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高月

歷史軍事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蕭銑、張須陀、李靖、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三十九章 水師新帥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5

  潞水,因流經涿郡潞縣而得名,它壹路流向東南,最後註入渤海,北上的運河也橫貫潞水,使得潞水也成為運河入海的壹條重要通道。
  運河船只在進入潞水後,再向東行百余裏,便駛入了大海,也正是因為這樣,潞水河口成為了隋朝水軍的基地。
  在壹片寬闊約數萬畝的河灣內,密集地停泊著近千艘大海船,從濡河口過來的最後兩百艘大船也駛進了河灣,同時也帶來了三千船匠,他們將改變身份,變成駕駛海船的船員。
  整個水軍基地暫時處於有船無兵的狀態,有三千守軍保護基地的安全,但隨著楊元慶率領三萬精銳之軍的到來,水軍基地內開始熱鬧起來。
  三萬士兵開始熱火朝天地在岸邊營地裏搭建帳篷,楊元慶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立馬在壹座高地上遠遠眺望著海灣內的情形。
  大量河沙隨河而至,千萬年的堆積,使河口出現壹座葫蘆狀的海灣,這座占地數萬畝水域的海灣也就成了水軍的天然良港,千年後,這座海灣逐漸演變為陸地,二十幾裏外的那個葫蘆口便成了著名的大沽口。
  海灣內千余艘大海船在遠處密集排列,船體如山,桅桿如林,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而靠近河口,又排列著數千艘平底拖船,這是從運河運送軍用物資而來的船只,它們停泊在靠近岸邊的壹片數千畝的水域上。
  在前方兩裏的水中插滿了木樁,這排木樁延續數裏,將整個水域壹分為二,中間是壹座水門,兩邊有水寨哨塔,數百水軍在哨塔上巡視,這主要是嚴防運河船只靠近海船。
  這時,遠處數十名騎兵疾馳而至,旁邊有士兵道:“總管,是來護兒大將軍到了!”
  楊元慶也看到了為首之人,頭戴銀盔,須發皆白,雖已年邁,但依舊身手矯健,不亞於年輕人,楊元慶認識他,正是從前的隋朝水軍大將來護兒。
  從前的隋朝老將在世已經不多,而在隋軍中,也只剩下這個來護兒壹人,在來護兒身旁,陪同他壹同前來之人,還有大將牛進達。
  牛進達和秦瓊從前都曾是來護兒的部將,後來才轉到張須陀帳下。
  來護兒是三天前抵達軍港,他帶來的五千余人,都是水軍精銳,這三天時間他都在檢查戰船,每壹艘船都要仔細檢查。
  這是他的壹貫風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遠征成功,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
  楊元慶催馬奔下山崗,來護兒飛馳而至,他翻身下馬,在楊元慶面前單膝跪下,“老臣來護兒,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翻身下馬,上前將他扶起,“老將軍免禮!”
  他扶起來護兒,上下打量他壹眼,見他身材雄壯,威風凜凜,不由贊嘆壹聲:“數年未見,老將軍依舊寶刀未老,令人欣慰啊!”
  來護兒當年和李景關系最好,楊元慶當年為護李景而被免職,使來護兒對楊元慶壹直心懷感激,這種感激在時間久了以後,便成了壹種信任。
  正是有這種信任,來護兒才毅然北上,為楊元慶打江山,也為自己兒孫創下富貴基業。
  來護兒也欠身笑道:“十五年前,我和令祖談及未來,令祖便說,楊家的未來將在殿下身上,我現在才明白,其實令祖說得並不完全正確,應該是說,大隋的未來在殿下身上。”
  來護兒畢竟是老將,久歷人情世故,他不露痕跡的壹句奉承使楊元慶心中十分受用,楊元慶也笑了笑,“家國天下,無家哪有國,沒有國又怎能有天下,老將軍是我祖父舊部,現在又為我之將,委屈老將軍了。”
  來護兒嘆息壹聲,“我雖是楚公舊部,怎奈世事無常,玄感之亂,我奉命鎮壓,也是無奈之事。”
  來護兒雖投靠了楊元慶,但他也有壹點心病,那就是大業九年和宇文述壹起鎮壓楊玄感,當時他襲擊楊玄感後軍,死在他手中的楊氏子弟有數十人之多。
  這件事他必須要和楊元慶說清楚,否則以後會是壹個隱患。
  楊元慶也知道來護兒的憂心,他必須替來護兒解開這個心結,才能使來護兒將來忠心自己。
  他便淡淡道:“忠君才是為將者本份,來將軍始終忠於先帝,忠心於大隋,不為私情所動,這才是令人敬佩之處,我心裏自然明白,來將軍不要有什麽顧忌。”
  楊元慶並不是說過去的事情不追究,他是從另壹個角度含蓄地告訴來護兒,忠君才是重要,這樣既肯定了來護兒當年剿滅楊玄感的正義,同時也告訴來護兒,從前忠於楊廣,將來也要忠於他楊元慶,那麽奉旨而為就沒有問題。
  來護兒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他心中又是感激,又長長松了口氣,楊元慶的表態,也就意味著他將來不會因為楊玄感壹案被清算。
  來護兒深深施壹禮,“殿下解惑,來護兒銘記於心。”
  楊元慶笑了笑,轉開了話題,“來將軍對渤海以及高麗壹帶的海況十分熟悉,不知現在是否可以出海?”
