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74章 人口帶來的壓力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20

  未央宮,天子夏季寢宮清涼殿。
  劉徹站在庭院之中,望著從石渠閣而來的潺潺流水,從自己的面前流過。
  這些從上林苑之中引來的河水,幹凈而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飲用。
  但劉徹的思緒卻飄向了安東。
  就在方才,他接到了安東方面的奏疏。
  護濊將軍李廣上書請求擴大海運船舶規模,以盡快將安東屯墾團的余糧轉運出來。
  此事,劉徹已經下詔給樓船將軍衙門,命令徐悍立刻調集船舶,前往安東轉運。
  同時,劉徹還命令樓船將軍衙門,加快造艦速度,在三年內,建造壹支足可壹次轉運糧食壹百萬石的運輸艦隊,以此滿足天下海運的需求。
  這是壹個迫在眉睫,必須去做的事情。
  因為……
  劉徹赫然發現,大漢帝國,竟然已經開始面臨糧食緊缺了。
  壹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今年關中糧食價格較去年上漲了兩成。
  粟米價格漲到了壹石六十錢,麥粉價格壹石漲到了壹百壹十錢,稻米價格也漲到了五十錢。
  而天下糧食產量,卻已經連續八年增長了。
  特別是關中地區,平均畝產已經相較先帝時期,翻了壹倍還要多!
  然而,糧價卻壹直不能下調,今年更是出現了異常的增長。
  這很不尋常!
  讓劉徹立刻就警惕了起來。
  在少府和大農以及京兆尹等衙門把控下,糧食保護價政策,壹直被有效執行。
  平抑糧價以穩定民生,漸為國策。
  如今,這個政策不僅僅覆蓋了整個關中。
  更延伸到了三河地區、梁國和廣大的北方。
  從今年開始齊國也將實行這壹政策。
  負責執行這個政策的,也都是劉徹千挑萬選的可靠官吏。
  蘭臺的尚書們,也會輪流前往各地監督和考察。
  是以,有人搗鬼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而剩下來的,唯壹可能的緣故,也就浮出水面了——人民的糧食消耗量在劇增!且人民的糧食消耗量,正在全速超越糧食增產的速度。
  不然不可能發生,糧食價格的異常波動。
  窺壹管可知全貌。
  關中如是,天下自然也難以免俗了。
  “半大孩子,吃窮大人……”劉徹也是嘆了口氣,頗為無奈,他對這個局面,算是早有預見了。
  元德以來,天下增長最多的,自然是人口。
  尤其是關中、三河以及北方郡國地區。
  人口就像吹氣球壹樣增長。
  這既是劉徹鼓勵生育的緣故,也是因為對外戰爭不斷勝利的原因。
  打贏了戰爭,得到了軍功和武勛的年輕人,不斷的娶妻納妾,然後抓緊造人。
  儒法黃老的大佬們,更是在民間不斷鼓噪多生多育,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就是報效君父,孝順父母,回報先人的道德之事。
  民間由是展開了生育競賽。
  只有壹個子嗣的人,出門都擡不起頭。
  兩個三個,算不得什麽大丈夫。
  大丈夫的標準是三十歲前,至少有五個子嗣!
  若某人能夠生養十個以上的子嗣,那出門就倍有面子!會受到鄉鄰尊重,官吏高看,就連遊俠們,若是犯法被捕,倘若他有個十來個子嗣,那麽,地方官甚至可能高擡貴手,放他壹馬——因為這種生育標兵,貿然送進監牢,那是社會的損失,人民的損失!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新生兒壹年比壹年多。
  大漢帝國的人口年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如今天下,元德元年後出生的人口,幾乎占據了總人口的三成左右……
  可怕!恐怖!
  而第壹批嬰兒潮出生的孩子,現在已經七八歲了。
  他們的胃口與日俱增,而安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經濟情況,使得他們比他們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們得到和享受到的自然更多。
  最起碼,吃穿方面,比他們的上壹代要好的太多。
  壹群敞開肚皮,隨便吃的孩子,就問妳怕不怕?
  尤其是,如今是西元前的封建社會。
  當初,劉徹曾經恐懼的事務,現在正在成為現實。
  嗷嗷待哺的孩子們在渴望和催促他們的君王與國家,去為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尋找更多的資源。
  大漢帝國的劍,必須為它的子民的胃,找到更多飽腹之物。
  好在……
  安東地區的糧食結余很多很多,只要能夠全部運出來,暫時還可以滿足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
  但,再過五年,等到元德壹代的潛能爆發出來。
  壹個安東的糧食產出,可能無法滿足這些人了。
  畢竟,到那個時候,劉徹要養活的人民,可能高達七千萬!
  十年以後,這個數字很可能飆升至八千萬!
  二十年後,極有可能破億!
  壹億人口,以目前的社會生產力和技術水平來看,需要的耕地數量,遠遠超過現在漢室所擁有的耕地數量。
  壹個簡單的數學計算,就可以告訴劉徹這個事實。
  因為,壹個成年人,壹個月需要吃掉最少壹石半的糧食(這是戰國時期的農民糧食消耗量,算是最基本的需求了)。
  壹億人口,最起碼每月要消耗六千萬石以上的糧食(這已經是最最起碼的消耗了)。
  而按照最樂觀的情況來計算,天下畝產平均四石。
  需要壹千多萬畝土地才可能滿足這個需求。
  而這只是壹個月的。
  壹年十二個月,大漢帝國需要壹億四千萬畝以上的耕地來養育自己的子民。
  而現在天下在冊田畝數量,算上安東地區,滿打滿算,撐死了也就七千多萬畝。
  安東地區雖然還可以繼續開墾荒地,並在未來二十年,增加三千萬畝的可耕作面積。
  同時,天下各郡國也可以繼續開墾出數千萬畝的荒地(大運河的開鑿,可以加速江南的開發,由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但,糧食的缺口,依然巨大。
  保守估計,以目前的情況來計算,二十年後,漢室的糧食缺口,很可能達到了四千萬石以上!
  這意味著,將有上千萬人口,在二十年後陷入饑荒。
  這還只是計算了漢家本土,沒有計算增加的藩國(如三越、西南地區)。
  若算上這些地區,缺口更大。
  “時不待我,必須加速對外擴張和移民!”劉徹告訴自己,人口的壓力,將逼迫他和他的國家,不斷對外擴張,並且在未來二十年,至少要將五百萬以上的人口,送出長城,送去河西、幕南和西域。
  不然,單單是人口的壓力和糧食的缺口,就可能壓死大漢帝國。
  所以,二十年之內,漢室必須消滅匈奴,控制西域,同時將勢力延伸到中亞,打通通向身毒的交通道路。
  這是死目標,不能更改,也不能推遲!
  整個帝國的戰略和擴張、發展,都必須按照這個時間來重新計劃和規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