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92章 平律(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將整本《平律》看完,周亞夫輕輕合上書卷,閉上眼睛,思考起來。
  總的來說,這部《平律》壹百二十七條律令之中。
  有三分之壹左右的條款,是對商人及其家族的進壹步約束和控制。
  算是很符合當下輿論界和思想界的呼聲和要求。
  然而,剩下的條款裏,也有不少是很有爭議的。
  但,卻也只是爭議而已。
  作為丞相,周亞夫太清楚現在在這個宣室殿之中的大臣貴族的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
  就拿那幾條對工匠的優待和地位的加強的條款來說吧。
  “奇技淫巧”什麽的,向來是傳統的士大夫跟貴族所反對的。
  尚書壹句“紂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幾乎就將工匠跟技術官僚打入了另冊。
  只是,自戰國以來,禮樂崩壞,列國為了生存,為了發展,早就無所不用其極。
  別說奇技淫巧了,特麽趙武靈王都玩了壹回胡服騎射,也沒見人非議,反而史書之上,推崇備至,認為是及時的改革。
  到現在,朝野之中,也是現實主義跟實用主義思想者占主導地位。
  只要有好處,能帶來進步跟發展。
  別說奇技淫巧了,酒池肉林也玩給妳看!
  更何況如今,自墨家復興之後,在關中民間“富為上,貴次之,即貴各各學壹技能能立其身”的思潮瞬間泛濫。
  甚至有列侯子弟乃至於世子這樣的嫡系成為了墨家學徒,操持起了過去被人輕視和忽視的工匠技能。
  少府令桃候劉舍更是公然的在長安建起了壹座“魯班苑”,專門接受平民子弟進去學習各種木匠跟鐵匠的技術。
  也沒見那個朝臣或者學者,敢去那魯班苑堵門。
  至於在上林苑裏明目張膽的進行各種技術研究和器械發明的墨家墨者們,更是直接得到了包括天子在內的漢室高層的全力支持。
  墨家當代鉅子,更能隨時出入未央宮,面見天子。
  在這樣的局面,哪怕是最仇視和最鄙視工匠跟技術的儒家,也只能捏著鼻子,當做看不到這壹切。
  既然墨家復興,已成事實。
  那麽,匠人的地位,自然會得到提高,乃至於成為跟學者、文人壹樣,受人尊崇的職業,也是可以預見的。
  在這樣的社會局勢跟輿情背景之下,周亞夫知道,不會有傻瓜敢跳出來,逆時代潮流而動,與大眾意見向左,強行來阻攔這些條款。
  唯壹可供群臣刁難跟做文章的,大概也就只有那麽兩三條。
  周亞夫擡頭看了看近侍在天子左右,低頭恭身的尚書令汲黯與尚書丞顏異。
  周亞夫不禁就露出些笑容:“有此二人輔佐,陛下自然將儒門與黃老學的底線跟立場摸的清清楚楚……”
  這個時候,九卿及兩千石以上朝臣們,已經基本看完了所有的條款。
  禦史大夫晁錯,廷尉趙禹,少府劉舍,太仆周左車跟執金吾郅都以及太常竇彭祖,當然是閉著眼睛都知道,自己應該舉起四肢來支持了。
  至於大鴻臚公孫昆邪跟宗正劉禮,則是跪舔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反對了。
  倒是大農直不疑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跳出來刷壹波存在感。
  只是,直不疑看了看左近同僚,又掂量掂量了自己的分量,果斷慫了。
  衛尉李廣,現在滿腦子都是想著怎麽逃離長安,回到有戰馬嘶吼,金戈鐵馬的邊塞中去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他壓根就沒心思跟想法,在這朝政裏攙和壹把。
  在長安當官這幾年,李廣算是明白了——我就是個武將,真心不適合玩政治,沒準哪天就要被那些老狐貍給忽悠到坑裏面去了。
  反倒是李廣的兄弟李蔡,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想要做點什麽。
  只是,如今的李蔡,在這朝堂上,地位非常低,甚至假如沒有得到許可,他連發言的權力都沒有。
  九卿之中,唯有大將軍竇嬰,自信滿滿,躊躇滿誌的想要在這個朔望朝會上留下他的記號。
  等了壹會,當竇嬰發現,丞相周亞夫跟禦史大夫晁錯,並沒有想要站出來說點什麽的意思的時候。
  竇嬰果斷抓住這個機會,搶先站起來,出列拜道:“臣嬰昧死請奏陛下!”
