妳們不去巴結,跑來我這裏來燒冷竈算幾個意思?等廷推入閣人選時,我這邊連個提名都沒有,妳們好取笑於我麽?
孫交道:“妳還真是為入閣之事發愁啊!”
“妳……”
劉春瞪著孫交,好似在說,妳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孫交嚴肅地道:“妳能到我府上談那些有的沒的,我就不能到妳這兒來跟妳好好談談心?咱有什麽事情,私下裏說說,有何不可?別人不知妳心境,難道我還不知妳對入閣所持態度?”
劉春想了想也是,孫交很清楚他不想入閣,那專程登門來訪就有些門道了。
“說吧。”
劉春壹擺手。
妳孫誌同主動來找我,那妳就先開個頭,妳想說什麽,或是妳想從我這裏知道什麽,總不能讓我自說自話吧?
孫交道:“陛下此舉,或並不為找誰入閣,我探知壹個消息,說是陛下召見四名內閣成員,跟他們提到,要讓伯虎進入翰林院,為四位閣臣回絕,而後陛下才提出要在內閣增加人選。”
“咦,妳是從哪兒聽來的?”
劉春問道。
孫交搖搖頭,表示自己不能說。
劉春瞇著眼:“陛下召見閣臣,除了當事人,或只有司禮監掌印、秉筆或內侍……誌同,妳這消息來源不簡單啊。妳不會是來跟我顯擺妳在宮裏邊有人吧?”
“切,妳這是什麽話?我幾時為跟宮人認識而沾沾自喜了?我什麽樣,妳還不清楚嗎?”孫交沒好氣地道。
劉春點頭。
孫交了解他對待入閣的態度,他也知孫交對新皇的態度。
而且二人都知道,對方的態度並不是惺惺作態,是真的不想卷入到朝堂的是非恩怨中去。
“直說了吧,妳莫要對外人言,是子充跟我說的。”
孫交把費宏給曝光了。
劉春頷首,他跟費宏的交情不深,或者說……這次費宏回朝後,跟他接觸不多,其實劉春也知道作為楊廷和派系外的人入閣,會承受多大壓力。
費宏已非第壹次入閣,以往的聲望在那兒擺著,照理可以從楊廷和手中分權,但實際上這次入閣,費宏徹底淪為了邊緣人。
邊緣人也有自己的人際網,只是很多時候費宏跟誰接觸,需要暗中進行,這也是為避免被人嚼舌根說閑話,或是被楊廷和猜忌,以後在內閣難以自處。
孫交繼續道:“陛下之意,其實是想在朝中多安插他的人,外人看來,妳與介夫貌合神離,不可能入閣,但在我看來,妳越是如此,陛下越容易把妳推出來。”
“所以……”
劉春望向孫交的目光中滿是疑惑。
孫交道:“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要是妳怕被楊介夫針對,幹脆直接上表乞老歸田,就這麽算了吧。”
此話壹出,劉春瞬間呆住了。
孫交這般“耿直”的建議,實在是始料不及。
可仔細回想孫交的話,劉春又覺得,這話非常親切順耳,在他看來,勸他退的人,那是真心為他著想,而勸他進的人卻是害他。
“是有些道理,但以老夫現在的狀態,還能在朝撐個幾年,為何要早早退下去呢?”
劉春說出個讓孫交也很驚訝的答案。
妳孫老頭挺有意思啊。
我是說對仕途沒什麽野心,但我也沒說就此退休啊。
妳這年歲退下去挺好,反正妳長久離開朝堂,過慣了閑雲野鶴的生活,可以在老家頤養天年。
而我呢?
我可比妳小了不少,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朝,除了回老家守制,壹直就沒離開過朝堂,翰林院的工作又很清閑,不用為繁忙的政務發愁,既然我留在翰林院也能過清靜日子,當壹天和尚撞壹天鐘不也挺好嗎?
難道我不進就要退?
就沒有取中間值,不進不退的選項?
孫交笑道:“所以,妳還是有想法的……”
“欸,誌同兄,我是把妳當知己,妳可別當我是棒槌!”
劉春擡手打斷孫交的話。
孫交又笑了笑,這也是朋友間才會有的打趣,換其他人恐怕早就翻臉了。
劉春嘆道:“我不是沒想過就此退下,但其實在翰苑日子過得也還好,能為朝廷做點事,為後人爭取點東西,倒也不太壞。其實我覺得妳也壹樣,何必總想退下去呢?在朝多混幾天,讓人記住,並不太差。”
孫交點了點頭。
二人在壹些想法上大同小異,沒必要在這上面糾纏不清,孫交轉而道:“那……若是妳有機會入閣,哪怕只有個壹年半載,換個地方撞鐘,也不行嗎?”
“嗯?”
劉春忽然意識到,孫交來找他,不是簡單勸進或者勸退的問題。
“仁仲,我不是刻意給妳鋪排,妳如今也是年過花甲,若就此退下來,在我看來固然是好,但若留在朝中,進入內閣,比妳留在翰苑還是要好太多。”孫交道。
劉春撇撇嘴:“誌同,這話用得著妳來說?誰不想入閣?就問問妳,若給妳機會入閣,妳能不入嗎?但現在什麽時候,妳比我清楚,妳在戶部尚書這緊要的職位上,已是裏外不是人,內閣那地方……真是壹般人進得去的?進去後又能站穩腳跟?”
孫交接連點頭,至此他終於摸準劉春的心思。
劉春是沒什麽野心了,但不代表他心底那把火徹底熄滅。
或者說,劉春在經歷壹次死裏逃生後,開始重新審視人生,極力把對仕途的野心給壓制下來,不是說劉春就真的看開或者怎樣,給個機會,劉春還是能迸發第二春的。
這也是為何孫交勸退勸不動,勸進也無能為力的原因。
因為劉春並沒有跟他壹樣,對朝廷徹底死心。
“行,仁仲,有妳這話,我也就明白了,以後若真有人問我意見,那我便如實說……”孫交起身便要走。
劉春急忙阻攔:“妳這話是何意?”
孫交道:“這麽說吧,陛下已派司禮監張公公傳話,讓我明日早朝後,到內殿去商議事情,我猜想多半會提到入閣人選的事情,到時……我或會……”
“餵,妳別亂來,我沒說想入閣,妳可別坑我。”
劉春聽出壹些端倪,急忙回絕。
孫交笑著擺擺手。
我都知道妳心意了,妳還在我面前裝什麽?
不管劉春怎麽說,孫交鐵了心要把這個老友捧上位。
……
……
第二天早朝後,朱四單獨召見孫交時,果然提到入閣人選問題。
“孫老,妳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朱四問道。
孫交不會上來就提劉春,而是以公事公辦的口吻道:“此等事,應當放到朝會上,以廷推結果為主。”
“廷推之前,難道就不能先做壹下私下的溝通?以朕所知,以往廷推,很多時候都只是走個過場,而朕也就是被拿來裝點門面,任由人拿捏擺布,最後點個頭同意罷了。人事上面,真就是朝堂上商議出來的?不是有人先定好?”
朱四倒是很清楚自己所處的尷尬位置。
孫交道:“若陛下非要人選的話,那老臣便提議壹人,便是翰林學士劉東川。他在朝日久,聲望最隆,或是入閣不二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