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百戰黃沙穿金甲 第二十壹章 長孫又至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3
光陰荏苒,壹晃五年過去了,時間已經到仁壽四年,楊元慶已成長成壹個十五歲的年輕將軍,在大隋王朝,這個年齡已經可以成家立業。
在四年前,達頭可汗趁都藍可汗身死,東突厥大亂的機會,統壹了草原,自封為步迦可汗,隋王朝再次分兵兩路,以晉王楊廣為西路軍主帥、楊素為副帥,以漢王楊諒為東路軍主帥,史萬歲為副帥,再次出兵二十萬進攻西突厥,大敗西突厥軍,在那次戰役中,楊元慶第二次奪下步迦可汗的金狼頭大旗,被楊廣封為儀同,成為大隋王朝最年輕的將軍。
隨後幾年中,楊元慶率領手下和西突厥又進行了大大小小數十次戰鬥,他已累功升為偏將。
楊元慶在前年終於突破了滯固期,進入壹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骨骼和經脈迅速增長,他此時的身高已長到六尺三,按照後世的標準,就是壹米八七,肩闊腰圓,尤其兩臂極長,頭發高高束起,渾身充滿力量,他的臉龐也比從前成熟了很多,目光變得深邃如水,有壹種儼如夜間貓眼的瞳孔射出的那種光,直透人心,他鼻子高挺修長,嘴唇棱角分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沈默不語,給人壹種大氣沈穩之感。
楊元慶五年來跟魚俱羅學習箭術,此時他的箭術已經不亞於張須陀,不僅箭術高超,槊法也如火純青,他的破天槊打遍草原軍中無敵手,連魚俱羅的刀也在去年敗在他的槊下。
清風習習,正是三月春暖花開時節,溫暖的陽光灑在壹望無垠的草原上,天空壹碧如洗,湛藍得如同毫無雜質的藍寶石,入眼是被春風吹綠的嶄新嬌嫩的草色,壹朵朵不知名的嬌黃小花從草棵子裏探頭伸出,風吹過,它們微微地點頭,略帶壹絲涼意的清風將芬香的草香壹同送至,令人心曠神怡。
壹只草原獵鷹在藍天下盤旋飛翔,犀利的目光註視著壹隊三百余人的隋軍騎兵隊在無邊無垠草原上不緊不慢地行軍。
胖魚拿著壹張紙條讀了兩遍,忽然眉頭壹皺問:“老康,我又忘了,什麽叫‘按脖子擰妳’,還有什麽叫‘慢火來烤酥鴨’?”
粟特人康巴斯出任楊元慶的掌案文書,同時這幾年也是楊元慶的突厥語和粟特語先生,盡管楊思恩和劉簡他們也會突厥語,但他們卻不識突厥文字,而康巴斯不僅能說,而且精通突厥文字。
已提升為旅帥的胖魚學習突厥語也極為努力,只是他的學習方法與眾不同,他喜歡用諧音來記住每個詞匯,至於突厥人能不能聽得懂他的‘魚氏突厥語’,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康巴斯呵呵笑道:“‘勃登凝黎’是突厥語天神的意思,‘曼護賴蘇雅’意思是向陽之地,也可以理解為陽光下的草原,魚旅帥,妳這個突厥語可不行啊!突厥人聽不懂的。”
胖魚撓撓頭笑罵道:“他奶奶的,這突厥語這麽拗口,我什麽時候才學得會?”
“嗤!”旁邊尉遲綰不屑地冷笑壹聲,“那是妳自己三心二意,壹會兒吹噓自己烤魚手藝,壹會兒又要找野菜,妳能學到什麽?妳看看將軍,當年只學了七八天時間,人家就已經能用簡單的突厥語對話了,妳學了這麽幾年,還只會慢火烤酥鴨。”
胖魚臉壹紅辯解道:“我能和將軍比嗎?將軍是名門子弟,我只是遊醫的兒子,壹個天壹個地。”
楊元慶的身份早已是人人皆知,不過相處久了也沒有人把他的身份放在心上,只有胖魚這種學習不求上進的人才會用它作為借口。
楊元慶聽見胖魚的辯解,回頭微微笑道:“老魚!”
胖魚聽見楊元慶居然叫自己老魚,以前從來都是叫他胖魚,他有點受寵若驚上前應道:“將軍,妳叫我?”
楊元慶壹直很喜歡這個長得肥肥胖胖的魚旅帥,他笑了笑道:“我教妳壹個學突厥語最快最好的辦法。”
胖魚大喜,“什麽好辦法?”