  劉徹聞言,看到是竇嬰,微微擰了擰眉頭,道:“願聞大將軍之見!”
  對竇嬰,劉徹現在真是有些害怕了。
  這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外戚,有些時候,天真的有些讓人感到可怕。
  在前世,劉徹的便宜老爹,就曾經評價過竇嬰: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
  意思就是魏其候啊,不過是個被嬌慣了的小孩子,他的人生太過順利,不能讓他擔當重任,更別說擔任丞相了,因為他行事浮躁,不能持重。
  太史公也評價他說:魏其誠不知時變。
  後來,竇嬰被田蚡坑死,竇嬰本人性格裏的天真跟自負以及迷之自信要占極大責任。
  至於現在?
  自吳楚平定後,竇嬰就開始膨脹了。
  更麻煩的是,現在的竇嬰,連劉徹前世遭遇過的那些挫折都沒有遭遇過。
  加之,他背後,還有章武候竇廣國跟竇太後兩個硬的不能再硬的靠山,無論他捅出什麽簍子,說錯什麽話,都有人幫他擦屁股,擺平。
  這就更使得竇嬰的膨脹速度,遠超前世。
  更麻煩的是,竇嬰好儒,壹大幫儒家的學者跟文人,紛紛向他靠攏。
  在儒生們的吹捧跟馬屁之中,最近壹兩年,竇嬰已經變得連劉徹都有些不太認識了。
  “陛下,臣方才已閱《平律》諸令,尚書令與禦史大夫、廷尉及少府,所擬之諸律令,在臣看來,已可稱之謂——至善……”竇嬰整理了壹下說辭後奏道。
  這是漢室大臣上奏前必須的過場,除非妳打算跟其他同僚徹底撕破臉,就像過去袁盎跟晁錯的對抗那樣,不然,就算妳再如何的反對和討厭某個大臣的意見跟建議,妳也要給對方留足面子。
  更何況,竇嬰素來以儒雅自詡,號為君子。
  君子絕交,尚且不出惡言,何況政見分歧?
  然而,這卻只是竇嬰自己的壹廂情願。
  看到竇嬰跳出來,禦史大夫晁錯,首先就露出了不悅。
  晁錯心裏甚至在想:汝意欲何為?
  這《平律》雖然不是晁錯擬定的,但也是經過了晁錯的審核和同意的。
  竇嬰現在跳出來,豈不是當著群臣的抽他這個禦史大夫的臉?
  若竇嬰所講的東西,沒得到天子和其他同僚的認可,那也罷了。
  若萬壹竇嬰所講的東西,得到了認可,那豈非是告訴天下,他晁錯跟廷尉趙禹,少府劉舍還有尚書令汲黯,尚書丞顏異五個人跟各自的壹大堆屬官都是廢物點心,連制定法律的事情都玩不轉,留下了天大的漏洞?
  踩著別人的身體,給自己刷聲望,刷聲望的人是爽了,但,那些被踩的人,心裏面會怎麽想?
  更何況,在晁錯的立場上來看,竇嬰這麽直白的跳出來,完全是不給身為三公之壹的自己面子!
  不然,倘若竇嬰稍微能尊重壹下自己,那他有意見,完全可以下朝後,找自己這個禦史大夫溝通嘛。
  兼之過去竇嬰跟袁盎走的很近,甚至相交莫逆。
  這新仇舊恨加在壹起,讓晁錯牙齒咬的咯咯咯的響。
  廷尉趙禹跟少府劉舍,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
  他們看著竇嬰,雖然沒有跟晁錯這麽大的反應,但心裏面,也是火冒三丈。
  漢室君臣之間,講“將相不辱”,九卿之間,那就更要談壹個“將相和”了。
  具體到事務上,九卿之間,哪怕對對方的政策,再怎麽有意見,身為部門BOSS,也不會直接跳出來跟對方唱對臺戲,派個小弟上場,談壹談問題就可以了。
  唯有在小弟上場,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對方也派了小弟駁斥了之後,作為老大,才能粉墨登場。
  而現在竇嬰壹不通氣,二不派小弟,自己赤膊上陣。
  簡直就是無視遊戲規則,純心給自己等人難看。
  上綱上線壹點,甚至能用壹句“目中無人”也不為過。
  倒是汲黯跟顏異兩人,雖然覺得有些問題,但到底政治經驗太少,還沒想到這壹層。
  竇嬰卻是完全無視了晁錯、趙禹、劉舍三人能吃人的眼神,他此刻,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甚至,感覺回到了幾年前的那個晚上,勸諫先帝,阻攔梁王窺視儲位的感覺。
  當然,竇嬰對那些加強工匠社會地位和鼓勵百姓學習技術的條款沒有異議,也不敢有異議。
  道理很簡單。
  雖然在傳統上,諸子百家都對奇技淫巧非常反感。
