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壹小兵

老白牛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陜西大旱,赤地千裏,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54章 希望(上)

明末邊軍壹小兵 by 老白牛

2018-6-26 17:24

  “手上有紅條的,全部往這邊走,洗澡,換衣,男左女右……各進各的澡堂……”
  鄭興祥壹家老小,歡喜無比的進入乙號區內,面前又是壹個大平場,右方靠近河水邊的,有幾個熱氣騰騰的大房子,似乎是大澡堂。
  他們這些拿著特別通條的人,在幫役的指引下,進入其中壹片地方,柵欄之內,又是黑壓壓聚滿人,大多看上去比較老實,壹家老少聚齊的。
  而在這裏,壹些臉上蒙了壹塊白棉布,用兩根細繩子掛在頭上的郎中醫士,在旁仔細打量他們。
  壹些臉上同樣蒙了白錦布的幫役,在檢查他們的衣衫被褥,旁邊還有案桌,後方壹個似倉庫似的庫房內,堆滿了大小不壹樣的男女衣衫,還有毛毯,由不同男女管事發放。
  “細軟到那方自己收好,可放入小逃難包之內,余者衣衫被褥,檢查!”
  檢查衣衫被褥前,鄭興祥等戶主,被發下了壹個小包,這個小包,有油布外襯,還可蓋上,內有水壺、皂角、面巾、牙刷、火石、小包食鹽等物,包有帶子,可以背在身上,還可伸長縮短,與普通包裹有些不同,倒象軍士的銃藥袋。
  好背包啊,只是,為啥叫逃難包呢?
  鄭興祥也看到,前方不遠,有壹個掛著布簾的小屋,很多人扛著大包小包進入,然後背著小包出來。
  壹家人中,丫丫的父親,二兒子鄭天民比較細心穩重,也練過壹陣拳腳,家中細軟都由他保管,連忙說了壹聲,讓他帶著小逃難包,還有細軟包,到那屋去,將家內辛苦積攢的壹些碎銀銅錢,還有首飾等,裝入包內。
  “這些,不要了,這些,也不要了。”
  眾流民細軟裝好後,壹個個包裹與被褥,被翻開,壹堆堆衣裳被褥,稍壹檢查後,除少量幹凈的衣裳,還有身上壹套穿的,眾流民大部分的衣衫被褥,都如垃圾似的,被那些臉上蒙了白錦布的幫役收走。
  壹堆堆的放入推車內,然後推過橋去,眾人就見那方壹處黑煙滾滾,似乎在焚燒這些衣衫被褥。
  很多人都心疼地看著,只是他們大多數人,衣裳實在破爛臟兮,很多人穿的衣裳,縫補破爛也象百衲衣似,黑乎乎,看不出原本顏色。
  他們的被褥,雖然破洞處處,但臟得卻連內中棉絮都飛不起來,裏面怕是跳蚤滿被,自然要收走焚燒。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鄭興祥也這樣安慰自己,同時也是心疼無比,內中壹件衣裳,已經傳了好幾代了。
  好在,接著,便發下新的衣裳。
  “都前來領取衣物,大人壹套,小孩二套,毛毯壹床,明天,妳們將前往張家口,在興和與沙城(後世張北縣)壹帶新設屯堡屯田,到屯堡後,會發下冬衣,冬被,還有壹些生活用物。”
  鄭興祥老妻早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鄭天良,妻子田氏,生有壹子壹女,二兒子鄭天民,妻子錢氏,生有女兒丫丫,他們分男女,到兩張桌前領取衣物。
  隔了不遠的兩張桌,壹男壹女兩個管事,看著他們,男管事喊道:“大號男裝衣衫四套,內裳齊備。”
  女管事喊道:“大號女裝衣衫三套,小號二套,內裳齊備。”
  壹套套棉麻衣裳,男子青色,女子紅色,遞給他們,白色內衣內裳齊備,女人同樣如此,看著有些羞人,田氏、錢氏等,趕緊抱在懷中,鄭天良的小女兒鄭嬌娘,快十八了,壹樣頗有羞意,只是她滿臉泥汙,卻看不出神情。
  只有丫丫興奮的拿著衣衫,左看右看,好漂亮的大紅衣裳,以往只有過年才有新衣穿,這下就來了兩套,好高興呀。
  還有壹床毛毯,裝入壹個大逃難包內,由戶主背上。
  “快快,全部去洗澡換衣,男左女右,各進各的澡堂,換下的衣裳,全部收走燒了……”
  龐大的澡堂內,分男女不同堂,全部剝個赤條條,入池洗澡,那池子以青石砌成,壹方進水,壹方可以出水,只要把塞子拔了就成。
  池水滿滿,燙乎乎,眾人進入,個個齜牙咧嘴,卻又痛快無比。
  “呀呀,呀呀,呀呀。”
