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壹小兵

老白牛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陜西大旱,赤地千裏,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73章 前鋒

明末邊軍壹小兵 by 老白牛

2018-6-26 17:24

  四月十五日下午,靖邊軍全軍到達居庸關。
  其實各軍騎兵早在半日前就到達了關城,尖哨營的夜不收們更昨日便到。而且早在動員之時,他們就紛紛出宣府鎮哨探,此時更是大部齊出,火力全開。
  余下的步兵,輜重們,因為大部火炮輜重先期向居庸關運來,他們壹路行軍,壹路吃喝睡都有人照料,他們專心趕路便可。所以十五日的下午,不論騎步炮箭等兵,二十三萬人,盡數到達居庸關。
  如山海關壹樣,居庸關其實是個系統的防務工程,全關建在關溝上,共有四道關口。最北是八達嶺關,又稱北口。然後南下壹些是上關。接著才是居庸關關城,最後是南口關。
  從北到南,四關縱列在壹條大峽谷中,彼此相距壹二十裏。
  居庸關關城更建在這條長近四十裏的山谷中間,扼守著北面進入京師門戶,直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特別兩邊山勢雄奇,翠峰重疊,伴著清流花木,素為燕京八景之壹,被稱為“居庸疊翠”。
  居庸關城有南北二門,皆築有甕城,整個城池呈橢圓封閉形,周約有八裏。城的壹半雄臥在西面的金櫃山上,另外壹部分在東面翠屏山上纏繞,然後南北兩座城門就坐落在谷中平闊的臺地上,二門相距約有兩裏。
  此外關城還有附屬的敵臺、東西山角樓、水關閘樓、鋪房、炮臺、烽火臺等建築近三十座,城池東側的永安河谷還有南北水門各兩孔。
  王鬥後世曾坐飛機從此經過,當時所望皆是蒼莽連綿的大山,然後看到壹條峽谷切開延綿山嶺,尤如鬼斧神工。這條峽谷距京城百裏,故名居庸塞或軍都陘,便是此時的居庸關長城。
  也因扼守咽喉之地,加之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就算天下險地,也必須有得力之人防守,歷史上李自成直逼居庸關,守將唐通、太監杜之秩等人迎降,巡撫何謙偽死私逃。如此雄關,不費吹灰之力,就落到了李自成手中。
  靖邊軍到達居庸關後,北到八達嶺,南到南口關,密密沿著關溝河谷駐紮,軍馬綿延數十裏。
  王鬥等人直入關城,居庸關城類似壹個兵鎮,內有糧倉、軍械庫、衙署、儒學、演武場等建築,規模不小。還有行宮,密集的牌坊,眾多的廟宇等,內城隍廟、關王廟、關帝廟更不可少。
  王鬥等人從北門甕城進時,就看到甕城內有真武廟,還有壹塊重建的碑記,《居庸關重建真武廟碑記》。
  “迨至我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奮拯中原,驅逐百年之,復還萬代之綱常,命大將軍魏國公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顯……為設關立廟,遂祠上帝於北甕城重地之內,靈應香火,保障佑護,北鎮沙漠通宣大,以制三邊,南拱京師翊皇陵,而奠上國。”
  居庸關歷朝都有修建隘口關防,但現今關城,卻是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於洪武元年規劃創建。然後後世不斷繕治,這塊碑記,卻是萬歷年間重建。
  王鬥等人上了香,追憶先賢,然後進城巡弋,更順著城墻上到金櫃山與翠屏山上。城臺城墻皆以花崗巖石與厚城磚包砌,壹些石條甚至重有壹噸以上,合縫處灌以灰漿,咬合壹體,堅固異常。
  王鬥站在金櫃山敵臺上眺望,柳煙織翠,碧濤湧浪,關溝歷歷在目。此時河谷水邊旌旗遍布,密密麻麻的營帳蜿蜒向南,壹直消失在山的那邊,蔓延到十幾裏外的南口關那處。
  人叫馬嘶,金戈之聲交鳴,再看眼前斑駁陸離的城臺基石,那種時間歷史的感覺陡然劇增。此次大戰關乎歷史興衰,不知後世會如何評價這壹戰?介時自己所站的這壹處,又是否會豎立壹個紀念石碑,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呢?
