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02章 租船(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未央宮想要東宮太皇太後不敢幹政?
  那東宮怎麽才會不敢幹政?
  當然是要出壹個大簍子。
  甚至是出壹個大醜聞!
  以此為由,讓東宮從此不敢再幹涉國家政務!
  就像當年,太宗皇帝逼死郅候薄昭。
  從那以後,整個太宗朝,所有的外戚,全部變成了乖孩子,人人噤若寒蟬,戰戰兢兢,不敢越雷池壹步。
  乃至於,當如今的太皇太後,尋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胞弟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貴族和大臣們打著教育的旗號,對著竇氏兄弟指手畫腳。
  竇長君到死也不能封侯。
  太宗於是成為了那個言出法隨,口含天憲的天子。
  假如不是晚年栽在了新恒平身上,幾乎就是全無汙點的聖人。
  當今天子號稱“太宗指定隔代繼承人”,安能不學其祖父故技?
  壹念及此,袁盎就已經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了。
  他看著自己眼前的這位江都王。
  江都王想當趙王?
  這就是他可以利用和突破的地方!
  “大王無須憂愁……”袁盎笑著道:“當今陛下待大王,如先帝之於梁王,如國之佐也!且夫大王仁德恭孝,天下皆知,或許,陛下長久不定邯鄲之主,乃是特意等候大王立下功勛,為大王而留之……”
  袁盎可不管自己說的話是否屬實。
  他現在只要忽悠住眼前的這個年輕的江都王就可以了。
  劉閼聞言,似乎也被袁盎的言論所打動,他喜不自勝的道:“若果如公之言,寡人能得王趙國,必有重謝!”
  但隨即,他又消沈了下來。
  這功勛,可不好立!
  尤其是他的這個江都國,地處大江下遊。
  本來,周圍還有東鷗這樣的小受可以調教。
  但奈何如今東鷗已然變成了東海郡。
  據說,再過幾年就要變成東海君的封地。
  當然了,現在,這個東海郡還是壹個依附在江都國之上的附庸。
  其境內的官員、士紳甚至地主,都是從江都遷徙過去的。
  正是因為有了東海郡,江都才能實現消滅乞丐這壹偉大政績:當年,張釋之為江都國丞相,在風災過後,既下令禁絕乞丐。
  理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以不息”。
  乞丐這樣的群體,有手有腳,卻不去勞動。
  簡直是違反了先王的教誨,對不住祖宗神明。
  必須進行改造!
  怎麽改造?
  當然是發現壹個抓壹個,然後統統用皮鞭和刀劍,押著去東海郡開墾土地,營做作坊。
  而江都國的新興地主階級,對此是四肢都舉起來贊同的。
  他們早就對廉價勞動力,充滿了饑渴。
  於是,在他們的配合下,整個江都現在別說是乞丐了。
  就是無業流民都很少了。
  地方上的遊俠不是北上去了懷化,就是被嚇得逃到了齊魯。
  如今的東海郡,主要在當地開發的人,就是地主們的佃農以及官府押去強制進行勞作的乞丐、遊俠等“末業之民”。
  因為此事,加上當年風災的處置得當。
  張釋之在江都獲得了萬民擁戴。
  盡管他如今已經病逝,但他的祠堂和祭祀,卻已經遍及全吳。
  而對劉閼來說,東鷗變成了東海郡。
  這意味著他失去了壹個可以輕松攻略,獲取功勛之地。
  剩下的閩越和南越,則體積有些大,難以下嘴。
  何況,他們現在也乖巧的很。
  沒看到現在在這廣陵江上的船舶嗎?
  不是南下去南越的,就是去閩越的。
  中國的稻米、布帛、鐵器和絲綢以及茶葉,源源不斷的輸入閩越和南越,解決了這兩國的許多問題。
  而來自南越和閩越的甘蔗糖、象牙、香料以及珍珠等產品,則源源不斷的通過長沙和江都,流向中國腹地。
  現在,閩越和南越,都已經放棄了自己鑄錢,改而用長安鑄造的五銖錢作為貨幣。
  而這也意味著,南越和閩越在事實上開始從經濟上接受中國的統治。
  南越如今甚至連軍隊調動,都開始通過長沙國,向長安報備了。
  南方看樣子是打不起來了。
  劉閼想著這些事情,也不由得悶悶不樂。
  好在,他並非僅僅只有開疆拓土,才能贏取自己皇帝哥哥的歡心。
  “太傅可知,今日寡人出巡,所為何事?”劉閼得意洋洋的昂著頭說道。
  “必然是廣陵造船廠……”袁盎在心裏說道。
  江都上下誰不知道,這位大王隔三岔五,就要往廣陵城外百裏的江邊造船廠跑?
