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能讓他們得逞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用完則棄!
  張太後在有楊廷和為其政治盟友的時候,她在朝中有壹定影響力,現在楊廷和退了下去,張太後等於是羽翼被剪除,之前最大的憑靠是能把朱四的皇位給廢黜掉,現在這權力沒了,那張太後就任人宰割。
  不是說朱四和朱浩要故意跟張太後為敵,而是張家兄弟撞到槍口上了,正好拿張家兄弟練練手,殺是不用殺的,但要割他們的肉,讓張家人痛徹心扉,行事有所收斂就算成功。
  張家兄弟被捉拿,在朝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時間點很特殊。
  楊廷和這邊剛走,估計壹行還沒離開北直隸地界,這邊張家兄弟被抓了,要說是故意針對張家,也不能這麽說,畢竟張家兄弟為非作歹對世人來說司空見慣,先前皇帝也針對過張家兄弟。
  只能說張家兄弟沒有眼力勁兒,這時候非要往槍口上撞。
  翌日早朝。
  眾大臣沒人出來為張家兄弟說情,連內閣幾人都沒有提有關張家兄弟的事。
  還是朱四主動提出來。
  “……壽寧侯和建昌侯,私賣軍械,暗中縱容府上家奴為非作歹,強搶民田,做出禍國殃民之舉,朕念及親情,本不想與他們壹般見識,甚至給予重任,但他們卻變本加厲,非要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臣們面面相覷,皇帝這是要殺雞儆猴嗎?
  不用皇帝解釋,誰都知道張家兄弟是什麽貨色。
  最近這兩年,張家兄弟已算消停,能捱到今天才重新鬧事,很多人還覺得張家兄弟進步了呢。
  皇帝是為了懲前毖後才抓人嗎?
  分明是想拿張家兄弟震懾朝中王公貴胄、文臣武將啊!
  “刑部!”
  朱四打量刑部尚書金獻民,“對此惡行,刑部認為該如何處置?”
  金獻民出列。
  他想了壹下,說什麽法辦之類的,好像不能體現出他這個刑部尚書的威嚴,也不能說什麽把兄弟倆小懲大誡放了,那有失文人體統,不如……
  “陛下,此等事應當斟酌為之,畢竟壽寧侯和建昌侯也算有擁戴大功,他們先前更曾立下軍功。不如……卸下他們的軍職,嚴加勸導。”
  此言壹出,在場大臣似乎都把握住了風向。
  跟弘治、正德朝時不壹樣,張家兄弟從政治對手變成了難兄難弟,現在絕對不能對張家兄弟落井下石,畢竟下壹步文官集團要針對的,不再是為非作歹的勛貴,而是眼前這個急於集權的小皇帝。
  楊廷和不就是在跟皇權的鬥爭中失敗的嗎?
  我們文官可要吸取經驗教訓啊!
  朱四臉色壹沈,問道:“勸導?私賣軍械,換作普通人,應該是剝皮抽筋的大罪吧?強占民田,怎麽說也應該下獄問罪,綜合起來,朕就算殺了他們也不為過,怎麽……就壹個勸導就完事了?金尚書,妳不是跟朕開玩笑吧?”
  皇帝著惱了。
  以前朕跟妳們講事情,妳們總喜歡講規矩,現在朕要跟妳們講法度,妳們口中的規矩卻變成了擺設?
  再說了,張家兄弟又不是妳們的黨羽,維護他們有何意義?
  兔死狐悲嗎?
  朱四又看了看玉階下默不做聲的孫交,問道:“孫卿家,朕想聽聽妳的意見。”
  先問刑部尚書,再問戶部尚書,顯然朱四現在最看重的大臣意見,全都放在了六部這邊,沒往內閣那邊咨詢,如此體現出皇帝對內閣顧問和參政權限的限制。
  好不容易把楊廷和逼走,總不能再栽培第二個宰相吧?
  孫交也是人精,他看出自己受皇帝器重,如此會讓他陷入風口浪尖中,不如把矛盾往別人身上引:“……陛下,老臣認為,此案應當詳查。以往蔣閣部有過刑獄方面的經驗,對於勛臣犯事很有見地,陛下可以問問他的意見。”
  主動讓皇帝問內閣首輔。
  意思是那麽個意思,但在外人聽來,太過矯揉造作。
  皇帝要問首輔意見,還用得著妳孫交來提議?
  妳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朱四卻順著孫交的意思,望著蔣冕道:“蔣閣老,妳的意見呢?”
  蔣冕道:“臣並無意見。”
  孫交想把事往蔣冕身上引,讓蔣冕代表文官出來表明態度,到底是要保張家兄弟,還是順帶踩壹把……結果蔣冕表現出兩不沾的態度,意思是張家兄弟犯事,跟我們文官有什麽關系?
  現在又不是三法司拿人,而是廠衛,那就讓廠衛自己查辦唄。
  朱四嘆道:“妳們這是在推諉嗎?朕現在都不知該怎麽跟太後講此事,太後勸朕,要對兩位國舅格外開恩,但大明法度不容褻瀆,朕想問妳們的意見,妳們卻如此敷衍,朕真的很失望……好吧,朕會派專人調查此案!”
