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曹賊

庚新

歷史軍事

“揚子,這麽晚了,跑這裏幹嘛?”
曹友學笑呵呵地問身邊的青年,順手推開車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52章 兩個選擇

曹賊 by 庚新

2018-6-12 21:01

  樊城府衙的很大。
  結構雖然簡單,只有前後兩進,但房舍林林總總,足有百十來間。而今曹朋只身前來,也沒有攜帶家眷。黃月英和夏侯真,還留在中陽鎮,負責整治新家。其實,也沒太多事情處理,不過作為曹朋的出生之地,日後哪怕不會在此常駐,也要花費壹些心思拾掇才好。而另壹個原因,則是夏侯真又懷了身孕……天氣日寒,曹朋也不願她們長途跋涉的跑來襄陽。
  所以,偌大的樊城府衙,顯得很空蕩。
  曹朋把前進作為處理公務的場所,而後宅則分為三個部分。
  曹朋自己有壹個院落,裏面還設有演武場;黃忠寇封王雙住壹個院落,濮陽逸和陸瑁則住在余下的院落當中。除此之外,尚有五十名隨同王雙前來的闇士住在這裏,負責曹朋安全。
  法正被安排在和曹朋同壹院落裏,有壹間很寬敞的房間,設施齊全。
  只是,當法正看到疊摞在眼前那些公文的時候,也不由得搖頭苦笑。心裏面是很高興,曹朋把這些卷宗案牘交給他處理,是對他的信任。只是看這架勢,曹朋分明是要做壹個甩手掌櫃,讓法正哭笑不得。想想也是,曹朋平日裏要操演虎豹騎,如果有戰事,他隨時會出征。
  這虎豹騎軍師祭酒的職務,說穿了就是曹朋的大管家。
  所要負責處理的東西,涉及方方面面。若不是有濮陽逸和陸瑁協助,法正還真是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
  有事情做,總好過被人無視。
  法正痛並快樂的接手了這些案牘,開始了繁忙的工作。
  三日後,曹操正式任命,法正為虎豹騎軍師祭酒,食俸祿八百石……
  ……
  眼見著年關將至,曹操和劉備不約而同的下令停止攻擊。
  雙方以沅水未界,劉先屯紮沅南,背依沅水;周泰則駐守羅縣,比鄰泊羅淵;劉備則命陳到駐紮益陽,以向朗為軍師,與孫吳兵馬遙相呼應,形成夾擊之勢,氣勢洶洶,咄咄逼人。
  面對這種情況,曹操並沒有急於發動戰爭。
  而是徐晃自中盧開拔,駐守漢壽,對武陵郡郡治所在臨沅形成有效的保護,同時隨時可以跨沅水,支援沅南的劉先。戰事雖然停息,可是沖突卻沒有停止。最為明顯的,便是壺頭山的五溪蠻加入戰場。也不知道劉備是如何說服了五溪蠻人,五溪蠻老王竟派他的長子沙摩柯,率領三千五溪蠻人參戰。不過,總體而言,沅南雖然局勢緊張,但壹時間也沒有危險。
  隨著曹軍源源不斷的深入荊楚之地,相信沅南的壓力,也會隨之消減。
  曹操,依舊留在襄陽,靜候益州使者到來……
  “如此說,益州而今的狀況,並不是很好嘍?”
  在樊城府衙裏,曹朋和法正坐在門廊上,壹邊喝著酒,壹邊聊著天。
  法正發現了壹個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曹朋似乎對益州的興趣,遠遠比眼前的興趣更大壹些。
  要知道,曹操進駐襄陽,大戰壹觸即發。
  可是和曹朋談論起來的時候,法正卻發現,曹朋更多時候是圍繞著益州的問題,而非是荊楚戰事。
  不過,既然曹朋有這個興趣,法正倒也不會隱瞞什麽。
  他點點頭,輕松回答道:“正如公子所猜測,益州而今的情況,的確是不太好……壹方面,這幾年益州的物價飛漲,已非當年天府之地。二來,許多當年從涼州逃亡益州的人,眼見涼州發展迅猛,故而生出了回鄉之意。這三壹件事,便是南蠻之亂……想來公子不知道,南蠻雖地處偏荒,卻不可小覷。聽人說,那新任的南蠻王孟獲,是壹個極有野心之人,繼位以來,壹直在小心試探。可惜劉季玉卻沒有覺察,對南蠻絲毫不存防範。長此以往,必成大禍。”
  南蠻,孟獲?
