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明末邊軍壹小兵

老白牛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陜西大旱,赤地千裏,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0章 敬意

明末邊軍壹小兵 by 老白牛

2018-6-26 17:24

  壹杯清茶,幾人在堂前就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草堂雖小,院落雖窄,但收拾得整整潔潔,透著壹股淡淡的藥香。
  在來人眼中,吳有性便如壹個書生大儒,悲天憫人,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便若冬日的陽光,給人以淡淡的溫暖,又包含著和藹、友善、親切等壹系列正面的情緒。
  他與眾人談笑著,吳儂軟語中透著江南男子的溫文爾雅,又帶著骨子裏的剛強,人言君子如玉,指的便是這種。
  當話題由來人書生轉到他的著作上時,吳有性也不由自豪,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天地之間有戾氣,又為厲氣,乃疫癘之氣所致。此氣當與邪氣不同,非是侵犯人體,乃是從口鼻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裏,由口鼻入後,停留在半表半裏之間,吳某稱之為膜原。”
  談到自己對瘟疫的認知,吳有性神采飛揚:“傷寒論言時行之氣有傳染,非其時而有其氣,然余多年行醫,依實情來看,有時行之氣末必有疫,故而時行之說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還是因為厲氣所致,感受疫癘之氣後,便使老少俱病。此癥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故以用治外感之法不得痊愈。”
  來人皆露出關註的神情,特別那郎中打扮之人更是非常註意傾聽,他有些激動的道:“依先生所言,要治溫疫之邪,該當如何?”
  難得有人聽自己的“荒謬邪論”,吳有性早將他們引為知己,如賣弄的小孩般興致勃勃道:“余潛心鉆研,認為天地異氣感人,又存於膜原之間,此外可連於表,內可入於裏,壹般湯藥所不能達,便需因勢利導。”
  他說道:“故余從表裏二方入手,以但表不裏、表而再表,但裏不表,裏而再裏,表裏分傳,表裏分傳再分傳,表勝於裏,裏勝於表,先表後裏,先裏後表等九法傳變,驅其四時不正之氣,輔以湯藥,當可治療。”
  他沈思道:“余曾創達原飲以治溫疫,使邪氣盡快從膜原潰出,表裏分消,然內中檳榔產於嶺南,尋求不易,故余又創三消飲……”
  他自言自語著,似乎陷入什麽難題之中,來人互視壹眼,那郎中打扮之人試探道:“聞先生著有大作,不知可否讓某等壹觀?”
  吳有性當然願意有人看他寫的書,當下將自己的《溫疫論》從內屋中捧了出來,那郎中打扮之人連忙接過,珍而又珍的擺在桌上翻看,贊嘆道:“真乃皇皇大作也。”
  他壹邊翻看,壹邊與吳有性探討,不時擊節叫好,二人甚至就內中幾個問題頗為熱烈的討論,這郎中打扮之人更感慨道:“先賢曾有言立德,立功,立言,先生有此大作,當可三立不朽也。”
  吳有性連忙謙遜道:“先生過譽了,吳某只是想多救幾個人罷了。”
  他從未有今天這麽的滿足,多年心血終於得到了別人的承認與欣賞,還如此的尊重。
  他忽然想起壹個問題,除了那書生帶著江南口音外,余者二位皆帶北地口音,自己卻失禮未問何方、來意,他有些不好意思道:“老朽糊塗了,還未問客人……”
  那富商打扮之人笑瞇瞇的站起來,說道:“其實不瞞先生,我等皆從宣府來,卻是奉永寧侯之令,專門來拜訪吳先生的。”
  他說道:“侯爺早知先生著有醫學大作,故而遣我等前來,壹則想商談版權,使《溫疫論》可印刷出書,造福萬民。二則也是想邀請先生前往宣府,共謀醫學大業。”
  在吳有性驚訝的目光中,他更從袖中掏出壹份信箋,意味深長看了吳有性壹眼:“這是侯爺的親筆致詞,對貴作可謂贊譽有加。”
  展開信箋緩緩念道:“吳氏所著《溫疫論》,辨證系統的形成瘟病論治綱領,開我國傳染病學、微生物學研究之先河,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更是壹個偉大的創舉,將贏得世人的廣泛尊敬。向吳有性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王鬥。”
  吳有性吃驚莫名,又有些呆滯的接過信箋,看著上面龍飛鳳舞的幾行大字,還有下面的署名與印章,只是呆呆的說不出話來。
  這……這是怎麽回事?
  他也聽說過永寧侯王鬥這人名字,只是他遠在邊鎮極北,自己則在江南,他怎麽知道自己的?
