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99章 統治(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20

  九月,合黎山的氣溫持續下跌。
  少府制造的溫度計顯示,氣溫已然跌落到了負壹刻之下。
  室外寒風凜冽,呵氣成冰。
  但屯駐於此的漢軍將士卻感覺到了溫暖。
  來自家鄉的溫暖。
  壹車車從遠方運來的補給物資來了,這些是少府和大農,根據漢軍各部籍貫,特地從北地郡、河南郡以及關中采購來的物資。
  有關中的醬料、河南郡的肉幹,還有北地郡特有的奶酪。
  來自家鄉的味道,壹下子飄滿了漢軍營寨內外。
  吃著故鄉父老們親手制作的美味,將士們在這數千裏外的異域,感受到了家的氣息。
  大批的過冬棉衣與棉被的到來,更是讓士兵們激動不已。
  厚重的棉衣,保暖性能非常強,溫暖的棉被,更是足以讓人在寒冬之中安然入睡。
  “各糧倉之中,有多少存糧?”劇孟問著剛剛從外面歸來的壹個參謀。
  “回稟將軍,我軍至今已經有了壹百五十萬石糧食和十余萬石草料儲備……”參謀官回答道:“足以供我軍過冬之需了!”
  劇孟聽完,點點頭,但內心之中,卻是有些唏噓。
  過去數月,自北地郡和榆林塞出發的漢軍輜重部隊,日夜兼程,不避險阻,千裏迢迢的將壹車車糧食、米面、油鹽以及肉幹送來合黎山。
  為了能夠準時、高效和安全的輸送軍需物資。
  安北都護府都督東成候義縱親自掛帥,擔任了護糧將軍。
  並且廣泛的發動和動員了北地、太原、蒙國、榆林都尉以及雲中等地的官吏、軍民。
  長安的天子,更是不間斷的關註和留意著相關事務的進展。
  盡管采取了如此重要的措施,更以義縱這樣的名將親自坐鎮指揮各種物資的調配。
  但運糧來此的損耗還是大的讓人膽戰心驚。
  每運壹石物資至此,就要消耗壹石半的糧食!
  光是自北地郡出塞,至此的距離就接近千裏。
  路上要渡過大河,翻越姑臧山,穿行石羊河,過弱水。為了保障物資輸送,北地郡和太原郡出動了數千名隧營士兵,在大河、石羊河以及弱水之上,搭建了十幾條大型浮橋。
  而從榆林塞而來的輜重,更是需要越過險惡的沙漠戈壁地區,在黃沙之中冒險前進。
  據說朝堂諸公都被如此嚴重的損耗所嚇壞了。
  天子已經下令,由丞相牽頭,商議組建壹個專門負責轉運軍需物資的衙門。
  其主官據說將列為九卿,至少也是五千石的重臣!
  其名曰計軍都督。
  如舊北平文侯張蒼設置計吏壹般,用數學和制度來調配物資、組織士民輸送和保障軍需供給。
  首任計軍都督,據說很可能會由文官擔任。
  但也不確定,因為朝堂爭議很大。
  文武雙方在這個事情上面,互不相讓。
  接連三次廷議,都無法達成共識,很可能將交付來年的大朝議,由天下人共議。
  但無論如何,朝堂都已經認知到了——未來,隨著漢軍越走越遠,壹個統壹調配和負責組織軍需物資補給和保障的衙門,必須成立!
  另壹方面,遠程運糧的巨大消耗,也促使了朝廷,決定在合黎山、姑臧山,設置七個屯墾團。
  相關法令,已經在廷議上三讀通過,並通過邸報,昭告天下。
  為了鼓勵移民,前不久,廷尉與禦史大夫聯合修改了戶律之中的相關條文,並增設了兩條專門用於分戶的法律。
  隨著這個調整,秦代奠基的異子之科制度得到了全面增強。
  從此以後,所有家庭,包括劉氏皇族在內,所有年滿二十三歲,達到始傅條件的男丁,都必須強制性的分戶別立。
  地方官被授權,可以強制性的將那些逾期不分戶的男子,送上屯墾團的馬車,押送前往指定的地點屯墾。
  同時,針對贅婿群體,地方官被授權,可以進行更嚴格的管束。
  而分戶的執行力度,更被列入考績範圍。
  可以想象,從此以後,為了烏紗帽和政績,地方官們將掀起壹片片分戶熱潮。
  對此,劇孟是非常贊成的。
  帝國之基,在於戶口。
  壹夫狹五口而治百田,更是普世公認的真理,社會與家庭的典範模式!
  以夫妻為核心的小農家庭確保了中央集權的大壹統帝國的統治穩定,使得任何人或者勢力都不足以挑戰中央的威權。
  更確保了漢官威嚴和法律的威嚴。
  想到這裏,劇孟就露出了微笑,他對著左右道:“走,我們去看看羌人們的營盤……”
  在經過整個夏季和秋季的打擊和追捕後,合黎山地區的羌人部族,基本上不是逃亡就是已經臣服於漢軍。
  從西南夷來的僰莋義兵們,用他們的兇狠和狡詐,好好的給羌人部族上了壹課。
  短短數月之間,他們就摧毀了數十個羌人山寨,捕虜數萬人。
  同時讓數萬羌人臣服漢室。
  那些被俘虜的可憐人,被押解著送回了內地。
  等待他們的,將是在作坊和礦山之中的無盡勞作。
  倒是這些臣服的羌人,得到了不少好處。
  他們在漢軍的組織下,沿著河流與湖泊,開辟了無數土地,並種下了大量作物和蔬菜。
  這些作物在上個月被收獲,堆滿糧倉的大豆和各種稭稈,很快就讓這些羌人歡喜的手舞足蹈。
  而漢家的獸醫與農稷官們,教授給他們的知識和技術,在短時間內,就讓他們感受到了好處。
  現在,幾乎所有的臣服羌人,都已經安定了下來,並且順服了漢家的統治。
  匈奴人和月氏人頭疼了壹百年的羌人問題,在漢軍的刀劍和懷柔政策之下得到了初步解決。
  這並不出劇孟的意外。
  孔子說:倉稟足而知禮儀。
  當世也有名言說:人富而仁義附焉。
  過去,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的羌人當然會是河西的定時炸彈。
  肚子都吃不飽,妳指望別人講什麽安穩、順服?
  搞笑吧!
  只要能吃飽肚子,無論是羌人還是胡人,或者漢人,都會規規矩矩的服從命令。反之,則必定反抗,必定造反!
  所以,還是雜家說的好:谷為民基,錢為國基。
  民無谷則亡,國無錢則亂。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