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01章 談判(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8

  館陶聽完劉徹的話,已經是跟小雞啄米壹般的不斷點頭了。
  鹽鐵衙門的利潤,不用多說,是個人都知道!
  這個天下,哪家不吃鹽?誰家沒有鐵?
  館陶雖然不怎麽關註民間的鹽鐵價格,但有壹點她知道——現在,她每天吃的鹽,壹斤就要數百錢!
  在她想來,泥腿子吃的鹽,怎麽著也得賣了幾十錢壹斤吧?
  而天下百姓何其多?
  壹年每人吃個幾斤鹽,這錢就滾滾而來!
  至於那鑄錢?
  館陶太了解了!
  當初,鄧通與她關系還不錯,某次酒後,鄧通曾經向她透露,靠著鑄錢,壹年獲利數千萬!
  這還是在有吳王的鑄錢在競爭的情況下!
  如今,市面上的其他所有鑄錢,都已經被漢室的五銖錢打的節節敗退。
  要不是五銖錢產量有限,恐怕其他鑄錢都會被徹底淘汰出局。
  這鑄錢之利,怎麽著也得有個幾萬萬吧!
  劉徹看著館陶,心裏微微壹笑。
  也就是館陶,能夠這麽好忽悠了。
  這個女人,就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主。
  “鹽鐵司……朕打算將之拆分成壹萬股,朕自占七千股,余者三千,則以每股百金,對諸侯王、列侯、外戚及兩千石招募……”劉徹微笑著道出了自己的計劃:“姑姑可願入股?”
  “這‘股’為何物?”館陶雖然內心怦然而動,但好歹還是留了壹個心眼問道。
  “姑姑可讀過《算經》?”劉徹笑著問道。
  館陶茫然搖頭,她哪裏有空去念這個算經啊!
  “故折矩,以為句(即勾)廣三,股修四,徑隅(即弦)五!”劉徹笑著解釋道:“就是壹個三角形的壹個邊長,朕取其之意,用為量詞,以為鹽鐵司、錢行之術語……”
  在此時,股這詞語,也就兩個解釋。
  壹者是大腿,壹者是不等邊三角形的長邊。
  劉徹於是取其後者,作為量詞,旁人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只要能理解就可以了。
  “這‘股’是可以分紅的……”劉徹淺淺的道:“譬如,去歲鹽鐵衙門實報得利十三萬萬,若依此法而分,則每股可得紅利十三萬錢……”
  這個十三萬錢,讓館陶的心肝都跳動起來。
  她立刻就道:“皇帝,姑姑沒有什麽錢……但……這幾百股的錢,姑姑還是拿得出手的……”
  劉徹聽了都快笑死了。
  這幾百股,可是幾萬金啊!
  這還算沒錢?
  但館陶的心裏,此刻只有無數的五銖錢在飛舞。
  壹股十三萬壹年,壹百股就是壹百三十萬!
  而她可以去找東宮借壹點,再找梁王借壹點,再讓陳須陳嬌兄弟拿錢,湊個壹千股的認購金都是有可能的。
  這樣,壹年可以分壹千三百萬。
  十年就是壹萬萬三千萬!
  這公侯萬代不敢想,百代已然足夠了!
  這樣想著,館陶感覺整個人都輕了。
  劉徹卻是繼續忽悠著她:“此外,這錢行也當如此執行,只不過,錢行壹股就要五百金……”
  館陶壹聽,整個人都傻了。
  壹股五百金?
  那壹萬股豈不是要五百萬金了?
  難不成,這鑄錢十倍百倍於鹽鐵之利?
  但她哪裏知道,其實若有可能,劉徹不願意讓這個目前成為錢行,未來可能是中央銀行的機構,沾染到其他任何私人的資金。
  這個機構,就是劉徹留給自己子孫後代的。
  劉徹打算在漢室成立壹個類似於美聯儲那樣的機構。
  但,與美聯儲不同,這個機構將是由皇室控制,其最高層的管理層,必然都是皇室成員。
  這樣,劉氏就控制了漢室的金融。
  這也是他留給子孫的壹條退路——萬壹未來,資本勢力勢大難制,那就垂拱而治,隱於幕後,將國家權力交給大臣和內閣。
  但皇室依然可以依靠金融,控制和影響世界,掌握軍隊和權力。
  更關鍵的是——劉徹清楚,錢的作用有多大。
  而在未來,他的子孫後代裏,可能會出現軟蛋、慫包、宅男什麽的。
  但只要皇室牢牢控制了金融,那麽權臣就翻不了天。
  沒有錢的渣渣,會有軍隊聽令?
