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67章 官員倒逼戰爭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長安,又壹次考舉落下了帷幕。
  這壹次,參考士子創下了前所未有的記錄。
  總共有接近兩萬人報名!
  如此多的人參與,以至於整個長安的商業和貿易,在考舉前後的這壹個多月,繁榮的不像話!
  無論是賣奢侈品的,還是經營日常用品的,反正,只要是做生意的,都賺的盤滿缽滿。
  當然,主爵都尉衙門也趁機刷了壹波臉。
  在公孫弘和主父偃的主持下,主爵都尉衙門,借著考舉的機會,從長安九市,收上了接近千萬的稅款。
  僅此壹項,就幾乎相當於關中去年壹年田稅的三分之壹強了。
  這讓公孫弘和主父偃的信心爆棚。
  但對劉徹來說,本次考舉的落幕,意味著麻煩的上演。
  “四千多個工作崗位啊……”劉徹將禦史大夫衙門上奏的奏疏放在壹邊,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這就是考舉對於現在的漢室政權的最大考驗了。
  跟每次只取幾十個,撐死壹百多的科舉不同。
  考舉,壹次錄取人數,就是數千。
  而且,錄取人數肯定會越來越多!
  就像後世的大學生壹樣。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的口袋慢慢的鼓起來。
  他們肯定會選擇將自己的下壹代送去讀書識字。
  知識分子越來越多,最終曾經的風流才子,變成明日的市井說書人。
  而這卻對現行的考舉制度造成了沖擊。
  因為,工作崗位,不是想變就能變出來的。
  特別是現在,漢室地方六十余郡,絕大部分的職位,都已經有坑了。
  強行把人踢掉,塞進考舉士子,不僅僅是對國家的不尊重,更會產生很壞的結果。
  想想看吧。
  崇禎讓李自成下崗,然後李自成就武裝上訪,讓崇禎在煤山上吊了。
  所以,其實,現在可供安排的職位,也就只有那些到點了退休的人的職位。
  劉徹前幾年,已經將這方面的潛能挖空了。
  再想指望靠著以新換舊,並不現實。
  但,放著這些考上的士子,不給他們安排工作崗位也是要出事情的。
  典型的就是黃巢。
  英雄豪傑,流落在體制之外,會有怎樣可怕的結果。
  歷史書上,已經寫的清清楚楚了。
  所以,在實際上而言。
  “這是在逼著朕去擴張啊!”劉徹放下手裏的筆。
  他剛剛絞盡腦汁,從各衙門清理了五百多個到點了還沒退休的老幹部,給與他們加官壹級的榮譽,讓他們致仕,從而騰出了五百多個崗位來安置這些考舉士子。
  但,這只是杯水車薪。
  幸虧去年搞了個大新聞,把齊魯洗了壹遍,騰出了至少兩千個崗位。
  因此,今年勉勉強強,算是能蒙混過關了。
  但明年呢?後年呢?
  而且,隨著新壹代年輕人成長,未來漢室的讀書人會越來越多。
  這在壹方面,會要求劉徹開始改革考舉制度,提高準入門檻。
  但這門檻肯定不會壹下子就拔高太多。
  難度是會隨著士子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的。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人壹定會壹年比壹年多。
  於是,擺在劉徹面前的,就只有三條路。
  第壹條擴大內需,發明壹些新機構來安置越來越多的考舉士子,但,這新衙門不是想成立就可以成立的。
  現在的官員薪水雖然低,但也不少了。
  哪怕是最低級的百石小吏,壹年薪水也要給其壹百石粟米外加壹定的現金。
  更何況,劉徹自己還作死的搞出了津貼和補貼制度。
  所以,隨意增加機構的話,只是飲鴆止渴,最終除了重蹈北宋杯具外,不會有別的結果。
  而第二條路,就是減少錄取人數。
  但,減少錄取人數,就會提高考舉逼格。
  很容易會讓那些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產生——勞資比別人高級的錯覺——雖然他們壹直都有這樣的錯覺。
  但考舉,卻可以讓他們知道——妳們不比別人高級。
  而第三條路……
  “用大漢的劍,為大漢的官,去獲取屬於他們的工作崗位……”劉徹似笑非笑的搖著頭嘆息著。
  這也是唯壹可以實現的出路。
  很簡單的壹個道理。
  只要打下壹塊地盤,就得在當地建立政府,實施統治。
  就像現在的安東都護府那樣,每年都能固定為劉徹消化至少幾百個士子。
  而且,這也是壹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世界這麽大。
  哪怕未來在遙遠的中亞和西亞以及南亞實行的殖民和分封統治。
  那裏也需要官員啊。
  需要官員就需要考舉士子去占坑。
  然後,慢慢的,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也會開始要求更多的官員。
  如此,才能確保不出問題。
  “看來,對匈奴作戰,確實是迫在眉睫,不得不發啊!”劉徹感慨壹聲。
  五年前,他搞出考舉,純粹只是想刷聲望,收買人心而已。
  卻沒有想到,五年後,他弄出來刷聲望的工具,逼著他和整個國家,不得不投入戰爭中。
  因為,假如不給越來越多的年輕士子找到工作崗位的話。
  大漢王朝就遲早藥丸。
  大漢王朝不想吃棗藥丸,就得去擴張。
  說起匈奴,劉徹就頗感興趣的站到了地圖前,凝視剛剛被更新的那幅地圖。
  這副地圖上,屬於漢室的黑色,赫然已經越過了長城,侵染到了草原上。
  有些地方,甚至整塊整塊的變黑。
  這是繡衣衛與漢室長久以來推行的對匈奴政策結出來的碩果。
  “賈長沙啊賈長沙……”劉徹嘆了口氣,不得不對這位當年名震天下的謀士和名士表達自己的敬佩之心。
  似乎,在兩漢,姓賈的人,只要出名,就了不得了。
  前有賈誼賈長沙,後有賈詡賈毒士。
  都是那種壹言安天下,壹語喪社稷的主!