“突厥女人都喜歡會烤肉的男人,妳不是烤肉不錯嗎?我下次派妳去於都斤山舊鎮和突厥人做買賣,妳就是顯示妳的烤肉才華,女人們都會圍上妳,那時妳就跟她們學突厥語吧!說不定最後還能抱壹條小小魚回家。”
胖魚撓撓後腦勺不解地問:“將軍,什麽小小魚啊!”
周圍的軍士頓時爆發出壹片轟然大笑。
這時,壹名騎兵指著遠處喊道:“楊將軍,前面有人來了。”
楊元慶早已經看見,是壹隊隋軍斥候,他催馬迎了上去,片刻,幾名隋軍斥候趕到,向楊元慶躬身行壹禮,“將軍,魚總管已到大利城,命妳立刻回去。”
停壹下,斥候又道:“長孫將軍也來了!”
楊元慶大喜,長孫晟也來了,他回頭對笑道:“長孫將軍給咱們送好酒來了,加快速度回家!”
眾人精神振奮,加快速度向南疾馳而去。
此時他們離黃河已經不遠,半天後,眾人抵達了黃河岸邊,直接從臨時搭建的浮橋過了黃河,進入隋王朝的豐州地界。
豐州也就是河套地區,後來又改名為五原郡,黃河進入河套地區後,壹分為二,壹條北黃河,壹條南黃河,在奔流數百裏後再合二為壹,繼續向東奔流而去,在南北黃河之間,便形成了富饒的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上河網密布,森林茂盛,土地極為肥沃,自古就有邊塞江南的美稱,有近萬戶漢民在河套平原上開墾土地,繁衍生息,隋王朝在這裏設立豐州,駐兵五千,豐州總管便是大將魚俱羅。
豐州州治是九原縣,位於河套平原南部,這幾年為了防禦西突厥,隋王朝又在北黃河壹帶修建了三座堅固的城堡,每座城堡駐兵壹千,楊元慶便是其中大利城城主。
過黃河又走了壹百余裏,楊元慶便率軍抵達了大利城,大利城緊靠壹座突兀的花崗巖山修建,這座山高約百米,外形頗像突厥的穹帳,所以當地人叫它穹隆山,這座石山四周陡光滑,難以攀爬,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大利城均用方石修建,堅固異常,城墻高三丈,呈半月形,周長約十裏,可容納上萬人,目前除了壹千駐軍外,還有從靈州遷移而來的七百余戶漢民,他們和士兵們壹起,幾年來在城外平原上開墾了數百頃土地。
在這裏修建城堡是長孫晟的建議,在河套地區北部修建三座城堡,既可以屯田,也可以招募中原農民來這裏耕種,解決軍糧問題,西突厥人來侵襲時,則可以躲進城堡進行防禦。
另外,隋軍又在黃河邊的山崖上修建了二十座烽火臺,這樣,西突厥大軍到來,大利城在百裏外便可得到消息。
楊元慶壹行剛走進城門口,城頭上當值的百人長劉簡便高聲對他笑道:“楊頭,魚總管請妳去玄武堂。”
楊元慶的手下們都跟著他壹起被提拔,楊思恩、劉簡、胖魚、馬勺,這四人被提拔為旅帥,尉遲綰和康巴斯出任文職官員,尉遲綰擔任倉曹,主管後勤輜重,康巴斯則是記功郎,負責軍中文案。
壹般而言,在非戰爭期間軍隊便恢復原有的府兵體制,但邊塞和內地的府兵又太不壹樣,都是專業軍士,所以邊塞的府兵制和作戰編制便混在壹起,像楊元慶,他應該是府兵制中的車騎將軍,可實際上,他被封為偏將。
楊元慶走到走到玄武堂前,這裏就是大利城的指揮中樞,由青石砌成,因外形像壹只龜殼而得名玄武堂。
楊元慶走進了大堂,只見大堂中有三人,壹人是魚俱羅,另壹人便是長孫晟,在長孫晟身後,還站著壹名年輕的小將,大概也就十四五歲,長得豐神俊朗,眉目清秀,身材略比楊元慶矮小半個頭,穿壹身細銀甲,旁邊放壹把金背虎牙刀,他顯然不是軍人,身上盔甲和大刀都不是軍隊定制,見楊元慶進來,年輕小將好奇地打量楊元慶。
楊元慶見他的刀是精鋼打制,重約四五十斤,而且和魚俱羅的兵器壹樣,也是壹柄金背虎牙刀,他不由楞了壹下,此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