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58章 黃老派的反應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夜幕降臨之時,劉徹乘著馬車,悄然駛出北闕,前往館陶太長公主在戚裏的宅邸。
  坐在馬車上,劉徹看向自己身後的空位。
  嘆了口氣。
  沒有了王道這個跟屁蟲,他壹時間感覺有些別扭。
  仿佛像少了東西壹般。
  “調查情況盡快完成……”劉徹對身旁的汲黯道:“不要有隱瞞和托詞,該是什麽,就是什麽……”
  “諾!”汲黯點點頭。
  劉徹將視線看向車簾之外。
  現在,他似乎只能相信汲黯的公正和道德,不會扭曲事實了。
  只是……
  對皇帝來說,“只能”這個詞語實在是大錯特錯!
  “朕將任命主爵都尉公孫弘兼任尚書左仆射……”劉徹對著汲黯說道:“卿準備壹下,在公孫弘到任後,給與幫助和支持……”
  “諾!”汲黯依舊恭身應命。
  尚書左仆射,是劉徹最近發明的壹個官職。
  主要是負責協助尚書令,查閱奏疏,審議政策。
  妳可以將它看成是後世的國務院深改小組的成員。
  地位不高,但權柄很重。
  可以對大多數議題和政策進行議論,並且寫出針對性的報告。
  同時,仆射仆射,通俗的說,就是持弓之臣。
  所以,這個職位還負責跟羽林衛、虎賁衛對接。
  這也算是劉徹逐漸提高主爵都尉威權的壹個方法。
  另外也是對尚書臺進行洗牌的壹個動作。
  不是劉徹信不過汲黯,而是他知道,無論什麽機構,內部壹定要有競爭,不能是壹個壹言堂。
  但問題是——汲黯能壓得住公孫弘嗎?
  “陛下……”汲黯忽然躬身,將壹本小冊子遞到劉徹面前:“此乃黃師近日所寫的壹篇論述,還請陛下過目……”
  “哦……”劉徹接過來,點點頭,說道:“等朕看看再說……”
  所謂黃師,其實是黃老派的壹位巨頭。
  就是當年幫著張釋之指出壹條明路,讓張釋之能保全性命那位老者。
  汲黯當年曾經在其門下聽講,因此,也尊稱壹聲老師。
  此人算是黃老派內部現在比較開明,同時也看得清楚變化的人。
  劉徹將冊子打開,在車內的鯨油燈明亮的光線照射下看起來。
  只看了幾頁,劉徹就擡起頭,似笑非笑的看向了汲黯。
  “黃先生什麽時候如此不喜莊子了?”劉徹問道。
  毫無疑問,劉徹手裏的這本書,是壹本通篇都在批判莊子思想的書。
  莊子的思想和學問,在黃老派內部被人噴,這不是第壹次。
  在今天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位名宿,曾經抨擊過莊子。
  實在是莊子的書和思想,有太多噴點了。
  而且,莊子本身就是壹個大噴子。
  他在世的時候,噴過的學派,遍及諸子百家,無所不噴,無所不非。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莊子活著的時候,沒有人噴的過他。
  但他死了麽……
  嘿嘿嘿……
  連死人都收拾不了,諸子百家也就妄為學閥了。
  但,在今天以前,大家噴莊子和莊子的思想和學說,都只是空對空。
  譬如莊子說“不知之知”“非人之人”。
  大家就鉆進故紙堆,然後擺出壹堆的先賢的文字,對其逐壹批判。
  但這種批判,從未深入,只留於表層。
  大家都只滿足於“戰勝了莊子”這麽個假象。
  然而,這位黃師,或者說黃生,終於開始涉足“證偽”了。
  短短幾頁文字,劉徹就已經看明白了,這位黃生在試圖證明,根本沒有壹個叫門無鬼和赤張滿稽的人。
  倘若沒有這兩個人,那麽,莊子在其天地篇裏對舜的評論就是無稽之談。
  那麽,其《應帝王》的言論,就是胡說八道。
  只是……
  天下人都知道,莊子的所有著作裏的所有故事,都是莊子自己編的啊。
  都是些哲學問題啊,莊子只是借故事裏的人說出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和價值觀而已。
  但,劉徹才懶得去管,也不想去給莊子鳴不平。
  因為,現在的世界,根本用不到莊子的思想,也不需要莊子的思想。
  莊子的那壹套,劉徹深以為,或許等到了傳說中的物質極大豐富,人可以剝削機械,消滅了國家和民族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綻放出真正的光輝。
  至於現在,還是踏踏實實的去考慮實際問題,而不是究竟是人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人這種燒腦的問題。
  當然,壹定的保護,是要給的。
  每年撥個幾萬或者十幾萬,養幾個專門研究和保護莊子思想的學者就可以了。
  劉徹真正關心的問題是——為何這位黃師要選擇,從天地篇的故事裏做突破口?
