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60章 戰略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8

  對於匈奴這個心腹大患,數十年來,漢室的名臣大將,曾經思考過無數個辦法來對付。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漢室立國初期的就是幹,不要慫!
  平城之戰,就是在這樣壹個背景下出現的超級會戰。
  漢匈兩國主力正面相撞,最後打了個平手。
  因為平城之戰的觸動太大,所以,無論是漢室,還是匈奴方面,壹下子都被嚇住了。
  是以,在冒頓單於在位的時候,漢匈兩國雖然偶有摩擦,但正面相撞的事情,再未發生。
  然後,到了太宗時期,隨著冒頓死了,老上上位。
  漢匈力量,再次發生了變化。
  隨著老上單於攻滅月氏,全取西域,建立起無上霸權。
  匈奴國力大增,其雙頭鷹政策,甚至足以同時應對東西兩個方面的戰爭!
  在哪個時期,漢室的朝野輿論,幾乎都對匈奴恐懼萬分。
  即使是最樂觀的賈誼,也只敢設想分化瓦解匈奴的貴族,同時挑撥離間,讓匈奴內亂。
  之後晁錯,也是如此。
  很少有人敢去想主動出擊這種事情。
  能在內線抵擋住匈奴鐵騎,就已經是萬幸了!
  唯有皇室,戀戀不忘著要反擊要出塞。
  而在如今,情況則完全調轉過來了。
  通過馬邑和高闕兩次大戰,漢室從民間到高層,都對戰勝匈奴有著狂熱的自信。
  將軍們更是懶得去想分外瓦解和招降這種事情。
  在事實上,最鷹派的軍人,甚至不希望匈奴人投降。
  甚至有些人還希望匈奴能多撐壹會,多送點人頭讓他們刷。
  但作為君王,劉徹不得不去想怎麽用最小的代價來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他很清楚,戰爭拖下去,沒有好處!
  旁的不說,壹旦匈奴人破罐子破摔,無論是放棄幕南,全力西進,還是全面發動對長城邊塞城市的騷擾和襲擊,都可能在未來將漢室拖入戰爭的泥潭!
  所以,劉徹覺得有必要,好好的跟將軍們溝通壹下。
  當然,溝通也是要講技巧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壹個技巧就是畫餅!
  所以,劉徹就扯著地圖,對將軍們說道:“朕已經決定,在奪取居延澤後,將當地分封給有功將士為封國,列為食邑!”
  這頓時就讓幾乎所有人都呼吸急促,血脈僨張。
  分封!
  “這是有人將要開國家了嗎?”許多人心潮澎湃。
  更有人難以抑制的想道:“誰會成為新的異姓王?”
  當然了,異姓王這種事情,在漢室是不可能再出現的。
  因為,自鏟除了諸呂之後,漢室就有了共識: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出個異姓王,完全是癡心妄想,至少現在是不可能的。
  但除了異姓王,在侯爵之上,可還是有公伯之位!
  即使不恢復公伯,以侯爵為國,也是無數人的幻想和渴望!
  成壹國之祖,啟壹世代之新!
  很顯然,漢家第壹批分封的諸侯,很可能出現在丞相周亞夫、曲周候酈寄和弓高候韓頹當之中。
  原因很簡單,這三人都是已經致仕或者即將致仕的元老。
  不封他們,就沒有辦法封別人。
  雖然說,這種好事很可能輪不到自己。
  但,大家都清楚,事情只要有了開始,就不會結束!
  如此壹來,將軍們反倒不關心龍城之戰誰去出戰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心裏悄悄盤算著自己的功勛是不是夠資格成為壹個諸侯了?
  劉徹則抓住時機,道:“以朕之所見,欲取居延澤及河西,則龍城不可不得!”
  “占據龍城,不僅僅可以為河間地之屏障,更可以成為未來大軍出塞,取河西之側翼屏障!”劉徹指著地圖,對將軍們說道。
  從地圖上看,也確實如此。
  龍城在高闕之北,深入草原腹地約千裏的地區。
  從地理上來說,更接近上谷郡。
  歷史上,衛青也是出上谷,攻破的龍城。
  但,從匈奴方面的地理來看,顯然龍城更接近高闕。
  這是因為匈奴是從浚稽山或者居延澤南下遷徙至幕南的緣故。
  所以,其實,假如漢室控制住龍城,那麽,也就控制住了匈奴南遷的壹個關鍵地點,更可以為高闕和未來的河西之戰形成壹個屏障,阻攔從浚稽山南下的匈奴軍隊支援河西走廊。
  甚至,倘若未來漢軍能夠占據浚稽山,則可以將匈奴帝國攔腰截斷,使幕北的部族假如想要南下,就必須從西域繞經河西走廊。
  歷史上,漠北決戰後,幕南無王庭,也正是因此。
  霍去病大軍長驅直入,都打到了狼居胥山了,自然,浚稽山和胭脂山、祁連山,全都變成了漢軍控制的地區。
  匈奴人被壓縮到了西域和幕北的壹小塊地域動彈不得,別說王庭了,就連匹馬都不能過浚稽山!