  但是,哪怕是最討厭工匠跟技術的儒家,在此時,也不敢將所有的匠人跟技術官僚,全部打入另冊,予以詆毀跟抹黑。
  如今,在技術官僚跟工匠的地位問題上,諸子百家的口徑是壹致的——以道馭術。
  當然,具體到各個學派,那就是要以自己的道來馭術了。
  法家講“盡地力之教”,那麽,就對壹切能增強生產,提高效率的技術跟工匠非常歡迎,但妳要是想花費幾百萬甚至數千萬的錢跟資源去造個顯微鏡,看看微觀世界,那麽,法家就要來制裁妳了。
  墨家則推崇吃苦耐勞,兼利天下,不拘什麽技術,只要對世界和人民有益,他們都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喜歡。但妳要是想花費無數資源跟金錢,只為造壹個豪華的園子,或者造個空調,那麽,墨家肯定會噴妳壹臉口水,然後拂袖而去。
  黃老學則算得上是在技術跟匠人領域裏最保守的,他們主張的是復古,回到三皇五帝時期的淳樸年代,所以,不管妳是想造蒸汽機也好,時光機也罷,只要妳不犯法,不違反公序良俗,那他們就不想管,也不願意管。
  而儒家,孔子說了“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從這話來看,儒家貌似並不歧視工匠跟技術,只是要求有些高。
  但隨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就將壹切企圖獲利的工匠跟匠人打入了奇技淫巧的另冊。
  但好歹,儒家並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變通。
  所以,儒家內部對工匠跟技術,是否是奇技淫巧,有自己的認定標準。
  總的來說,就是六府之外,盡為奇技淫巧。
  何謂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即冶煉、鑄造、木匠、農業、耕作、開荒、貴粟有關的技術及匠人。
  所以,竇嬰要反對的,是那些明顯的要提高某些特定商人的社會跟政治地位的條款。
  竇嬰先是組織了壹下語言,然後接著奏道:“只是,以臣愚見觀之,某些條款,即不合先王之政,更不合先帝之治,願陛下罷之!”
  劉徹還沒說話呢,竇嬰就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繼續道:“譬如,平律第二十七令,願陛下罷其許千萬家貲能入官衙,能上書論政之令,彼商賈,即不明於禮,更不明於仁,何以能出入官衙,上書論政?以臣觀之,若如此,長此以往,賈人必當氣焰囂張,地方莫能制,而朝廷徒奈何!”
  劉徹聽著,忍不住在心裏吐槽:“難道只有妳是聰明人,而其他人都是笨蛋,看不出這壹條的貓膩所在?????”
  事實上,這壹條在擬的時候,晁錯跟顏異就都提出了非常強烈的反對意見。
  但是,被劉徹憑著自己的天子身份,活生生壓下去了。
  原因很簡單,劉徹需要這壹條律法來為今後引導跟扶持資產階級的發展做準備。
  若沒有這條規定,那些大型冶煉和制造工廠的老板,手握大量資源跟金錢,還有著無數雇工,但他們又沒有社會地位,也沒有與高層溝通的途徑。
  萬壹他們想不開,想造反,咋辦?
  天朝都知道,讓大資本家跟大企業主進政協,當人大代表,通過收買跟拉攏,安撫這些巨頭。
  更何況如今!
  在劉徹的計劃裏,未來,大資本家跟大企業主,就是漢室政府的最大拉攏跟收買對象。
  劉徹本來還打著,只要九卿裏沒有非常強烈的反對意見,那他就動用天子特權,強行通過這壹條——只要九卿沒有反對聲音,博士們叫的再歡,劉徹也能厚著臉面告訴天下:《平律》諸條律令,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朝野大臣壹致支持,消息傳出,士大夫跟公卿們,壹片歡騰,黎庶全心全意擁護偉大正確光榮的天子意誌。
  到時候就算博士跟在野的學者,不要命了,跳出來公開反對,劉徹也能讓他精神病,然後告訴其他人:這就是那個百分之零點壹。
  這是多麽美妙和完美的劇本啊!
  可惜被竇嬰這個楞頭青給毀掉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