  丫丫興奮的拍打著水,她的娘親,在她身後,含著笑容,用皂角給她用力擦洗,慢慢的,露出丫丫那張清秀的小臉,旁邊的鄭嬌娘,也是舒服洗著,她洗幹凈後,同樣容色頗為俏麗。
  最後,洗過澡,換過新衣的男女流民們出來,又壹家家聚在壹起,他們背著大小逃難包,幹幹凈凈的,在幫役們指引下,又往前去。
  前方又有平場,擺著壹條條長凳子,旁邊,有些理發匠正在忙活,早在漢時,便有理發師,明時更為普遍,剪發、修剪胡須等,想不到這流民收容之地,還有專門為流民們修剪頭發的。
  此時凳子上,已經坐了不少人,不時交談,他們曬著太陽,旁上還有大桶熱水,可以喝水等待,等著自己的修發刮面,還有女匠,為女子們梳理頭發等。
  理發匠忙活著,壹個個男子修發刮面,修剪了胡須,挽了發髻,女人們,同樣挽了發髻,梳好頭發,不論男女,壹個個容光煥發起來。
  ……
  “呼,舒坦。”
  韓父韓賢偉,壹身泡在木桶中,燙乎乎的水,讓他深深的呼了口氣。
  他痛快的洗著澡,這壹路過來,滿身酸臭,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當然,他們這些人,多少愛幹凈,除了身上穿的,包裹內,幾乎很少會有衣裳被褥被收走焚燒,自然,類似鄭興祥壹家那樣的新衣裳,也不會發給他們,不過也分到壹個小逃難包。
  他們壹家人,進入乙號區後,就被引到壹個類似客棧的地方,也有醫士觀察他們,當然,他們的環境好太多了,可以壹家族人,分幾個房間居住休息,吃的,住的,都很不錯。
  引路的幫役言,住在這個地方,需要花費的,不過韓校尉已經付過錢了,韓員外壹家人,只管安心。
  “這小子,細心了許多。”
  想起兒子,韓父眼眶些濕潤,是啊,以往對兒子寵得太過,攏得太死,是該,讓他自己闖闖了。
  想起兒子,從小,就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韓盼男、韓望男、韓若男三個女兒的名字,便可看出韓家,對韓鎧徽這個兒子的期盼與緊張,所以從小到大,就看得很死。
  只是兒子有些叛逆,總想自己做壹番事業,不按家人安排的走,最後,更是自己離家出走了。
  當時,自己與他母親,是多麽的擔憂,特別消息傳來,兒子可能遇到韃子,他的母親,更是日夜以淚洗面。
  就這樣擔憂了幾年,突然書信傳來,兒子在東路從了軍,還出征了遼東,立了大功,現在更成為靖邊軍壹管隊官,還將要娶京師符府的千金,在兒子勸說下,更舉家前往東路,唉,想想,有如在夢中壹樣。
  “呀,這裏有個水井,趕緊的,盼男、望男、若男,快快出來,趁著有水,將換下的衣裳……還有包裹裏的衣裳被子,全部拿來洗了,還有那馬兒,也趕緊牽來刷刷……”
  韓家出發時,本來有三輛馬車,只是壹路過來,馬吃得太多,為了節省口糧,兩輛車馬賣了,只載婦孺,連韓父壹路都是步行,余下的那匹馬,日日趕路,早已是臟黑瘦弱。
  此時韓父,正在想著,自己路過水房時,那方燒水,似乎都用煤球,上面還有壹個個孔,不知為了什麽,卻聽到自家妻子的大呼小叫,不由搖頭:“這個婆娘,從嫁給自己,到哪都是大大咧咧,又愛貪便宜,幾十年了,還是壹點不變……”
  “相公,那裏有口水井。”
  李先生李祥卿壹家人,分到壹個小逃難包。
  他家壹床被褥,還有幾件衣裳,被收去燒了,余者留下,壹家人分男女,在壹個大澡堂洗了澡,換了自己包裹的幹凈衣裳,又有人免費修發刮面梳頭,更是神清氣爽。
  在幫役指引下,壹家人又分到自己房間,壹排排房屋中的壹個大通鋪,好多戶人擠在壹起,不過他們已經心滿意足。
  這排房間後方不遠處,有壹個龐大茅房,分男女兩端,幫役們,給每戶人家分了幾疊紙,說是給他們擦屁股的,這麽好的紙,怎麽能用來擦屁股?很多人又偷偷藏起來。
  安置後,各人靜待藍本下來,還有收容所的觀察結果,若無事,明日或是後日,就可出所而去了。
  此時天色還早,李祥卿的妻子楊氏,發現了右方不遠有壹口水井,還有壹排排的洗衣臺等,再離得不遠,拒馬河水也可以洗衣。
  於是的,她趕緊將換下的衣裳拿來洗了,還有包裹中的被褥,壹樣攤開來曬,與她壹樣,收容所房間各人,同樣如此。
  當日無事,晚上,眾人還是喝粥,卻是在乙號區的飯鋪,夜晚,眾人都睡得非常香甜,感覺這是逃難這麽多時,最安心的壹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