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2章 潔身守道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薊西郡,長安縣。
  城中西域五十五國邸。
  北上遊歷的羅馬皇後魯琪拉壹行,亦從《朝聞日報》上,悉知送嫁船隊及二宮太皇北巡諸事。對羅馬皇後而言,薊國造紙術,足可與營城術、機關術、航海術、造船術等,諸多先進技藝並列。左伯紙的出現,正迅速取代書簡及帛書。其書寫性,更遠超二者。同樣“讀書破萬卷”。破竹簡壹萬卷,與破紙書壹萬卷。“下筆”當不可同日而語。
  稍後又發現。每期壹日壹報,版面、字跡,皆如出壹轍。問過方知,此乃“活字印刷術”排版。於是參觀門下報館。
  終在印字坊內,見到實物。
  活字印報機。由畜力驅動“左伯紙卷”與“油墨滾筒”,可不間斷印刷。各城報亭林立及國人讀報風潮,助推《朝聞日報》不斷破發。今已日印萬份。
  窺壹斑而知全豹。
  日報如此,薊書又當如何。
  薊國適齡兒童的讀書率,幾近完滿。甚是偏遠的蠻荒之地,亦有薊國船校,隨海市停駐。最近各港船塢,又在力造醫船。船上分設太醫寺良醫,尋醫問藥,治病救人,接生分娩,除蟲防疫。不壹而足。另設各科病舍百余間。
  讀書育人,恩同再造。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再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可想而知,薊王威天下,因何不以兵革之利。然,薊國兵戈之無往不利。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薊國正焚盡蠻荒,薪盡火傳。
  自入綠洲,壹路東行。羅馬皇後魯琪拉,心中震撼,可謂天翻地覆。最近忽生憂擾,整日患得患失。大漢之強盛,遠超心理承受。
  尤其薊國自由民到爵民的身份蛻變。讓曾經執政羅馬多年的魯琪拉,深受震動。乃至恐懼。
  爵民這個新興階層,是封建時代發展到頂峰的高級產物。
  壹個爵民家庭,擁有編戶齊民不可企及的:權力、地位、財富、知識、人口、技藝、乃至情操,遠見卓識,及政治抱負。其子嗣,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亦遠超同齡人。
  以家庭為單位的層級蛻變。古往今來,絕無僅有。薊國,或許成功避免了大家族盤根錯節,壟斷江山的門閥危機。
  分戶不析產的《圩田制》,及與之相匹配的壹切新政。居功至偉。
  “薊國縱千裏沃土,然終歸有分完的壹天。”聖火女祭阿奇麗婭,心中存疑:“那時,又當如何?”
  不等魯琪拉開口。黑夜女王英妮娜已先答:“焚盡蠻荒,辟土開疆。”
  “原來如此。”阿奇麗婭幡然醒悟:“薊王立江表十港,辟海外荒洲。便是為長遠打算。”
  魯琪拉忽笑:“薊王素來潔身守道,從不縱欲濫情。卻不做區分,獨與三百東遷亞馬遜,誕下眾多子嗣。何也?”
  阿奇麗婭言道:“亞馬遜萬裏東遷,歷經百戰。族中勇士,十不存壹。能夠平安抵達綠洲,皆是‘天選之女’。薊王應運而生,麒麟天降。善辨物識人。曾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可想而知,與亞馬遜所誕子嗣,必然不凡。待長成,率薊國無敵艦隊,縱橫七海。待子再有子,如此代代相傳。當真‘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日月所照,皆為漢民’。”
  黑夜女王英妮娜又補充道:“薊王令,凡王子滿五歲,必入王子館。學滿十年。”
  “血脈相連,學識相通。即便數代之後,親疏不同,然還有同窗之誼,摯友之情。薊王深謀遠慮,當真可怕。”魯琪拉的驚慌,溢於言表。
  “不能分庭抗禮,便同舟共濟。”英妮娜言簡意賅。
  “如何共濟?”魯琪拉心結在此。
  “先同舟。”英妮娜壹語驚醒夢中人。
  魯琪拉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與薊王南下!”
  阿奇麗婭不禁慨嘆:“先同舟,再共濟。漢人成語,當真精辟至極。”
  事不宜遲。魯琪拉即刻照會守邸丞,呈遞國書。言,欲同下日南,壹覽僥外風情。
  有道是“添客不添菜,加人加雙筷”。
  不過分船宮壹間華室棲身,而已。料想,薊王當不會拒絕。
  薊王宮,北宮瑞閣。
  宋貴人,士貴人,領薊王宮妃,整理往來書報。馬貴人即將分娩,不宜操勞。不然,亦是合適之選。南宮少府已與北宮瑞麟閣,職能完全分離。朝政府政,由少府女官先做區分。無需薊王親閱,則分門別類,呈送各個署寺,並督促辦理。
  若茲事體大,需薊王親定。則由中書令趙娥,早中晚,三次往來瑞閣呈送。少府女官,除中書令趙娥,並中書仆射荀采。無人可擅離職守。尤其北宮,太妃更下嚴令。不得擅入。
  太妃更多年未募采女入宮。宮人多出隨嫁媵妾。饒是如此,宋貴人亦精挑細選,精益求精。更多則安居長安行宮。勤學苦練漢宮儀,已求早日選中。
  妃嬪宮官,媵妾婢女,總計竟不滿千人。比起薊國大漢壹藩,千裏國土,千萬國民,孝弟力田千余,大小吏員二萬余,實不值壹提。
  故有軍師祭酒戲誌才,趁酒興,說門下督鄭泰,將西域大使館中滯留絲路公主,悉數帶回。以充後宮。
  門下督鄭泰,亦言聽計從。足見人心向背。
  話說,軍師祭酒,位列六大謀主。豈會放浪形骸,只為取悅主公。只因絲路公主背後沿線諸國,對薊王西征,作用重大。
  壹言蔽之。結親如結盟,“歃血而定從”;破壁或生子,早晚要見紅。
  壹旦血脈相連,盟約自成。
  羅馬太遠。先定三南。
  宋貴人遂將五十五國邸上報,大秦皇後國書,轉呈薊王當面。
  “大秦皇後欲同往。”劉備略作思量這便言道:“可也。”
  見夫君並未多想,宋貴人於是諫言:“大秦皇後此來,絕非縱情山水。夫君需早做決斷。”
  “不急。”劉備已會其意:“大秦遠在海西。待平定三南,開辟南下絲路。與沿岸諸國,簽訂通商條約,互設大使館,租賃貿易港津。如此水陸並進,何愁不能縱馬西陸。”
  見夫君神采飛揚,指點江山。宋貴人壹時目眩神迷。
  得夫如此,婦亦何求。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