  又要委派專人?
  眾大臣看出來了,皇帝在登基後,很喜歡設壹種衙門體系外的職務,去負責某些事。
  開礦時如此,大禮議時也喜歡這樣搞,處置朝中事務也要派類似欽差的職位去辦,好像任何事到皇帝這裏,都可以脫離朝廷閣臣和六部九卿的限制。
  以往還有楊廷和,以及楊廷和授意之人出來反對,但這次皇帝說要派專人辦案,在場連個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就在於先前蔣冕表態了,文官要隔岸觀火。
  眼下首輔大學士都表明明哲保身的態度,別人還有什麽道理出來硬碰硬?
  再說素來以脾氣大著稱的林俊已經致仕,別人可沒林俊那麽勇猛,什麽事都喜歡跟皇帝犟。
  “既然諸位卿家沒意見,那就指派個人負責吧,官職不需要太高,但要有壹定聲望和經驗,諸位卿家給個人選。”
  看似很在意大臣的意見,但其實是在向在場大臣傳遞信號,那就是他這個當皇帝的早就有了心儀的人選,只是讓大臣提議壹下……或者說接下來要提議之人,本來就是皇帝屬意的對象。
  可是好壹會兒都沒人出來說話,朱四皺了皺眉,問道:“孫卿家,妳認為呢?”
  孫交再次被提問,似乎證實了很多人的猜想,這不就是在暗示這個人是皇帝提前定下的?
  不會是唐寅或是張邦奇吧?
  出乎意料,孫交顯得很不配合,語氣淡漠:“臣不想過問讞獄之事,請陛下問詢法司中人意見吧。”
  朱四略微有些不滿,卻還是望向壹旁剛被他訓斥過的金獻民,問道:“刑部可有好人選?”
  金獻民道:“臣不知該提議何人。”
  皇帝,妳就別裝了!
  妳想讓誰來辦此案,就直說吧,我們再討論壹下此人是否合適。
  這麽假模假樣問我們意見,我們說了不合妳心意也是白搭,為難我們作何?
  朱四手撫下巴做沈思狀,好壹會兒才道:“那就讓吏部員外郎朱浩幹這件事吧……他曾任永平府知府,查過錦衣衛,可說是有膽有識的年輕才俊,朕想看看這次他是否還能壹往無前,秉公處置!”
  在場大臣壹時摸不著頭腦。
  朱浩?
  前科狀元朱敬道?
  不是說這人已被朝廷兩大勢力拋棄了,成為壹顆棄子?不是說連他的嶽丈孫交都準備放棄他了嗎?
  壹個閑散的吏部員外郎,居然出面調查張家兄弟的案子?還是皇帝親自提出?
  不合常理!
  但也沒人會反對,因為誰都知道,查張家兄弟,那絕對是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誰都知道張家兄弟為非作歹,這種事還用得著查嗎?張家兄弟作惡的證據壹大堆,就看誰來查、怎麽查的問題!
  如果說錦衣衛是難啃的骨頭,但至少錦衣衛明面上還要講規矩,不能破壞皇帝的名聲,而張家兄弟是什麽貨色?他們有講理的時候?其實他們講理與否倒不怎麽擔心,畢竟負責查案的官員有朝廷撐腰……
  但問題是,他們有個不講理的太後姐姐,這個太後是朝官能隨便招惹的嗎?連皇帝都不敢開罪啊!
  仔細想想,皇帝哪裏是舉薦自己人查案?分明是把朱浩推出來送死!
  很多人開始替朱浩悲哀。
  得罪了皇帝,果然沒有好下場,什麽糟心活都能落到妳頭上。
  孫交趕緊走列道:“陛下,以吏部員外郎來查三法司的案子,怕是不合適。”
  朱四道:“怎麽,吏部員外郎不能查案嗎?那朕就讓他當刑部員外郎,這樣就有資格查了吧?”
  “陛下……”
  孫交還要繼續據理力爭。
  在外人看來,孫交這是想“拯救”愛婿,不讓朱浩趟渾水。
  但皇帝和孫交自己都很清楚,孫老頭這麽做的目的根本是不想讓朱浩出來出風頭,因為在孫交看來,這恐怕是皇帝啟用朱浩的第壹步,本來張家兄弟就是朱浩屬意抓的,朱浩出來查張家兩兄弟,指不定鬧出多大動靜呢。
  不能讓皇帝和朱敬道兩個少年郎為所欲為。
  “好了!朕不想聽孫部堂的話,妳覺得刑部員外郎的職位不合適,那朕就讓他繼續當刑部郎中,以刑部郎中的身份查兩個國舅的案子,身為臣子就要聽命辦事,不容回絕!”
  朱四態度堅決。
  在外人看來,他這是在坑朱浩,卻只有極少數人知曉,朱四是準備跟朱浩聯合起來搞事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