  那個造船廠原本是舊吳之時,吳王劉濞營建的壹個大船廠。
  巔峰之時,每年有三千船匠在其中工作。
  生產著包括巨型樓船在內的許多戰艦。
  劉濞覆滅後,漢軍南下,這個造船廠被漢軍接管。
  隨後,江都王就國廣陵,他來到廣陵城即位後第壹件事情就是去那個造船廠視察。
  從那以後,這個造船廠就成為了江都最神秘的地方。
  許多人只有耳聞,卻不曾親眼目睹過船廠內的盛況。
  袁盎來到廣陵城也有數月了。
  但是,卻也從未親眼見過那個造船廠的模樣。
  因為,當地已經成為了軍事禁區。
  漢軍在船廠周圍設立了哨卡,禁止壹切閑雜人等靠近。
  就連他這個江都王太傅,曾經私下驅車前往,都被攔在了門口。
  漢軍丘八大爺們的脾氣,向來暴躁的很。
  沒有命令和公文,別說是什麽兩千石了。
  丞相也得在門外吃癟。
  不過,袁盎到底是袁盎。
  知己滿天下,好友遍四海,這可不是吹牛。
  雖然進不去,但他卻有著許多關系和渠道,能知道這個船廠到底在幹嘛。
  綜合許多消息,袁盎知道,這個船廠裏,有著整個漢室最好的船匠。
  楚國,舊吳、齊魯等王國之中的知名船匠,幾乎都被集中到了這裏。
  足足有超過五千人的船匠和工人,在此日夜不休的建造和設計著船舶。
  但,具體這個船廠所造的船舶,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袁盎費勁了許多關系,也沒有打探出來。
  只知道,樓船將軍在去年夏天親自來到這裏視察新型戰艦,隨後,隆慮候靠著產自這裏的新型戰艦,橫跨了海洋,找到了倭奴列島。
  “是寡人與陛下都每日掛記於心頭的‘江都船廠’!”劉閼卻是得意洋洋的對著袁盎說道:“此船廠,為天下第壹船廠,雲集四海列國最著名之匠人,歲耗錢財,數以千萬!今日,是此船廠的全新捕鯨船下水之日……”
  “太傅到時候可別被嚇著了……”劉閼滿臉驕傲地說道。
  雖然,他嘴上說“寡人可不是來當船匠的……”。
  但實際上,他卻比所有人都關心船廠的進度。
  去年,福船下水,是他親自目睹的。
  今天,這捕鯨船下水,他照例要來刷波臉。
  ……
  袁盎很快就知道了,劉閼所說的“太傅到時候可別被嚇著了”的意思。
  此刻,袁盎目瞪口呆的看著那艘從船塢中緩緩滑入江水之中的巨艦。
  這是壹艘充滿了藝術感的巨艦。
  長約十余丈,高約三丈,立在江水之中,猶如壹座小山。
  巨大的桅桿,高聳入雲。
  遠遠的隔著,袁盎都能感受到,這艘巨艦的強大和無敵。
  用它去捕鯨?
  這鯨魚該有多大?
  袁盎從未見過鯨魚。
  但以他所知,這樣的巨艦,恐怕莊子所說的鯤鵬,也是能捕上壹捕的。
  但問題是……
  “這艘巨艦,單單是用料,恐怕就是價值數百萬的木材……”袁盎在心裏想著:“若算上其他與人工以及維護,恐怕兩千萬都打不住……”
  “這樣的巨艦,造了出來,誰用的起?”袁盎喃喃的說著。
  “自是用得起的……”劉閼看著這艘巨艦,如同看著自己的孩子壹樣,他提起綬帶,對袁盎介紹道:“太傅,此艦,乃是以深山之中,三百歲以上之巨木為骨,用樺木為板,單單是木材所耗,就價值千萬!”
  “算上人工與其他物件,價值超過三千萬!”
  劉閼走下王駕攆車,在船廠工匠和官員的簇擁下,走向那艘巨艦,然後登上甲板,袁盎緊隨其後。
  壹上甲板,袁盎就感覺有些坐不住了。
  因為,這艘巨艦的甲板上,居然固定了壹臺巨大的床子弩!
