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7章 賊臣授首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呂布在此!”
  音猶在耳,疾風割頸。董卓直立寒毛,歪頭躲避。
  火星並血光,壹同迸濺。畫戟連斬三重軟甲,劈入右肩。
  “啊!”董卓痛極而嚎,聲震二宮。饒是玉堂殿前二鐘亦嗡嗡。
  呂布壹擊命中。
  風雲突變,形勢急轉。階上階下,猝不及防,宛如泥塑壹般。
  董卓畢竟武夫。多年征戰,刀頭舐血。生死壹線,自行警醒。側身躲過斬首壹擊。卻也累及右肩。
  利刃破體,渾身緊繃。董卓反手握住雙耳小枝包夾之矛尖燕尾,兩眼血紅:“我兒,何故弒父?”
  呂布答曰:“奉詔討賊。”
  董卓破口大罵:“庸狗敢如是邪!”
  呂布怒從心起,惡生膽邊:“狗賊納命來!”
  奮然抽戟。董卓力大,急切間,竟紋絲不動。
  “丞相!”此時牛輔才將將回魂。怒目圓睜,抽刀撲上。卻被李肅領死士,揮戟截住。
  “護駕!護駕!”牛輔渾身血濺,撕心裂肺。
  列隊階下,秦胡鐵騎,情急下馬,蜂擁而上:“保護丞相!”
  眼看殺兵將至,遲恐生變。
  階上王允,振臂高呼:“奉先殺賊!”
  受此壹激。呂布兇性大發。虎吼壹聲,憤然挑戟。
  噗——
  寒光逆升,血流如瀑。
  蠻力破體。董卓胖大賊軀,噴血橫飛。撞斷臥欞石闌(欄桿),滾下石階。
  壹路血染。
  目視董卓“催金山,折玉柱”,滾落階下。呂布手持畫戟,宛如殺神,踏血而降。
  刀槍並舉,齊齊殺奔而來的秦胡騎兵,竟紛紛卻步。
  “護駕,護駕!”董卓渾身血染,倒地不起。唯有強忍劇痛,大聲疾呼。卻無人上前。董卓手足並用,拼命向後挪動。甚至只手握住壹名隊率戰靴。
  “殺庸狗,賜萬戶(侯)!”
  奈何隊率,懾於呂布虎威。充耳未聞,裹足不前。
  眼看呂布步步逼近,已臨階下。
  董卓求救無果。唯色厲內荏,反身呵阻呂布:“奉先逆行,慮及家小乎?”
  渾身壹震,呂布猛揮戟。
  “慮不及也!”
  戟尖崩火,入石三分。自董卓頸間,橫掃而過。
  “咳……咳……咳……”利刃割頸,血流成河。
  董卓仰頭數次,咳血氣絕。
  龐大頭顱,重重砸地。
  呂布心防,似亦被磕碎。
  無邊快意,噴薄而出。胸中惡氣,不吐不快。呂布竟不管不顧,仰天長嘯。
  猛虎破柙矣。
  “丞相——”便有主薄田景上前抱住董卓屍身。被呂布當胸刺死。
  環視左右,呂布吐氣開聲:“奉詔誅賊,跪地免死!”
  王允並李肅,領階上死士,齊聲高呼:“跪地免死!”
  “我等願降。”秦胡兵紛紛棄刀乞降。
  話說,董卓往來宮中,皆“陳兵夾道”。“自營至宮,左步右騎,屯衛周匝”。更加萬歲塢,城高厚墻。便有千軍萬馬,亦難攻下。唯近身壹擊,方可如願。
  前有伍孚,後有何苗,皆功虧壹簣。究其原因,董卓身披軟甲,又孔武有力。諸如伍孚、何苗,皆難敵手。思前想後,唯萬夫之勇,方可刺於階下。
  天可憐見,蒼天有眼。
  目視董卓陳屍,王允不禁老淚縱橫。
  “事成矣!”
  李肅誅賊有功,引群情激奮。二宮內外,皆高呼萬歲。
  玉堂殿內,董侯喜從天降,猛然站起:“事成乎?”
  虎賁中郎將王越,寸步不離。
  急切間。忽見黃門令左豐,不顧宮儀,奔逐入內:“陛下大喜,陛下大喜!”
  “董賊授首乎?”董侯居高下問。
  “賊臣死矣!”
  “噢……”董侯如臨大赦,癱身落座。亦全無君儀。
  太傅楊彪,喜極進言:“董卓雖死,大軍猶在。不可不防。”
  董侯忙問:“十萬大軍,如何處置。”
  “收歸己用。”王越脫口而出。
  “何人,可堪此大任。”董侯又問。
  “太尉馬日磾,大司農張溫,司空朱儁,廷尉皇甫嵩,可堪大用。”
  楊彪所舉,亦是董侯心儀之選:“速傳敕令。”
  “喏!”
  洛水北岸,積雪成堆。
  三架鸞鎩飛翼,從天而降,穩穩落地。女子本就輕盈,再加機構完備,爽烈河風。安素等人,刺客出身,亦善操縱機關諸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占盡。將唯壹乘客,嚴夫人救出牢籠。
  “如何?”見嚴夫人捧腹,安素忙問。
  “先前稍有悸動,落地已無妨。”嚴夫人答曰。
  “天光大亮,此地不宜久留。”程環言道:“當何往?”
  “速去輔漢將軍府。”安素早有定計。
  “何不重返函園。”嚴夫人不解。
  “尚不知情勢如何。”安素答曰:“函園必伏有耳目。經東郭馬市,胡姬酒肆覆道入府,當可掩人耳目。”
  “也好。”嚴夫人亦不反對。
  眾人收拾妥當,尋路東郭,入馬市。
  與此同時。
  王允、呂布、李肅等人,急入玉堂殿。
  “求陛下,速關宮門。”王允披頭散發,伏地叩拜。
  勝不驕,敗不餒。果然大漢忠臣。董侯感同身受:“太仆何意?”
  “賊臣授首,萬歲塢中壹眾黨羽,尚未知曉。宜當壹網打盡。切莫走漏風聲,令其有備。”王允答曰。
  “太仆所言極是。”董侯從諫如流:“速閉宮門。壹幹人等,不得擅出。”
  “喏!”黃門令左豐,領命自去。
  “衛將軍何在?”王允又問。
  “人在北宮。”王越答曰。
  “速遣北軍五營,車載賊屍,破萬歲塢。”王允再拜請命:“當夷賊臣三族。”
  “可。”董侯無所不應:“速去。”
  “喏!”便有宮人,赴北宮傳命。南北二宮,覆道往來。無需進出宮門。
  “八關之中,近郊苑囿,尚駐有十萬大軍。”王允三進良言:“宜當收歸己用。”
  “朕已命太尉,大司農,司空,廷尉,眾卿去往招降。”董侯言道。
  “不可。”王允伏地叩首:“老臣竊以為。十萬大軍,追隨老賊久矣。多被其豢養收買。取萬歲塢內錢糧乃其壹。另覓壹良將前往乃其二,如此,方能安撫軍心。”
  “良將何來?”董侯目視呂布。
  “左中郎將,為董(賊)義子,軍中素有威名。攜赦免詔書入營,足可安撫軍心。”王允擲地有聲。
  “速將敕命追回。”董侯幡然醒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