  況且,自己著書雖有些親近人等知曉,但《溫疫論》三個字,卻是近期選了又擇,才於兩日前確定下來,永寧侯他……他……
  對王鬥此人,他心中浮起高深莫測的感覺。
  而且江南多小報,抄貼,往日還好,對王鬥多有吹捧,近期則負面報導多起來,什麽囂張跋扈,什麽殘暴不仁,更有什麽荒淫無恥,日日無女不歡,夜禦八女都出來了,吳有性當然是嗤之以鼻。
  他是宣府時報的擁躉,更關註的,是內中的各項報道事實,特別關於醫學方面的事情,對當地的壹些齷齪是知道的。
  他更私下聽聞,因為宣府時報揭露鄭芝龍壟斷大明沿海貿易,每年獲利就超過白銀千萬兩的事情,鄭氏暴跳如雷,專門出錢在各小報上抺黑永寧侯王鬥,如今江南在醞釀的江南時報,鄭氏集團就占了很大的股份。
  當然,有時小報看多了,在他心中,王鬥不免壹副軍閥武人形象,然此時……
  吳有性不知該怎麽說,莫測之外,甚至有壹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便若壹高大身影聳立雲間,壹瞥之間,河山萬裏,世間萬物,皆逃不過他的眼睛。
  不過此時王鬥在他心中已經截然不同,特別信箋內容雖高深莫名,但所言那種贊譽,肯定,卻如涓涓細流湧入他的心田,特別永寧侯以壹侯之尊如此誇譽。
  似乎多年間所有孤寂委曲都化為淚水流下,吳有性有些哽咽地道:“侯爺過譽了,老朽只是盡醫家本份罷了。”
  雖說如此,他的淚水卻不斷落下,顫抖的手握著信箋更是緊緊的。
  那郎中打扮之人眼中露出羨慕的神情,以壹醫者得此贊譽,死而無憾。
  他能理解吳有性的心情,其實若換成他,他早就號啕大哭了。
  那富商打扮之人見吳有性擦幹了淚水,然後又看來,似乎明白他內心所想,笑了笑道:“先生不必詢問,侯爺乃星宿下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專為救我大明水火而來,此事不奇怪,在他老人家身邊待久了就習慣了。”
  他說道:“我們這邊的意思,以紋銀壹千兩,購買先生的大作出版權,印刷出書後,先生每月還有潤筆稿費。當然,吾等更希望的是,先生能前往宣府,商談醫學,共治瘟疫疾病。”
  吳有性更為吃驚,他喃喃道:“這,給得太多了……”
  此時出書,皆要自己出資,他只求有人看他的書,為醫道病人盡自己壹番心力,突然有人願意為他出書,傳揚千古不說,還砸下紋銀壹千兩到他頭上,他反覺惶恐了。
  他猶豫道:“老朽只求《溫疫論》能傳播世人,使更多的病患不會亡於疫病之手,這些銀兩……”
  那富商打扮之人起身鄭重施禮:“萬望先生不要推辭,侯爺也說了,這是您應得的。”
  余者二人也是壹齊施禮道:“萬望先生不要推辭。”
  吳有性內心激烈沖突著,最後他壹咬牙,頓足道:“也罷,老朽就厚顏愧受了。”
  那富商打扮之人喜道:“先生答應去宣府了?太好了!”
  他壹連聲對那二人吩咐:“趕緊的,安排下去,準備先生起程事宜。對了,先生的家人也要安排妥當……”
  吳有性目瞪口呆的看著三人忙活開了,好象,老朽還沒說到這個事吧?
  不過他早就對宣府鎮頗為向往,那方對醫道是如此重視,或許,自己到了那後,可以更好的發揮有為之身,為醫患疫病盡自己的心力,永寧侯的贊譽舉動,更讓他心中非常溫暖。
  當下順水推舟的默認,只叫來童子,讓他壹起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前去宣府。
  那熬藥童子睜大眼睛:“儂說啥,去宣府?聽說那地方可冷了,撒泡尿都凍成冰棍……”
  ……
  崇禎十五年十月中,洛陽城外。
  密密麻麻的營帳鋪滿洛水兩邊的土地,上書“闖”字的各色大旗獵獵飛舞,在寒風中極力鼓動著。
  李巖靜靜站著,看著殘破的城池,荒棄的土地,眼中閃過沈痛之色,心中更閃過壹個念頭:“不患貧而患不安,難道我是錯的?”
  早在崇禎十三年底的謀奪洛陽之戰中,李巖就極力鼓動闖王據河洛以爭天下,以為明太祖高築墻,廣積糧之策。
  闖王對自己信任有加,也對他承諾到了這壹點,只是,自己有愧啊。
  他與劉芳亮壹軍壹政,在河南府屯田經營,初時也有成果,頗練了壹批新軍,只是……
  官兵壹批壹批的來了,先是傅宗龍,再又是陳永福、曹變蛟、王廷臣,又有總督汪喬年,每次官兵到了河南府後,都是燒殺搶掠,把“義軍”加到官府頭上的痛苦,壹次次還到“根據地”百姓頭上。
  這樣來回的折騰,河南府已是壹片白地了,談何經營?
  而官府的痛苦,李巖也是深深體會到了,想要壹個安定的屯田環境,太難了。
  或許當時總哨劉爺等人說的是對的,目前階段該以走制敵,不應該停留某地。
  再且,河南府也不是壹個種田的好地方,因為這裏被群敵包圍著,壹不小心,就有大批的官兵沖進來燒殺,更不說,孫傳庭就要上任了,此人可不簡單。
  身旁壹大批人,新近投奔闖王的謀士顧君恩聲音緩緩傳來:“學生請大王南下湖廣,攻占襄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