  講道理的話,現在,天下人,對莊子的非議,主要集中在《應帝王》的論述裏。
  壹個個大噴子,逮著莊子在《應帝王》裏的言論,逐壹反駁。
  而很少有人去碰《天地》。
  這是因為,《應帝王》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簡直全身都是黑點,隨便拿壹個出來就能噴上壹天,還不用擔心得罪人,更可以因此被統治者看中。
  “假如天地篇被證偽,那麽,子貢遊楚反晉的故事,豈非也是假的了?”劉徹嘴角露出壹絲笑容。
  然後他對汲黯道:“黃公大作,朕讀了,頗受益,請轉告黃公:朕嘉其治學之謹,其賜黃金五十金,帛五匹!”
  這就是個態度問題。
  主要是告訴黃生和其他黃老派巨頭——趕快給朕將天地篇的論述統統證偽。
  不需要真的去撕破“機心詐偽”和“機械之心”的虎皮。
  只需要造成聲勢,天下人自然知道,該怎麽抉擇。
  而在排除了“機心”“機變械飾”這兩個障礙後。
  手工業和技術以及工匠就不再要受歧視了。
  劉徹可以光明正大的任命各種“魯班博士”“水利博士”甚至機械博士。
  反倒是在後世人盡皆知的“奇技淫巧”在現在影響也就那麽壹回事。
  畢竟,奇技淫巧,怎及“機變械飾”和“機心詐偽”這種直指壹個人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或者賊子的嚴苛指責厲害?
  “對了,陛下,臣聽說,今日下午,太學的《春秋》博士胡子讓魯儒幾乎下不來臺……”汲黯笑著道。
  “嗯?”劉徹也來了興趣,最近半年,太學那邊胡毋生日常噴魯儒,讓劉徹看的非常歡樂。
  胡毋生,非常上道!
  劉徹這邊剛剛對齊魯諸王下手,他就開始試探性的談論魯儒。
  最開始,還只是從魯儒的理論上下手。
  而且觸碰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議題。
  但等到齊魯四王皆死,而齊魯地區被郅都和趙禹洗了壹遍後。
  胡毋生的議論點,就從外圍,深入了魯儒的敏感區域。
  甚至壹步步觸及其核心。
  大有壹副把魯儒踢下神壇的架勢!
  而且,因為是儒家內部撕逼,所以,其他儒家派系,除了谷梁派本著“公羊贊成的我反對,公羊反對的我贊成”這個基本原則進行了聲援外,其他派系,尤其是龐大的楚詩派和新興的重民派和思孟學派都表示:關我鳥事。
  “說說看,到底怎麽回事……”劉徹笑著問道。
  於是,汲黯就簡要的說了壹下事情的經過,然後,他試探著道:“陛下,胡子是不是有些過了啊,公休子畢竟先賢,且素為人所重……”
  “呵呵……”劉徹看了看汲黯,當然知道這個家夥在想什麽。
  無非是,在公休儀的問題上,黃老派與魯儒存在共同立場。
  仔細想想,劉徹就知道為什麽了。
  道理很簡單。
  因為與公休儀捆綁在壹起的,除了清廉的名聲和高尚的人格外。
  還有著“拔葵去織”“受大不用小”“不與民爭利”等等名言。
  其中,不與民爭利,更是地主官僚們的最愛。
  民是誰?
  當然不是泥腿子!
  甚至,壹般的地主也算不上“民”。
  在地主豪強和官僚貴族眼裏,真正的民,當然是他們自己了。
  其他人,統統都被他們強制代表了。
  這種畸形的思想言論,最終,造成了西漢後,皇權不下鄉以及“鄉賢”自治的可怕局面。
  劉徹早就想對公休儀下手了。
  甚至,他曾經想過,玩壹次“武訓故事”,借機徹底否定公休儀及其思想。
  只是,想了想,劉徹不得不放棄。
  因為,這就是個刺猬,壹碰,就要掀起壹場空前的討論和思想大辯論。
  更會涉及吏治和道德,三觀這樣的大命題。
  由皇帝發起和動員,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公休儀被打倒了,但壹個更可怕的家夥站起來了。
  而且,將學術問題政治化,後果不堪設想。
  壹旦那麽做了,那劉徹豈非是開了文字獄的先河?
