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53章 猜疑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長樂宮,歌舞升平。
  與外界的猜測不同,此時,竇太後假寐著躺在榻上,劉徹則跪在她跟前,小心的為其捶打著,陳阿嬌則坐在竇太後的臂膀中間,親昵的依偎著自己的外祖母。
  對付竇太後,劉徹可謂是就輕駕熟了,老太太本來就耳根子軟。
  想前世,袁盎能幾次三番說動這個老太太回心轉意甚至連韓安國都能讓其改變心意……
  更何況,劉徹還有著意想不到的助力——梁王劉武。
  儒家被圍攻,劉武算是漢室高層中最焦急的那位。
  這位文青皇叔,對儒家那壹套頗為推崇和喜歡,手下的臣子,也幾乎是清壹色的儒門出生。
  因此,實際上,當劉徹來到長樂宮請安的時候,劉武已經差不多將竇太後搞定了。
  劉徹帶上陳阿嬌過來,說些好話,給個臺階,這壹切就這樣順其自然的過去了。
  當然,老太太撇不下臉面,還是撂下了壹句:“天下社稷,是皇帝的天下社稷,哀家壹個瞎眼老婆子,不會去攙和,省得外人說哀家後宮幹政……”
  劉徹自然是好話、馬屁不要命的說,直到說的老太太臉上寒冰消逝,露出笑容。
  擺平了竇太後以後,劉徹立刻就乖巧的主動給她按摩。
  竇太後也很喜歡劉徹這麽伺候她。
  在她看來,即使是先帝和梁王劉武這兩個親兒子,也沒這麽伺候過她——梁王劉武最孝順的行為,也不過是親嘗湯藥,早晚問安……
  這讓竇太後不禁有種兒子不如孫的感慨。
  劉徹卻不敢怠慢,壹邊給竇太後輕輕按摩,松弛筋骨,壹邊小心的試探著道:“皇祖母,孫兒聽說,陳須表弟好像就要年滿十六,可以加冠了?”
  竇太後聞言,卻有些迷糊的道:“似乎是吧?”
  還是陳阿嬌在旁道:“皇帝表兄說的沒錯,大兄今年九月就要加冠了呢!阿父已經在給大兄準備加冠禮……”
  竇太後不免尷尬的笑了笑。
  劉徹低著頭,也很是腹誹了幾聲。
  別的人家都是重男輕女,唯獨竇太後與館陶是掉了個個。
  在她們眼中,陳阿嬌才是珍寶,至於陳須和陳蟜這兩個同樣是劉嫖所出的兒子,卻與路人甲乙丙丁沒有什麽區別。
  至於堂邑候陳午這位堂堂的大漢外戚,更只是壹個播種工具……
  老實說,這種奇葩的觀念與理念,讓劉徹有些毛骨悚然,幾乎以為是看到了後世的李唐公主們。
  不過話說回來,劉漢公主,可比李唐公主的戰鬥力強多了……
  但,劉徹也只是為了轉移話題,他準備壹下了措辭,然後道:“陳須表弟加冠成人,孫兒也沒什麽好表示的,不如,封其為列侯?不知皇祖母意下如何?”
  劉嫖的兩個兒子,不論竇太後怎麽看待,都是必然會被封侯的!
  這其中關系的是竇太後自己的臉面以及尊嚴!
  想當年,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時,曾有意要封竇太後的兩個兄弟為候。
  但是,朝野輿論的反應比較大,太宗孝文皇帝見勢不妙,果斷賣隊友。
  此事,直接導致了竇長君在世時沒有得封。
  這個事情,壹直是竇太後心中的壹根刺。
  也讓竇家的逼格不是那麽高大上。
  這丟掉的臉面,不用人提醒,竇家也壹定會想辦法找回來。
  陳家的兩個兒子封侯,就是竇氏找回自己臉面的最佳途徑。
  只是……
  “這樣壹來,整個軍功勛爵名田宅系統,就要徹底被朕玩壞了!”劉徹心裏嘆息著。
  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的基礎來源於軍功換爵位換土地換妹子。
  但劉氏歷代天子壹再的破壞這個體系的根基。
  太宗孝文皇帝公然將爵位作為商品出售,等於打斷了這個體系的脊梁骨,先帝也不含糊,多次的將列侯這個最高榮譽和地位的爵位,授予那些根本就沒有立過功的外戚。
  劉邦那句“非有功不得候”的誓言徹底成了壹句空口白話。
  但在表面上,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依然茍延殘喘。
  現在,劉徹提議敕封陳須那樣壹個連毛都沒長齊的公主之子,等於是加速了這個體系的崩潰。
  可以想象,天下人看了以後會怎麽想?
