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50章 軍臣的想法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8

  當石渠閣之會開的熱鬧喧嘩時,龍城大會,也漸入高潮了。
  “大單於!去年的高闕之敗,我們必須要有壹個解釋!”匈奴帝國在幕南地區的二號人物,身為右谷蠡王的亦石,帶著壹幫子深感不安和威脅幕南貴族集體發難!
  亦石拿著壹柄青銅小刀,將之刺破自己的臉頰,讓鮮血混合著眼淚壹起流下來,感人至深的道:“高闕!冒頓單於盟會的地方,陰山,是單於的苑囿!更是我大匈奴的母親山!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很多大匈奴貴族,都是出生在那裏,成長在那裏!但現在,這些地方都被漢朝人占領了!”
  亦石的話,在整個匈奴貴族圈裏,都引發了共鳴。
  對匈奴來說,陰山,確實是他們感情和精神上難以割舍的壹個地方。
  是他們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們成長的地方。
  資源豐富的陰山山脈之中的樹木和野獸,甚至還是匈奴帝國最重要的箭矢原料來源和練兵場所。
  但,現在,這壹切都已經遠離了匈奴。
  陰山,這個曾經庇佑和保護了無數匈奴人的母親山,已經徹底為漢朝人所控制。
  陰山方圓百裏的廣袤草原,沒有任何人敢於接近。
  即使是那些被派去偵查和試探漢朝人的斥候,每次看到巍峨的陰山,都會淚流滿面。
  對於大多數匈奴貴族而言,失去了陰山,幾乎等同於失去了家鄉——雖然可能匈奴人並沒有家鄉這個概念。
  但,眷念,卻是人類共有的情感。
  所以,很多匈奴貴族都立刻被激發起同感。
  即使是壹些軍臣的心腹,也在內心深處深感挫敗和痛苦。
  甚至還有人當場放聲痛哭。
  至於那些原本傳統牧場在河間地的部族貴族,則都壹個個面露絕望。
  沒有了牧場的部族,下場是可悲的。
  大多數部族都可能無法撐過今年冬天了。
  而最讓軍臣不安的是——那些曾經壹直對他忠心耿耿的王庭貴族,此時,居然也在臉上表露出了悲傷。
  草原民族可不懂什麽隱藏情緒。
  壹般都是有話直說,想做就做。
  而這些王庭貴族,則更加直接。
  在過去所有的王庭政變之中,有超過七成,是王庭內部自己的貴族覺得單於不合格或者單於侮辱了自己而發動的。
  雖然自冒頓單於以來,沒有任何壹個政變成功的例子——所有叛亂都被撲滅了。
  但匈奴人絕對不會忘記,冒頓單於是怎樣上位的!
  所以,軍臣此刻已經架到火上了。
  他自己也很明白,假如他不能給壹個交代。
  那麽,在可見的未來,王庭內外不滿他的人,肯定要給他壹個交代!
  假如有人用非常激進的語言和行動,拉攏了人,那妳怎麽辦?
  或許在中國,會有多種應變方式。
  但在草原上,自古以來,只有壹個辦法——比他更激進!
  所以,望著亦石,軍臣毫不猶豫的站起身來,對著所有的貴族,當著匈奴大部分部族首領的面,親手拿到割破自己的臉頰,而且是兩側的臉頰!
  鮮血順著傷口流出來,軍臣舉起自己的刀,大喊道:“對祖先和神明發誓:本單於壹定會讓漢朝人付出代價!”
  這是匈奴人最莊重的諾言,也是最直接的誓言!
  特別是對於單於而言,割破自己的臉頰,讓鮮血流下來的事情不多。
  除了父母的之死外,很少會有匈奴單於選擇這樣的方式。
  但壹旦這樣做了,他就必須立刻迅速的對自己的誓言做出回應!
  當年,面對東胡人的囂張和勒索,冒頓單於就是這樣,當眾割破的臉頰,立誓說:地者,國之本也,奈何與之?我與東胡,不死不休!
  於是,匈奴騎兵嗷嗷叫著,跟著冒頓,踏平了遠比匈奴強大數倍之多的東胡,建立了匈奴帝國的霸權!
  而此刻,當軍臣做出了這樣的舉動後,諸部族和王庭的貴族,自然沒有話說了。
  就連亦石,也不得不跪下來說道:“單於聖明,單於萬歲!”
  但軍臣的臉色卻是紫青紫青的。
  他很清楚,他這個誓言之後,自己就必須盡快發動對漢朝的進攻!
  而且,必須是大規模的進攻!
  不然,王庭的貴族們壹旦不耐煩了,說不準那壹天就要發動叛亂!
  而壹旦叛亂開始,就將永無休止,直到他死掉,或者殺光所有不服者!
  想到這裏,軍臣就哼了壹聲,望著亦石,咬牙切齒。
  漢朝人,根本不好對付!
  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難對付!
  去年的高闕戰役和河陰戰役的結果,無比明白的證明了漢朝正規軍的可怕和強大!
  所以,軍臣知道陰山和雁門關還有雲中郡這些曾經匈奴騎兵入侵的熱門地區,現在匈奴人去是送死!
  而右賢王且之那個混蛋帶著呼揭精銳,裹脅數萬牧民,東侵安東,更是被漢朝壹群民兵打成了豬頭,更證明了安東也不好惹!
  而且,打擊安東根本不會刺痛漢朝!
  而匈奴假如大規模出擊,就必須打擊到壹個漢朝會痛的地方,讓漢朝人正視匈奴!
  那應該打擊哪裏呢?
  壹個地名,忽然出現在了軍臣眼中——燕國!
  從草原的東方邊境,通過遼闊的大草原,匈奴人可以無聲無息的在靠近右北平以及漁陽的長城外圍集結起重兵。
  而漢朝人很可能無法發覺。
  最最重要的是,在燕長城身後不遠,就是漢朝燕國的都城——薊城。
  那裏住著漢朝的燕王!
  雖然與漢朝皇帝不是什麽直系親戚,但到底也姓劉。
  若能攻破薊城,抓到壹個漢朝諸侯王回來,對於提振匈奴士氣,有著莫大幫助。
  而且,甚至不需要攻陷薊城,哪怕只是打下右北平和漁陽任意壹個郡城,都可以深深震動漢朝,讓漢朝人恐懼和害怕。
  從而迫使漢朝人不得不與匈奴和談!
  對軍臣來說,更美妙的事情是——右北平與漁陽,沒有漢朝的主力軍團,更加沒有可怕的胸甲騎兵。
  而且因為最近十年,匈奴都沒有從哪裏入侵,所以,當地的防備和警惕性非常低。
  這是壹個非常合適的入侵地點。
  但,由於馬邑之戰與高闕之戰的緣故。
  軍臣不敢再像以前壹樣,隨意決定攻擊了——萬壹漢朝人再次調動軍隊,布置壹個包圍圈。
  那匈奴帝國就真的要完蛋了!
  所以,這次,軍臣決定,派人去刺探和偵查當地的情報!
  先摸清楚對方的底細,甚至收買壹些漢朝的貴族和官員,作為內應,等準備充分再揮師而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