  這種漢軍用來守城的利器,被安放在這艘所謂的“捕鯨船”上,袁盎無法想象,這到底是民用的船舶,還是軍用的戰艦?
  更重要的是……
  三千萬打造壹艘這樣的巨艦。
  能收得回成本嗎?
  三千萬!
  相當於某些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的壹郡壹歲田稅啊!
  便是漢家的萬戶侯,壹年租稅所得,也不過千二百萬而已。
  號稱富甲天下,為漢家列侯最富的平陽侯家族,壹年租稅所得也不過三千萬!
  壹艘這樣的巨艦,就要三千萬!
  十艘就是三萬萬!
  誰用得起?
  怕是天子也是用不起的!
  “起帆吧,掛上隆慮的標誌,等隆慮過來提船!”劉閼卻是在視察了壹番這船舶的構造後,就對著左右吩咐。
  這又嚇呆了袁盎。
  隆慮?陳嬌?
  那個出了名的紈絝跟二世祖?
  他來提船?
  “看來吾想差了,當今根本就沒有要蕩平外戚的心思……”袁盎在心裏想著:“三千萬的船,說給就給,今上非但沒有制裁外戚之心,相反,在放縱外戚!”
  是啊,三千萬壹艘的軍國重器,被壹個紈絝子拿去當玩具!
  當年紂王為討好妲己,恐怕也沒有這麽敗家過,所謂幽王,烽火戲諸侯,也是大大不如!
  三千萬!
  太宗時,曾經想修個亭子給自己享受,結果壹聽報價,居然要百金。
  於是感慨: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
  於是,馬上不修了。
  太宗自己,節衣縮食,至今其神廟之中所供奉的衣冠,都是與尋常百姓無二的普通常衣,用絲綢的地方都很少,唯有那套天子衣冠,才用了絲絮。
  他喜愛和寵愛的妃嬪,衣不拽地,帷帳無文繡。
  陵寢所在的霸陵,沒有金銀銅等貴金屬器皿,全部都是瓦器,連個墳頭都不起。
  結果到了他的孫子這裏,三千萬壹艘的巨艦,拿去給皇後的弟弟當玩具……
  太宗壹生用度加起來,能有三千萬嗎?
  袁盎想了想,應該是沒有的!
  但,轉念壹想,袁盎又覺得不對。
  今上在儉樸方面,確實不如他祖父。
  但也不是大手大腳的給自己享受的君王。
  今上雖然常常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追求最好的口感,喜歡在宮裏面吃美食。
  但,他所吃的食物,卻都是自己的宦官和侍從們種的。
  今上諸妃,最受寵的義夫人,聽說也是自己養蠶織布。
  皇後陳阿嬌算是最被寵溺的,但也只是不用自己養蠶而已。
  今上即位四年來,天下水利工程是鋪滿了少府和大農衙門的案臺。
  但未央宮和長樂宮的宮室卻是壹間也沒有多修。
  傳說,今上甚至在去年下令,命令自未央宮的度用中拿出壹半,給武苑和太學送去……
  這樣壹個君王,會將幾千萬的東西,拿來當玩具?
  這大抵是不可能的?
  但袁盎對陳嬌兄弟的印象,卻真是壞到了極點!
  這兩個禍害,當年在長安,拿人錢財,不給人辦事,將外戚列侯的臉都丟光了!
  若非如此,今上怎麽會放他們去安東?
  果不其然,袁盎隨後就聽到劉閼說道:“隆慮的錢可送來了?”
  “回稟大王,隆慮候在月前,已將三千金保證金與壹千金之租稅送到了長安陛下之前……”壹個官印說道:“此乃長安發來的回函……”
  劉閼接過來,看了看,點點頭,滿意的道:“如此甚好,等隆慮來提船吧!”
  然後,他走到已經思維混亂的袁盎身邊,得意的道:“太傅,此船造價雖然高昂,但其未出船廠,就已為隆慮所租!”
  “租?”袁盎不明所以,問道:“此是何意?”
  劉閼哈哈大笑,這所謂的租賃,可是他的得意之作。
  雖然有著皇帝兄長的提點和幫忙完善,但這念頭和腦洞卻是他所開的。
  此刻,他當著袁盎的面,當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將這個完美的主意告訴袁盎,再通過袁盎的嘴巴,傳播到天下去,為他營造聲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