  當然,這種自私的行徑,還有著其他目的。
  劉徹需要在自己之後,這個國家依然能按照他的意願繼續運轉至少壹百年,以期令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提高到蒸汽革命的後期,點燃電力革命的導火索。
  但,沒有錢,這些事情是萬萬不能做成的。
  當然,妳可以說,國家有錢就行了啊。
  但問題是——國庫裏的錢,那裏有私人好用?
  就像現在,劉徹去國庫拿錢,都要經過廷議,至少要做壹下表面文章,但去少府拿錢,卻是壹紙命令就可以做到。
  這就是公私之間的差別了。
  如今,少府的分崩離析,已經勢在必行。
  未來的少府,將會成為壹個純粹的工業機器。
  而它的財權、礦權和稅權,則將紛紛剝離。
  有些可以充公,作為國家機構,而有些,則會繼續保持它的皇室私人機構的功能。
  而這錢行,這是第壹個拿出來的東西。
  同時,也是壹個吸引人眼球的東西。
  只有別人都在看它的時候,劉徹才能隱藏其他需要隱藏的東西。
  這就像妳看魔術表演,魔術師總會拿東西吸引妳註意力壹樣。
  “這麽多啊……”館陶喃喃的在心裏念叨了壹下。
  錢行對她的吸引力還不夠,主要是價格太高了。
  五倍於鹽鐵司的投資,產出卻不壹定有鹽鐵司高。
  畢竟,天下流通的錢幣盤子就這麽大。
  少府年年鑄錢,壹歲不過十萬萬到十五萬萬之間。
  而利潤卻遠遠不及鹽鐵。
  所以,館陶就很聰明的做出了選擇:“那我就先認五百‘股’鹽鐵司的吧……”
  館陶說完,似乎有些擔心劉徹毀約,於是,又迫不及待的補充道:“過兩天,我就將錢送來……”
  五百股就是五萬金,總重量接近十噸,就是運也得運好幾天。
  劉徹看著館陶,卻是微微的笑了起來。
  因為他知道,鹽鐵的利潤,其實也就是這幾年了。
  再過些時間,等到天下人都開始學會了曬鹽,等到漢室的生鐵產量達到壹個限度,等到生鐵足夠滿足市場。
  那麽其利潤就會直線下跌。
  劉徹從來就沒有打算過,吃鹽鐵官營的本吃到死。
  到現在為止,鹽鐵衙門的所作所為,都是用遠低於其他競爭者的價格或者優惠政策來搶占市場。
  就以粗鹽為例,目前鹽鐵衙門所售賣的最廉價最大量的就是粗鹽了。
  這種粗鹽,壹斤售價不過五錢。
  遠遠低於其他所有競爭者的成本——因為其他人要燒火煮鹽,還得制鹵。
  於是,私營鹽業頓時潰不成軍。
  又如鐵器,現在鹽鐵衙門就是靠著量大、質優和價低,同時靠著假民耕具政策搶占市場。
  妳私人的鐵器商人,再牛逼能玩的過國家調控?能拼得過假耕具政策?
  所以,現在,私人鐵商,基本上都是直接對少府供貨。
  他們不可能挑戰少府的壟斷地位。
  但,終有壹天,這個模式會落伍,會淘汰。
  特別是隨著國家的生鐵產量不斷增加,鐵,肯定會變成壹種普通的貨物。
  就像布帛壹般,再也沒有成為等價物的權力。
  當然,在現在,無論是冶鐵還是織布,都是在印錢。
  所不同的是,冶鐵的印錢暴利時代,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
  遲則十年,早則三年,生鐵的產量,就會增加到壹個足以滿足人們正常需求的水平。
  倒是紡織業,大約還可以繼續享受個二十來年的暴利時代。
  甚至很可能會有長達壹百年以上的暴利時代!