  賈誼對漢室的貢獻,不僅僅在於他提出了“眾建諸侯少其力”的原始版本推恩令。
  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力量。
  更在於他第壹個首倡,並且建立起了壹整套對匈奴的心理攻勢和拉攏、分化政策。
  這套政策的全稱是:三表五餌。
  整套政策很復雜,真要詳細解釋的話,壹萬字都說不清楚。
  但簡單的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八個字: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賈誼當年認為,漢匈之間的力量,嚴重不對等,漢軍無力出擊並且攻擊匈奴的腹心。
  所以,賈誼就寄希望於通過滲透、收買、散播謠言,腐蝕匈奴貴族,挑撥其君臣關系,制造內亂,讓匈奴人自顧不暇,無暇南侵。
  為了保障整個計劃能順利進行,賈誼甚至主動請纓,請求擔任指揮整個計劃的負責人,也就是典屬國壹職。
  此人,確實是天縱奇才!
  自提出這套政策後到今天,雖然沒有如賈誼當年預期的那樣,讓匈奴內訌、分裂。
  但卻也造成了韓頹當兄弟歸義以及十幾年前的章尼事件。
  甚至,東胡王盧它之的部族以及其他六個部族,在原本的歷史上,會在前年帶著人口和牲畜,歸順漢室。
  並且因為他們的歸順,導致丞相周亞夫罷官。
  現在,雖然因為劉徹的原因,七部族歸漢事件沒有發生。
  但,漢室對匈奴的滲透和控制,卻早已經不僅僅七個部族了。
  長城腳下的匈奴部族,幾乎黑成壹片。
  這些部族,雖然可能很小。
  大的兩三千人口,小的幾百人。
  與其說是部族,不如說是部落。
  但,他們的立場倒向漢室,卻使得匈奴人在雲中——雁門壹線的警戒全部作廢。
  漢軍可以出塞百裏,而匈奴人甚至還會蒙在鼓裏。
  如今,已經派遣了質子,向漢室輸誠的部族,每壹天都在增加。
  昨天還是十九個。
  但今天卻已經破二十了。
  而且,除了小部族。
  還有大魚入場。
  休屠部族的首領,就曾經曖昧的向漢室表示了——俺在劉家和攣鞮氏之間的戰爭中不持立場。
  雖然原話不是這樣,但意思卻是這麽個意思。
  甚至,還有不知名的匈奴貴人,悄悄的通過某些渠道,譬如商人或者歸還的漢人之口,委婉的詢問漢室:假如匈奴內戰爆發,漢室站在那壹邊?
  這樣的人,不止壹個。
  當然了,局勢如此大好。不能完全歸公於賈誼。
  實際上,現在之所以變成這樣。
  軍功章上,有軍臣的壹半。
  這個腦殘居然公開表示:烏維之死,是天譴!
  這至今導致了大批忠於尹稚斜父子的匈奴部族惶惶不可終日。
  以至於,許多原本立場曖昧,顧左右而言他的匈奴部落,在軍臣的那個表態後,主動聯系上了漢室,說是“願意歸義天子,為漢臣妾。”
  甚至有人赤裸裸的提出了——王師若出,外臣甘願為陛下先鋒,以討不義。這樣的帶路黨宣言。
  而這些人的立場的變化,很顯然,只是出於自保或者活命的想法。
  他們舊日的主子烏維和他老爹尹稚斜以及那個右賢王,全部都成了壞蛋。
  那他們是什麽?
  壞蛋的奴才?
  換句話說,其實,他們投向漢室,不是因為烏維之死,僅僅是因為他們感覺,假如不找漢室抱大腿的話,壹旦單於庭對付他們,他們連跑路的機會都要沒有了!
  軍臣的這個行為,在劉徹眼裏,就像當年秦二世的種種行為壹樣腦殘幼稚而且不可理喻。
  當然了,劉徹更明白。
  若是沒有馬邑之戰的輝煌勝利。
  現在,這些投向漢室或者立場倒向漢室的部族數量至少要少壹大半。
  “到明年夏天,應該就能完成戰爭準備了……”劉徹在心裏盤算著。
  現在,丞相周亞夫為首的將軍列侯們已經做出了初步的戰略計劃。
  想要攻克高闕,漢軍需要投入三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出雲中塞數百裏。
  軍隊,好調動。
  劉徹壹紙詔書就能完成調動。
  關鍵是糧草和器械。
  代國、隴右和雲中,本身的糧食產量,堪堪只能自給自足。
  這還是太宗皇帝當年拼了老命,在這些地方瘋狂種田的結果——在太宗之前,長城駐軍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而去年的馬邑之戰,幾乎將這壹帶的戰略糧食儲備消耗壹空,到現在,都還沒有填滿。
  大軍出塞的耗費,又肯定比在內線作戰更高。
  而且,補給線的拉長,本身也會增加消耗的糧草數量和人力物力。
  唯壹的好消息是,假如出塞作戰的話,大軍所需要的肉食來源,現在已經不需要擔心了。
  少府的各個牧場以及前線的馬苑裏滿是去年馬邑之戰繳獲的牲畜。
  隨隨便便撥個十幾萬,就足夠支撐大軍在外的開銷了。
  而且,只要拿下高闕,那整個河套的匈奴牲畜,也都會成為漢軍的戰利品。
  就糧於敵是可能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