  他自己能保證不冤枉人,但他不能保證下面的人不冤枉人,更不能保證因此而開始的政治傾軋不會愈演愈烈。
  只要想想北宋王安石變法,新黨和舊黨的撕逼的可怕場景。
  劉徹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學術的歸學術,政治的歸政治,宗教的歸宗教。
  這是劉徹在登基時就立下的基本原則。
  學術問題,絕對不能政治化!
  更不能因言獲罪!
  現在就不錯嘛。
  學術界自己去撕逼好了,劉徹只要在後面當好奶媽,刷好Buff,做好支援工作。
  “胡子耿直,但學問不錯,卿等就不要大驚小怪了……”劉徹笑著道:“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問題,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諾!”汲黯聞言,心裏也有底了。
  實際上,他就是想知道,當今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和態度而已。
  只要確定了這個問題。
  那麽,黃老派的巨頭就可以借此調整立場。
  現在看來,天子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壹切!
  汲黯仿佛看到了黃老派下場,痛打魯儒落水狗的場面。
  不要以為黃老派跟魯儒在某些問題上有共同立場,就以為他們都是自己人了。
  其實,壓根就不是!
  甚至,黃老派內部是很高興看到魯儒倒黴的。
  原因很簡單——魯儒倒下來了,那就只有他們在那些問題上有發言權了!
  當今這個世道啊,越來越像戰國時的百家爭鳴了。
  諸子百家,在越來越明顯和清晰的競爭環境下,所有人,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得拼命向上遊。
  不努力的,想吃老本的。
  就會跟戰國的雜家、名家、楊朱壹般,在默默無聞中消亡。
  而吞掉魯儒這個大塊頭,吸收魯儒原本的支持者和基本牌,對黃老派來說,也是不無補益。
  甚至,可以說是吃了壹頓大餐!
  吃完這壹頓,起碼能頂三年!
  當然了。
  想吃掉魯儒,並且消化,黃老派還需要考慮公羊和其他儒家派系的問題。
  所以,汲黯適時的奏道:“陛下,臣聽說,就在現在,法家的張公,將前往胡子府邸,探討‘學術問題’……”
  “哦……”劉徹擡了擡眼簾:“儒法終於走到這關鍵的壹步了嗎?”
  “是的,陛下……”汲黯躬身道:“不過,以臣之間,大抵只是胡子與張子之間的事情……”
  劉徹點點頭。
  雖然只是公羊派的胡毋生與法家商申壹系的張恢在迅速靠攏,並且可能聯合。
  但這依然是學術界的大事情!
  而學術界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政壇。
  張恢門下,有無數的弟子門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當今的禦史大夫晁錯。
  除此之外,張恢門下還有兩千石數位,甚至,就連廷尉趙禹,也是與之有關系的——趙禹的授業恩師是張恢的同門師弟。
  而胡毋生,也是很厲害的。
  本身門下弟子,在四年前就已經號稱“三千門徒”。
  在今天,更是公羊派內部最大的學閥之壹,他與董仲舒,壹起構成了儒家最亮眼的兩個巨頭。
  魯申公之後,執儒家話語權牛耳的,不出意外,不是董仲舒,就是胡毋生。
  而且,胡毋生的弟子門人,也有許多在做官。
  現在,位置最高的,甚至有人爬到了潁川郡主簿的位置。
  而最強的,當然就是那位後來的平津候,現在的主爵都尉,新鮮出爐的尚書左仆射公孫弘。
  這兩人的接近和聯合,足以產生壹個1+1大於2的反應。
  劉徹扭頭看著汲黯,沈吟片刻後,說道:“過幾日,朕將巡視墨苑,請卿轉告黃公,若有空暇,可隨朕壹同前往……”
  法家和儒家在靠攏,要聯合。
  劉徹既是樂見其成,也心有憂慮。
  畢竟,這兩個學派,都是有著強大的行動力。
  而且,執行能力很強!
  他們要是靠攏並且聯合起來,其他任何學派,都不是他們的壹合之敵。
  所以,有必要讓黃老派也找個小弟了。
  當然,這個事情,還是要黃老派自己去談。
  談得攏,還是談不攏,劉徹不想幹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