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0章 道義當先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此話,亦真亦假。
  以陳宮之謀,必早已窺破,王太師當不知曉。然亦如其所言。亦未從王太師本人口中確切得知,是否知曉。
  彭城相王蓋,壹時無言。
  下邳相王宏,適時進言:“元啟當知,甄都上公之爭,乃至朝政日非。曹氏更出宦官之後。父子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之心,昭然若揭。今,政令不出三臺。百官棋峙,朝野分立。天下幅裂,無有共主。危在旦夕之間也。”
  東海相士孫瑞,亦勸道:“曹氏父子,皆非純臣。聞,曹太保,重金以饋呂夫人。欲以曹氏女,妻天子。曹氏若為外戚,恐起桓、靈之禍也。”
  “竟有此事。”王蓋果然動容。
  呂夫人,便是天子食母呂貴。時,禦史中丞荀彧上疏,求策封董侯食母呂貴為君,以全天子孝行。因是荀彧上疏,故兩黨默契。於是天子詔命,策封食母呂貴為“平氏君”。
  禦史中丞荀彧,乃出衛將軍曹操幕府。換言之,平氏封君,本出曹氏父子之意。先行示好,再重金籠絡。平氏君呂貴,如何能不投桃報李,代進讒言。
  所謂“近水樓臺”。天子尚年幼。遠不及元服。然只需循序漸進,終有達成之日。那時,縱曹太保壽終正寢,曹孟德年富力盛,又居衛將軍高位。“百尺竿頭,更進壹步”。為外戚大將軍,水到渠成。
  待天子元服。王太師,雖遠未稱老。卻難敵曹孟德,外戚之勢。王太師壹人失勢,王黨滿盤皆輸。二次黨錮之禍,荼毒之烈,士人血猶未幹。如何能,引頸受戮。累及家門。
  見機已到。軍師中郎將陳宮,言道:“太師乃純臣。輔佐天子,當可中興。若假手於奸佞,漢室危矣。王相豈不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乎?”
  言下之意,先奉君,再敬父。先為人臣,後為人子。即便明知王允不欲,然為天下計,亦不得不為。
  “聞軍師之言,茅塞頓開。”彭城相王蓋,這便下定決心:“願遵號令。”
  “我等,願遵號令。”余下三國相,異口同聲。
  “善。”陳宮這便告知以機密:“十日後,將軍傳檄天下,討伐曹賊。諸位且依令行事。”
  “喏。”眾人這便定計。
  徐州四國壹郡。四國相,若不能為呂布所用。呂奉先,已未戰先敗。二百萬斛米,雖可解壹時之需。卻不足以久持。爭端壹旦開啟,如何收場,絕非壹方所能定也。為長久計,陳宮需集全州之力,與曹操,壹較高下。故四國相,不可缺壹。
  四國郡兵,多不堪大用。然充作輔兵,據險自守,互通有無。護糧道,亦綽綽有余。呂布所倚仗,必是麾下八健將,並營中壹萬精騎,壹萬精卒,數千陳國弩士。
  於陳宮而言,只需三千鐵騎,來去如風。縱橫關東,足可破十倍之敵。
  送走四國相,陳宮與呂布相見:“此戰,當起諸軍並進,侵掠如火之勢也。”
  “計將安出?”雄踞壹州,呂布豪氣幹雲。視兗州曹軍,如土雞瓦犬,不值壹提。
  陳宮語出驚人:“將兵入陳。”
  “何不直趨甄都。”呂布不解。
  陳宮笑道:“‘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欲西而示東。”呂布似有所悟。
  陳宮為其解惑:“陳王寵並陳國相,皆為刺客所害。將軍可知,刺客何來?”
  “乃袁術遣人刺之。”此事關東人盡皆知,呂布焉能不知。
  “刺客何人?”
  “前徐州騎都尉,張闿是也。”呂布脫口而出。
  “然也。”陳宮擊掌,便有人捧匣入內。
  開匣視之,正是張闿首級。
  那日,張闿首級被雷薄、陳蘭借去,以惑廣陵太守趙昱。起輕敵之心。後被陳宮所得,命人硝制裝匣,存以備用。
  呂布這便心領神會:“大仇得報。”
  “然也。”陳宮言道:“將軍當遣使,送張闿首級入陳王宮。呈於陳王妃,並世子座前。陳王寵有勇善射,陳相‘(駱)俊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凡民生子,毋論男女,皆以‘駱’名。明君賢相,百姓思之不忘。知將軍,敗袁術,報國讎。‘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陳國素為淮泗諸國之首。故曹孟德,遣心腹為相,欲吞為己用。”陳宮壹聲冷笑:“陳國若亂,豫州四國必起騷動,乃至關東搖蕩。那時,將軍再諸軍並進,如火相侵。可壹戰而勝矣。”
  “善。”呂布虎目,壹閃利芒。
  天下大勢,道義當先。
  若起兵,只為攻曹。乃挾私報怨也。更何況,曹氏父子,皆身居高位。無故出兵,是為以下犯上,卑而謀尊也。然攜賊人首級,將兵入陳。攻無道而伐不義,義薄雲天也。
  得陳宮,呂奉先,如虎添翼。
  事不宜遲。呂布這便遣主簿張邈,出使陳國。
  不料車駕剛出,便有淮南使者入城。
  陳宮笑道:“必來問罪也。”
  “不見。”呂布豈能自討沒趣。
  “且慢。”陳宮細問情由:“使者何人。”
  “乃合肥侯相,八廚之胡毋班。”屬吏答曰。
  陳宮眼中,精光壹閃:“淮南亦有高材。”
  呂布遂問:“所為何來?”
  陳宮笑答:“欲謀江夏也。”
  “不為廣陵乎?”其中關竅,呂布如何能知。
  “蜀岡雄邑,湯池金城。又得元龍,允文允武。袁術斷難取之。故遣使問罪,以惑劉景升也。”
  壹言蔽之。假戲真做,兩國交惡。坐實袁術與呂布,二家沖突,化友為敵。待呂布北伐,袁術興兵報仇,欲再奪廣陵,亦是情理之中。
  而後趁其不備,突施冷箭。二袁合兵,奇襲江夏。
  劉景升若自顧不暇。曹呂之爭,置身事外。於呂布而言,利大於弊。
  悉知詳情。呂布這才大而化之。命館舍好生相待。
  陳宮乘夜來訪。
  “孟卓何在?”見是陳宮,胡毋班脫口相問。
  “主簿出使未歸,故將軍遣我來見。”陳宮笑容不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