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2章 雌雞化雄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安頓好副伏羅氏,盤恒月余的左豐,這才打著酒嗝,告辭離去。
  即是禦賜和親,天子所賜賀禮頗多。長長的車隊,又豈能走空?劉備數倍回禮,便是讓左豐獻與陛下。
  左豐自然也所獲甚豐。與劉備灑淚而別。樓桑有千般好處,難以割舍。
  禁中之物,自然萬般華貴。
  其中有數件素紗襌衣。襌(dān),“衣而無裏,謂之襌”。便是單衣的意思。
  因質地輕薄,時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此襌衣,“薄如蟬翼”、“輕若煙霧”。折疊後竟可放入銅錢大小的被中香爐之中!
  輕紗薄空,如此露透,穿之何用?
  見公孫氏嬌容蒙羞,這便醒悟。必是床笫之物。
  劉備年紀漸長。如今已身高八尺。姿容豐偉。公孫氏自幼相伴,如何不深愛。劉備的生活起居,皆是公孫氏壹手操辦。空閑時便陪在母親身邊,或是訓練艷婢舞姬擊劍。又讓蘇伯造了許多適合女子使用的兵器,如此日日不綴,已有小成。身姿矯健,羅襪生塵。翩若驚鴻還差點,健步如飛卻是真。
  位於中庭南北垣墻正中處的兩座譙樓,樓臺崇偉,居高臨下。兩側角樓以多重覆道連成飛閣。綿亙連屬,如飛虹高架。互相通達,左右呼應。重樓飛檐鬥拱,漆畫紋雕古色古香,典雅莊重,皆是大漢氣象。與居於中庭正中的七層主樓相呼應,可日觀樓桑百態,夜賞萬家燈火,坐擁無限風雅。
  少君侯家既如此,邑中百姓紛紛效仿。角樓堆高成三重,皆成飛閣。住人、警備,皆有大用。
  擇吉日,將副伏羅氏遷入府中。拜見母親、義母、義父、義弟、公孫氏。又見過家令士異,家中艷婢、樂伎、舞姬、侍醫壹幹人等。母親令左右皆呼副伏羅氏:脩靡少夫人。
  母親問其名,實在太過冗長拗口。又問名何意?
  副伏羅氏如實作答。
  母親便給她取漢名:麗珠。故而又稱,麗珠少夫人。
  副伏羅氏有國色。又頗通漢文漢禮。母親甚喜。命左右善待,不得有絲毫怠慢。
  士異背後與劉備言道:江山美人,如何得兼,如何取舍,主公要有決斷。
  劉備輕輕點頭:姐姐之意,我已盡知。
  改元前後,異象頻生。
  熹平年間,常有雷霆、疾風、地震、冰雹、海嘯,蝗蟲為害。內有諸蠻逆反,外有鮮卑屢次寇邊,百姓為苛捐雜稅所苦,成為流民。
  時下,名儒大臣為代表的清流黨人以太學為陣地,反對宦官專權亂政。宦官為控制輿論籠絡人才,便在皇帝的暗中支持下於太學之外,另起爐竈。於鴻都門下,攬招擅長藝文之人,意欲與太學分庭抗禮。
  鴻都門學的興起,與皇帝喜好辭賦有關。並親創《皇羲篇》以鼓勵頌揚。故而有許多人,僅僅因會作文章而得到任用。加劇了清流與宦官的矛盾。
  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引來很多無操行卻趨炎附勢的小人,皆在鴻都門學任職。這些人不學無術,卻喜歡講壹些地方風俗、鄉裏小事。深討皇帝歡心。而幾十個市井小民,謊稱是宣陵孝子,皆被授予郎中、太子舍人的官職。
  太學首領郭泰和蔡邕為首的清流黨人,恥於與壹幹人等同朝為官。蔡邕上書反對鴻都門學,將書畫貶低為“末技”。結果以失敗告終。
  史稱“鴻都門事件”。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靈帝下詔自責,並令群臣各自陳說應對措施。卻應者寥寥。
  特詔問蔡邕:“近來災異頻發,不知是何罪咎引起。朝廷焦急,朕心裏也害怕。訪問群公卿士,想聽到壹些忠言,他們都守口如瓶,不肯盡心。因妳經學深厚,所以朕特地來問。妳應闡明得失,指出為政要點。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懷疑恐懼。全按經述對答,為保密,可用皂囊封上。”
  於是議郎蔡邕上書《陳政要七事疏》,直言政事。
  今年初,災異更是頻發。先是蠻反,跟著地震。
  夏季,四月丙辰(初七),又地震。
  侍中寺,雌雞化為雄。
  朝堂之上,壹片嘩然。本以為北伐成功,乃是上天庇佑,祖宗顯靈。正當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才對。為何上天卻在此時示警?
  消息傳到臨鄉時,劉備正忙於插秧。
  為何上天示警,劉備心知肚明。內憂外患。外患雖暫時消解,內憂卻漸成漢室生死大敵。天平道趁去年七州蝗,大肆擴張。傳聞,許多百姓,甚至官吏,皆開始信奉太平道。
  對於那位從未蒙面的張教主,劉備向來報之以十二分的警惕。密令繡衣吏,刺奸、賊捕,嚴加監視轄地內壹切宗教活動。防患於未然。捫心自問。以現在的實力來說,種田養士,是唯壹對抗太平道的途徑。生有所養,病有所醫。吃飽穿暖,誰又願意去提著腦袋謀反。
  這季百萬畝水田稻作,插秧頗費勞力工時。酈城、督亢二城,周圍已辟滿新田。再強行圩田,太過路遠。便是乘舟,往來亦不便。兩位家丞說,想圩滿臨鄉三百萬畝水田,怕還要再建三座城邑。
  “督亢水又南,謂之白溝水,南逕廣陽亭西,而南合枝溝。溝水西受巨馬河,東出為枝溝,又東註白溝,白溝又南入於巨馬河。”
  或可選壹地,新建廣陽城。為與廣陽郡廣陽縣區別,取名:南廣陽城。
  “巨馬河又東南逕益昌縣,濩澱水右註之,水上承護陂於臨鄉縣故城西,東南逕臨鄉城南。”
  再督造大利、南廣陽、臨鄉,三座城邑,三百萬畝水田,才算均攤完畢。
  督亢之後,劉備便想要先著手重建都邑,臨鄉城。拱衛封邑東南界。
  臨鄉城垣猶在,雖泡在水中,多殘缺不全。好在根基堅固,重修不難。只需先封閉四門。將城內積水排出,曬幹地面,便可建樓。城外水澤先不管。正好借助水勢,將諸材泛舟運來。待把城池建好。再行圩田。事半而功倍。
  既是都邑,自然要修的氣派。諸侯伴宮自然也要修建。治所、官舍,市樓、置樓,壹應俱全。士農工商,皆不可少。總之,結合督造樓桑、督亢、酈城,數城之經驗,打造壹座氣派宜居的都邑。
  都邑建好,臨鄉的官制體系,方才完善。
  那時,臨鄉治所、官舍,皆要搬去臨鄉。樓桑商邑的特性,勢必進壹步加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