  妳可以想象,在現在這個世界,布帛,對於其他國家的吸引力。
  這意味著,在未來,漢室很可能會用大量的布帛等紡織物,傾銷世界。
  摧毀所有國家的手工紡織業和織造業,同時為漢室的資本積攢起第壹桶金。
  所以,劉徹很早就布局於此。
  到今天,已經收攏了超過十五萬名死心塌地,勤勞肯幹,任勞任怨的婦女了……
  這些都是過去的白粲、舂奴。
  屬於男性的司空和城旦,在解放後可以過正常生活。
  但這些白粲和舂奴,卻幾乎很難融入正常社會。
  因為,她們幾乎不具備任何在社會獨立生存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解放之時,大部分人已經年紀很大(相對於西漢而言),大多數都有孩子了(鬼都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
  所以,劉徹就下令讓東西織令將這些人收攏起來,進行培訓。
  現在,這些人每年都用自己的雙手,為漢室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也養活了自己的和自己的孩子。
  這些被解放的白粲、舂奴,成為了漢室第壹批,經濟獨立的婦女群體。
  而靠著這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幫助,漢室的紡織技術,不斷發展。
  雖然,現在珍妮紡織機還沒有被發明。
  但三錠腳踏紡車卻已經被人發明了,雖然還有些問題,有些瑕疵,但,在粗布和棉布的紡織方面的技術難點已經被攻克。
  軋棉機也被創造出來,棉花去籽技術也被攻克。
  現在,漢室在紡織業方面的工業革命,已經只差臨門壹腳了。
  十年之內,大規模的人力紡織技術就會普及,棉花種植業也將帶來豐厚利潤。
  而劉徹本人,則早已經找好了位置,躺下來等著天上掉錢。
  當然,這些事情,劉徹是不會告訴別人的。
  ……
  館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的個性就是如此。
  不然,在歷史上,她也不會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還想著養小白臉,甚至帶著小白臉去見武帝了。
  同時,還順便讓自己的小白臉創造了“綠帽子”和“主人翁”這兩個典故。
  以至於史書,都將漢家公主私德不正的風氣都歸罪到了她的頭上。
  事實上,館陶哪裏背得起這麽大的鍋?
  打魯元長公主開始,劉氏長公主不養小白臉和面首,那還是長公主嗎?
  即使是武帝的平陽長公主,其實也拉過皮條,獻過美人給皇帝弟弟。
  館陶走後,周亞夫就從屏風之後出來了。
  “陛下,當真要如此?”周亞夫嘆了口氣,恭身問道。
  “這是千載良機!”劉徹看著周亞夫的臉色說道。
  劉徹很清楚,無論是在諸子百家的問題上,還是在現在的國家經濟政策和制度上,他都需要周亞夫的配合和合作。
  而且,必須跟周亞夫以及諸子百家、列侯官僚士大夫們談判。
  雙方自然各有底線和原則。
  就如現在,劉徹的底線和原則就是——目前的國家穩定和經濟繁榮必須維系,必須保持。
  而周亞夫的底線……
  則不必去思考,直接代入史書上妳所能見到的那壹位位名臣的想法就可以了。
  對於壹個真正的中國貴族和君子而言。
  必然是無法坐視,自己的同僚之中有人是商賈的。
  法家還好壹些,法家雖然對於商人喊打喊殺,而且手段狠毒,但他們並不排斥與商賈共事——對法家來說,只要結果符合他們的預期,他們才不管過程呢!
  但,對其他人來說,則不是如此。
  特別是儒家。
  孔夫子以來的義利觀,決定了儒家在對待商賈的態度上,是絕對的。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就是說,統治階級特別是高層,必須以身作則,作為天下人的榜樣。
  自身的道德修養必須Max,同時,還得做好其他方面的榜樣。
  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想當君子,就不能談利。
  儒家的這種義利觀,在劉徹眼裏,只適合在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但肯定不適合在未來的資本主義社會。
  原因很簡單——妳特麽敢不讓資本家逐利?精神病人已經整裝待發了!
  而在另外壹個層面,漢室的國策,至少在現在還是以農為本,商賈是賤業。
  驟然之間,松綁了官員親屬經商——那不是在公然打歷代先帝的臉嗎?
  周亞夫親近儒家的立場以及他自己本身的教育和認知,使得他無法認可這樣的事情。
  但不要緊……
  這個世界上,什麽都可以交易,什麽都可以談判,什麽都可以妥協。
  玩文字遊戲?劉徹最擅長了!
  儒家則更擅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