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9章 收心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劉德在長安城東的壹個宅子裏接見的張湯。
  這個宅子本是先帝賜給薄戎奴的宅子,現在被薄戎奴轉手借給劉德,當做劉德在長安城裏的辦公點,畢竟,劉德總不能在未央宮的皇子殿裏辦公吧……
  “小人張湯拜見殿下……”張湯壹進門就拜道。
  劉德仔細打量了壹下張湯。
  張湯的模樣很清秀,看年紀也不比劉德大多少,嘴唇上甚至還沒留起胡須。
  前世的時候,劉德根本沒見過張湯,只是他被逼飲下毒酒自殺之前,曾經隱約聽說張湯已躋身禦史。
  “妳就是那個審判老鼠的張湯?”劉德不動聲色的問道,盡量不讓張湯察覺到他的情緒。
  “回殿下,那只是小人年幼無知時的莽撞之舉……”張湯畢恭畢敬地答道,心裏卻是緊張的要命,實在是這是他第壹次跟皇家的人在如此近距離下的接觸。
  此時,他連看都不敢多看上首的皇子。
  “聽說妳精通《漢律》善用刑法能明辨是非?”劉德再問,前世畢竟當了十幾年的諸侯王,對於怎麽招徠人才並進行考核這壹套程序,劉德早就演練過無數次了。
  當然前世之時,他不過是壹個諸侯王,名聲不張,威名不顯,因此招徠的大部分都是籍籍無名的中庸之才,說起張湯這等資質的人才,這尚是他兩世以來第壹次招徠到的真正國寶級的人才。
  只是,不管怎樣,這必要的考核與對答都是要的。
  張湯自小就是在官宦人家裏長大的,他的父親生前甚至做到了長安丞的位置上,因此耳聞目濡之下,對於這些上層的套路,倒也是熟悉的,他低頭按照著過去從父親那裏學來的知識,叩首道:“小人不敢當殿下誇贊,不過,小人家中世代都是韓非門人,故略通律令,伏請殿下明察!”
  “我問妳,按律頃入芻槁幾何?”劉德冷不丁的問出了壹個冷僻的問題,前世他雖然在最後幾年飽受磨難,但是磨難也給他磨礪,使得劉德能潛下心去,真正跟民間接觸,因此,知道了許多民生問題。
  漢代的律法特別是民法,在本質上繼承的是秦法的基礎。
  但又稍有不同,在引入了黃老派的思想之後,漢律相比秦法,變得溫和了壹些,在許多問題上留下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譬如說秦法規定,所有地區郡縣的稅賦與刑罰都壹視同仁。
  但漢律卻進行了變通,使得法律從法治變成了人治,不再那麽刻板。
  在後世那個互聯網時代時,劉德曾經也壹廂情願的以為律法還是法治比較好,因此是個秦粉。
  但是有了前世的經歷後,劉德的想法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這個時代,還真的是只能人治。
  像秦朝那麽玩,就算不出趙高,遲早也會把自己玩脫。
  原因很簡單,妳跟壹個大字不識壹個的農民講法律,那不是對牛彈琴嗎?
  所以陳勝吳廣起義,也就可以預見了。
  劉德問張湯的這個問題,算是比較生僻的問題了,這是戶律裏的條文,壹般來說,只有縣令郡守壹類的親民官才會去了解。
  而且,這個問題裏有個小小的陷阱。
  劉德倒不是要為難張湯,因為他清楚張湯的才幹有多強,他的這個問題根本難不倒張湯——要知道,張湯可是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在長安的胥吏階層裏很有名了,那個著名的張湯審老鼠的故事。可是跟司馬光砸缸壹樣的神童標誌。
  劉德問這個問題,只是想告訴張湯,他也是懂律法的,不是那種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既不知懼,更不知憂的米蟲。
  所以,有些小聰明以後最好別在他面前玩弄。
  這算是劉德前世十幾年諸侯王生涯中學到的為數不多的馭下之術。
  “按律頃入芻三石槁兩石,然上郡、代郡,地惡,頃入芻兩石,槁兩石!”張湯到底還是太年輕了,沒有想那麽多,只是老老實實地答道:“按律,若不如令,罰金四兩,又,若芻槁不當,可交錢抵賦,芻壹石十五錢,槁壹石五錢!”
  所謂的芻槁其實就是幹草跟稭稈在漢代的名城。
  芻槁稅是漢代財賦收入的戰略性資源。
  因為這些被征收的芻槁最終是要被拿來當戰馬的飼料的。
  在秦代,刻板的法家官僚只要幹草跟稭稈,交不上來就嚴刑酷法逼催。
  而漢律雖然繼承了秦律,但進行了變通。
  幹旱或者水災,交不齊芻槁或者幹脆不願意那麽麻煩的去割幹草,那好,官府很通情達理的,交錢就可以抵稅,而且是明碼標價!
  怎麽樣,是不是很熟悉?
  張居正的壹條鞭法的原始版本……
  這就是為什麽同樣的法律,秦代二世而亡,漢代天子不過是添加了些東西,卻最終能統治中國五百年之久的原因。
  本質上來說,漢代特別是漢初律法不過是有漢室特色的秦法……
  “嗯!”劉德點點頭,走下來扶起張湯:“我早聞公之大名,今日壹見果真是名不虛傳!”
  本來就只是走個過場,做個樣子給別人看,免得別人說他劉德不懂規矩胡亂用人而已,所以,也不必真的搞的跟策問壹樣,問什麽天下之事。
  當然,演戲嘛,自然要做全套。
  三國演義裏不是說了嘛,所謂收買人心,不過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總的來說,就是要讓人感覺到妳是渴望人才的明主,跟了妳絕對大大的有前(錢)途。
  於是劉德拉著張湯的手,問道:“公可願屈尊為我效勞?”
  說著就不等張湯開口,徑直拿出壹份令符,交給他道:“吾現在雖然人微言輕,不能給先生以高位,只能委屈先生暫時就任這小小的百石市令!”
  晁錯給了劉德四塊令符,劉德自然可以隨意分配。
  張湯接過劉德遞來的官符壹看,心裏吃驚不已。
  “殿下厚愛,湯敢不效犬馬之勞?”張湯說著就拜下來道:“承蒙殿下厚愛,湯必不負厚望!”
  劉德給他的令符雖然只是壹個區區的百石官員身份,還是管理市籍的市令,但,有了這個身份,就等於宣布他張湯從胥吏身份晉身為官員了,這其中地位的差別,不誇張的說,是壹個地下,壹個天上。
  對於張湯這個年紀與身份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了。
  張湯只感覺自己算是碰上了傳說中的得遇明主,從此能壹展抱負了,心情自然激動萬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