  特別是那些在邊關的將軍們——感情我們出生入死,還抵不上人家投胎投的好!
  但劉徹更清楚,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走到今天,實質上已經破產。
  與其費勁心思去復活這樣壹個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的制度,倒不如另起爐竈,推行壹套新的軍人榮譽與爵位的制度。
  所以,劉徹對於在已經垂死的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上再捅壹刀,完全毫無壓力。
  竇太後聞言,卻是笑著道:“皇帝既然已經決定了,就不用再問哀家了,哀家不過是個瞎眼老太婆……”
  話雖如此,但劉徹還是明顯的感覺到了竇太後的心情壹下子就變得非常愉悅了。
  事實證明,即使是身居金字塔的最頂端的統治者,也是能夠被收買和賄賂的。
  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不能被收買的人,只要妳開的價格夠高,就是上帝也能被買通!
  所以,竇太後接下來的壹句話也就順理成章了:“皇帝以後就不要再派人或者自己來給哀家讀那些奏折了,哀家只要皇帝能秉持太宗皇帝,先帝的教誨,就心滿意足了,那些虛權,哀家不在乎!”
  這話,劉徹知道,大抵是半真半假。
  竇太後信奉黃老無為之說,喜歡清靜,並不愛政務,這是事實。
  但這個世界有誰不愛權柄?
  劉徹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建元新政是怎麽完蛋的!
  更何況,即使竇太後是真心實意。
  但,有些事情並不在怎麽做,而在怎麽說。
  劉徹恭敬的道:“皇祖母,這怎麽行?朕還年少,難免有些地方把握不到位,若無皇祖母在旁指點匡正,朕若有什麽行差踏錯,豈非就將令社稷不安?還請皇祖母收回成命!”
  竇太後果然只是試探,她順驢下坡,道:“既然皇帝這麽說,那哀家就再為皇帝出些力氣罷!”
  劉徹聞言,心裏冷笑壹聲,嘴上卻道:“諾!”
  對付竇太後,這半年來,劉徹可謂是費勁了心機。
  許多的事情,劉徹都沒有特意去瞞著。
  絕大多數時候,竇太後總是能見到所有的奏折。
  但關鍵在於,當劉徹有什麽不想讓竇太後知道的事情的時候,他就將關於那事的所有消息全部封鎖或者以春秋筆法帶過。
  竇太後哪裏見過這種魚目混珠的手段?
  是以,她壹直以為,劉徹這個天子對她相當孝順和尊崇。
  不止事無巨細皆向其匯報,更難得的是,即使她去甘泉宮避暑,未央宮也每日派出使者,運送奏折,向其匯報。
  竇太後也曾起過疑心,於是,找來了南皮候竇彭祖以及魏其侯竇嬰對證,結果發現,天子什麽也沒隱瞞……
  於是,從此,竇太後就徹底的對劉徹放心了。
  這才是未央宮與長樂宮至今關系和睦,沒有鬧出任何矛盾和對抗的關鍵——要知道,即使是先帝,也未必有當今天子這樣的孝順。
  但竇太後怎知,過去半年,劉徹至少有七八件事情,沒有讓其知道。
  當然,縱使有人要使壞,在竇太後面前打小報告,也是沒用的!
  與過去半年成千上萬的事務相比,天子偶爾疏忽,沒有就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請示東宮,也是在所難免的。
  倒是打小報告的人,得小心自己的腦袋!
  挑撥兩宮,離間漢室血親,壹旦出現,就是要滅族的!
  只是,接下來的時間,劉徹就要大刀闊斧的做壹些改變了。
  這些改變,有些竇太後未必會贊同。
  劉徹想了想,還是得給竇太後找些事情做,讓她無暇分心去關註朝政,省得跟這次壹樣,被人挑唆著想要插手朝政,甚至把他這個皇帝叫來東宮訓斥!
  妳要知道,沒有任何壹個皇帝,願意自己會被另外壹個人隨時叫過去壹頓臭罵!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祖母,也不行!
  當然,劉徹很好的隱藏了自己的這些想法,在外人眼中,他這個天子,確實是個極為孝順的天子,劉徹服侍竇太後和薄太後,幾乎與太宗孝文皇帝當年服侍薄太後壹般。
  祖孫兩人就這樣有壹搭沒壹搭的聊著。
  只是劉徹的心思早已飛到了即將開始的對朝鮮的征服戰爭中去。
  雖然,現在朝鮮因為濊人的背後壹刀,不止實力受損,而且內訌也開始出現。
  根據傳回來的情報,到今天為止,已經有至少八個朝鮮內部的實力派或者半割據的部族首領向漢室表達了願為“內應”待夷滅衛滿朝鮮,梟首首惡後,他們希望“能循濊人例”。
  這些家夥賭咒發誓:“倘若獲準,永永為漢藩屬”“世世代代,為漢忠臣”。
  劉徹只是看了幾眼,也沒放在心上。
  這個世界,便是夫妻,大難臨頭也是各自飛,何況朝鮮這樣的政權?