  太子及跟隨的諸文官被安排到行宮及衙署、儒學歇息,王鬥將居庸關城南門城樓設為行轅,召集各官將在這裏議事。
  其實除了衙署外,城樓不遠緊依城垣處還有個戶曹行署,寬寬敞敞的壹個四合院,紅柱青瓦寬檐廊,規模不小,不過王鬥更喜歡待在城樓上,他喜歡那種登高遠望的感覺。
  在城樓二層,巨大的作戰地圖掛出,還有詳細的京師地方沙盤推出,各軍官將,陜甘各將,前來參戰的蒙古各部落頭人密密圍成大圈。又有王爭、王英、王雄、王豪、鐘宜源、韓厚、韓思、溫文韜、高得祥等孩童站在壹旁觀看。
  此次作戰,軍事學院的學生們都有隨之出征,實地體驗那種軍旅故事,他們當然沒有發言權,只是站在壹旁靜觀,細細感受。
  “我軍已到達居庸關,下壹步,就是攻占昌平,控制朝宗橋,鞏華城,安濟橋,擋兒嶺……”
  參謀部長溫方亮指著沙盤說道,他道:“沙河源於關溝水,離昌平城有二十裏,正統年間建朝宗橋,跨北沙河上。邊上有鞏華城,周二裏,有四門,素為皇帝北征及謁陵巡狩駐蹕之所。然後南五裏是南沙河,上有安濟橋,同樣是正統年間所建石拱橋。”
  他說道:“安濟橋又南下約十裏,就是擋兒嶺,上有唐家嶺鋪遞。歷來大軍北上,皆駐蹕唐家嶺鋪遞,如成祖親征阿魯臺,宿營唐家嶺。英宗親征瓦剌,也是駐蹕唐家嶺。此處也是我軍作戰布陣主要所在。”
  溫方亮道:“唐家嶺鋪遞南約十裏是清河店,上也有壹鋪遞。在清河店南不遠,也有石拱橋,名廣濟橋,長約三十步,亦是京師通往西北及帝陵必經之橋。此為流賊主要布陣作戰之所。”
  溫方亮說道:“相比擋兒嶺,先期控制朝宗橋、安濟橋更為重要,因為這關系到我大軍的出行,還有飲水。依各方的情報匯集,從昌平南下,壹直到擋兒嶺止,東西南北有較大堡鎮二十三個,內有上規模水池水井九十七口。分別是史可莊的柳池、鯤化池。武家莊的大爺池、二爺池、三爺池。王家莊的……”
  他壹壹道來,各莊各堡的水井水池,如數家珍。
  尤世威等人站在壹旁,人人聽得心下佩服,這才是出征打仗啊。
  王鬥也是點頭,能考慮到作戰布局的種種細節,參謀部真是鍛煉出來了。特別他們還考慮到大軍細致的用水問題,這非常難得,畢竟這不是小事。
  依王鬥知道的,明清時期京師氣候亢燥,雨澤稀少,吃水壹向是個大問題。
  據史料估計,明後期北京城市人口約有八十萬到壹百萬,水井壹千二百多口,算起來城內每隔壹裏就有壹井,但由於人口眾多,每口井必須供應數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使用,居民用水,並不是個容易的事。
  當時因為京師富室官員較多,還誕生了龐大的挑水夫,多是山西人,此時京師水井也多屬公井,居民汲取較自由。到了清時,各水井被八旗隨營的山東火夫把持,依井賣錢,用竹牌子計數。
  壹般壹擔水要八十文錢,這是指甜水,苦水減半,幹旱時節壹擔水更要壹百六十文錢,桶仍奇小。
  所以當時京師用水是很困難的,特別水有甜、苦之分,苦水不能飲用,只能洗濯。
  而放在京城近郊,人言“近郊二十裏,無河流灌潤”,護城河水汙穢,根本不能使用,壹切食用之水,胥仰給於土井。
  不過華北這個地方,河流畢竟少,就算打井,也多有井水苦澀的問題。不單京畿,就是山東,河南,也多是井泉苦鹹,久飲之則患痞。也就是人變呆傻,病癥四出。
  而且打得出井水還算好,北地土厚水深,土薄石厚,汲井非常不易,長江以南掘土五尺就見泉水,淮河以北,動不動掘井需要二三丈。在那些黃土臺原區,如山西西南部、陜西關中地區,地下水埋藏更深。
  時人言“長安城北有平原,井深五十丈”,“畢原,井深五十丈”,“陜西澄城,井深三十丈”,“山西萬泉縣,縣中水井深者八九十丈,淺者也達五六十丈。”
  為什麽江南多美女?也只是有水的緣故,清初蒲松齡就講了河南冶陶鎮的故事。那店家婆年紀二十多歲,卻臉臟得跟鬼畫符似的,手背上的泥積得有寸把厚。