  孟獲已經出世了嗎?
  對於這個名字,曹朋可是壹點都不陌生。
  前世聽評書演義,七擒孟獲的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猶記得,當初聽七擒孟獲的時候,時常譏笑那孟獲不知羞恥。重生十載,由於種種緣故,幾乎快將此人忘記。沒想到卻從法正口中,又聽到了消息。
  孟獲?
  曹朋嘴角壹翹,不由得露出壹抹詭異的笑容。
  法正喝了壹口酒,看著曹朋,猶豫半晌後輕聲道:“公子,莫非想攻取西川?”
  “哦?何以見得?”
  “公子這幾日,三句話不離益州。
  若非要謀取益州,何來如此掛懷?不過以我之見,此時攻伐益州,並非最佳時機。益州雖出現亂象,但劉季玉麾下,尚有能人無數。他文有黃權、劉巴、鄭度,武有嚴顏、張任、冷苞……這些人,皆非等閑之輩,若無外因,必做殊死抵抗。而且益州地形復雜,若沒有壹個全盤的了解,想要攻取益州,勢必要耗費巨大的力量。我知丞相實力雄厚,奈何並州高幹,江東孫權,還有那劉備劉玄德擎肘……故而要去西川,時機恐怕還沒有成熟啊……”
  曹朋敏銳的覺察到,法正言語中,提到了‘外因’兩字。
  他心裏壹驚,扭頭向法正看過去,半晌後若有所思,輕輕的點頭……
  “如今沅水休戰,公子可有看法?”
  “沅水休戰,無非是丞相害怕耽擱了農時……待春耕結束,沅水必然再啟戰端,有何古怪?”
  “可依我之見,丞相如今的心思,怕不在長沙,而在江東。”
  曹朋心裏壹動,對於法正的話語,卻沒有感覺驚異。
  赤壁之戰嘛……曹操不打江東,何來赤壁之戰?不過,聽法正的意思,似乎並不贊同曹操此時與江東開戰。此前,曹朋自信滿滿,有他參與,曹操赤壁之戰,焉能敗北?連環計?龐統如今遠在河西;苦肉計?闞澤而今也在涼州。而甘寧,則駐守合肥,正在與孫吳鏖戰。
  這主角都不在,又有何擔心之處?
  至於火燒赤壁,沒有了連環計,沒有了苦肉計,就算那周瑜和諸葛亮能借來東風,又能怎樣?
  所以,曹朋內心裏,對赤壁之戰的結局,可說的上是很有自信。
  可是,法正為何……
  “孝直,莫非另有高見?”
  法正笑了,“高見不敢說,只不過有些許小小想法。”
  “但講無妨。”
  法正知道,這將是他的壹次機會。
  於是在組織了壹下言語後,對曹朋道:“正以為,此時征伐江東,並非最佳時機。”
  “何以見得?”
  “俗語有雲:北人騎馬,南人操舟。
  此地域所致習俗,難以改變。若江東北上,必敗無疑。原因就是這江東少馬,難以征戰;可如今,卻是丞相南下,自然少不得要有精銳水軍。我知道,丞相在兩年前便命人在徐州東陵島興建水軍。可這水軍,卻不是壹日可成……南人自古生活在大江以南,操舟已成為習慣,這期間差距,遠非東陵島兩載操演可以比擬。而此次丞相急匆匆征伐荊州,何也?無非就是為斷大江之龍腹,謀荊州水軍。這有壹個問題,丞相,能對蔡瑁和他的荊州水軍,信任如公子邪?”
  曹朋無語了!
  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
  歷史上,蔣幹盜書,不過壹封書信,便使得曹操殺了蔡瑁張允,令水軍群龍無首。
  以曹操那種多疑的性格,恐怕除了少數幾個人,他誰都無法相信。似曹操對曹朋那種寵信,很難復制。可以說,整個丞相府下,無壹人能夠如此。壹方面,曹朋確有壹些才能,令曹操難舍;同時,不管怎麽說,曹朋也算是曹操的族人,本家。而曹操對族人,對本家的關照,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至於第三點,則是曹朋那種性子。壹怒之下,什麽都不顧,甚至不惜殺人犯法……這樣的性子,也不可能對曹操造成威脅,於是便造成了曹操對曹朋的寵愛。
  換壹個人試試?