  其內部的帶路黨,現在看來,簡直就已經是充斥內外了。
  這些提議“願為漢內應”或者“先鋒”的朝鮮貴族之中,甚至有著不乏王險城中的實權人物。
  其中甚至還有壹個是現在的朝鮮王衛準的兒子……
  倘若依次來看,這次朝鮮戰爭,與其說是戰爭,倒不如說是武裝遊行了。
  但越是如此,劉徹越不敢大意。
  歷史上驕傲自滿,目空壹切,導致失敗的戰爭還少嗎?
  更何況,朝鮮這疙瘩,可是出奇跡的地方。
  因此,劉徹命令已經出發前往齊國準備糾集遠征艦隊出征的徐悍和正在準備出發的義縱,要求兩者務必戒驕戒躁,寧可慢壹點,也不能給衛滿朝鮮任何可乘之機!
  劉徹深深的明白:那些帶路黨,既然能背叛自己的君主和國家,自然也能在漢軍的不利的情況下,反戈壹擊,壹如後世苻堅手下的那些二五仔們壹樣。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
  劉徹從來就不相信,會有什麽異族,心甘情願的被漢族統治。
  他們臣服,只是因為漢族的強大。
  只要漢族稍微露出些衰落的跡象或者漢人內部出現壹些照顧或者遷就他們的聲音和勢力,這些人反噬起來,可是毫不猶豫的!
  別說是異族了,就是同文同種,也未必就是自己人!
  譬如衛滿朝鮮政權,其整個統治階級,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漢人!
  可這些家夥叛離了劉氏也就罷了,跑出去建國也罷了。
  但忘了祖宗,丟了信仰,被發左袵後,卻成為了比匈奴還要瘋狂的反漢政權。
  無論穿越前,還是重生前,這樣的人,劉徹都不曾少見。
  後世的呆灣,前世小豬手下那幫數典忘祖,投降匈奴的漢人。
  正是這些經歷,讓劉徹明白:血統就是渣渣,認同才是關鍵。
  有禮儀之大,謂之華,有服章之美,是為夏。
  中國自古就不論血統,只論文化認同。
  是以,現在,忽然壹大幫家夥哭著喊著想要當漢臣,做漢人的狗腿子。
  劉徹卻很清醒的知道。
  這些家夥,是靠不住的!
  正想著朝鮮的事情,思慮著該怎麽處置這壹大堆忽然就醒悟了自己是漢臣的騎墻派,帶路黨。
  殿外,壹個宦官走進來通秉:“啟稟太皇太後、陛下,太仆袁公持太皇太後所賜玉符求見!”
  “玉符?”劉徹心中壹動:“袁盎竟還有這東西……”
  劉徹就不由得深深的看了眼竇太後。
  漢室對於宵禁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入夜以後,別說是宮廷了,就是想出入自己家所住的居民區,也是有困難的。
  歷史上李廣就曾被壹個小吏給堵在門口,不許進出,丟了好大的面子!
  當然,李廣找回面子的方法也很迅速:他被任命為將軍後,二話不說,就點名要那個小吏隨軍,到了軍隊裏以後,李廣這位儒將,傳說的好人,馬上就下令以軍法殺了那個小吏……
  這個故事被太史公記載在史記的《李將軍列傳》中,成為了整個李廣列傳中,李廣為數不多的汙點。
  也昭告了世人:太史公寫的東西,個人主觀意願其實蠻大……
  此刻,劉徹咋聞袁盎居然還有著竇太後賜下的玉符,心中自然頗為震驚。
  像這種可以無需命令和詔書,即可自由通行宮廷的信物,按道理來說,劉徹這個皇帝應該知道,也必須知道。
  可問題是,劉徹在今天之前,完全不知道,袁盎還持有這樣壹件特殊的通行信物。
  有壹就有二!
  劉徹迅速的想到,應該還有更多的,他所不知道的這類特殊信物在外面。
  這就意味著,倘若發生了什麽事情,竇太後能立刻讓她的親信心腹以及羽翼與她馬上取得聯系。
  “姜還是老的辣啊……”劉徹心中想著:“看來,朕應該關註壹下這個事情,摸清楚,到底還有幾個類似的信物在外了!”
  怨不得劉徹這樣小心翼翼。
  實在是竇太後可是漢室歷史上僅次於呂後的強勢人物,連小豬都被她軟禁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