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80章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20

  狐鹿涉穿著壹身從漢朝進口的絲綢錦衣,衣冠飄飄,宛如漢家士大夫貴族們壹般臥坐在松軟的床榻上,手裏捧著壹卷竹簡。
  這是狐鹿涉最近從匈奴的收藏品裏掏出來的壹套寶貝。
  來自中國法家的大賢之作——《商君書》。
  這可能是冒頓單於或者老上單於時期,和親的漢朝公主的陪嫁物品。
  壹直被匈奴人丟在了姑衍山的某個山洞裏腐爛發黴。
  直到被狐鹿涉翻了出來,立刻如獲至寶。
  可惜,這套經典在那個山洞已經被腐蝕了許多,僅有兩三卷還能辨認,余者都已經模糊不清了。
  “真乃是真理名言啊……”放下手裏的竹簡,狐鹿涉感慨萬千。
  這竹簡上的每壹個字,都在打動著他的內心。
  商君書在他眼裏,已經不僅僅是壹本書,壹個理論,壹個思想了。
  更是壹個完整而嚴密,上下嚴絲合縫的社會制度。
  還是壹臺隆隆作響,指向強盛未來的戰爭機器。
  “若我匈奴早十年得此書,依商君之說而改之,用商君之制而激勵上下,何來馬邑之恥,高闕之敗,燕薊之辱?”他嘆息著搖著頭。
  往事已不可追矣。
  今日匈奴,困守於幕北寒苦之地,全賴西域資源和西征勝利成果而維系。
  國家困頓,積弱。
  甚至很多貴族,都已經不願意調頭向南了。
  他們只想遠離漢朝,遠離長城,遠離那個噩夢。
  狐鹿涉壹點也不懷疑,只要漢軍越過瀚海,或者打通河西走廊。
  那麽,西域和幕北的匈奴貴族,馬上就會帶著軍隊和人民,奪路狂奔,向西方的康居和大夏逃亡。
  因為,跟漢朝人對剛,壹定會死!
  而去西方,卻可以逍遙自在,快活似神仙。
  傻子都知道怎麽選!
  沒看到須蔔氏都已經將自己的大纛放到了康居境內的“單於城”。
  呼衍氏做的也不賴,他們的萬騎主力和部族,統統向西遷徙,到了故烏孫之地。
  其他大小別部,也基本都做著類似打算。
  壹旦漢軍大舉北伐或者西征,那就風緊扯呼。
  將西域諸國和幕北之地丟給漢朝,希冀這些土地可以填飽漢朝人的肚子,讓漢朝人不來追殺自己。
  反倒是那些在西域和西方大夏、康居征召的“哲別騎兵”,願意與主人同生共死。
  “偉大的屠奢,哲別王求見……”這時門口傳來的侍衛他的親信貴族的聲音。
  “傳……”狐鹿涉連忙整理好衣冠,臨襟正坐,端坐起來。
  在陽罔面前,狐鹿涉壹直有些自慚形穢,特別是當他讀的書越來越多的時候。
  “臣拜見屠奢……”陽罔見了狐鹿涉,微微恭身拜著。
  “哲別王快快請坐……”狐鹿涉立刻笑著招呼:“來人!為哲別王獻茶具……”
  不多時,就有著大夏侍女,捧著壹套清香四溢的茶具出現。
  盡管目前漢匈之間處於戰爭狀況,但是,戰火阻隔不了商路,也無法阻擋追逐利益的商人的步伐。
  在浚稽山,在順德,在蒲奴水,每天都有漢匈的商人,在悄悄的交易。
  匈奴人拿著從西方劫掠來的財富、女子、奴隸,不斷的從漢室進口他們想要的東西。
  包括書籍、武器、香料、絲綢、陶瓷乃至於茶葉、茶具。
  在利益的驅使下,商人們甚至連漢軍的制式甲胄(皮甲與鎖子甲)也敢賣給匈奴人。
  最近壹個月來,漢匈之間的走私貿易,更是昌盛至極。
  單單是茶葉,就有數千石流入北匈奴。
  而作為代價,匈奴人失去了他們在西方征服所得到的三分之壹的黃金,壹半的寶石和全部的白銀。
  此外還有上萬奴隸被送到了漢朝商人手上。
  陽罔不清楚,匈奴人從哪些走私商人手裏買到了多少武器裝備和金屬,但他很清楚,匈奴人買到了大量絲綢、茶葉、陶瓷。
  如今,匈奴國中貴族,基本人人都有幾套絲綢衣物。
  穹廬之中,都有著陶瓷器皿,廚房之中都有著鐵鍋與菜刀。
  特別是那些驟然富貴的西征功臣們,花起錢來,眼睛都不眨的。
  於他們而言,哪怕全部花光了,再去西邊搶壹次就好了。
  反正,西方的人民孱弱無比,軍隊毫無戰鬥力。
  而陽罔眼前的這套茶具,精致無比,通體呈青色,光滑細膩,外表雕刻著鳥獸圖案,美輪美奐。
  這樣壹套茶具,陽罔打聽過,需要用等重的黃金或者上百個奴隸才能在走私商人那裏買到。
  輕輕端起茶杯,抿了壹口杯中的茶水,品味著唇齒之間的清香味,陽罔心曠神怡,有些夢回長安的感覺。
  “屠奢……”陽罔放下茶杯,在心裏打好腹稿,然後開口道:“臣聽說,近來有身毒奴隸曰折合馬者,獻策單於與屠奢,欲以身毒所謂‘瓦爾那’之制,用於匈奴?”