  就算是典韋許褚,也未必能如曹朋這樣的地位。
  蔡瑁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甚至比諸葛亮荀彧還要厲害幾分,也不可能比得上曹朋所得到的寵信。
  法正抿了壹口酒,“蔡德珪,不過壹介小人。
  若非是他執掌水軍多年,而且又是荊襄大族之壹,丞相未必會對他另眼看待。所以,只要使出壹點點的手段,就有可能制造出丞相對蔡瑁的殺機。蔡瑁的本領如何,我不好說。但若論統領數十萬水軍,操演兵馬,只怕丞相府中,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可是在過去多年裏,荊州和江東交手,敗多勝少。若不是蔡瑁有個好妹子,換個人早就已經人頭落地,是不是?”
  “是!”
  曹朋無奈苦笑。
  雖然說曹朋早已經提醒過曹操,但是曹操對水軍的關註,並不太大。
  哪怕是在東陵島組建了水師,卻從未聽曹操詢問過。也許,在曹操的心裏,更看重荊州二十萬水軍的能力。不過,法正說到了壹個關鍵:曹操帳下善於水戰者,幾近於無。那蔡瑁,不過是周瑜的手下敗將,卻已經是水軍的最佳人選。空有水軍,卻無人指揮,徒嘆奈何?
  曹朋聽到這裏,不由得倒吸壹口涼氣。
  “除此之外,劉備未除,西川未破,此皆心腹之患。
  此時冒然出兵,征伐江東,丞相有三敗,而江東有三勝。”
  “願聞其詳。”
  “江東周瑜,威名赫赫。
  自從孫伯符以來,歷經大小戰事不下百余回,經驗豐富,智謀過人。
  而丞相身邊,只有壹個蔡瑁可用。
  若換做普通對手,這蔡德珪或許能派上用場,可是要對上周瑜,只怕不是對手。此江東將勝,而丞相將敗。
  江東水軍人數雖少,卻是百戰雄兵。
  孫氏父子占領江東六郡以來,從未停止過用兵。加之周瑜操演得當,雖不過數萬人,卻盡為精銳;荊州水軍空有二十萬,大都老弱殘兵,能用者不過十之五六,疏於訓練,士氣低落。
  若與江東水軍交戰,必敗無疑,此江東之兵勝,而丞相之兵敗。
  丞相征召二十萬大軍進駐荊楚,然則皆長於陸戰;若取江東,無強橫水軍難以奏效,況乎尚有心腹之患未滅,便匆匆與江東交戰,此勢敗,而江東勢勝。以此三勝三負,若丞相強行對江東出擊,正已知勝負。”
  曹朋聞聽,不由得倒吸壹口涼氣。
  他沈默許久,站起身來對法正壹揖到地:“若非先生提醒,我險些誤了大事。”
  旋即,曹朋猶豫了壹下,沈聲問道:“那敢問先生,可有良策?”
  法正溫雅壹笑,“江東孫權,雖有六郡,卻因先天不足,難有作為。孫權更非孫伯符,不過壹守門之犬耳,不足為慮。以我之見,放孫,捉劉,謀取西川。同時苦練水軍,以待時機。
  洞庭,毗鄰雲夢,勾連大江,乃是最佳的練兵之所。
  故正以為,先取武陵長沙,擊潰劉備。而後謀取西川……選拔將領,操演水軍,不四五年,待水軍練成,則江東可壹舉拿下。公子何不請丞相,以重金與孫仲謀,令其不再防範。同時堅守合肥,廣陵等地,命東陵島水軍襲擾沿岸,封鎖江東……公子於益州之計,未嘗不可,再施於江東。”
  曹朋壹怔,旋即驚訝的看著法正。
  關於益州的經濟戰,曹朋並沒有和法正說過。
  但看得出,他已經看出了端倪。
  此人,果然不同尋常。
  如此謀略,如此心思,絲毫不遜色龐統等人。可為什麽,在蜀漢中,法正的地位在諸葛亮之下?
  曹朋猶豫了壹下,旋即笑而點頭。
  “如此,還請孝直書以文字,我當呈遞丞相。”
  “不可!”