  “不僅如此,若龍城在手,北邊戍卒就可以再減少三成!”劉徹激動地說道。
  自高闕之戰後,漢軍奪取陰山,對於漢室而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北地郡、代國和上郡,從此不再成為戰爭的前線。
  河套草原成為了中國的屏障。
  這樣壹來,這些地區原本囤積的大量郡兵和長城上的戍卒就可以裁撤壹大半!
  僅僅是節省的軍費是各種開支,每年多達兩萬萬之多。
  而且因為駐軍和戍卒減少,使得這些邊塞地區的勞動力大增,在可見的未來,這些地方的經濟必然可以發展起來。
  另外,當地百姓的負擔也將因此大大減輕——要知道在過去,代國和北地郡以及上郡之所以窮,除了當地土地貧瘠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軍費負擔太高!
  在某些地區,甚至壹個農民就要養壹個軍人!
  這太可怕了!
  即使有著中央補貼,也是恐怖無比!
  高闕之戰後,漢室立刻就制定了十萬軍人復原計劃!
  在未來三年,將裁減北地、代國和上郡壹半的郡兵和三分之二的戍卒。這不僅僅可以節約大量資源,還可以讓當地經濟得以發展,最重要的是,可以將更多資源投到主力野戰軍團身上。
  是以,其實,盡管高闕之戰支出是壹個天文數字。
  但,朝野上下,人人都拍手稱快。
  哪怕是魯儒們,也不得不捏著鼻子鼓掌。
  因為無論從經濟還是戰略角度,漢室都是賺的盤滿缽滿,民眾也是獲益無窮。
  如今,倘若再拿下龍城,那麽,河間地的北方防禦和上谷甚至是漁陽等地面臨的壓力也會大大減輕。
  漢軍將會戰火燒到匈奴人的老巢。
  哪怕匈奴想要報復,也得考慮萬壹龍城的漢軍抄了他們的菊花的問題。
  “可是陛下……為何要用胡騎?”酈寄還是不解地問道:“即便是出於攻心的考慮,也可以用我大漢王師!最多……帶幾千胡騎作為策應就可以了……”
  酈寄的話,確實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許多人都覺得,天子繞了壹大圈,也未免太誇張了些。
  劉徹卻笑呵呵地問道:“曲周候,若攻陷龍城,卿是否會掘冒頓與老上的棺槨?”
  “這……”酈寄遲疑了片刻,然後果斷的點頭:“自然是要掘的!”
  怎麽可能不掘呢?
  任何壹個漢家將軍,倘若占領了龍城,怎麽敢放過這冒頓和老上這兩個劊子手的棺槨!
  必然是要挖出來,鞭屍,乃至於挫骨揚灰!以告慰數十年來,犧牲在這兩個屠夫手下的軍民!
  若有人膽敢不掘!
  那肯定要被全天下痛罵!
  特別是公羊學派引導的大復仇思想環境之下,敢不那麽做的,回國就準備挨臭雞蛋吧!
  劉徹嘆了口氣,道:“朕固知此,所以才不用漢軍啊……”
  他望著將軍們,問道:“倘若有人發高祖、太宗之陵寢,卿等何為?”
  “誰敢!”將軍們立刻就暴跳如雷:“長陵及霸陵,哪怕是傷了草木,臣等也必定讓那些賊子死無葬身之地!”
  “匈奴亦然……”劉徹說道:“匈奴雖為夷狄,然其敬祖法祖與中國無異!”
  這也是匈奴人與中原王朝為數不多的共同價值觀了。
  祖先在匈奴人眼裏是與神明壹般的至高存在!
  更何況那冒頓與老上,雖然在中國的角度來看,是十惡不赦的屠夫和率獸食人的魔鬼!
  但在匈奴人和其他遊牧部族眼中,恐怕未必如此!
  特別是老上單於!
  這個漢室曾經最大的敵人和最可怕的對手,他在世的時候,在軍事上破月氏,收西域,南壓中國,縱橫天下,而在政治上,他銳意進取,團結和優待其他部族。
  像是白羊、樓煩和折蘭,這些部族都是在老上單於時期被匈奴收服,並且甘做狗腿子的。
  哪怕是現在,草原上也有無數部族,將其奉為神明。
  倘若漢軍拿下龍城,將冒頓和老上單於拉出來,挫骨揚灰。
  恐怕結果必然是徹底激怒整個匈奴!
  即使是那些現在還有心想跟中國眉來眼去的人,在未來恐怕也會他們的部眾裹脅,來與漢軍為難!
  戰爭,其實遠不是大軍壹出,碾壓而過。
  哪怕是漢軍現在可以碾壓匈奴了,但是,全盛時期的英國龍蝦兵尚且被黑叔叔們用弓箭教訓過。
  漢軍也不是超人,不可能壹直無敵下去。
  戰爭這種事情,從高層來看,還是要講方法和辦法的。
  對劉徹來說,假如可以收買,那就不需要出動軍隊,若是可以令人屈服,則不必動用刀兵!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