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清醒清醒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劉徹將地圖攤開,旁邊待詔的太史令司馬談恭身道:“陛下,津關,非指單獨某地,以漢律規定,函谷、蕭關、武關、臨晉關等皆為津關,所謂津,要隘也!東南津關,乃春秋所置,位於淮水之中,扼東南要沖,鉗制淮泗,俗稱曰關州!”
司馬談將手指指向地圖上壹個在淮水中的紅點,向劉徹介紹這個古老的戰略要地:“左傳之中,就曾記載,莊公十九年,巴人犯楚,楚子大敗於津,指的就是此處!”
他微微沈吟後道:“漢興以來,高皇帝壹統天下,於關州復制關隘,設置樓船艦隊,盤查過往商船,非有傳不得出入,呂後二年,布《津律》,加強對諸關的控制,於關州設置都尉,歲入傳賦千萬錢,至太宗孝文皇帝十壹年,關州傳賦歲入三千萬……孝文皇帝十二年,罷諸關,勿用傳,至今如此,關州乃廢!”
司馬談的介紹,總體來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闡述事實。
劉徹聽完,點點頭。
作為皇帝,他自然清楚,漢室的傳符制度,有多麽嚴格。
依照漢律規定,傳分兩種。
壹種是公務用傳,這種傳由縣令或者縣丞簽發。
以竹筒密封,其上錄有持傳者的姓氏名諱籍貫,出發地與目的地,以及要去做什麽。
另外壹種則是民間的私人身份證明,由縣壹級的地方官員簽發,這種傳,比之公務用傳更加嚴格。
不止將持證人的身份信息、籍貫名字,全部寫在上面,還記載了此人的身高體貌特征,以及過往犯罪記錄。
這簡直就是壹個西元前版本的護照了!
持傳之人,無論公務還是私人,每過壹關,守關查驗的士卒,都需要在其傳符上加蓋本關關符,另外,還要出具壹式兩份的驗看文書。
壹份交給持傳者,另外壹份交給上級。
這份文書,將成為持傳者在通過下壹個關隘時的證明文件。
後世西遊記裏唐三藏到處蓋關防文書的故事橋段,最早可能就是來源於此。
所以說,後世的穿越者們,假如不是靈魂穿,到了古代,千萬別亂跑,不然,壹個非法過關者,極有可能被官府當成通緝犯或者逃奴給抓進監獄裏蹲小黑屋……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時候都如此嚴格。
在劉徹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二年的時候,這位天子大手壹揮,廢止了幾乎所有的關防。
使得民眾可以自由往來通商,漢室工商業因此迅速蓬勃發展起來。
不過二十年時間,富可敵國的大商賈就像雨後春筍壹樣,紛紛冒了出來。
劉徹差不多明白,為何連周亞夫都要摻壹腳進這個事情裏面了。
換了其他任何人,都會忍不住摻壹腳!
在中國,有錢的商人,從來都是統治階級的待宰羔羊,想跟西方壹樣,用錢財控制政權?在中國,這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手握槍桿子的軍隊,高高在上的貴族皇族,哪壹個隨便伸出壹個指頭都能捏死這些商人。
軍人集團這次跳出來,不過是個先鋒,壹個試探。
劉徹能想象到,以後,越來越多的利益集團,都會跳出來,在商人的身上狠狠咬下壹大口來。
就連劉徹自己,在聽到太宗孝文皇帝十壹年的時候,區區壹個關州,壹年能收三千萬錢過路稅,都有種恨不得馬上恢復所有關卡的沖動。
只是,劉徹忍了下來。
身為穿越者,劉徹很清楚,廣設關卡,短期內能帶來大量稅收,但在長遠角度來看,無疑是殺雞取卵。
工商業的發展與擴張,需要壹個相對自由且寬松的環境。
更需要壹個廣闊的流通市場。
可以想象,假如恢復太宗孝文時期的關卡,甚至開設更多的津關。
現在還蓬勃發展的工商業,不出十年就要衰敗,再想發展出今天這樣強大的工商業,那就可能需要二十甚至三十年的努力了。
只是……
劉徹躊躇了壹下。
商人們也是自己作死!
過去二十年,看看這些家夥都幹了些什麽吧?
幾乎所有商人,在實體賺錢後,都忙著炫富、忙著擴張,忙著更加嚴苛的剝削工人和農民,他們逼迫了無數農民破產,導致了無數的問題的產生。
這些家夥揮舞著金錢,通過輸粟捐爵以及納貢、眥算等手段,獲得了在過去只有軍功貴族才有的爵位和地位。
想想看,後世的天朝人民是怎麽討厭那些暴發戶煤老板的,就能知道現在的輿論,對於暴富的商人是個怎麽看法了。
尤其是,整個主流輿論,都在高舉“以農為本”的時代。
商人們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好了墳墓,順便連棺材都準備好了!
這還不算!
某些商人,更是在發家後,開始挑釁統治者的耐心。
譬如去年,河東郡的官糧倒賣壹案。
牽扯進裏面的除了淮南王劉安那個倒黴鬼外,還有齊國的大商人刀間。
天知道他壹個高利貸商人兼黑幫頭目,好好的保護費不收,跑來攙和這作死的事情,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煩還是怎麽的!
只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換了壹個任何壹個中國皇帝,都不會容忍,這種資本企圖進入政治領域的行為。
劉徹更加不會容忍!
因為他很清楚,資本控制了政治會發生什麽。
兩宋與明朝的下場以及後世西方的資本家們,都很深刻的教育了劉徹,資本,假如裹挾了政治,那壹定會發生災難。
資本這東西,可是只有利潤,沒有祖國的!
“先讓他們吃點苦頭罷!”劉徹心裏想著。
這些商人,假如不給他們點教訓,給他們些顏色瞧瞧,讓他們清醒清醒,再縱容下去,說不準,他們還會以為這個國家是他們的呢!
劉徹於是對王道吩咐:“去回信給江都王,告訴他,船廠工匠之事,朕會下詔,命齊國、膠東、膠西三國抽調精幹,至於津關之事,國家大政,身為臣子,還是不要隨便議論的好,轉告江都王,少跟江都的商人來往!”
這事情,很顯然,明擺著就是吳楚的商人,在用金錢美人成功的打動了劉閼這個笨蛋,讓他跳出來反對。
劉閼這個笨蛋,也是該給他澆盤冷水,讓他清醒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