  法正連忙擺手,阻止了曹朋的這個想法。
  “我非是小看公子,只是丞相而今,誌得意滿,單憑公子,恐難以令丞相重視。
  上書此信者,當為丞相謀主。唯有如此,才能得丞相重視,改變主意……公子,可有人選?”
  謀主?
  夠份量?
  曹朋腦海中,立刻閃現出三個名字。
  郭嘉,荀彧和程昱。
  曹操有五大謀主,其中也有遠近親疏。
  相比之下,賈詡是後來才投奔了曹操,所以地位最差;而五人之中,單以能力而言,荀攸又遜色於其他四人,所以也不足以擔當重任。剩下三人裏,程昱追隨曹操最早,郭嘉和荀彧,最得曹操所看重。其中,曹操對郭嘉的喜愛,又勝過荀彧壹籌。蓋因荀彧心裏,始終有壹些漢室情節,而且身後尚有壹個龐大的家族,與曹操的利益,略有抵觸。所以,五大謀主之中,郭嘉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是,郭嘉此前因北伐幽州,染病不起。雖得醫生的及時救治,但卻需要調養。故而此次曹操南下,郭嘉並未相隨,而是留在鄴城養病休息。
  郭嘉,郭嘉!
  曹朋猛然站起身來,“王雙何在。”
  “末將在。”
  “著妳立刻前往鄴城,面見奉孝時,就對他說,丞相有大難,請他立刻前來。
  沿途要好好照顧他,途徑許都,可以請華佗先生隨行,讓他們壹並前來,就說是十萬火急。”
  王雙聞聽,不敢怠慢,立刻領命而去。
  “孝直,妳且將妳剛才所說的那些,好好整理壹下,書以文字,我有大用。”
  法正喜出望外,忙拱手應命。
  他也顧不得吃酒水,便返回書房開始工作。
  而曹朋則站在門廊上,看著陰沈沈的天空,眼中閃過壹抹憂慮之色。
  看起來,我還是太年輕了!
  原以為自己有壹千八百年的優勢,可以幫助曹操,打贏赤壁壹戰;可現在看來,我想的還是太簡單了些。
  想到這裏,曹朋忍不住輕輕嘆了口,轉身回房。
  ……
  襄陽城中,張燈結彩。
  年關馬上到來,突然壹場大雪,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平添了幾分氣氛。所謂瑞雪兆豐年,大致如此。
  曹操也顯得非常輕松,帶著文武百官,壹同欣賞雪景。
  只不過這種輕松,與曹朋並沒有太大關系。他在二十二日接到了通知,說是益州使者已抵達朐忍。於是,曹操下令,讓曹朋率豹騎前往秭歸,迎接使者到來。這秭歸,位於西陵峽,再往前,過了巫縣,就進入巴郡境內,也就是益州治下。雖說曹操對劉璋的貪得無厭非常不滿,可是場面上的東西,還是要照顧好。妳看,我派我最寵愛的部下,帶領我最精銳的人馬,前往秭歸迎接妳們,可是給足了妳們面子。
  曹朋接到命令後,立刻啟程。
  他命寇封留守樊城,濮陽逸和陸瑁輔佐。而後,他親率黃忠和法正,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離開了樊城,直奔秭歸而去。
  隨行之人中,尚有壹名文士,是丞相府書記。
  此人是負責記錄曹朋迎接益州使者的過程,回到襄陽以後,還要呈報於曹操。
  曹朋在馬上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大名?”
  自曹操開設丞相府以後,征辟了不少人。以前壹些幕僚,大都委以重任,而今的幕僚,曹朋都覺得很眼生。看這書記相貌不算,頗為秀氣,舉手投足間,更有幾分書生特有的儒雅氣,不免心生好感。
  他這壹問,卻讓那書記緊張起來。
  身在丞相府,怎可能不知道曹朋的名號?
  這可是曹操最寵信,最看重的族侄,同時在士林中,更享有極高的聲望。
  於是乎,文士連忙在馬上欠身還禮,畢恭畢敬的回答道:“學生蔣幹,字子翼,乃九江人氏。久聞公子大名,卻未得機會拜見。此次與公子同行,實乃幹之幸甚……這壹路上,還請公子,多多關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