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9章 必有其子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此句好像很應景啊)。
  創傷初愈,尚未拆線。雖不能下榻,然何太後姿容殊麗,遠勝先前。累日來,長樂宮門,車馬如龍,列隊入內。皆是獻禮之人。
  “太後聖體為重,宜當靜養。凡事傳諭下臣即可。”劉平上呈禮單,由長樂太仆郭勝,歡喜接過。偷眼壹看,紅光滿面。不用說,國禮之厚,平生罕見。
  見郭勝眉開眼笑,何太後這便篤定。表情越發雲淡風輕:“守丞當知,為誕麟兒,利刃加身。生死壹線,何其艱險。為續大漢國祚,朕何止披肝瀝膽。”
  劉平再拜:“太後所言極是。下臣代我主敬謝。”
  太後不置可否:“雖說,百日方可見客。然守丞畢竟是宗室,不算外人。今日,便請守丞與麟兒壹見。”
  “這……萬萬使不得。”劉平連連擺手。然心腹宮妃,已將麟兒自內室抱出。
  劉平急忙雙手接過。屏氣凝神,定睛細看。少頃,竟呆若木雞。
  “宮中女巫言,麟兒有‘人主之相’。守丞以為如何?”太後笑問。
  劉平又細看麟兒五官相貌,壹時竟淚流滿面。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宛如昨日重現。長樂太仆郭勝,似感同身受,竟也淚流。劉平與劉備自幼相伴。少時,樓桑童子,形影不離。二獾、三墩、四豺、五貉、豆丫……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然舊時壹切,銘心刻骨,如何能忘懷。
  俗語謂“龍生龍,鳳生鳳”。繈褓中正飽食酣睡,墜著絲口涎的麟兒,種出何處。劉平已篤定。果然天降麒麟子。
  “下臣,壹時失儀。請太後恕罪。”將麟兒萬分小心,交還宮妃。劉平俯身謝罪。
  “無妨。常聞‘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守丞乃真情所致,何罪之有。”何太後柔聲言道。
  劉平掩面拭淚,起身後言道:“太後心意,下臣已盡知。當如實上稟,主公自有定奪。”
  “如此,甚好。”何太後,心中大定:“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此子若當真不凡,大漢萬裏江山,當後繼有人。”
  “下臣告退。”事以至此,毋需多言。
  “郭常侍,替朕送守丞。”何太後善始善終。
  “喏。”
  薊邸公車,出西園長樂宮不久。便有心腹小黃門,密報玉堂署。
  趁左右無人,張讓遂入前殿,耳語少帝。
  “好壹個,兄終弟及!”少帝猛然握拳,竟折斷筆桿。前襟斑斑墨染,臉頰亦濺滿墨滴。
  “陛下息怒。”張讓急忙擦拭。
  “張常侍以為,太後此言,有幾分真假。”少帝不為所動。
  張讓斟酌開口:“許,半真半假。”
  “何出此言?”少帝皺眉。
  “俗謂‘虎毒不食子’。陛下乃太後所出。母子連心,舐犢情深。如何能下此毒手。料想,乃多為安撫薊王之意。”偷看少帝表情,張讓又道:“然為防萬壹。若陛下……膝下無子,亦或如合肥侯,因故被廢。為大局計,天降麟兒,便是繼位之君。上可延,天漢國祚。下可續,壹門富貴。如此,面面俱到,萬無壹失。”
  少帝揚眉反駁:“朕尚未及冠,焉知註定無子。且自繼位以來,兢兢業業,未曾有壹日之疏。誰人又能輕言廢立!”
  “陛下聖明,老奴多嘴。”張讓五體投地。
  “且自去。”少帝拂袖。
  “喏。”
  張讓匍匐出殿時,側耳傾聽。
  少帝喃喃自語:“青春大好,何患無嗣。誰人又能,輕言廢立……”
  心生芥蒂,何以久持。
  壹路爬行至偏殿。張讓這才撣衣起身,壹聲長嘆,尤顯落寞:“鹿死誰手,猶可知也。”
  平原國,平原縣。
  殤帝延平元年(106年),封和帝兄劉勝為平原王,置平原國。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平原國除為郡。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平原郡領平原、高唐、般、鬲侯國、祝阿、樂陵、濕陰、安德侯國、厭次侯國、西平昌十縣。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復置平原國。
  多日前,市中來壹神算。凡有所問,皆有所中。引城內百姓,趨之若鶩。與壹般相者不同。神算乘車而來,衣著光鮮。非富則貴,卻不知因何操持賤業。呈上不菲算資,方可登車求問。此車,前無騾馬,後無力士,卻能自行。常引圍觀百姓,連聲驚呼。
  更有虔誠百姓,焚香道旁,叩拜真仙。
  俗謂“壹山不容二虎,除非壹公壹母”。話說,平原國術士,多出襄楷壹脈。然平原術士襄楷,自先帝崩後,便仙蹤難覓。道上傳聞,或已遁入深山,羽化升仙。門下弟子,為決首座,內鬥不休。壹時勝負未分,難辨雌雄。趁群龍無首之際,便有外來方士,踩過邊界,盡取其利。本土方士,如何能忍。
  天光大亮,白日高懸。便有青年術士,翩然而至。見機關馬車,無人自動。
  “雕蟲小技。”手中髦牛尾拂(拂塵),輕輕壹揮,“著!”
  機關馬車,遂被定在原地。胡亂打轉,卻裹足不前。
  仙人鬥法,凡人退避。圍觀人群,壹哄而散。
  “來者何人。”車內神算,揚聲發問。
  “平原術士劉惇,見過同道。”青年術士,平揖發問:“敢問足下,何方人也。”
  車門開啟,踏板伸展。便有壹人,翩然落地:“相者劉良。”
  見他儒服高冠,身佩“四方美玉”。劉惇心中壹動:“黃金臺上四方館長,是妳何人。”
  “正是首座。”劉良平揖對答。
  “既是四方館眾,坐享薊國高俸。因何來此,詐取蠅頭小利。”術士劉惇,朗聲又問。
  “且問足下,平原方士襄楷,是妳何人。”劉良低聲反問。
  “正是家師。”劉惇亦沈聲答曰。
  “在下奉命前來,欲尋襄師。然累日奔波,壹無所獲。故出此下策,引道友現身。”劉良遂道明原委。
  “俸何人之命?”劉惇回問。
  “乃奉我主之命。”劉良推手向北。言下之意,乃是奉王命而來。
  劉惇壹聲嘆息:“可是問‘困龍之劫’。”
  “然也。”劉良如實作答。
  “如此,且隨我來。”劉惇果然知曉。
  “何不同車前往。”劉良伸手相邀。
  “也罷。”二人這便登車。
  須臾,機關車無人自動,循路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