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3章 以貲征賦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今漢親疏有別。
  薊王劉備雖得民心,然就家、國、天下,三級封建體系而言。遠未稱足夠。甚是連各地名門望族,世家豪強,亦未能綁上戰車。諸如四世三公之袁紹,又投身大將軍門下,足見權衡取舍。
  正不知該如何著手,豈料洛陽貴胄,自投羅網,將天下人望,拱手相送。
  賈文和足智多謀,巧施連環。券書壹卷,黑字白絹。輕描淡寫,獲陽安、不其,二縣治權。當然,從隸屬上而言,二縣仍是陽安長公主與不其侯伏完封邑,此事斷不會更改。故若只著眼於此,此舉不啻為人做嫁衣。然遠矚高瞻,從戰略效用上而言,此舉與冀州六國,異曲同工。二縣,自上而下,全面與薊國接軌。
  須知,謂食邑者,並非予取予求,全部擁有。景帝後,列侯封君不領朝廷俸祿,以封地食邑內租稅,充作俸祿。封君的收入,包括在封地內征收的田租、戶賦、市稅,不過數項而已。余下過半賦稅,皆充公用。正因封地內,大小官吏,皆不取食於封君。自也不算家臣,只忠於朝廷。此舉對防止諸侯逆亂,大有裨益。然封君之權,卻壹再削弱。
  封內地官吏雖不隸屬,卻有為封君收稅之義務。
  時下除征收人口稅外,還需征財產稅,即“貲賦”。編戶齊民,家產須計貲登記,計貲的範圍包括:田、宅、車、馬、牛、奴婢等,壹切財產。家貲,采取自報、核實與評議相結合之法。編戶自報家貲後,須由縣、鄉組織審核、評議。且鄉有秩、嗇夫也須“知民貧富,為賦多少,平其差品”,分門別類,登記造冊。
  稅率壹般定為“貲萬錢,算百二十(1.2%)”。即,家貲壹萬,納稅百二十錢。采取階梯納稅法。“家貲”多而“戶等”高者,則出稅多。家貲少而戶等低者,則出稅少。家貲不足二、三萬者,還可適當減免。
  時下戶等,分為“細民”或“小家”、“中家”、“大家”三個等級。大體按家貲多寡來劃分。壹般而言,家產不滿三萬者屬於“小家”,家產不滿三萬、二萬以下乃至不滿千錢,均為下貧之戶,可享減免優惠。家產在四萬以上到十萬者為“中家”,而“大家”則在十萬以上或百萬不等。百萬以上,便是豪強巨富。
  “貲賦”與“緡錢”的差別便在於,貲賦乃是家庭財產稅。凡國民,下至編戶,上至爵民,皆需依法納稅。而緡錢,乃是與“山澤之賦”類似,屬於“產品稅”。對貿易商品,進行征稅。
  先前。戶戶分得水田壹頃,良宅壹進,車、馬、牛、羊、機關器,皆是從薊王處賒買,分期償還。未能償還完欠款前,壹切皆屬於薊王。故只征“緡錢”,而無“貲賦”。
  今薊國千裏國土,百二十萬戶。有大半編戶,早已還清尾款。擁有了田、宅、車、馬、牛、機關器等,全部產權。家貲頗豐。故“貲賦”,本季亦提上日程。
  薊王輕徭薄賦,藏富於民。戶戶五十畝美田,市價百萬。良宅壹進作價五百萬。單此二項,若“貲萬錢,算百二十”,每年需繳納貲賦,七萬二千錢。實在太過苛刻。
  薊王海納百川,又乾綱獨斷:普通編戶,以田壹頃,宅壹進、耕馬壹架,牛車壹輛,豬羊壹牢,農作機關器壹套,諸如此類,凡以壹計,單此壹項,則無需繳納貲賦。無獨有偶,超出部分,則“貲十萬錢,算百二十(1.2‰)”。
  饒是如此,本季貲賦,亦足收壹億四千四百余萬。換言之,除去基本持有,薊國戶戶皆有十萬以上的多余家貲。國民之富,足見壹斑。
  百官朝論時。便有貲庫令提出,存於貲庫的諸多銅錢,是否也應算作家貲。
  劉備不禁心生感嘆。
  貲賦,其實是財產稅中的不動產稅,家庭存款屬於所得稅範疇。
  明知二稅並不等同。然薊王還是斷然否決,貲庫存款無需收稅。
  安次令又問:芻稾稅與緡錢,又當如何收取。
  劉備答曰:芻稾稅等同於田賦。當芻稾變成青儲飼料而販賣時,則收緡錢。二稅所出,亦不相同。芻稾稅、田賦,皆出農人。緡錢則出商人。且同壹批貨物,無論幾經人手,在流通環節,只收壹次。換言之,農人賣給遊商,遊商幾經轉手,最後賣給牧民,整個流通環節,只征壹次緡錢。便是最初從農人手中購來的那次。販出如此,販入亦如此。
  薊王明以照奸。百官心領神會。
  薊國稻作已盡尾聲。顆粒歸倉,指日可待。百官衣不解帶,食不甘味,辛勞多日。劉備特命人備下宮宴。珍饈美饌,美酒佳肴,流水筵席,與家臣同樂。席間,觥籌交錯,其樂融融。卸下千鈞重擔,文武百官俱歡顏。
  薊國千裏稻作,得新谷四億石。壹國之力,足以濟天下。殿中百官皆有功勛,如何能不滿懷欣慰。
  薊國種田營城,天下無敵。薊國兵鋒所指,亦所向披靡。若我主罔顧大義,早已席卷天下。廣納四海如探囊取物。正因我主恪守臣節,只手擎天。才尤其令人心折。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賓主盡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起身離席。由王傅黃忠、二位國相、門下祭酒等,代為宴客。薊王得以脫身,返回後宮。先去西宮問候太妃,再返北宮合歡殿。與眾妃鴛鴦於飛,同塌合歡。
  入殿時,又見函園貴人領諸函園美人,全身披甲,守在殿前。
  劉備笑問:“愛妃何故如此?”
  女王希雷婭,明眸皓齒,壹笑傾國:“今夜又得新人。王妃恐力有不逮,故讓我等枕戈待旦。”
  “左右並無強敵環伺,何必枕戈而眠。”劉備笑問。
  “夫君身懷偉器,入室操戈。北海六氏,如何久持。必丟盔卸甲,壹敗塗地。若等夫君彈冠相慶,泣血枕戈。豈非不美。”女王希雷婭出口成章。
  “好壹個彈冠相慶……”東遷亞馬遜,漢化之深。
  薊王亦心折首肯,甘拜下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