  “回稟總管,現在是九月上旬,再過幾天,海面將漸漸以西風為主,那時是出征高麗的良機,這幾天應該先讓士兵們多乘船,以適應海上航行。”
  楊元慶點了點頭,“從現在開始,妳就是水軍副帥,軍隊的訓練由妳全權負責!”
  “卑職遵令!”
  楊元慶回到了自己大帳,這時,羅士信跟進大帳,他聽說來護兒被任命為水軍副帥,心中有些擔憂,因為楊元慶本人兼任主帥,所以來護兒實際上便掌握了大隋水軍。
  “總管,卑職聽說來護兒在西梁和蕭銑爭奪兵權,這不是為臣子應該做的事,此人野心極大,總管還是要多少防備壹下他。”
  楊元慶搖了搖頭,“此壹時,彼壹時也!來護兒在西梁搶奪軍權,更多是為了自保,蕭銑此人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且猜忌心極重,他手下大將,立大功者必死無疑,這樣的主公,試問有幾個手下願意為他效力?”
  說到這,楊元慶又拍了拍羅士信的肩膀道:“壹員大將是否忠心,並不在於大將本身,而在於君主的手段和誠意,我以誠待來護兒,以嚴密的軍隊制度,使他沒有擁兵自重的機會,他必然會忠心耿耿,壹如當年他對先帝楊廣,妳就不會多慮了。”
  ……
  五天後,正如來護兒的判斷,西風漸緊,出兵的時刻到來,而從太原運來的各種輜重物資也陸續抵達。
  這天上午,隋軍舉行了出征儀式,斬殺三牲祭旗,三萬隋朝最精銳的士兵開始陸續上船,他們中包括五千騎兵,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強弩兵,除了重甲騎兵沒有隨軍外,其余精銳之軍全部跟隨楊元慶出征。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攻城重武器,以及火油、糧食等物品,壹千壹百艘大船組成了這支龐大的遠征軍。
  僅操作大船的船夫就有兩萬余人,加上三萬軍士,共計五萬余人參與了這次出征高麗的遠征。
  千帆如雲,萬桅如林,大旗在西風的吹拂下獵獵招展,楊元慶站在壹艘最大的帥船船頭,出征在即,望著海天壹色,他心中不由豪氣萬丈。
  這時,來護兒大步上前,單膝跪下請示,“啟稟總管,戰船已全部準備就緒,請總管下令!”
  楊元慶點了點頭,沈聲令道:“船隊出發!”
  隨著壹陣戰鼓聲敲響,帥船拉起主帆,主帆鼓動,向東緩緩駛去,壹艘接壹艘的大船啟動了,船隊延綿百余裏,浩浩蕩蕩,向東方進發。
  ……
  從潞河口到高麗半島並不是很遠,要先橫渡渤海灣,從渤海海峽駛入東海,也就是後來的黃海,再東北方向疾駛數天便可抵達高麗半島,在順風情況下,七八天便可以抵達。
  這天下午,船隊經過渤海海峽,楊元慶站在船舷,久久凝視著北方的壹個黑點,那個黑點便是遼東半島的最南面,此時的遼東半島還在高麗的控制之下。
  來護兒慢慢走上前,指著遠方的半島道:“那邊便是畢奢城,當年卑職率軍攻下了畢奢城,本想請先帝將遼東半島劃為大隋疆域,怎麽隋軍已是強弩之末,先帝也無心再征高麗,僅僅接受對方投降,抓回斛斯政,便撤軍回中原了,畢奢城也再次被高麗軍奪走,遼東半島最終成為壹個夢想。”
  說到這裏,來護兒長長嘆了口氣,眼中湧起無限惆悵。
  楊元慶的目光也並沒有太集中在遼東半島上,現在大隋的戰略重點是在中原,此次遠征高麗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現在談及控制遼東半島還為時過早。
  “來將軍對我們此次出征,有多大的把握?”楊元慶回頭笑著問他道。
  來護兒的思緒也收了回來,他沈思片刻道:“如果殿下是要滅亡高麗,僅憑三萬軍還辦不到,但如果只是想攻打平壤,應該是可以辦到,關鍵是趕在高麗軍主力到來前撤離,卑職唯壹擔心的就是高麗軍主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