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3章 抉擇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拿著筆,劉德在紙上寫下顏異的名字,然後就是鄭當時、寧成、司馬相如、主父偃這些早已經內定的人選。
  接著就基本都是貴族之後了。
  蠱臬柔?
  劉德想了想,終於在紙上寫下這個名字。
  此人比較特殊,他大概算徹侯之後吧?
  他的祖父就是當年勇冠三軍,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連拔燕、代的漢初猛將蠱逢,之後論功行賞,蠱逢以軍功封為曲城候,食邑四千戶。其謚曰:圉,漢代謚法對於圉的解釋是:威德強武。
  漢初徹侯壹百余位,只有蠱逢得此美謚,從這個就能想見當年的蠱逢是多麽的勇猛了。
  既是個猛人,那自然子嗣也少不了。
  蠱逢生前有美妾數十人,這些妻妾為他生了二三十個兒子。
  蠱臬柔不過是其中壹子的後代,按照漢代的制度,因為他的父親沒有繼承到曲城候的爵位,所以他只能算個準貴族。
  當然這些都是往事,並不重要。
  劉德關註蠱臬柔,是因為此人在十年之後,成為了當代的曲城候,還做了漢室的汝南太守,據說此人頗得民心,在汝南太守任上做了許多實事,造福了壹方百姓。
  這種肯幹實事的人才,劉德向來最是欣賞。
  寫下蠱臬柔的名字之後,劉德回頭對王道吩咐:“查查看,當代曲城候是誰?”
  漢初徹侯壹百余位,咳咳,除了幾位影響力極大的,現在朝堂裏就沒幾個大臣能記住所有徹侯的姓名了,劉德就更不用說了。
  “諾!”王道點點頭,立即下去查閱漢世宮廷的記錄,不久回來稟報道:“殿下,當代曲城候名捷……”
  王道這麽說,劉德倒是有印象了。
  “難怪將來爵位落到了蠱臬柔身上,原來是攤上這麽壹個二貨伯父啊!”劉德笑了壹聲,這位蠱捷,可謂漢室徹侯裏的人才中的人才,二貨中的戰鬥機。
  先帝在位之時,此人就屢犯國法,然後被當時的丞相張蒼當成了典型給廢為庶民。
  但這貨很有能耐,等張蒼去位後,他竟然攀上了鄧通的門路,於是,先帝下詔,復封其為曲城候,理由是“存亡續斷”。
  但他老實不了多久,又故態萌發了。
  劉德就記得,三年後,這位曲城候再度被廢為庶民。
  咳咳,故事可還沒結束呢!
  又過兩年,天知道他怎麽玩的,居然又攀上了壹個高枝,再度復為曲城候。
  按理說,前後兩次打擊,他應該懂得收斂了吧?
  不!
  傳奇還在繼續。
  建元二年,坐為盜馬,有罪,論死。當時,蠱捷已經六十多歲,身為徹侯跑去偷盜,只能說是不做死就不會死了。
  本來,按照制度,犯法處死的徹侯是不可能有子嗣能繼承其爵位的,朝廷會收回其封國,劃為郡縣,但是當時劉徹剛剛登基,需要顯示新君的仁德,而蠱捷的兒子們顯然不適合繼承,於是,蠱臬柔奇跡般的從壹個先前幾乎沒有存在感的旁支子弟,成為了朝廷食邑四千戶的徹侯。
  之後,劉德又在紙上寫下了靳石、吳祿、衛信、公孫賀、張進等六人的名字。
  這六人裏,靳石,日後官至九卿,雖然能力壹般般,但能坐到九卿,在徹侯子弟裏,屬於高級人才了,畢竟,妳不能奢望太多。
  選吳祿,則純粹是因為政治正確了。
  吳祿之父是已故長沙王吳苪之子,劉德早就得到了便宜老爹的指示,此人非取不可!
  否則,人家長沙王吳苪為漢家嘔心瀝血幾十年,最後連封國都絕嗣了,不給他的庶子們壹些好處,那天下人還不就要說閑話了?
  衛信,倒是個意外之喜了,他老爹叫衛綰……
  就這個關系,劉德就必須取他!
  誰叫當年衛綰還做過劉德的蒙師呢!
  至於公孫賀,不需要解釋了,他是將來的大將軍衛青的鐵哥們,能力雖然似乎不咋樣……
  但人家有個好爹,現在的隴西太守公孫昆邪是也!
  張進嘛,周遠的馬甲唄。
  只不過張進作為乙榜上的人才,只能放到最後壹名了。
  理由嘛?
  他寫的策文劉德欣賞行不行!
  後世的東方朔不就說過嗎?
  用之則為龍,不用則為蟲。
  作為上位者,劉德說行就行,不行也行!
  這十二人的名單擬下之後,劉德坐在案幾前,再凝視了壹番所有的壹百位士子的名字。
  說實話,這其中至少還有三人,劉德是想要錄取的。
  然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政治有時候,真不是正確的選擇就壹定正確。
  “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劉德看著那三個後來官至太守甚至九卿級別的人名,為自己找了個借口。
  不是他不想選,而是現實不容許他選。
  否則,壹個考舉錄取的十二個人,人人都是天賦異稟,能力手腕壹流的大才,這實在就有些犯忌諱了。
  或許換句話說,這三人的能力還沒大到讓劉德能甘願冒著風險錄取他們的地步。
  不過……
  顏異、鄭當時、寧成、靳石,四個將來的兩千石,加上壹個將來為衛青準備的添頭公孫賀,劉德覺得自己已經很滿意了。
  於是,他將寫好名字的紙,遞給王道,命令道:“拿去給劇孟、張湯、汲黯,讓他們明日以古代公侯奉請客卿的禮節,去將這十二人請進宮裏來,聲勢嘛,弄大壹點,越大越好……”
  後來宋代科舉進士,要騎馬遊街,享盡壹切可以享盡的榮譽。
  其核心思想就是擡高進士的地位,讓人知道,進士的好處。
  劉德這樣吩咐也是同樣的考慮。
  作為壹個新生事物,考舉同樣也需要壹定的造勢和宣傳,讓人們知道,考舉是個好東西。
  當然,也要把握好壹個度。
  剛剛打發走王道,門外就有宦官來通秉:“殿下,劉閼殿下來了……”
  “快請!”劉德也有些日子沒見這個弟弟了,上次便宜老爹說,劉閼將被封為河間王,想來,這些日子宗正也該拿出方案來了,這麽說的話,看樣子,劉閼是知道自己將來的去處,來感謝兼道別了。
  漢代制度,壹朝封王,就必須就國。
  “只是不知道其他人封的是什麽?”劉德想著——既然劉閼成了河間王,那麽必然有人會成為臨江王,如此壹來,前世劉德的那幾個兄弟的封地就亂了,特別是,劉德想知道,便宜老爹是否會封劉榮為王?
  這是壹個很重要的信息。
  劉榮封王,則說劉榮徹底的跟儲君之位拜拜了。
  劉榮沒有封王,那他就還有鹹魚翻身的機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