  卻是當地無水,平日居民都靠雨水過日,所用之水非常昂貴,她丈夫不舍得花這個錢。還是客人花了二分銀子買了盆水,那店家婆洗了手臉後,面如芙蓉,胳膊如蓮藕,端是壹個不衫不履淡妝的美人兒。
  沒水洗水洗臉,清潔身體,再美的人也變醜了。
  所以放在華北平原,京畿附近,井水苦鹹,或是沒有河泉,無法鑿井的村落,多是儲蓄雨水用於飲食。壹般每村會有壹到二個水池,用於解決人畜日常生活用水。
  其實就算村莊附近有河流,水池也是各莊各堡必備之水源,畢竟去河裏挑水太繁難了。花費再大,耗時再久,各村也要鑿池修渠,夏秋積雨水,冬秋掃入雪,儲藏雨水泉水。
  壹些文人雅士,還喜歡貯存梅雨水,準備幾百個大甕,接水後用煤炭燒之,將甕口嚴封,取之可以烹茶,可以做酒,吃喝個壹年不愁。濟南的居民喜歡窖藏雪水,同樣用炭火消毒,以備來年使用。
  總之此時北地種種,對後世用慣自來水的人來說極為不便與不可思議,但大軍必須用水。所以除控制沙河外,附近村莊的水池水井也在參謀部的考慮之內。
  村民們貯水不易,到時該給多少補償,也必須考慮進去。
  其實若控制福海與昆明湖是最好的,兩處湖水寬闊,足供大軍用水,但那方是留給流賊的戰線,卻不能因小失大。
  參謀部安排了細致的後勤問題,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足使大軍立於不敗之地。又有將官的詳細人員安排,如迎戰流賊是誰,哪幾軍。迎戰奴賊是誰,哪幾軍。
  又何人領軍大側擊,兵力安排,器械安置等等,方案布置非常龐大,最後報由王鬥同意。
  尤世威等人站在壹邊,見自己人等也被安排進去,非常高興,不過先期這昌平,朝宗橋,鞏華城,擋兒嶺等地……
  尤世威猛的站出來,對王鬥拱手道:“元帥,末將願為前鋒,領軍奪下昌平城,以壯我大軍聲勢!”
  他這壹出聲,立時如捅破了馬蜂窩,陜甘各將,還有那些蒙古人,壹樣大聲叫嚷,都希望能出戰立功。
  他們紛紛道:“元帥,末將也願意前往。”
  “元帥,末將願協同尤老將軍前往。”
  “元帥,給末將這個機會吧。”
  “元帥,末將去奪下順義城。”
  “元帥,末將與麾下兒郎,定可以奪下鞏華城。”
  他們中以陳永福與高傑叫得最大聲,顯然非常渴望立功。
  各人叫喊著,內中很多人爭個面紅耳赤,差點扭打起來。
  王鬥看著眾人,微笑點頭,士氣可嘉,這是好事。
  他略壹沈吟,先期讓他們出戰也好,相比靖邊軍,他們軍力不會太強,但也不會太弱。他們壹色家丁精騎,在明軍中也算精銳,這樣流賊對上他們後,既可以感覺他們的強悍,也不會有螳臂當車的無力感。
  特別何人奪下昌平城與大局無損,讓他們出戰,確實可行。
  當然,這內中那些歸附蒙古各部首先排除,王鬥主要讓他們打滿洲人與八旗蒙古人。
  他看向尤世威,說道:“也罷,尤將軍,陳將軍,高將軍妳們都出戰,由尤老將軍節制。”
  他抽出壹根令箭給尤世威,交待道:“昌平城雖安排了我師內應,但最好不要攻城,將賊兵引出城外作戰。賊將劉澤清、邱磊等人敗後,將他們壹路往京師方向驅趕便可。又昌平城光復後,可於城東的東龍山白浮泉安排兵馬,防止流賊可能自順義等處來的援兵。若他們來援,同樣擊潰他們,將他們往京師方向驅趕,但不奪順義、懷柔二城。”
  他沈吟了半晌,道:“至於俘獲的流賊官兵,皆任由當地百姓處置。”
  尤世威大聲領命,慷慨激昂的接過令箭,陳永福、高傑等人臉上都現出喜色。
  王鬥又安排玄武軍的中營、左營、右營接應,以中軍及中營將官雷仙賓節制,在大軍控制昌平城後,立時展開種種布置。
  最後王鬥對尤世威道:“妳等兵馬今日就盡數集中到南口關處,待明日天色壹亮,立時出擊,奪取昌平城!”
  尤世威猛的向王鬥拜下,他單膝下跪,雙手抱拳,大聲喝道:“元帥放心,末將定督促好兵馬,順利奪下昌平城。”
  王鬥攙扶起尤世威,微笑道:“本帥對此深信不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