  “有這麽回事……”狐鹿涉問道:“哲別王以為如何?”
  那折合馬是句犁湖從大夏帶回來的戰利品。
  也與他沒有什麽關系,但是,這個奴隸提出的那個制度,卻頗得許多匈奴貴族的認同。
  句犁湖都已經有所動搖了。
  畢竟,現在的匈奴帝國,面對的是有史以來,人類所可創造的最強大的帝國和最強的戰爭體制。
  奠基於商君耕戰制度基礎之上,用著信仰與理念包裝,用榮譽和地位激勵,用鐵與血磨礪的可怕軍隊。
  更有著當代無解的BUG軍隊——胸甲騎兵坐鎮,作為中軍砥柱。
  除了老天爺,匈奴人想不到還能有誰可以擊敗漢軍?
  哪怕是句犁湖和狐鹿涉,他們也不敢設想自己有生之年能夠擊敗漢軍。
  他們最多最多就是做夢幻想壹下,經過改革,重整旗鼓的匈奴騎兵,借助大漠天險,以逸待勞,挫敗漢朝的北進或者西征企圖。
  為匈奴帝國的復興和發展爭取時間。
  僅此而已。
  至於幕南、高闕與長城?
  所有匈奴人都心知肚明,他們永遠回不去了。
  這不僅僅是因為漢朝軍隊的戰力讓他們絕望,還有著漢匈國力的不對等。
  匈奴本部的所有人口加起來,也不足漢之壹郡。
  哪怕算上奴隸和西域各國的人口,撐死了也就漢之十壹而已。
  實力對比如此懸殊,匈奴人拿什麽去與漢朝鬥?
  騎兵嗎?
  笑話!
  現在,天下騎兵的典範和標準,都是自漢出。
  所以,在這種絕望和對未來勝利的不自信之下,匈奴國中貴族,其實都已經在隨波逐流了。
  這個時候,折合馬冒了出來,還拋出了來自身毒的“瓦爾那”制度。
  立刻直擊了無數人的靈魂。
  許多人認為,與其費盡周折去學習漢朝,搞什麽夏務運動,顛覆了祖宗制度不說,還給了奴隸和異族上位的機會。
  還不壹定能有什麽效果。
  還是這瓦爾那好。
  貴族永為貴族,奴隸永為奴隸。
  人分等級,血分汙凈。
  多麽美妙的設計,多麽完美的構造!
  還能有比這個更好的事務了嗎?
  “屠奢……”陽罔看著狐鹿涉,他知道,自己必須說服眼前的這個匈奴貴族。他深深吸了壹口氣,對狐鹿涉拜道:“敢問屠奢:屠奢以為那瓦爾那之制,於匈奴可有益處?”
  “自然是有的……”狐鹿涉正色道:“至少,實施此制,可保諸部貴族頭人的永世富貴,甚至可以收買西域各國貴族王室,使之盡心竭力,為我匈奴效死!”
  這正是這個所謂瓦爾那制度的可怕之處。
  它是壹個為征服者,為上位者,為肉食者設計的完美制度。
  在制度上在宗教上在理論上在信仰上確保了征服者、上位者和肉食者的絕對利益。
  確保了上層的貴族,哪怕是只豬,也能穩如泰山。
  對於匈奴,對於西域諸國王室、貴族有著難以抵禦的誘惑。
  尤其是匈奴!
  自燕薊之戰後,匈奴本部損失慘重,青壯男子幾乎死了三分之壹。河西的失陷,又讓匈奴丟掉了十幾萬本部人口。
  匈奴帝國的人口規模已經下降到了歷史低點。
  這迫使句犁湖只能將大批別部和奴隸轉為匈奴本部,又加強了軍臣時代的哲別制度,這才讓匈奴帝國不至於崩潰。
  但禍患也已經埋下。
  當作為主幹和主體的匈奴本部,也就是孿鞮氏、須蔔氏、呼衍氏與蘭氏及諸別部氏族的人口在帝國人口構成之中,落到了第二甚至第三群體時。
  匈奴帝國的統治根基就已經搖搖欲墜了。
  以少民而臨大國,用寡治眾。
  匈奴人自己心裏也是發毛的。
  誰能保證,占據人口多數的異族奴隸和哲別騎兵們能壹直忠心耿耿?
  誰能確保西域各國不會聯合起來反水?
  而匈奴本部的人口,卻已經少到不足三十萬。
  妳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人能睡得著?
  折合馬的瓦爾那制度,等於是壹個窮困的旅人在荒野之中看到了篝火,哪怕明知道有危險,恐怕也得靠近嘗試壹番。
  因為,這個制度,至少可以為匈奴人解決以少民臨大國,用寡治眾的禍患。
  這個制度更符合很多匈奴貴族,特別是那些在夏務運動之中利益受損的貴族的利益。
  他們幾乎沒有理由拒絕這個制度。
  薩滿祭司們更是上跳下躥,鼓噪聲勢。
  為折合馬搖旗吶喊,鼓掌助威。
  句犁湖的態度曖昧不清,更是另這壹風潮無限膨脹,終於在這碲林大會之前,積聚起足夠的聲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