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5章 互相成全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何以知之?”甄逸起身回禮。
  相者劉良壹楞。旋即笑答:“公子,何不拭目以待?”
  “如此,多謝告知。”甄逸乃是讀書人。子不語怪力亂神。關於看相這種事,多半置之壹笑罷了。
  目送劉良離開,甄逸這便安心照看妻兒家小不提。
  病舍,既是舍,自然功能齊備。母子二人可安心養病。劉備又命人安排精舍,供家人暫居,衣食暫且無憂。然上蔡令卻已無法按時赴任。亂象顯露,以後當如何生活,乃是擺在甄逸面前的壹道難題。家中子女眾多,眼看夫人年內便要誕下第八子,嗷嗷待哺。不出仕為官,在這亂世之中又該如何過活。
  正所謂未雨綢繆,甄逸需早做打斷。
  甄夫人亦知書達理。見夫君眉頭緊鎖,知他心憂前程,這便柔聲寬慰道:“夫君飽讀聖賢書,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且薊王又與我母子有救之恩。夫君何不登黃金臺,壹展長才?”
  甄逸喜上眉梢:“夫人壹語驚醒夢中人。待妳與豫兒病愈,為夫這便赴黃金臺壹試。”
  話說。相者劉良亦隨冀州民眾,北上避亂。偶感風寒,便入樓桑國醫館治病。所住病舍,正好在隔壁。今病已痊愈,正欲出院,剛走到門前,卻偶聽甄逸夫妻對話,這便口出箴言。
  辭別二人,劉良並未遠走,而是直奔黃金臺。
  黃金臺上四方館,館長乃朱建平。此人精通相術,於街巷之間為人相面,效果非常靈驗。書載,曹丕做五官將時,請他看相,朱建平說:“將軍壽命八十,四十會有小難,願您多多保重”。又對曹彪說:“您將統領藩邦,五十七歲時有刀兵之災。要妥善預防。”結果曹丕四十去世,曹彪五十七歲時,犯了與王淩合謀罪,被賜死。
  類似預言,無不應驗。因為很多,不勝枚舉。卻只有司空王昶、征北將軍程喜、中領軍王肅與實際情況有差別。
  正因他的妙算,大多準確無誤。時人將他與平原郡相士管公明並稱為“朱”、“管”。
  按照劉備的認知,預知命運這種事,實在很不科學。難不成朱建平和管公明,也和自己壹樣,有壹縷殘魂穿越而來?然而,想想也不可能。書上所載的時下人物,不過寥寥數百人。五千萬百姓中,朱建平和管公明又能記住多少人的生死。豈能人人都靈驗。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當繡衣吏將朱建平的日常,事無巨細,皆告知劉備後。劉備這才幡然醒悟。
  大數據理論。
  相者,有壹個遍布大漢十三州的人員網絡。比如劉良,便是遊走在冀州的相者。平日走街串巷,壹邊與人看相,壹邊搜集記錄風聞。因為精通相術,對人物的面相記憶、描述皆深刻。於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如懸膽,口大容拳,耳白於面,龍鳳之眼,虎豹之音,伏犀貫頂,骨有九起,頭角崢嶸,兩眉雙飛入鬢,兩顴斜插天蒼……諸如此類,皆能過目不忘。
  又諸如“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等,有天生異相,亦或是聲名遠揚的人物的面容,皆被相者默記在心,結合相術與風聞等,評定人物優劣等級,然後著錄於筆端。再上報‘大相者’。如此積少成多,天下人物盡入腦中。
  朱建平,便是所謂的“大相者”。大相者通過相者記錄的寥寥數語,便可將壹個人的容貌在腦海中復原。此乃相者不傳之秘。劉備稱呼為“人腦相機”。
  以顏良、文醜,田豐,三人為例。壹見面,三人相貌,朱建平已與腦海中儲存的面相,相呼應。也就知此人大概出身,記錄三人相貌的相者,又給出如何評價。諸如田豐這樣的名士,相者給出的綜合評語為“天姿朅傑,權略多奇”,評定等級為“國士無雙”。
  姓名、出身,這些皆不重要。在“大相者”朱建平的腦海中,乃是按照品級,記錄人相。
  腦中記錄的“國士無雙”品級中,有此相貌者,又何須再考。這便讓田豐直升黃金闕。
  顏良雖改名顏良,“虎狼猛士”中,亦有此人相,亦讓他直升五樓。
  相者與雇主之間,更是互相成全。
  比如,今日在國醫館,相者劉良先是見薊王車駕送甄逸壹家人入館,後又窺聽甄夫人言及胎夢。這便口出箴言:‘此子貴乃不可言’。說完之後,甄家人自然銘記在心。假以時日,當真位極人臣時,甄家人便會想起,曾有相者劉良,言‘子貴不可言’。於是被刀筆吏錄入史冊。
  事實上。在劉備看來,‘子貴乃不可言’諸如此類的評語,相者劉良應說過不止壹次。那些後來沒能貴不可言的家人,自然不會在意,也不願提及。只有那些當真‘貴不可言’的家人,才會記起,並大肆鼓吹。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相者劉良曾言,吾妻腹中子‘貴乃不可言’。
  於是壹說壹錄。這便是互相成全。
  當然,察言觀色:聞其聲,辨其人,知其誌,識其心。相者的專業技能,在此間,亦占有相當權重的作用。
  所謂術業有專攻。天賦亦很重要。並非什麽人都能鐵嘴直斷。
  當然,這只是劉備個人的理解。相術和天命之間,究竟有無關聯。也不是尋常人等能夠知曉。
  相者劉良登黃金臺,將新錄入的冀州人物面相集薄,面呈給大相者後,這便告辭離開,雲遊四海,相人采風。何其逍遙自在。
  “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
  “故王者不出戶牖,盡知天下所苦。”
  劉備卻已窺得天機。
  試想,若將遍及天下的相者,納入薊國情報體系。為其搜集網羅各方英才,與代入系統何異!
  不急。此事需從長計議。
  首當其沖,便是要解決北上海賊。
  渤海下灣區。
  海賊薛州、海賊管承、海賊胡玉,三千余艘大小船只,逆風而上,橫渡渤海。見海賊旗幟,周遭船舶爭相躲避。便是巡邏水軍亦不敢近前。
  在大舡樓船之中,有數艘鬥艦,錦帆高懸。當中甲板上橫躺壹人。頭插鳥羽,身佩鈴鐺。身長八尺,劍眉朗目,猿背蜂腰,胴臂雕青。可生裂虎豹,力逐奔馬者——
  乃錦帆賊甘寧是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